中学铅球教学成绩普遍偏低的原因与对策研究毕业论文(体育教育).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49840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铅球教学成绩普遍偏低的原因与对策研究毕业论文(体育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学铅球教学成绩普遍偏低的原因与对策研究毕业论文(体育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学铅球教学成绩普遍偏低的原因与对策研究毕业论文(体育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学铅球教学成绩普遍偏低的原因与对策研究毕业论文(体育教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学铅球教学成绩普遍偏低的原因与对策研究毕业论文(体育教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铅球教学成绩普遍偏低的原因与对策研究毕业论文(体育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铅球教学成绩普遍偏低的原因与对策研究毕业论文(体育教育).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毕业论文(设计)中学铅球教学成绩普遍偏低的原因与对策研究The research of the reasons and solutins of the general low achievements in the secondary schools shot put teaching姓 名: 学 号: 系 别: 专 业: 年 级: 指导教师: 2010年3月23日摘要铅球教学成绩普遍偏低及学生学习积极性不佳是当前中学体育课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产生这种现状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教学的场地与器材的不足、教学手段单一、学生意志品质薄弱、身体素质差、推铅球的高度危险性、信息反馈不够等等。这些因素

2、都与铅球教学有直接的关系。探索相关解决的办法,对提高铅球的教学质量,提高投掷远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键词:铅球教学;铅球投掷;力量训练;专项速度;专项力量AbstractThe general low achievements of shot put teaching and the students poor motivation to learn are the commo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second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There are many factors to le

3、ad to the phenomenon, including the lack of teaching facilities and venues, a single teaching method, the students personal qualities are weak, poor physical fitness, the high risk of shot, and the information feedback is not enough, etc.These factors are related to the shot put teaching directly. E

4、xploring the related solution is very important to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shot put teaching and throwing distance degree.Keyword: shot put teaching; shot-put throwing; strength training; specific speed; special strength目录中英文摘要(I)1 问题的提出(1)2 影响铅球成绩的相关理论(1)3 中学铅球教学成绩普遍偏低的原因(1)3.1铅球场地和器材的不足(1)3.2教学手段

5、单一(2)3.3意志品质薄弱(2)3.4身体素质差(2)3.5推铅球的高危险性(2)3.6信息反馈不够(2)4 铅球教学改革设想 (3)4.1注重专项力量训练(3)4.2尝试运用组合训练法进行教学(4)4.3注重非优势手的练习(5)4.4以技术训练为重点(6)4.5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7)4.6强化安全措施的练习(7)4.7重视运用简洁的信息反馈(7)4.8安排课外练习作业(8)5 小结(8)参考文献(9)致谢(10)1 问题的提出 推铅球是以力量为基础、速度为核心的投掷项目,其技术性较强,动作较复杂,危险性很大,要求全身协调配合1。推铅球这个项目对速度、耐力、柔韧、灵敏、力量和协调等身体素质

6、的要求特别高,而且还需要练习者要有很强的心理素质,因而可以说推铅球是有效发展学生力量、速度、协调等素质,培养学生体质,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高度责任感和团结协作精神的重要项目。然而在中学的铅球教学过程中,铅球教学质量一直停滞不前,学生的铅球成绩普遍偏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进行铅球的徒手动作练习的时候,技术动作还把握的较好,但一旦进入了有球的投掷练习,投掷动作完全变形,与徒手投掷练习差别很大,甚至有很多学生对铅球投掷课越来越反感,他们甚至厌倦了上铅球课,据我了解有的中学的铅球课相对其它项目课来讲,铅球课少之又少,学校的铅球课一直教不起来,如果这种现象再不加以克服、不及时加以改善的话

7、,这种负面情况发展下去,对我们的学生的身心发展极为不利。甚至还有可能由于个体效应转化为群体效应,严重影响教学的整个过程,如何解决学校体育课中铅球教学的不良局面,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是我们需要思考、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影响铅球教学成绩的因素及解决办法进行初步探讨,以期铅球教学的良性发展。2 影响铅球成绩的相关理论根据Heider的观点,行为的结果可以归因于个人或环境的力量或者同时归因于这两个因素,有效的个人力量由“能力”和“努力”构成。环境由“任务”的难度和运气构成。“能力”和“任务的难度”相结合,形成了被称为“能够”(或“不能够”)的维度。也就是说,如果任务很难,就必须有很高的能力才能完成。相反,

8、如果一个很有能力的人失败,必定是因为任务的难度太大。上述的所有这些因素(努力、能力、任务的难度、运气)结合起来影响着一个人的行为结果。而铅球的教学成绩也是个人和环境的力量相互作用下的结果。因此,只要找到了影响铅球教学成绩落后的因素,予以科学对待,铅球教学成绩是可以提高的。3 中学铅球教学成绩普遍偏低的原因3.1铅球的场地和器材的不足 传统的教学中,由于场地布局不规范以及器材的限制,造成教学过程中练习次数偏少,达不到教学的效果。3.2教学手段单一 教学手段是造成学校铅球教学不够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教学方法很重要,教学方法影响到教学的全过程,只有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情况和具体的教学条件等情

9、况,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才是上好一堂完美铅球课的重要保证。铅球投掷教学,如果采用长时间单调、机械的重复练习,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练习兴趣就会很低,甚至产生厌烦情绪,不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3.3意志品质薄弱 1人的认知过程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志三个方面,所谓的意志就是在认知的基础上,在情感的激发下为达到目标,克服困难,实现其目的的心理活动。学生对铅球投掷的认知不足,投掷的整个过程有一种畏惧的心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学习的热情。在铅球的教学过程中,有一部份学生的铅球成绩由于长期落后,自感与别人的差距太大,认为自己没有这个能力,加之其它同学的嘲笑、自己内向等因素,进而对铅球成绩的提高缺乏信心,上铅

10、球课时活力不大,练习的积极性不够。如果没有解决这种心理障碍,提高铅球教学质量就很困难了。3.4身体素质差 铅球是一个力量、速度性项目,强调的是全身发力,这要求我们的学生要有优越的身体素质,而如今的中学生身体素质偏低。再由于铅球本身就是一个很重的器械,学生在投掷时,力量薄弱,致使投掷的动作完全变形,甚至有的学生连球都持不稳。如果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要想把铅球的技术动作做完整那是很困难的,所以说身体素质尤为重要,中学生身体素质差是铅球成绩普遍不高的一大因素。3.5推铅球的高危险性铅球投掷存在着许多不可预测的隐性安全隐患,一旦发生伤害事故,绝非球类等项目引起的损伤可比,体育教师处于安全因素考虑,因此

11、,安排课时铅球课时相对其它课时就少了很多,甚至有的学校体育教学根本不开铅球课。3.6信息反馈不够学生练习时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动作和不足之处,由于学生得不到及时恰当的信息反馈,没有及时纠正错误动作,就形成错误的技术动作定型,有碍于正确技术的掌握,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4 铅球教学改革设想4.1注重专项力量训练 铅球专项素质的训练,主要包括专项力量,速度,动作速度以及力量耐力等。其中专项力量是基础。所谓专项力量训练,就是力量练习的动作结构、肌肉收缩方式、收缩速度和力量等都尽可能模仿专项技术动作,最好能同时解决发展力量和改进技术这两项任务。其最大特点是爆发力的训练,爆发力的训练取决于速度与力量

12、的结合,但必须以基本力量为基础,而基本力量与速度力量是相辅相成,互为依存的,因此,铅球训练中,主要是发展全身有关肌群的爆发力2-3。4.1.1把大力量训练与快速力量训练结合起来在加大负荷后人体神经肌肉的冲动最大量的加大,紧接着减小,运动中枢仍然保留着较强的冲动传导,可以利用兴奋的后继作用,通过反复练习,就能起到加快动作速度的效果。例如在做完较重器械的握推之后立即做较轻重量的斜上推,然后再做推轻铅球练习,负荷越来越轻、动作越来越快,如此反复练习数组。或者在做完负重半蹲全蹲练习后,积极做跨步跳,这种训练方法使得力量训效果取得最优化,更好地使大力量向专项过渡与转化,体现了训练的指导思想4-5。4.1

13、.2注重轻器械的训练 2轻器械的训练可以培养速度感,提高专项速度, “痕迹效应”理论认为,在投掷完轻器械后,在大脑中留下速度痕迹,这种速度感约在2分钟之内消失。如果学生能在速度感消失之前投掷标准器械,这时投掷轻器械的感觉还未消失,从而能够提高投掷标准器械的投掷速度。4.1.3选择那些与投掷标准器械肌肉用力相近的练习内容比如原地推壶铃,斜向上推杠铃练习,俯卧撑起击掌等一些专门力量的训练。具体的专项力量训练手段可以包括以下几项:1)仰卧双直臂扩胸;2)仰卧在横跳箱或鞍马上,双脚固定,作转体最后用力动作;3) 斜向上推杠铃练习;4)跑跳专门性练习;5)双手持杠铃片半蹲开立左右转体;6) 俯卧撑起击掌

14、;7)完整技术投掷重器械。在这几项训练手段中,第6项是最重要的专项力量手段,它可以作为衡量专项力量水平的标准。在训练安排上,准备期几乎每次课都进行专项力量训练。练习的顺序一般是先进行杠铃力量练习,然后用完整技术或专门投掷技术投掷器械,这样安排有利于力量素质的发展;有利于一般力量与专项力量的结合与转化;有利于力量练习与技术练习相结合;有利于提高练习的整体效果。 杠铃力量训练要具有一定的强度,每个动作做5次,完成8组,运动负荷为70%-85%,如果减少练习组数,练习负荷要增加。4.1.4注重跑跳练习跑跳练习在投掷项目中占有一定的重要性。跑跳练习增强了膝关节、踝关节力量,另一方面还可发展学生的内脏器

15、官功能。如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而这种快速力量的练习效果是任何杠铃力量练习手段达不到的6。因而跑跳练习对于铅球教学是必要的,强度可控制在最高强度的80%。4.1.5在力量训练过程中不断改进、完善、巩固完整技术 技术是表现人体运动素质和能力的动作形式,只有技术合理才能充分利用人体的运动能力获得理想的成绩。4.2尝试运用组合训练法进行教学组合训练法是指在一个或若干个训练单元中,依运动员的训练阶段、竞争水平、项目要求及其个人特点等因素的差异,科学的运用训练学规律,合理的选择和安排不同性质和比例的训练内容,以求获得最佳整体效应的训练方法6。运用组合训练法进行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4.2.1注意不同性质练

16、习的训练间隔从一次训练课学生下肢活动的情况来看,先做力量练习,再做技术练习,两种练习都能发展下肢力量,但其动作形式、肌肉工作方式和程度都不相同,连续地训练加深了对下肢肌肉的刺激,加强了肌肉力量和内在协调性的发展,促进了两种练习的转化、渗透和联系。4.2.2注意组合训练中练习负荷大小的搭配在采用组合训练中,各训练内容训练负荷的搭配应尽量合理。例如力量+技术组合或力量+速度组合,前边力量练习的手段、重量、次数、组数、速度、间隔时间、要求等都应尽量地合理。负荷不够达不到好的效果,负荷过大又影响后边的练习,而后边的技术或速度练习往往更重要,对各方面的要求更高。组合训练强调的是训练的整体效果,从整体角度

17、出发来安排各部份训练负荷的大小,才有可能使训练负荷搭配合理。假若过分强调局部训练效果,组合训练中的负荷就容易出现不合理现象,最终影响到整体训练效果。根据学生和训练的具体情况,切实掌握好整体训练负荷,处理好局部训练负荷的量及安排,此项工作的难度较大,是需要我们下一些功夫才能把握好的。4.2.3注意组合训练中各练习顺序的安排3传统的观点认为:在力量训练时,杠铃训练后立即进行最大速度跑是绝对错误的,并且还认为杠铃训练后立即进行多级跳跃练习也是错误的。而美国田径教练员维克托洛得兹曾撰文阐述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实践已证明,短跑运动员在杠铃房进行力量训练后立即进行跳跃练习,随后是绝对速度练习。这种训练与过

18、去的相反,这不但没有产生负效应,反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因而安排好组合练习的顺序是十分重要的,铅球教学训练也同样要安排好练习的顺序。4.2.4恰当运用组合训练的训练要求明确、严格的训练要求是提高训练质量和效果的重要内在因素。同样的训练方法,由于要求不一样,使训练效果产生巨大的差异,这种现象在教师实际教学中并不少见。例如在力量+专项跳的组合练习中,注意要求尽量缩短肌肉离心式收缩向心式收缩的转换时间。做负杠铃下蹲练习用较轻重量时,下降到最低点后又升起的动作要尽量快;用较重的重量时,虽然随着重量的增加动作会有所减慢,但仍要集中注意力以尽快的动作完成这一动作过程。力量练习之后,在下肢肌肉有一定程度刺激的

19、情况下,做专项跳跃练习。在专项跳跃练习时注意脚与地面的接触时间尽量短,使神经肌肉系统适应快速用力的要求。4.2.5注重组合训练与训练安排根据训练负荷和恢复的不同特点,采用组合训练方法后训练安排应该产生相应的变化。针对学生承受负荷的能力、负荷与恢复的关系等问题,要重新评价、探索并掌握其中的规律,使训练安排更加合理。现在被广泛采用的小周期、短节奏训练安排就是一种比较好的训练安排。采用组合训练方法进行训练,学生的整体训练负荷是很大的。学生的身体在训练中受到广泛且深入的刺激,产生的疲劳积累到一定程度就需要消除,以利于训练的系统进行和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小周期、短节奏的训练安排使我们能够根据学生的具体情

20、况,对训练过程进行及时的、必要的调控,以期获得好的训练效果。4.3注重非优势手的练习 根据运动生理学的异侧效应原理(即一侧肌肉的力量锻炼会引起异侧肌肉力量的增长), 铅球教学中采用非优势手练习,有利于学生掌握技术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可使铅球成绩得到大幅度的提高;铅球教学中采用非优势手练习,可以调节学生心理情5绪,使学生对铅球教学保持较大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在教学中,合理适时的采用非优势手练习,对大脑另一半的开发产生积极的影响,可使大脑左右两侧均衡发展,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开发智力,改善心理水平,有效提高铅球成绩。因此非优势手练习能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7-8。4.4以技术训练为重

21、点,注重技术的掌握中学铅球教学主要以原地推铅球为主,原地推铅球技术是推铅球技术的基础,是推铅球技术的重点。在原地推铅球练习中,明确动作要领是顺利指导学生学习,高质量完成动作的前提条件,掌握合理的技术是完成动作的关键,也是创造优异成绩的保证9。.注意采用不同投掷器械和投掷标志物的练习铅球教学的初始阶段,大多数学生喜欢比试力量,相互攀比,往往忽视了对动作技术的掌握,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而有针对性的选择不同投掷器械和投掷标志物则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加快对技术动作的掌握,提高教学的效果。例如:采用实心球、橡胶球和不同适宜重量的铅球练习。遵循先轻后重。先近后远的练习原则,着重对正确技术动作的掌

22、握,在掌握的基础上在追求投掷的远度,学生掌握了推铅球的正确技术就会提高铅球的成绩,练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从而提高练习的效果,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另外利用投掷标志物来限制推球的远度和调整出手角度,不仅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学习正确的的技术动作,而且可以体会正确的用力顺序,正确用力顺序的掌握是提高铅球成绩和有效防止运动损伤的关键10。44.4.2合理运用技评与竞赛结合的练习铅球投掷练习如果采用时间单调,仅器械的重复练习,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缺乏练习的兴趣,甚至产生厌烦情绪,不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好胜心和强烈的表现欲,将技评与竞赛合理地运用于教学,技评

23、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起到较好的作用,他能使学生明白自己对技术掌握的程度,与同学之间的差距,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另外加强学生不断地克服缺点,提高练习的质量,争取更好的掌握技术动作,学生较好的掌握铅球技术后,在练习中恰当地组织比赛竞争是非常必要的,比赛练习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积极地参与竞争,全身心投入练习,从而有效地发展学生的体力、智力、生理、心理和技术,提高运用技术的能力,充分发挥个人的能力,提高练习的质量,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11-12。4.4.3建议女生推铅球课要增加三到四个学时由于男女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男生掌握推铅球技术明显快于女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女生推铅球课时要增

24、加三到四个学时。这样才能赶上男生。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4.5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所谓心理素质,是指通过各种手段有意识地对运动员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施加影响,使运动员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的一种方法,为更好地参加运动训练和争取优异成绩做好各种心理准备的训练过程。4.5.1语言诱导经常给学生讲一些国内外优秀铅球运动员的事迹,激发学生的斗志和学习的积极性。4.5.2加强心理疏导教师在平时应对学生加强心理疏导,淡化成绩评价的认知,通过模拟比赛,进行模拟心理训练,从而改善学生的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克服焦虑心理和紧张状态,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13-1

25、4。4.6强化安全措施的练习 注重铅球教学的安全教育,加强师生双方的互动,切实做好安全措施和手段,杜绝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发生,是铅球教学的重要任务。为了做好铅球教学的安全工作,在教学中要合理安排和利用好有限的练习场地,组织好练习的队形。例如:1)在进行投掷铅球时候,可以下令让学生站好队形,左右间隔适宜的距离,前排按照口令统一做同一方向的投掷练习,前排完成练习后,后排同学上前按照口令进行下一轮投掷,最后两排学生一同去捡回铅球。杜绝胡乱投掷器械而引发伤害事故。尽量不采用面对面投掷的练习,以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2)利用标志物标出投掷的安全区和危险区,警示学生注意不能越过安全区进入危险区,以防止伤害事故

26、的发生;练习时加强学生的互动,练习的同学推铅球前,要注意观察落地区是否有人在捡球或走动,而无球的同学则要认真观察投掷区是否在练习,这样铅球教学的安全就有了比较好的保证。3)建议铅球成绩以学生的学习态度为准,改变传统的以投掷远度为准的评判标准15。态度决定一切,只有认真负责地学习态度,才能保证教学秩序的有条不紊,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建议学习态度、练习积极性占铅球成绩的60%。使学生把学习的注意力真正转移到练习中来,在练习中享受体育带来的乐趣。 4.7重视运用简捷的信息反馈5学生练习时,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动作和不足,如果学生得不到及时恰当的正确信息反馈,没有及时纠正错误动作,就容易形成错

27、误的技术概念,有碍于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影响教学效果。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练习时出现错误动作,教师及时地给予学生正确的信息反馈,对纠正错误的动作是十分必要地,简捷的信息反馈是直接而有效的。4.8安排课外练习作业学校体育课程中铅球教学时间是比较少的,要很好地掌握推铅球技术,仅凭课上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该督促学生在课外活动时,也要进行与铅球相关的练习,并且还可以以布置作业的形式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这样既可以得到反复性的体验,又提高了推铅球的技术。5 小结1.铅球教学过程中,教学成绩普遍偏低及学生学习积极性不佳,这是当前中学铅球教学普遍存在的现象。引起这些现象的原因除了铅球本身大负荷、高危险性之

28、外,这还跟教学设施,教学手段,学生意志品质、身体条件及教学信息反馈等密切相关。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铅球教学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断提高教学水平。6参考文献1阚福林.以力量为基础以速度为核心J.中国体育教练员,1994,(1):11-13.2毕强.对少年业余铅球选手全面力量训练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5,(1): 95-96.3阚福林.优秀铅球运动员的力量训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2,(2):1-5.4王保成.竞技体育力量训练指导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5李德辉.如何发展中学生投掷铅球的力量J.体育师友,

29、 2005, (2): 22-24.6 李建臣,阚福林.现代推铅球运动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7翟群.对左利手者的视简单反应时及空间方向识别能力的实验研究J.体育科学,1991,5(1):18-23.8 李震. 非优势手练习对提高普通大学生铅球成绩的教学实验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1):15-20.9张英波.推铅球(现代投掷技术与训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10 王小平.铅球教学中采用不同质量器材的最优化J. 平原大学学报, 2003,(02):17-20.11冯晓东.田径教学训练丛书铅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12崔允龙.推铅球研究与

30、教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13毛振明.体育教学科学化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4袁作生,南仲喜.现代田径运动科学训练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7.15 杨建林.如何科学设计铅球教学方案J.北京体育大学报,2000,23(1):103-104.致谢在老师的细心指导下,我顺利的完成了本论文。从题目的选择、论文的修改到论文的最终完成,每一步的进行,武老师都给予我不懈的支持和耐心指导,使我的论文在不断的修改中完善,在此谨向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在此也感谢辅导员老师和所有任课老师们四年来对我学习上的支持和生活上的关心,你们的付出让我不断地去发现自我、完善自我,你们的付出成就了我今天的人生,真的很感谢你们,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我会更加努力地去学习,谢谢。8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