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论文:体育中考考生的心理分析和对策.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50019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与健康论文:体育中考考生的心理分析和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体育与健康论文:体育中考考生的心理分析和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体育与健康论文:体育中考考生的心理分析和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体育与健康论文:体育中考考生的心理分析和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与健康论文:体育中考考生的心理分析和对策.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体育中考考生的心理分析和对策文摘: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对东莞市初中毕业生体育加试考前心理进行调查,重点分析了近年来东莞市考生体育中考前的心理与考试成绩的相关程度,找出最合适的考前心理状态,为初中体育教师在体育中考前,对考生进行心理辅导提供参考。关键词: 体育中考 ; 心理状态 ; 心理调整 ; 东莞市随着体育中考所占分值的提高,老师、家长、考生越来越重视体育这门学科,考生考前心理压力巨大。如何调整初中生体育中考前的心理状态,让考生在考试中正常发挥技能水平,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体育成绩的好坏,取决于遗传基因、发育状况、体育锻炼、运动能力、技战术水平等多种因素。体育教师除了按照训练周期,

2、调整好考生的生理状态外,还必须调整好考生的心理状态,让考生在考试中发挥出最佳水平,获得理想的成绩。一、考前心理状态与考试成绩调查。1、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校2012届初中496名毕业生的考前心理状态,进行了问卷调查(见表1)。表1 考试前心理状态调查表心理状态分类A类B类C类D类注意力非常集中比较集中,稳定有些分心注意力分散思维脑子一片空白思维活跃反应迅速思路清晰目的明确有些迟钝情绪情绪激动,手脚抖动,出虚汗,尿频。沉着冷静适度紧张有些紧张,比较放松兴奋不起来意志犹豫不决果断坚定比较果断有些迟疑注:请同学把考前自己的心理状态在对应的栏目中打勾,且只能选择一类。2、收集我校初三体育模拟考试成绩、

3、中考成绩,将体育中考成绩、模拟考试的平均成绩与考前的心理状态进行对比分析(见表2)。表2 模拟考试、中考成绩成绩与考前心理状态统计表心理状态A类B类C类D类人数7822313247模拟考试平均分89.790.389.687.9中考平均分88.994.191.788.1对比分差-0.83.82.10.2注:体育中考免考5人、择考7人、考试中途受伤4人。获得有效数据480份3、对比得出结论:最佳的考前心理状态是B类。其次是C类,最差的是A、D类考生(见图1) 图1 考前心理状态与中考成绩统计二、考生心理状态分析1、A类考生:这是一种过分激动的考前情绪,这种情绪会引起考生焦虑,多数考生因心理准备不足

4、,参加体育竞赛少,经验缺乏,且大多这类考生文化成绩优异,考生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实际运动能力又达不到心理需求,心理定位不准确,而引起的不良情绪。表现出过度紧张,运动动作不协调,运动思维缺失,意志力犹豫不决。体育考试中不能正常发挥技能水平,考试成绩不理想。2、B类考生:这是一种理想的考前情绪状态,在这种积极情绪的支配下,生理机能,心理因素处于最佳状态,技术动作协调,运动效果好,思维清晰,反应迅速,意志坚定果断,一般都能超水平发挥,考出好的成绩。3、C类考生:这类考生情绪强度还没达到最佳水平,多数考生因自信心过于膨胀,或过于轻视考试的艰苦程度,考试准备不充分。比如热身时,心理状态和生理机能没达到与

5、考试相适应的最佳水平。只要能端正态度,充分做好考前热身运动,在教师的心理暗示下,心身很快就能调整到最佳状态。4、D类考生:这是一种淡漠的考试情绪。情绪的强度不高,是一种消极的、低效率的情绪。源于学生动机不足,大多因文化成绩的总和达不到考上理想高中的要求,心灰意冷,表现为生理能量不足,动作迟缓,思维迟钝,意志消沉。三、考试前心理调整对策(一)对于D类考生1、教师要注重对考生动机的激发。动机是学生的内部力量。动机是否强烈,主要表现为信心的大小。当考生具有强烈的动机,他就会信心百倍,勇于克服一切困难,调动自身潜力,去争取好的成绩。动机和信心不能凭空产生,也不是外部力量,是考生对自身力量的正确估计。老

6、师要帮助考生分析自身实力,帮助学生正确定位,激励学生超水平发挥。2、让考生回忆曾经成功完成的运动任务。教师通常采用语言引导,让考生回忆曾经成功完成的运动任务,进行自我教育,重新认识有利的身体、技术和心理素质优势,从中找出潜在的力量,来增强运动欲望,提高自信心。(二)对于A类考生1、教师要分散考生注意力考试前,这类考生的注意力越是集中在当前考试活动的紧张情景中,情绪的紧张强度越大,保持情绪的稳定性就越困难。过分激动的情绪,是考前缺乏心理准备的表现,当考生面临艰巨而意义重大的考试任务时,由于失去自控能力,表现极度兴奋,而焦躁不安,过早消耗身心力量,又信心不足。生理变化异常,呼吸急促心跳加快,手脚抖

7、动,出虚汗,口渴尿频等。在考试中,动作不协调,运动能力大幅下降,成绩结果不理想。过度紧张的学生,教师一般都是采用语言的暗示,诱导考生将注意力转移到技术动作上去,让考生在思想上暂时离开过分紧张的考试情景,在头脑中想一些轻松愉快的事情,如:听听音乐,跟同学交谈与考试无关的话题,和有趣的事情上等。待考生情绪趋于稳定后,再使他们的注意力回到考试现场中来。 2、督促考生做好热身运动紧张情绪是考生注意力集中在考试的成绩和结果上,这种情绪会影响考生运动技术的有效控制,通常情况下,只要考生不考虑最终结果,是可以保持情绪的稳定。教师指导考生采用深呼吸,放松肌肉、关节,做极积肯定的心里暗示,让考生专注考试项目的运

8、动技术结构和运动技术细节,再通过积极的热身活动,如,慢跑、徒手操、专项准备活动等,把生理的各项指标,提高到与考试相适应的水平,可以减轻考生心理负担。3、熟悉环境考前,教师带领考生到考场实地进行模拟测试,反复训练,熟悉周围环境。研究表明,人在同一强度的刺激下,情绪的兴奋度,随着刺激次数增多而不断下降,抑制逐渐上升,我们把这个兴奋与抑制的度,暂时称为情绪阈值。实际上,多次带领考生到考试场地,反复训练测试,就可以降低情绪阈值,屏蔽了考生因受情景和环境的刺激,引起情绪极度兴奋而产生的焦虑,让情绪稳定在可控制范围内。4、考前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考试前的运动训练,目的要明确,考生为实现目标要树立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在运动训练中,要努力提高考生的决断力,在艰苦的运动训练中培养坚韧性,同时也要培养考生遵守运动规则的自制力。这些优秀的意志品质,加上良好的运动能力储备,就会在体育加试中,带给考生强大的心理优势,考生心理结构中的健康成分得到集中和呈现,不健康的心理成分被压抑。使考生各种心理因素如:注意力、运动思维、情绪、意志力等,达到最佳水平,从而暴发出强烈的求胜欲望。在这种状态下,考生在考试中一般都能超水平发挥,考出好成绩。参考文献:1 李建明、刘慎年等.体育运动心理M.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2刘丹.升学体育加试中学生紧张状态中的心理调节J.南京体育学院报.1994,(3):26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