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与组织寄生虫 二 课件.ppt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050245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PPTX 页数:26 大小:4.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皮肤与组织寄生虫 二 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皮肤与组织寄生虫 二 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皮肤与组织寄生虫 二 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皮肤与组织寄生虫 二 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皮肤与组织寄生虫 二 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皮肤与组织寄生虫 二 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皮肤与组织寄生虫 二 课件.pptx(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皮肤与组织寄生虫 二,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病原生物实验室,与艾滋病相关机会致病寄生虫,机会致病寄生虫:在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异常繁殖、致病力增强的寄生虫一些机会致病寄生虫病为艾滋病病人的常见并发症或临终并发症 已知约80%艾滋病病人死于机会致病性病原体感染主要的病原体有肺孢子虫、隐孢子虫、弓形虫等,2,刚地弓形虫,又称非洲弓形虫、弓形虫、弓浆虫一种专性有核细胞内寄生的原虫广泛寄生于人和多种动物是一种机会致病性原虫,形态,中间宿主体内速殖子和缓殖子统称滋养体速殖子形成假包囊缓殖子形成包囊终宿主体内:裂殖体(裂殖子)、配子体、卵囊,滋养体存在于中间宿主的有核细胞内是假包囊内速殖子和包囊内缓

2、殖子的统称呈香蕉形或新月形核位于虫体中央,弓形虫滋养体(姬氏染色),7,弓形虫滋养体,假包囊由于宿主的免疫功能低下,弓形虫在体内的繁殖速度较快,形成的大量速殖子聚集于宿主的有核细胞内,将宿主的细胞核挤向细胞膜,宿主的细胞膜看似虫体的囊壁,故称假包囊,包囊由于宿主的免疫功能正常,弓形虫在体内的繁殖速度较慢,呈球形或近球形包囊,其具有一层自身分泌的弹性囊壁,内含多个缓殖子,弓形虫包囊,11,卵囊呈球形或近球形,具有两层光滑透明的囊壁成熟的卵囊含有两个孢子囊,每个孢子囊含四个子孢子,弓形虫卵囊,生活史,生活史要点,在人体内寄生部位:人体的几乎所有的有核细胞感染期:卵囊、滋养体、包囊及假包囊感染方式经

3、口感染经伤口、输血、胎盘、器官移植等,宿主终宿主:猫科动物中间宿主:包括猫科动物、人在内的几乎所有恒温动物及少数变温动物生殖方式:世代交替型,致病,致病机制弓形虫的致病与虫株毒力、宿主的免疫状态有关虫株的毒力弱、宿主的免疫功能正常时,弓形虫在体内的繁殖速度较慢,形成包囊,宿主一般无临床表现(隐性感染)反之,弓形虫在体内的繁殖速度较快,形成假包囊,并使被寄生的有核细胞破裂,释放出滋养体及毒素,侵犯并损伤新的宿主细胞,使宿主出现临床症状弓形虫为典型的机会致病性寄生虫,临床分类先天性弓形虫病经胎盘感染严重时可致流产、早产、死胎、畸形后天获得性弓形虫病多为隐性感染,但活化后可导致全身性感染淋巴结肿大多

4、见于颌下和颈后淋巴结常累及脑和眼部,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弓形虫脑病理标本,眼弓形虫病眼底病变,先天性弓形虫病,实验诊断,病原学诊断涂片染色法:阳性率不高动物接种和细胞培养法血清学诊断:为目前常用的重要实验诊断方法抗体检测IgM:急性感染出现较早的敏感标志IgG:可终生持续阳性主要方法:ELISA抗原检测:提示急性现症感染,影像学检查:多用于脑弓形虫病,流行,弓形虫呈世界性分布,人群感染率为25%-50%流行的原因与养猫关系密切,卵囊的排放量大感染阶段多(如卵囊、包囊、假包囊、滋养体等)对中间宿主和组织细胞(任何有核细胞)选择性不强感染方式多而简单,在中间宿主、终宿主之间相互感染包囊在中间宿主内成活时间长,卵囊和包囊对外界抵抗力强,防治原则,加强对动物的管理和肉类的检疫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对孕妇定期作血清学检测,仅IgG阳性的隐形感染者,可不作治疗治疗药物:无理想的特效药常用乙胺嘧啶、磺胺类药物联合使用孕妇应使用螺旋霉素治疗,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