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论文:谈中学体育教研组的建设.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50404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论文:谈中学体育教研组的建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体育论文:谈中学体育教研组的建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体育论文:谈中学体育教研组的建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体育论文:谈中学体育教研组的建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论文:谈中学体育教研组的建设.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专家引领、同伴合作、注重教研、共同成长谈中学体育教研组的建设1 问题提出: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改理念、新举措已经走进师生的生活,体育课程改革突出表现在课程结构的建构、教学理念与策略、课程评价等三方面。推进课程改革,教师起着关键的作用。课程改革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重视并探索体育教研组的工作,对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青年教师和形成学习型组织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2 明确教研组建设的方向:学校体育工作涉及到学校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和教师,新课程改革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就无法顺利开展。只有多沟通、多协调、及时反馈,才能争取到各方面的支持和积极性,为学校体育工作创造有力的保

2、障。同时,要尽可能地多组织学校老师开展体育活动,为他们的体质健康提供建议和指导,提高他们的体育热情和加深与体育教师之间的感情。体育教研员专家是体育教学改革的推动者和实践者,是体育教师成长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是行政部门的助手和参谋。学校体育教研组要沟通、协调好体育与教研员、专家的关系,多邀请体育教研员、专家对学校的体育工作进行调研,帮助发现体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的经验亮点和存在问题,进行及时的提炼和生成,从而以“教学问题”的形式反馈给教师个人以及教研组。同时还可能通过体育教研员、专家的高层次的引领,确定研究专题、明确方向,进行扎实、可行的研究,推动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3 营造交流氛围,促进教师专

3、业发展;教师所拥有的教学理念、个性特点以及能力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客观存在,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体育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领悟都有一个学习内化的过程,一个问题的解决总是需要经过反复的交流与实践才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对话与交流活动往往表现出持续的、逐渐融合的过程特点。要淡化教研组活动中的身份与资历的影响,使每位教师畅所欲言,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意见,对不同的观点要通过深入研究与实践加以验证。 如:在学生体质与健康标准管理、指导学生会体育工作、体育宣传及体育资料、档案管理、场地设施管理、青年教师培养、课题研究等方面,根据教师的特长,在平等商议的基础上,明确具体负责人,使大家工作互补、目标一致、互相配合、

4、共享成果。通过教研组群体间的合作、交流、对话,促进教师间结成“学习共同体” 借助集体备课、集体学习,组织参观,资料信息共享等使教师形成真诚合作、共同提高的团结协作的教研氛围。4 注重教研、提升教学质量:教研活动要人人参与、共同提高.教研题的选择要立足于教师自身和课堂教学实际精心,定好计划,使每位教师带着对问题的思考来参加活动。公开课评议应多采用集体备课、推选上课、集体评议的形式,使每位教师都重视和体验教学反思(课堂教学发现问题)教师互动(交流探讨)教学研究(理论、实践结合)教师再次互动(依据案例再次开展教学实践认知)-整理思路(反思实践过程是否和修订之后的案例相吻合的载体)-修订教学方案(具体

5、指导教学实践依据)-分头开展教育教学实践和探索(求证、找出数据)的教研过程,达到教师获得成长,教育实践得以改进的目的。加强同教研机构、专家教师以及兄弟学校进行教研交流与合作,实现教研活动的开放化和多元化,同时开展教研组要做好“新、活、实” 三字文章,既新:内容新新课程理念,新课程标准的目标、教学方式和新型的师生关系:活、方法活采用专家讲座、案例分析、反思教学、参与式讨论、节能感比武等研讨形式;实:效果实技术练习自己先练到,备课时要想到、教学中要做到、课后要反思到,开展“级本教研”活动中要求做到“三个有”,即有主题、有中心发言、有活动记录,作到小而精,准确有效。 课程改革给教育教学实践带来了一系

6、列问题。这些问题只有在学校及教师的参与下,通过研究的方式,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有计划、系统地研究,才有可能在学校及教师层面上寻求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果策略。教师之间就最为关注的教学问题进行研讨,可以不断地发展个人的教学思想和反思教学的能力,促进研究者在实验过程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对接从而将实践经验提升为有价值的理论认识。5 关注青年教师促进共同成长实践表明,一个教师从入门期到成才期要6到8年时间, 这是教师成长最为重要的几年,为此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应成为体育教研组的一个重要工作,这需要教研组全体教师的帮助、指导。教研组要指导青年教师认真学习与课堂教学有关的现代教育理论,特别是新课程改革方面的理论

7、,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使青年教师能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教学改革实践。从“应知应会”着手,使青年教师掌握教育教学的常规要求和教学技能,以至崭露头角。要多听课,帮助青年教师在教案设计、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上不断总结,养成教学反思的习惯,使他们在新课程实施中能尽快地成长。创造机会,使青年教师能够多观摩省、市、区各种类型的优质课、公开评议课,开阔眼界,取长补短。组内定期开展青年教师展示课,全组同事共同评议、总结,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竞赛活动的作用,组织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各种优质课、教学基本功竞赛、教坛新秀评比活动,增长青年教师的才干,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教学热情。结语:体育教研组的组织建设必须根

8、据学校教育教学的规模、条件、特点与个性,坚持体育教学为中心,体育课堂教学改革为立足点,以提高教研效能为宗旨,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积极营造宽松的教研氛围,尊重和保护体育教师的教学研究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学校、教育科研机构的支持、帮助下,走协调、持续发展的教研之路。重视和加强体育教研组建设不但是体育教师成长的需要,更是体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体育教研组的组织建设应明确目标,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使“级本教研”工作制度化、日常化,极大发挥体育教研组的组织建设蕴藏应有的潜量,通过实施体育教研组的组织建设的研究机制,教师的专业意识得到了明显增强,进一步具备自我反思与交流协作能力。教师在实践中学会了反思,在相互尊重中学会了交流,在虚心中学会吸纳,在领悟中学会调整,在合作中学会成长,形成全体教师共同进步的良好局面,使其成为一个促进体育教师不断成长与提高的学习的平台,从而获得学校、教师、学生三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1 学校体育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52 刘永祥 .师徒结对经验选编.体育教学, 2006.33 新时期中小学体育教研员的历史使命. 中国学校体育,200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