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 doc生命科学史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举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word doc生命科学史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举例.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生命科学史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举例科技信息基础教育生命科学史在和巾生物学教学巾昀应用举例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08级教育硕士泉州实验中学张小利摘要本文从两大方面列举了生命科学史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关键词生命科学史生物学教学生物学知识科学精神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生物学教科书,在课外读一栏增添了生命科学史的内容,如维生素的发现,激素的发现等.笔者认为,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灵活引用生命科学史相关资料,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1.有助于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1.1作为引入新知识的材料在介绍”双名法”时,引入这样一
2、段贴近生活的文字,创设一个问题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小时候,父亲忧愁地看着即将被退学的孩子:”你为什么会看路边的小花,小草,看到忘记去上课?”长大后,他的未婚妻忧愁地想着:都要结婚了,他还要到海外三年,只为几朵叫不出名字的小花?结婚以后,他的岳父大人叹气道:”怎么办?没有人去给他看病,听说,连猫,狗生病了也不给他看,有谁会信任一个一天到晚种花种草的医生呢?”全国的百姓都为他担心:国王在他旁边站那么久,他却一直在跟一朵小花说话.他到底有没有问题啊?就是这个看似有问题的人,却给世界开一扇大窗户,使人类能有条有理地去认识这个世界.他的名字留在每一本生物课本里,因着这个人的发现,大学里
3、面产生了植物学系与动物学系.他是谁呢?他就是伟大的生物学家林奈.他被我们尊称为”分类学之父”.那么他是怎样对生物进行分类的呢?由此引出教材中”生物的分类”内容.1.2作为拓展新知识的材料不仅现有生物学知识是前人科学研究的成果,现有的生物科学仪器也是前人不断创新的结果.在介绍教材中的”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后,可系统展示显微镜的发明和发展史.简介如下:400多年前”始祖”产生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一l665年,罗伯特?胡克对显微镜照明系统的改良一1683年,列文?虎克增加的透镜一1886年,恩斯特?阿贝和卡尔?蔡斯给显微镜增加一马蹄形的底座,同时增加了能会聚并反射光线的镜子一1933年,恩斯特?卢斯
4、卡创造的第一台电子显微镜(TEM)一1965年,第一台商用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问世了一1981年,隧道扫描显微镜(STM)的产生.通过对显微镜发明和发展史的介绍,可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显微镜的知识,同时使学生认识到某一科学仪器的发明和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某一科学仪器的不断创新利用,既能带来科学知识的不断更新,还能给科学,技术,社会的进步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1-3作为再现探究过程的材料每一个科学知识的产生过程,都蕴含着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反射可分为非条件和条件反射”中,引入巴甫洛夫发现”条件反射”过程,一定程度上避免重结论轻过程的弊端,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
5、探究热情,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巴甫洛夫是一个伟大的生理学家,他经常以狗为实验对象.他注意到:狗在喂食时,会分泌唾液,但在没有喂食的时候,如狗看见喂养者或听见喂养者的声音时,也会分泌唾液.巴甫洛夫认为,一定有什么原因可以解释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狗也会分泌唾液这一现象.为了研究这一问题,巴甫洛夫设计了这样的实验:在喂食之前先出现中性刺激铃声,铃声结束以后,过几秒钟再向喂食桶中倒食,观察狗的反应.起初,铃声只会引起一般的反射狗竖起耳朵来但不会出现唾液反射.但是,经过几轮实验之后,仅仅出现铃声狗就会分泌唾液.巴甫洛夫把这种反射行为称为”条件反射”;而把食物一到狗的嘴里,唾液就开始溢出这种简单的不需要任何
6、培训的纯生理反应称为”非条件反射”.2.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2.1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血液是循环的”这一知识对于今天的青少年而言,明了得毋庸置疑.然而在古代,有许多的科学家,学者为了认清它的面目,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甚至是鲜血和生命.在讲述”人体内的物质运输”时,可系统介绍诸多科学家不畏强权,敢于质疑的感人事迹.古代学者,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言论,被誉为仅次于神的权威,不容置疑.他在对血液循环毫.290.-无认识的情况下,曾十分错误地提出血管内充满着空气的论断.这种错误的说法延续了几百年,直到1800年前,古罗马的神医盖仑指出人血管里流的是血而不是空气.他认为,血液在人体内像潮水一样流动之后,便
7、消失在人体四周.由于他是一位名望极高的神医,于是人们1000年内都把他这种血液理论奉为真理,不许怀疑.然而,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到了l6世纪,比利时的医生维萨里认为盖仑的理论是错误的.不久,西班牙的医生,宗教的改革者塞尔维特更提出了血液在心肺之间进行小循环的看法,这两位巴黎大学里的同学,相继向权威盖仑进行挑战.但是他们都付出了惊人的代价,维萨里受到宗教裁判所的迫害,被判处死刑.而塞尔维特由于出版了基督教的复兴触犯了西班牙教会,被当作”异教徒”,活活烧死.科学探索是无止境的.半个世纪之后,有人提出了一个问题”血液真的流到人体四周就消失了吗?怎么会消失的呢?”.此人在系统分析了前人的成果后,决心像伽
8、利略一样,通过实验,去揭开人体血液循环的神秘面纱.终于,在经过反复和大量的实验后,血液循环这一结论终于浮出了水面,展现在了世人面前.他是一个善于思索的人,并不迷信权威的理论,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敢于怀疑权威的理论,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这个人是谁呢,这个人就是血液循环的发现者哈维.通过介绍,宣扬前人不畏强权,敢于向权威质疑的科学精神.他们的这种精神,将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2.2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协作精神是科学精神重要的构成要素.随着科学研究活动的不断深入,科学技术的发展综合性特征越来越明显,不仅表现为同一学科内部分工越来越细,还表现为不同学科的交叉.协作精神首先表现为自由活跃的学术气氛和取长补
9、短的团结合作.在讲述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时,向学生简介沃森和克里克如何团结协作取长补短发现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过程,可使学生充分意识到协作精神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协作精神还表现为互相尊重,虚心谦让.在讲述达尔文和他的”自然选择学说”时,可讲述达尔文和华莱士间是如何谦让的,展现伟大生物学家的宽容品格.就在物种起源一书书稿将要完成的时候,达尔文收到了一份寄自马来群岛的论文手稿,作者是正在婆罗洲作科学考察的华莱士.他和达尔文有相同的经历,也曾作为博物学家随船考察,得出的关于物种演变的印象和研究结论,和达尔文的见解不谋而合.更巧的是,华莱士在形成自然选择进化的认识时,也同样受到了马尔萨斯人口论的
10、启发.所不同的是,达尔文花了20年漫长的过程来完成早已发现的学说,而华莱士只用3年形成认识,花3天形成手稿.达尔文看过华莱士的手稿后,深感震惊,手稿中所表达的思想,同自己长期思考和所要表达的几乎完全一致,他从心底钦佩手稿的作者,同时内心也生出一种难以名状的失落感,就像做了一个残破了的梦.达尔文面对华莱士的论文手稿,沉思了很久,他决定帮助这位比自己小14岁的晚辈.他写信给自己的好友,向他们郑重推荐华莱士的论文,请他们设法尽快发表它,以便让这个迟迟秘而不宣的学训顺利面世.达尔文的朋友们却不赞成他的想法,他们认为达尔文在不侵犯华莱士的权利的同时可继续完成书稿并发表,他享有优先权.达尔文却认为自己不能做为名利而失去诚实的科学家,在本没有发表任何概要,却因为华莱士把他的学说概要寄给了自己就想发表自己的概要,他认为这样做是不光彩的.华莱士在得到消息后,他被达尔文的谦让精神所感动,并且也同样不失科学家的风范,诚恳地表示自己不能完成创立进化论的事业,只有达尔文是能最终完成这一伟业的人.在经过两位科学家的相互礼让后,惊世之作物种起源终于与世人见面了.通过这样的讲述,学生们很容易受到两位科学家相互尊重,相互谦让的崇高品德的洗礼,对培养学生的礼让精神有积极的意义.在生物学课堂中,针对教学内容,以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为基础,适当地引用生命科学史料,有助于生物学教与学的开展,是一种不可取代的教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