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三地教科书中的意识型态、历史图像和世界观.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51643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岸三地教科书中的意识型态、历史图像和世界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两岸三地教科书中的意识型态、历史图像和世界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两岸三地教科书中的意识型态、历史图像和世界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两岸三地教科书中的意识型态、历史图像和世界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岸三地教科书中的意识型态、历史图像和世界观.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两岸三地教科书中的意识型态、历史图像和世界观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中国”的版图究竟为何?大陆的说法是”老母鸡”,则采”秋海棠”之说。同样是中国人,读的也是中国书,但两岸三地教科书中的意识型态、图像和世界观,都有显著不同。夏禹的故事中国人都不陌生,台湾的历史教科书里他是位贤君,治水有功,百姓对他很感恩因为他的功绩,加上儿子启很贤能而受诸侯拥戴,开王位传弟、传子之局。大陆则采反面说法,指因禹担任部落联盟首长後,权力增加,谁不服从他的领导就要受处罚,他的家庭因而取得特殊地位,禹死後、他的儿子启”破坏了部落联盟首领的惯例”继位,从此”世袭制度”代替了”禅让制度”,

2、有趣的是,香港方面将中国历代王朝的开始溯及到信史开端的商朝,夏朝不谈,大禹和世袭的关系自然不知。但对大禹的治水的功倒是十分肯定中学一年级的课本中描述禹经过十三年的不断努力终于把洪水治平。治水期间,三过家门而不入这种公而忘私的精神,深得人们的敬佩。有关品德修养的课程,两岸三地的中国人又如何呈现?香港高中教师詹应南认为由于香港并没有”公民”课,有关品德修养的精神全融入各科教材内,比如说化学课本文中特别提到”做实验要注意节俭,不要浪费”。相对于香港的教材走向,大陆和台湾似乎倾向将品德教育放在单一的课程中,但两岸的重点又不相同。举例来说,孝亲敬长的道理两岸都重视,但究竟出于何因?台湾的公民教材说是为”

3、表达由衷的感激及敬意”大陆则说为了”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 不同的意识型态     两岸三地的教科书内容有同有异,差异的部分,经过专家的比对,认为“远超过事先的想像”。虽然是否应以来领导学校教育、掌控教科书内容,是个值得讨论的议题。但台北师范学院教授欧用生指出,放诸世界各国,大量很少政治领导人能不重视学校教育内容,或不将政治意识融入学校教材中。特别是意识型态,台湾、大陆两岸的教科书差异最大。两岸教科书据以为编写标准的各科编写大纲上(台湾称课程标准,大陆称教学大纲),”一信奉三义,一信奉共产主义,” 台湾师范大学教授黄政杰指出根本的差异。尽管各有

4、信仰依据,但比较起来,大陆从教学大纲到内容,充满.及主义的意识型态,(摆明了教育就是要为政治服务,) 黄政杰说,台湾的编写大纲上虽也涵盖三民主义的精神,但在文史科目课本上 ”写来模糊而抽象,总希望大家都可接受,而非为少数党派或利益团体服务。”大陆教学大纲的政治原则,在历史等人科有 ”语文教学必须以马克思为指导,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为社会主义物质和精神文明服务”(初中语文教材教学大纲)等说法;就连看来跟政治毫不相干的生物课程,也可以“通过生物学的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学到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的要求”。以“务实”为教材倾向的香港教科书对于意识型态避之

5、唯恐不及,对于历史事件的叙述以事实为主,论及冲突的因素,也尽量避免优贬之词而将优劣点并陈,比如对于秦始皇这位两岸教科书所熟悉”暴君”,香港中学的教材中以”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来论述他的施政” 即使是大陆、 台湾两岸都痛贬的;焚书坑儒”也有”积极方面。”除了藉以巩固政权外,对树立统一观念和消除割据意识,也有一定的作用”:消极方面,则是“箝制思想令许多人士反感。 下令焚书使中国遭到极大的损失。 谁最爱国?     台湾、大陆两岸教科书对于意识型态的贯彻方式,大体可以形容为坦白直率(大陆)对模糊暧昧(台湾,这在小学教材中就可明

6、显看出。大陆地区小学六年级的”思想与”课本上有这样一篇附录:     ”我爱万里长城,我爱江河;     我爱五星红旗,我爱白鸽;     我爱红领巾,我爱花朵;     我爱爸爸、妈妈     我爱老师、同学.     你要间我最爱什麽?     一句话:     我最爱我的祖

7、国!”     很明显地,这课教的是”爱国”。看到这样的写法,年纪在四、五十岁以上在台湾成长的中年人士,也许会发出会心一笑, ”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师大教授黄政杰说。但是那样歌颂昂扬的时代,毕竟已经过去了。现在我们的国小”生活与”课本,”爱国”的故事是这样讲的:有一天,爸爸带龙龙去苗栗大湖采草莓。他们在苗栗山脚下看到一座塔。龙龙间,那里供奉哪个神?爸爸回答说:那里供的不是神,而是领导台胞抗日的罗福星烈士,他是祖籍广东,出生在印尼,後来迁回广东,因而有机会学习中国经史诗词等,奠定良好基础的中国人。除”大湖乡采草莓”外,在”生活与伦理

8、”课本上,”爱国”的主题尚有”到故宫看文物”、”田单复国”等。 已所不欲 VS爱憎分明     强调对政治领袖的尊崇,是传递爱国思想的重要方式,在台湾、大陆两岸的国小语文课本上,出现了不同的领袖形象。欧用生的研究指出,台湾在出现孙中山跟蒋中正时,主要描述二者小时候好学、上进,又有爱心等。但大陆的毛泽东出现时,则是穿著一件旧棉衣舍不得更新,要部属千方百计劝说才换上一件新棉衣;要不就是他小时帮阿婆收稻谷,将自己一份收成,给穷苦的伙伴:此外就是他身居领导地位,指导儿童团员建设祖国,带领八路军闹革命、打仗等等, 是这样一个”慈祥仁爱,勤俭为民

9、,受人民敬爱尊崇的人”。 从政治符号到政治概念两岸教科书传递的讯息,几乎没有交集:而香港教科书对于这些政治议题则是刻意从缺。两岸的语文课本出现的政治符号,台湾主要为国花、国旗等,大陆则是人民大会堂、北京、天安门、五星旗等。对军人的描述。台湾重”保国卫民的贡献”大陆则赞扬红军在过去”无产阶级革命”的成就。扩及到对社会、人民的概念及看法,两岸教科书所呈现的内容也不一样,如对”朋友”的看法,台湾强调 ”己所不欲望,勿施於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大陆则认为朋友交往要 ”爱憎分明”,重”诤友”,勇于发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等。台湾师范大学教授陈光辉指出,从公民类科(大陆称思

10、想政治) 的比较看来,两岸强调的价值观,如集体对个人,思想对社会主义道德,自动自发对服从等,使他觉得两岸教育体系下的中国人有很大不同,需要加紧沟通。在未设 ”公民与道德 ”科目的香港,各科教材中以事实佐证来说明各项美德。强调个人发展的学校教育训练,使得香港人较台湾、大陆两地的中国人重功利而精干。从压迫、剥削角度来看历史     意识型态的不同,也影响到两岸三地的历史图像及世界观,从历史科的对比中,差异更为清楚。从章节的排比,历史基础知识的选择、历史解释等,都可看出台湾、大陆两岸史观的不一。 ”一从传统王朝,帝王将相

11、的角度”一从人民,从被压迫与剥削的角度来看历史,” 政治大学历史系教授王寿南说。大陆教科书以原始、奴隶、封建、半殖民半封建、到社会主义社会来排列章节顺序,有别於台湾以夏、商、周,等朝代顺序来排列。史观的不同,便一些历史人物,在两岸教科书的描述呈现下,彷佛是两个不同的人。夏禹的故事就是一例。对两岸事务、历史都很关心的中正大学历史系教授龚鹏程指出,其实两边讲的都对,也都错,因为各取一半,”台湾强调禹受诸侯拥戴的前半,大陆特写禹罚杀话侯的後半,各有所取罢了。”   而香港教材中现实取向最强,乾脆只看夏禹”公而忘私”的部分。王寿南指出,大陆重平民史,强调人民之间的战争,与其阶级史观有关,跟台湾显著不同。而台湾, 强调的还是传统的史学观注重的是高层次的、国与国之间的交流等”因此大陆教科书强调的”人民斗争史”,如周朝国人的暴动、秦未大潭乡起义、新莽绿林赤眉起义、隋未瓦冈军农民战争等,这些对没有这些概念的台湾学生来说,都十分陌生。 “英雄”李自成?     也因此台湾的课本中的流寇,像李自成、张献忠等,在大陆皆成了”民族英雄”。例如唐代黄巢这个人物,台湾历史教科书以”黄巢之乱”夹形容,说他是唐後期变乱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