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论文:浅谈新课改下历史教学备课如何理论联系实际.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51721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历史论文:浅谈新课改下历史教学备课如何理论联系实际.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学历史论文:浅谈新课改下历史教学备课如何理论联系实际.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学历史论文:浅谈新课改下历史教学备课如何理论联系实际.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学历史论文:浅谈新课改下历史教学备课如何理论联系实际.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历史论文:浅谈新课改下历史教学备课如何理论联系实际.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历史论文:浅谈新课改下历史教学备课如何理论联系实际.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新课改下历史教学备课如何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洪怊华初学历史的人,常以“古董”、“古板”自嘲,感觉历史距离我们太遥远,似乎学了并不见得有多大用,不过是混碗饭而已。实际上这是很大的误区,很大程度上是浅尝辄止,钻研不够的缘故。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没有将历史理论知识与实际和实践进行有机结合的缘故。一、为什么要在历史教学备课中突出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历史教学与任何一门课程一样,都要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否则就不能真正做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就不能达到学习历史的功效、作用和意义。这是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更是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需求,是新课改

2、条件下历史教学必需的有效手段。“历史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历史想象力,激活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能在已学习的知识和没有学习的知识之间发生迁移,即用已学过的知识、已形成的能力去解决新的问题,形成新的认识。这一过程才是学习的最重要环节。”而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则是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桥梁和有效途径。历史新课程以模块和专题的形式,将政治文明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和科技史等人类历史的主要方面展现在学生面前,可以联系实际的理论知识和领域既有一定的深度,又有一定的广度。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可以创造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亲身体

3、验到创造性劳动的快乐所带来的精神愉悦,激励学生认知新的未知的事物的内心愿望。”二、在历史教学实践中怎样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那么简单。首先是历史与现实确有距离,有些历史年代久远,跨越时空,有的连历史真相都需要考证,有的甚至无从考证,但我们可以先从已有定论或史料比较清晰的入手。下面试举三例进行说明。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1必修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讲到“9.11”恐怖袭击事件。“9.11事件”发生的第二天,新闻播出后,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一定是个狂热的宗教分子”所为,为什么这样说呢?由美国史我们可以知道,美国建国20

4、0多年来,本土遭受大规模突然袭击,仅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珍珠港事件”。两极格局解体后,美国凭借其雄厚的经济、科技、政治和军事等实力,傲视全球,自信无人能敌。世界上求助于美国的国家不在少数。任何一个国家力量,确实不能也不敢对美国本土发动这种大规模的袭击,否则必遭更大的损失,甚至政权也会被美国颠覆。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9.11事件”应不是直接的国家和政府行为,那么会是谁呢?纵观全球,与美国有利益冲突的势力虽有不少,但采取这种自杀式极端方式进行攻击的,必定有信仰支撑,而针对平民目标,应属极端宗教势力。了解中东史、宗教史和外交史的人可以知道,具备宗教狂热,又有财力和人力发动这种攻击的,当属伊斯兰

5、教极端分子,为什么这样说?长期以来,美国为了控制波斯湾地区的石油资源及其价格,加上国内犹太人院外活动集团的影响,利用中东地区的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奉行借助和暗中支持以色列,压制、分化、利用阿拉伯世界和穆斯林的外交政策,在中东地区结怨已久。劫持人质,利用飞机撞击高大建筑物,袭击方案十分周密,策划者当对高大建筑物的脆弱之处有所研究,也可能对建筑业较为熟悉,且应经过了一段较长时间的策划和准备,可能有培训恐怖分子基地,同时袭击四个重大目标且一举成功说明策划者有多次袭击美国的经验。再在袭击美国有“前科”的人中间找,符合上述诸多条件的仅有沙特国籍的,靠建筑业发家,身价50亿美元,曾多次策划袭击美国海外军舰

6、和驻外使领馆,在阿富汗建有军事培训基地的伊斯兰教信徒乌萨马本拉登。就“9.11事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9.11事件”的幕后策划者究竟是谁?我们根据哪些因素来确认呢?“9.11事件”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然后教师组织学生查阅资料(如互联网、报刊书籍杂志等),分析讨论,得出结论。下面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2必修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为例,说明历史教学怎样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1929年从美国华尔街金融危机到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生活水平骤降,农产品价格下跌”。联系到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和华尔街金

7、融风暴引发、波及美、欧、日实体经济和世界经济,联系到中国现在的房地产市场和原材料、能源市场。教师在导入新课中可以增加下面的内容:在当前金融危机仍在继续蔓延的情况下,中国和中国人该怎样“危”中寻“机”,买到更便宜的房子,或者怎样减少因美国为摆脱危机过量发行美元,中国外汇储备面临缩水的风险,在美元通货膨胀时中国怎样才能买到更多较便宜的原材料和能源呢?在相关内容学习后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原材料、能源(如钢铁、水泥、铝材、石油、塑料等)价格下跌,砖价下降,到建筑工人失业引起工人工资下降,加上市场观望气氛浓厚,再结合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及其规模、波及范围、持续时间和我国现状,分析判断:这次金融危机

8、很可能要到明后年前后才能进入谷底,触底回升,考虑经济现象的滞后性,买房子或做房子应在这个时间或稍后才更便宜。中国也应利用这个时机加大战略资源(如石油、铁矿石等农矿产品)储备、勘探、开采、并购的力度。同时利用人民币是目前世界上最坚挺的货币时机,逐步通过国际贸易和协作,使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的主要货币之一。这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可以为我们节省少则几千、几万、几十万元的开支,多则几百万、几千万的开支,甚至可以减少几百亿、上千亿元的损失,降低以美元为主的巨额外汇储备的风险,更好地满足我们这个资源和能源消费大国的需求。下面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1必修第17课辛亥革命为例,说明历史教学中理论联系实

9、际在民主政治领域的应用。新课上完后教师在课堂总结中可以加入下述问题:为什么辛亥革命的仁人志士们抛头颅、洒热血,“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换得假共和”呢?为什么中国的民主共和进程如此曲折呢?当今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该怎样进行呢?留下问题给学生课后思考、探索。如有时间,也可以组织辩论、分组讨论或练习:中国人民是应该走孙中山转而“实业救国”之路?还是该走宋教仁以“议会政治”求民主共和之路?还是该走朱德、毛泽东式“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进而追求民主共和之路?还是该走经济发展与民主政治共同进步之路?社会主义中国的民主政治会不会有曲折?等等。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显示下面内容有关的数据、图表、引文、材料和音像

10、资料等:(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艰难发展,基础十分薄弱,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十分有限的。(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其民主政治的曲折前进与其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强弱,有直接关联的。(三)过分超前民主造成前苏联局面失控,最终解体的。(四)泰国民盟支持者一度占领总理府,占据机场,政府几近瘫痪,机场被迫关闭,国外游客无法进出,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遭受重创,他信等三位民选总理先后被赶下台。(五)文革期间民主政治遭受破坏的。(六)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的、民族区

11、域自治制度、村民自治制度得到发展的。在学生参与活动的基础上,最后教师归纳总结:经济发展与民主政治的关系就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的民主进程必将随之不断发展,这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民主进程会一帆风顺。作为学生和公民,首先要学好本领,才能致力于经济发展,提升生产力水平,也才能真正争取到更多更好的民主,才能正确有效地行使民主权利。三、怎样在历史教学备课中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要想在历史教学中将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做到信手拈来,俯拾皆是,笔者以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

12、生观、价值观。了解历史恰恰有这种优势。拿破仑被流放后,阅读了诸多书籍后,总结自己一生的功过得失,得出结论:让我的儿子多读读历史吧,因为只有历史才是唯一真正科学的哲学。他认为从历史中可以掌握到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博览群书,其中相当大一部分是历史著作,他吸收了过去和当时人类文明的成果,才构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二)熟练掌握历史知识、技能和方法,并上升为能力。(三)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如辩证思维、创造性思维、逆向思维、逻辑推理思维、联想思维、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等。克服不良思维方式,如定势思维,防止先入为主,主观武断等。恩格斯说,人类思维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思维能力是历史认知能力的核

13、心。“历史学习尤其需要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历史学习中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四)关注热点地区、热点人物、热点事件等,扩大阅读面和涉猎领域和范围,事事留心皆学问。(五)贴近学生实际,与学生保持沟通和交流,熟悉他们关心和感兴趣的问题,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愿望,知道他们的感受和体会,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学生才能积极参与,勤于动手和动脑。进而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六)多调查,多实践,多动手,注意搜集、整理和丰富教学资源,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注意观察社会现实和现象,勤于思索,借鉴他山之石等等。在这个创新创业、改革发展的年代里,教师有责任、有义务让每一个学生“实干加巧干”,而不是“苦干加蛮干”,让他们在历史学习中“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让我们共同努力吧!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P39.江苏出版社2003年12月第一版。新课程教师课堂技能指导P56.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7月第一版。“9.11事件”的影响目前在历史学界尚无定论,个人观点尚需论证,此处暂不涉及。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2必修p81,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三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P239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第一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