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七级历史下册导学案.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52219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新课标七级历史下册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人教版新课标七级历史下册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人教版新课标七级历史下册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人教版新课标七级历史下册导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人教版新课标七级历史下册导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新课标七级历史下册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新课标七级历史下册导学案.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课时 繁盛一时的隋朝(总第1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隋朝的建立及统一,大运河的有关知识。2、理解大运河开凿的作用;客观公正的评价大运河的开凿。【学习重点】 隋朝大运河。【学习过程】(精彩课堂,展现独特自我)一、自学与交流:(我的课堂,我的舞台)学习任务: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1、隋朝的建立与统一:581年北周外戚 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年,隋灭掉陈,统一南北。动脑筋:你能总结出隋朝可以重新统一南北的条件吗?(可以讨论) 2、隋文帝的统治:(1)措施: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 ,减轻人民负担; (2)表现:国家统一安定,社会经济繁

2、荣,人口大幅度增长。3、隋朝大运河: (1)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_。 (2)时间:在 在位时开凿。从605年起。观察教材第4页的运河图,填写下面(3)至(6)项:(3)三点:中心在 ,北达涿郡,南至余杭。(4)四段:大运河从北向南依次为永济渠、 、邗沟、 。(5)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上 的运河。(6)作用: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二、合作探究:(发现一个问题,甚至比解决一个问题还要有价值)1、经过上面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在小组内讨论研究。2、你们小组不能解决的或向全班同学推荐的有价值的问题: 3、讨论:你知道隋朝类似于学过的哪个朝代吗?试着分析

3、它们的相同点。三、拓展延伸:(走进历史,感悟历史)请你尝试用示意图的方式画出隋朝大运河的路线图,然后设想如果你生活在隋炀帝时期,并参加了大运河的开凿,你会有哪些遭遇? 设想: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得出的结论是: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四、系统总结:(学会从整体上把握知识)【诊断评价】(相信自己一定能顺利通过!)1、隋朝在历史上最重要的贡献是四、系统总结:五、巩固训练1、隋朝在历史上最大的贡献是A、重新统一南北 B、设三省六部 C、创立科举制 D、开通大运河2、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开始于 A、589年 B、601年 C、605年 D、611年3、隋朝大运河的河段中,从洛阳到涿郡的一段是 A、通济渠 B、永济渠 C

4、、邗沟 D、江南河4、下列有关隋朝历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A、隋朝的建立者是杨坚,他是隋文帝 B、隋文帝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开凿大运河 C、隋文帝时,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繁荣 D、隋朝的都城在长安5、阅读下列材料:“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皮日休汴河怀古请回答:(1)诗人赞颂的“此河”是哪项伟大的工程?该河开凿时的皇帝是谁?(2)诗中的“此河”全长有多少?地位如何?(3)请写出“此河”的三点四段分别是什么?【当堂反思】(只有反思才能有所进步)通过学习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 我还需解决的问题有:_第2课时 贞观之治(总第2课时)0【学习目标】1、掌握唐朝的建立以及唐太宗和武则天采取的统治措施

5、的知识。2、理解贞观之治这一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学习重点】贞观之治的原因。【学习过程】(精彩课堂,展现独特自我)一、自主学习(我的课堂,我的舞台)学习任务: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1、唐朝的建立:时间 年,建立者是李渊(唐高祖),都城在 。高祖退位以后,传位于李世民即唐太宗,年号 。2、贞观之治:(1)原因:吸取 的教训;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皇帝勤于政事,大臣廉洁奉公;提倡节俭;合并 ;任用贤才和虚心 (任命房玄龄和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重用敢于直言的 )。(2)结果:贞观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

6、当时的统治为 。动脑筋:读一下课本第8页唐太宗的那段话,想一想他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3、武则天:(1)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称帝后将国号改为 。(2)统治措施:继续实行发展 的政策;继续注意选拔贤才。武则天统治期间,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 、 ”。二、合作探究:(发现一个问题,甚至比解决一个问题还要有价值)1、经过上面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在小组内讨论研究。2、你们小组不能解决的或向全班同学推荐的有价值的问题: 3、讨论:汉朝时也出现过类似于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你能说出是什么局面吗?然后比较一下这两个盛世出现的共同点有哪些?三、拓展延伸:(走进历

7、史,感悟历史)1、结合课本第9页的小字部分,找几名同学来排演一下当时的情景,我们也感觉一下唐太宗那种虚心纳谏的美德。2、如何评价唐太宗四、系统总结:(学会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五、巩固训练1、隋朝从建立到灭亡共存在了 A、35年 B、36年 C、37年 D、38年2、今天的西安(长安)曾被许多统治者选择作为都城,她因此被称为“六朝古都”。下列朝代属于这六朝的有西汉 东汉 隋朝 唐朝 A、 B、 C、 D、3、下列有关“贞观之治”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唐太宗把地方的州、郡、县改为州、县两级 B、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 C、唐太宗善于用人,重视纳谏 D、农民占有一定土地,生产时间有保证4

8、、唐太宗时期,下列人物得到重用的是房玄龄 姚崇 魏征 宋景 A、 B、 C、 D、5、你能说出贞观之治这一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吗?【当堂反思】(只有反思才能有所进步)通过学习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 我还需解决的问题有:_第3课时 开元盛世(总第3课时)0【学习目标】 1、掌握唐玄宗统治前期在政治上采取的措施以及经济上繁荣的表现的知识。2、理解开元盛世就是唐朝的全盛时期。【学习重点】开元盛世;唐都长安。【学习过程】(精彩课堂,展现独特自我)一、自主学习(我的课堂,我的舞台)学习任务: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1、政治上(开元之治):唐玄宗即位

9、后,励精图治,他采取的措施有:任用名相(如熟悉吏治、富有改革精神的 );整顿地方吏治;崇尚节俭。这些措施,使开元年间政局为之一新,史称“ ”。2、经济的繁荣:农业:兴修水利工程;农作物种植上:水稻采用育秧移植栽培、蔬菜品种增多、饮茶之风盛行;农具改进:唐朝时发明了新的生产工具 和 ;抗拒天灾的能力增强。手工业:丝织业花色品种多,技术高;陶瓷业:代表作有越窑 、刑窑 和 (最著名的)。商业:唐朝的商业繁荣,大都市有长安、 、扬州和 。长安:不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 的大都市。3、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 时

10、期,历史上称为“ ”。了解:唐玄宗统治后期,政治腐败,“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后在唐末农民起义军的打击下,907年唐朝灭亡。二、合作探究:(发现一个问题,甚至比解决一个问题还要有价值)1、经过上面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在小组内讨论研究。2、你们小组不能解决的或向全班同学推荐的有价值的问题: 3、“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这句诗赞颂的哪位皇帝在位时出现的什么盛世局面?你能归纳一下该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吗?三、拓展延伸:(走进历史,感悟历史)结合课本15页唐朝长安平面图,根据你所居住的城镇或村庄设计一张建筑布局图。并发挥一下你的想象,构建一座你心目中的美好家园。 四、系统总结

11、:(学会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五、巩固训练:1、“开元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A、唐玄宗励精图治 B、唐玄宗崇尚节俭 C、有贤臣魏征为其处理政事 D、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2、关于唐朝人日常生活的叙述,错误的是 A、饮茶之风盛行全国 B、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 C、在越窑可以买到最好的青瓷制品 D、长安城内的居民居住在坊里3、唐朝全盛时期出现的盛世局面,史称 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4、唐朝的国际性大都市指的是 A、洛阳 B、长安 C、扬州 D、成都【当堂反思】(只有反思才能有所进步)通过学习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 我还需解决的问题有:_第4课时 科举制的创立(总第4

12、课时)0【学习目标】 1、掌握科举制的诞生及发展完善的知识。2、全面理解科举制的影响。【学习重点】科举制的正式诞生;科举制的影响。【学习过程】(精彩课堂,展现独特自我)一、自主学习:(我的课堂,我的舞台)学习任务: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1、科举制的诞生:隋文帝时期,为改变魏晋以来的选官制度,开始用 的方法来选拔官吏。隋炀帝时,正式设置 ,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科举制度正式诞生。2、科举制的完善:唐朝时科举制逐渐完善,常设的考试科目中以 、 两科最为重要,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唐太宗:扩充 规模,

13、扩建学舍,增加学员;严格录取应试者(进士的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武则天:武则天时创设了殿试和 。唐玄宗:唐玄宗时, 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玄宗曾八次亲自面试应试者。3、科举制的影响:科举制改善了 ,使有才识的读书人可以入朝为官; 科举制促进了 的发展; 科举制促进了 的发展,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末才被废除。二、合作探究:(发现一个问题,甚至比解决一个问题还要有价值)1、经过上面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在小组内讨论研究。2、你们小组不能解决的或向全班同学推荐的有价值的问题: 3、讨论:根据所学的知识,结合课本18页的第一、二段材料分

14、析一下,科举制度对封建统治有什么作用?三、拓展延伸:(走进历史,感悟历史)假如你生活在唐朝,为了能够以自己的才能报效祖国,你要通过什么途径才可以有这个机会呢?设想一下如果你几次参加考试都没有考中进士,那你会有什么感想呢?途径:感想:四、系统总结:(学会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五、巩固训练(相信自己一定能顺利通过!)1、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在于谁统治的时期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2、下列哪位皇帝是开殿试之先风的 A、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3、下列对科举制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科举制诞生在隋朝 B、唐朝时科举制逐渐完善 C、唐太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15、D、科举制度促进了封建社会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4、科举制度的影响有哪些?【当堂反思】(只有反思才能有所进步)通过学习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 我还需解决的问题有:_第5课 “和同为一家”总第5课时学习目标 1.了解和并能够简述吐蕃的社会发展及与唐朝的关系;了解回纥、粟末、南诏的社会生活及与唐朝的关系。2.引导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出现这种政策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归纳能力和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3.通过学习,能够认识到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和发展的;民族友好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这种关系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吐蕃的发展及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难点:唐朝对边疆

16、各民族采取的比较开明的政策。学习过程1.自主学习通读教材,标划知识点,并解决以下问题:唐朝与吐蕃的关系用一句话概括,应是 。在唐朝与吐蕃友好相处过程中,有两位女性做出重大贡献和牺牲,她们分别是( )和( )。吐蕃的两位赞普是 和 。连线搭配:千寻塔 吐蕃 维吾尔族 大昭寺 南诏 藏族布达拉宫 回纥 彝族、白族2.合作探究组内、组际交流。从哪些事例可以看出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是民族平等?3.拓展延伸民族关系问题是我国古代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汉族政权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在某些程度上推动了历史的发展。试列举几例比较有名的民族交往事例分析采取此种措施的原因。4.系统总结5.巩固训练假如你是唐初的一位管理少数

17、民族事务的大臣,会经常处理下列哪些少数民族的事务? A、吐蕃 B、回鹘 C、突厥 D、靺鞨 回鹘衣装回鹘马,描述了唐朝长安少年的时尚装扮,请问回鹘是今天的哪个民族? A、藏族 B、蒙古族 C、回族 D、维吾尔族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关系反映的是A、唐与南诏的关系 B、唐与吐蕃的关系C、唐与突厥的关系 D、唐与回纥的关系唐太宗大败东突厥,俘虏东突厥的首领是 A皮罗阁B颉利可汗 C大祚荣D骨力裴罗 原居住在黑龙江、松花江流域一带的民族是 A靺鞨B突厥C回纥D吐蕃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他的话是什么意思?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

18、主,遂和同为 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尺带珠丹致唐朝皇帝的上书上述材料反映了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友好关系?唐朝与这个民族和同为一家的另一史实是什么? 这个民族今天主要生活在我国的哪一自治区?6.当堂反思:学到了,疑惑有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总第6课时学习目标 1.了解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情况,包括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频繁的来往、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2.理解分析隋唐时期出现频繁交往高潮的原因和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3.感悟鉴真六次东渡、玄奘历时18年的西游和历时19年的译经生涯中体现的奋斗精神;认识唐朝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进而产生对

19、先人业绩的自豪感。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难点:封建时代对外交往如此频繁的原因;理解它与当今的对外开放的区别。学习过程1.自主学习通读教材,标划知识点,并解决以下问题:隋唐时期中国与哪些地区有交往?中国人被称为“唐人”的原因是什么?新罗与中国交流的事迹有哪些?日本从 皇帝时开始派“遣唐使”。唐朝在哪些方面对日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唐玄宗时六次东渡日本的唐朝僧人是 。天竺就是现在的 。唐太宗在位时期,高僧 西游天竺。回国后潜心研究佛经,同时根据自己的经历写有 一书。2.合作探究组内、组际交流。你从玄奘、鉴真法师的身上学到了什么?你觉得吴承恩的西游记描述的“孙悟空大闹天宫”和“唐

20、僧取经”故事中,哪些人物是实有其人?哪些人物是虚构的,和历史史实不符?隋唐时期的对外交往同我国现在的对外开放有什么区别?3.拓展延伸我国历史上还有许多在中外交流史上名垂青史的人物,试列举一二作一简要叙述。4.系统总结5.巩固训练不是发生在唐玄宗统治时期的事件有A、 鉴真东渡日本 B、 玄奘西游 C、 南诏首领被封为云南王 D、 任用富于改革精神的姚崇当宰相为唐风洋溢奈良城做出贡献的中国僧人是 A、鉴真 B、玄奘 C、阿倍仲麻侣 D、一行你能举出日本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一些事例吗?_是日本政府派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唐玄宗时高僧_东渡日本弘扬佛法。唐太宗时高僧_西行天竺求取佛教精义。成为今天研究印度

21、半岛历史、地理的重要典籍的是 A、西游记 B、大唐西域记 C、大藏经 D、徐霞客游记唐朝时称印度半岛为 A印度 B波斯 C高丽 D天竺天竺戒日王对玄奘说:“弟子闻彼国有秦王破阵乐歌舞之曲,未知秦王是何人?复有何功德,致此称扬?”你知道“秦王”是谁吗?为什么隋唐时期,对外交往如此繁盛?6.当堂反思:学到了,疑惑有第7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一)总第7 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隋唐时期在科技和文学方面的主要成就,包括赵州桥、唐都长安城、雕版印刷术、唐朝著名诗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2.对比雕版印刷术与手抄笔录的影响,培养用对比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唐诗的赏析,进一步激发对诗歌的学习兴趣,提高对文学作品的

22、欣赏能力。3.通过学习,认识唐文化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高峰,以此激发自身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认识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艺术极具特色,才华过人,热爱祖国,关心民情,具有高尚的情操和爱国情感,以此学会做人应德才兼备。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李春和赵州桥;“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光耀千古的诗坛”。难点:认识赵州桥;从历史的角度去理解、欣赏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的诗作。学习过程1.自主学习通读教材,标划知识点,并解决以下问题:隋朝李春设计主持建造的 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欧洲 年后才建有类似的桥。赵州桥设计科学的表现是什么?唐朝的 是建筑艺术的代表。气势宏伟,富丽堂皇。唐朝印制的 是世界上现存

23、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 印刷品。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才华横溢的诗人层出不穷。今天,我们依然能读到唐朝 多位诗人的近 万首诗歌。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有 、 和 。诗人 称谓生活的时代 代表作 作品主要特点 诗仙盛唐 盛唐转衰 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三吏”“三别”等白居易 中唐 完成下列表格内容提倡诗歌要更多的反映现实生活,达到教育目的的诗人是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维2.合作探究组内、组际交流。甲:“印章是雕版印刷的先驱。”乙:“石头书是雕版印刷的先驱。”甲乙二人谁说的对?为什么?看图(课后关于桥的插图)分析与调查:这些是中国古代石拱桥的图,

24、看看这些桥与赵州桥相比,各有什么特点?3.拓展延伸你从唐朝几位诗人身上学到了什么?谈谈如何才能做到德才兼备,做一个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才?4.系统总结5.巩固训练现存世界上最早的石拱桥是何时建造的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A天方夜谭 B金刚经 C大唐西域记 D西游记“人命至贵,有贵千金”,体现了药王 以人为本的职业道德精神。 A、华佗 B、张仲景 C、孙思邈 D、李时珍唐朝中期,诗坛掀起改革浪潮,以 为代表的一批诗人,提倡诗歌要反映社会生活,达到教育目的。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柳宗元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是 A春秋B西汉C南北朝D唐

25、朝下面的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赵州桥李春B、“三吏”李白C、“诗史”杜甫 D、秦中吟白居易 下列诗句能够反映封建社会剥削的有采菊东笠下,悠然见南山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A、 B、 C、 D、6.当堂反思:学到了,疑惑有第8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二)总第8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隋唐时期的书法、绘画成就以及石窟、音乐、舞蹈等艺术成就,包括颜真卿和柳公权的书法、阎立本和吴道子的绘画、敦煌莫高窟艺术等。2.理解颜真卿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书法艺术在唐朝进入了黄金时代。并能够叙述阎立本、吴道子各自的创作特点。3.认识莫高窟是世界上最大的艺

26、术宝库之一,以激发自己的爱国主义感情。同时培养自己的艺术修养和诗文鉴赏能力。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 “世界艺术宝库莫高窟”。难点: “灿烂夺目的书法和绘画”。 学习过程1.自主学习通读教材,标划知识点,并解决以下问题:唐代著名的书法家有_、_,唐代著名的画家有_、_。 时期,我国书法艺术步入又一个高峰。 书法融合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为 书法创新奠定了基础。连线题:颜真卿 步辇图柳公权 多宝塔碑 阎立本 霓裳羽衣舞吴道子玄秘塔碑李隆基送子天王图苏轼赞扬颜真卿书法的诗句是“ 。” 擅长人物故事画; 画技高超,注重线条的变化,后人称他为“画圣”。石窟艺术在 时期大为发展。最著名的是坐落在今天甘肃西

27、部的 。大部分洞窟是 时期开凿的。除精美的壁画外,还有无数形象生动的 。同时石窟内存有大量的 、 等。2.合作探究组内、组际交流。为什么会把颜真卿的字作为雕版印刷的标准字体?“颜筋柳骨”的说法是否仅限于颜真卿和柳公权两人的字写得好?为什么?3.拓展延伸隋唐时期促使文学艺术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系统总结5.巩固训练玄秘塔碑是下面哪位人物的作品A柳宗元B颜真卿C柳公权D杜甫阎立本的步辇图属于 A山水画B人物故事画C写意画D花鸟画被后世称为“画圣”的是A、展子虔 B、阎立本 C、吴道子 D、顾恺之敦煌莫高窟的大部分洞窟开凿于 A、魏晋时期 B、前秦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用“用笔在心,心

28、正则笔正”这样的“笔谏”来劝谏皇帝的是( )A、颜真卿B、王羲之C、欧阳询D、柳公权隋唐之际,绘画的特点是素描开始出现 宗教画的气息越来越浓厚 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大量出现 宫廷壁画开始出现A、 B、 C、 D、隋唐时期的音乐舞蹈呈现出的特色是气势恢弘、风格多样 优美和谐、铿锵热烈 哀婉细腻、如泣如诉 激昂悲壮、沉郁悲怆A、 B、 C、 D、“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态,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 宋续书断请回答:A.这是对哪位书法家的称赞?B.他的代表作品有哪些?6.当堂反思:学到了,疑惑有 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总第 课时 设计人:王炎使用人 学习

29、目标:1、掌握五代、辽、宋、夏、金各政权的基本情况 2、总结这一时期并立的各政权之间关系的特点,认识民族友好、 民族融合始终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 3、正确认识民族战争的性质,正确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学习重点:契丹与北宋的关系、女真建金和岳飞抗金学习难点:正确性评价澶渊之盟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阅读教材50页概括契丹势力不断强大的原因2、阅读教材5052页在课本上标出并记住契丹(辽)、北宋、西夏各政权的建立民族、时间、人物、都城3、列举宋辽、宋夏和与战的事例、议和的内容及影响4、阅读教材5354页,标记并记住金、南宋的建立民族、时间、人物、都城,辽、北宋灭亡的共同原因及时间、讲述岳飞

30、抗金的故事(可与同学交流)、简述宋金议和的时间、内容、影响(二)合作探究、我的问题、我们的问题、老师的问题:结合课本页的两种观点,你怎样评价澶渊之盟?岳飞抗金的故事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这什么?你怎样看待岳飞?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有什么特点?试举一例。(三)拓展延伸、宋辽、宋夏、宋金之间的战争与后来的鸦片战争、抗日战争是同一类性质的战争吗?你如何看待本课所学习的民族之间的战争的性质?、你对少数民族政权与汉族政权的并立有何看法?(四)系统总结、方法归类:学习民族关系应从哪几个方面入手?、网络建构辽民澶州之战澶渊之盟族北宋政交战议和和平、民族友好、权西夏民族融合是历史并金发展的主流立郾城之战宋金议和

31、南宋(五)巩固训练、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兵变废掉后周皇帝,建立北宋政权。历史上称这次兵变事件为。、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有“唐宗宋祖”的诗句,其中“唐宗”“宋祖”分别指的是、。、你读过岳飞的满江红一词吗?词中的“靖康耻”指的是金灭北宋,此事发生在年。、对于澶渊之盟的评价,不正确的是()、澶渊之盟反映了辽宋双方实力相对均衡、澶渊之盟使辽得到了大量岁币,可以说收入颇丰、澶渊之盟对北宋来说是一个屈辱的和约,使其背负了沉重的负担、澶渊之盟使宋辽对峙,不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毫无积极意义、宋与辽、夏、金议和的相同点是、宋向少数民族政权称臣、宋向少数民族政权送岁币、划定双方的边界、少数民族的军队撤走、阅读

32、下列材料:“(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苏辙栾城集回答:文中的“辽”是哪个民族建立的政权?“朝廷”指的是哪一政权?哪一事件后,“辽与朝廷和好年深”?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一下,这一事件有何影响?、对比课本、页两幅形势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有什么特点?主流是什么?与两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有哪几个?列举它们关系的事例各一个。从图中可以看出南宋与金之间的分界线是什么?(六)当堂反思:我的收获: 我的不足: 第课经济重心的南移总第课时设计人:王炎使用人学习目标:、掌握唐代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明确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于南宋之

33、时。、理解南方商业繁荣的条件和表现。、正确分析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关注当今经济的发展。学习重点:南方商业的繁荣学习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阅读教材页的内容找出南方农业发展的条件有哪些?一句话总结南方农业发展的概况。标划出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阅读教材页的内容,标划出南方手工业兴旺的表现。、阅读教材页总结宋代南方商业的繁荣表现在哪三个方面?(可组内讨论)描绘一下临安的商业发达的情况。标划并记住宋代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海外贸易的范围、政府的政策、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叫什么?出现于何时何地?它的出现有什么意义?、用简洁的语言总结南方经济发展的影响。(二)合作探

34、究、我的问题:、我们的问题:、老师的问题:宋代商业的繁荣与唐代相比表现在哪些方面?你认为哪些条件促成了宋代商业的繁荣?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什么时候开始?何时完成?(三)拓展延伸想一想,一个地方的经济要得到发展,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我国古代自唐中晚期到宋朝,南方经济得以持续发展,超过北方,又具备了哪些因素?你觉得这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什么启示?(四)系统总结、知识建构 基础 基础农业发展手工业兴旺商业繁荣 基础 2、方法总结:学习经济方面的内容应注意哪些要素?(五)巩固训练1、下列关于宋代经济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北宋时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得到推广B、北宋时兴起的景德镇

35、后来发展为著名的瓷都C、棉纺织业于南宋后期迅速发展D、南宋前期的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2、“苏湖熟,天下足”这种现象最早应出现于我国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3、宋代海外贸易发展的原因不包括A、宋代商业的发展 B、统治阶级的重视C、宋朝造船业和航海技术的进步 D、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4、以下关于宋朝海外贸易的描述错误的是A、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B、中国商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欧洲和非洲东海岸C、设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D、南宋时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5、北宋时期纸币出现的直接原因是A、铸造钱币的金属紧缺B、商业活动频繁C、江南经济的发展D造纸技术成熟6、阅读下列材料“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谚语“朝廷故都时,实仰东南赋。”南宋诗人陆游 请回答:材料中的“苏湖”“故都”分别指今天的哪儿?两则材料反映了一个怎样的史实?这种局面形成于何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六)当堂反思我的收获: 我的不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