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目标初中英语教学论文《先行输入整体感知》.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52253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新目标初中英语教学论文《先行输入整体感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新目标初中英语教学论文《先行输入整体感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新目标初中英语教学论文《先行输入整体感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新目标初中英语教学论文《先行输入整体感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新目标初中英语教学论文《先行输入整体感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新目标初中英语教学论文《先行输入整体感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新目标初中英语教学论文《先行输入整体感知》.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教版新目标初中英语教学论文先行输入 整体感知 构建学生英语学科的结构随着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各国经济的全球化, 世界范围内人们交往 变得国际化。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国际社会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尤其在我国,随着2008年国际奥运会和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相继举行,英语作为我们对外交流和沟通的工具,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英语教育已成为 公民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而言,学好英语不仅是国家和民族的需要,也是适应现代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成为个人接受大学教育以及继续深造成为专门人才的必备条件。正因如此,英语学科无论从学生未来发展的角度,还是升学就业的角度

2、,都越来越凸显出其无可比拟的重要性.因此,社会、家长、学校、学生都十分重视英语学习,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然而,并非人人都能成为语言学习的成功者,每个班级中总有一部分同学英语成绩并不理想,整日“挂红灯”。 “挂红灯”的次数多了,其学习英语的意志力和耐心也消耗殆尽,其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热情也随之降到了冰点。所以尽管有的同学其他学科成绩不错,但因为“英语”这一“瘸腿科”而失去了升学和就业的机会,失去了提升自我的机会,实在是件令人遗憾的事情。这种现象,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非常普遍,也困扰了我们大家很久很久。 我们老师真的很敬业、很勤奋,也想了很多的秘诀和绝招,但付出与收获总不成正比。 究竟是什么原因

3、使那么多的孩子害怕英语学习,对英语学科提不起兴趣,既而导致他们掉队呢?两年前,在和几个已毕业的学生闲聊时,我突然找到了一方面原因,那就是:英语学科的知识点如沙粒般零碎,系统性不强,单元与单元间的结构比较松散,所以学生无法构建起完整而系统的知识框架。是啊!长期以来,我们仅仅是一单元又一单元的完成任务。我们只是按照教材的安排,尽可能多的设计一些直观的语言情境,添加一些双边或多边活动,增加一引起语言交际训练的形式,尽可能让我们课堂生动些、活跃些,情境自然真实些。即便如此,学生接受的也还只是零碎的词汇,呆板的语法规则及语言搭配等,久而久之,学生就会逐渐丧失了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

4、的能力就难以得到提高,也就很难产生语言学习兴趣。加涅认为:要使学习得以发生,首先应该激发起学习的动机,要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就要使他们具有一种奔向某个目标的动力,要把学习者想要达到的目标,也就是头脑中的期望,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活动联系起来,并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语言学习的科研成果也表明,只有当学生认识到语言整体时,他们才能认识到语言的本质。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应先让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了解整体,然后逐步掌握更具体的教学内容。英语新课标 对此也提出了要求:要求教师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制订阶段性学习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方法。找到了理论的支撑,我开始了整体目标教学的初步尝试:首先,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我对

5、教材进行了比较深入地分析和研究。在阅读了大量的教学工具书后,结合自己的理解及在教学实践中的领悟,我确定了每一个单元的话题目标、交际功能和语法规则;明确了其在初中英语学科中的比重及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在研究教材的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三个原则:一、“话题、结构、功能、任务”相结合的原则。英语新课标明确提出:课程要求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让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就要求我们,以单元话题为依托,以任务型教学为课堂主要表现形式,突出语言结构和交际功能,因此,我坚持“知识结构为

6、主体,情景为主线,交际应用贯彻始终”的原则,即使是在对整体目标进行先行输入时,也要做到“话题、结构、功能、任务”四者有机的结合。二、“局部不离整体,整体寓于局部之中”的原则系统论认为,一个严密合理的事物系统,其整体的功能大于局部之和,没有对整体的综合感知,对部分的分析必然是孤立的、片面的、浅层的。比如,我们在教授词汇时,往往并不能孤立的教词汇,而应放在具体的句子和语境中进行,原因就在于此。同样,整体目标的实现依赖于具体的语言环境、词汇、语法结构等。离开了这种具体的内容,就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只见森林不见木”的空洞感。所以,在进行整体目标的先行输入时,教师也不能简单的三言两语一带而过,因为那对学生

7、整体目标的构建毫无帮助。三、“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的原则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依据 。教师借助教材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进行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依托教材进行思维能力的提高,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由此可见,教材只是我们教学的工具,而不是我们教学的目的。因此,尽管教材的编排非常科学,但因学习活动主体的生活经验、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的不同,我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材进行合理的整合。我在教学过程中,就通常把八年级上册六单元与十二单元进行结合,使学生对形容词的比较等级进行系统而深层次的训练;九年级三单元与九单元进行结合,让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被动语态这一

8、语言结构。不但是单元间可以整合,单元内各部分也可以合理的调整,对此,新课标也给出了明确的建议。其次,结合学生用书前面的目录,对学生进行教学目标的先行输入,教学目标的呈现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框架、图表、大括号、箭头等等不一而足,为了消除学生的视觉疲劳,应尽可能地采用多种呈现方式,以九年级上册(1-5单元)为例。Unit1主要以“How to study”作为功能话题,通过“How to study for an English test”“How to learn English”的学习,引导学生探讨学习英语的方法,进而对语篇“How to deal with our problems”进行大容

9、量输入,一方面深化了这一语言结构,另一方面,教会学生如何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如图:By bike/car/taxi SectionA (八年级上Unit4)How do you get to school?How to learn English?By reading/listening SectionB By watching/taking notes By learning to forgetBy regarding problems as challengesBy thinking of something worseHow to deal with our problems?How

10、to study for English testsArticleUnit2本单元通过过去和现在的对比,进行了大量的语言实践,多角度练习“used to do”这一语言点,引出People sure change进而对学生进行情感的渗透We should see others in the light of her development,该单元从我们所熟知的话题Describle a person(七年级下册七单元)导入,可自然过渡进行本单元的交际话题,如图所示:TopicTalk about the developmentNowPastLooksActivitiesTalk about a

11、 person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Feeling EmotionSee others in the light of her developmentUnit3本单元是通过“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do”这一目标语言的学习,让学生学会谈论“规则”,而“规则”这一话题学生并不陌生,在七年级下册12单元曾经学习过School rules、Family rules,从这两个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谈开去,引导学生用“Should be allowed to do”句式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并教育学生在培养自己的独立思想的同时要遵守规章制度,如图所示:1、 Teenag

12、ers should be allowed: 2、 Teenagers shouldnt be allowed: 为了对“被动语态”这一语法现象有个系统而整体的认知和应用,我准备在完成Unit3的基础上,进入Unit9 Talk about the history of inventions这个话题,一方面继续训练“被动语态”这一语言结构,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学习了Several kinds of inventions, the history of tea等话题后形成崇尚科学,乐于探究,敢于创新的优良品质。Unit9InventionsWho/When/Where was(Were)inve

13、ntedHowWhat forComputerTelephoneLight bulbPotato chipsBasketball Unit4四单元通过谈论一些假设的、虚拟的情境,引导学生使用虚拟句提出建议:If I were you, I would ,初步了解“虚拟语气”这种语言结构。同时,结合八年级下册四五单元if的用法,让学生在进行大量口头实践的基础上区别宾语从句、真实条件句和虚拟条件句三种句式。并培养学关注社会,乐于助人的优秀品德,如:1、I want to know if he will leave for Hong Kong.2、We will go boating if it d

14、oesnt rain tomorrow.3、If I had a million dollars, I would give it to charities and schools. Unit5本单元以“一次野餐遗留的物品”为切入点,引入“利用情态动词作出推断”这一语言点,学生在进行大量的口头运用(对物品归属的推测和活动及情景的推测)的基础上,自然而然的引入其用法,同时进行了大容量的语言输入和输出。再次,阶段整体目标的先行输入不宜内容过多过细,内容过多则很难在学生的头脑中建构出清晰的知识框架;过细则有了讲课之嫌,既不容易为学生所记忆,也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因此,我认为,这种教学目标的先行

15、输入可以以期中考试为界,分为两个阶段进行(九年级可分为三个阶段)。第四,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把获得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首先依赖于知识的概括,同时也依赖于提取知识的线索。所以,在接下来的单元课时教学中,我们要始终抓住这个线索,并不断扩充其结构体系,我常把这个线索与结构比喻为春天的柳条,只要学生把所学的词汇、重点短语及句式融会贯通,这个柳条就能够枝繁叶茂,学生们就能收获到绿油油的春天。当然,这一切离不开老师的帮助。老师要帮助学生建构起三种联系:1、 当前所学单元与阶段整体目标之间的联系。2、 当前所学内容的各个部分(词、句、段、篇)之间的联系。3、 当前所学内容与原有知识、话题、经验之间的联

16、系。最后,我们在进行阶段期中或期末复习时,这些教学目标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由于学生们已经在头脑中建构起了这个框架,所以原本零碎而无规律的英语学科内容都像编了码一样贮存在大脑中,大部分同学都能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整理出各单元的重点语法、话题、交际用语等。教师的输入是为了学生能够有效的进行输出,因为语言学习是一个信息加工过程。认知理论认为:语言学习是一个从语言输入到语言加工再到语言输出的过程,经过加工的语言信息通过了输出这一过程,才可以说是完成了语言学习的全教程,才能够成就习得。就像学生自己所说:“我们现在能做到随用随取,方便快捷。”现在,这种教学思路我已经试用了两年,自我感觉有一定的帮助,这主

17、要表现在:1、 掌握了整体目标和基本结构,可以使学科内容更容易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理清了,其他具体内容就更易于理解了,因为这些内容常是围绕着整体目标转化、衍生出来的。2、 理解了基本结构有助于学科知识的记忆。正如布鲁纳所言:除非把一件件事情放进构造的很好的模型,否则就会忘记。而整体目标教学恰恰是给了学生这样一个模具。3、 获得了学科整体结构,有助于以后在类似的情景中广泛的迁移应用。比如,在应用过去的某一语言现象或规则时,建构成目标和框架的同学总能快速反应出来并应用的十分恰当正确。4、 掌握了英语学科的整体目标,可以让学生先行准备任务,有助于“任务型教学的实施”,对于学生进一步独立探求知识,获得更高层次的知识也有所帮助。例如,在八年级上册Unit9学习前,不用老师事先安排,同学们就准备好了各类名人的出生日期及生平简介,这为课堂上的任务型教学提供了最直接的资源,也让学生在收集和准备的过程中得到了心灵的充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