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论文:以兴趣为基石活化课堂教学.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52545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信息技术论文:以兴趣为基石活化课堂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信息技术论文:以兴趣为基石活化课堂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中信息技术论文:以兴趣为基石活化课堂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信息技术论文:以兴趣为基石活化课堂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信息技术论文:以兴趣为基石活化课堂教学.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以兴趣为基石,活化课堂教学【摘要】21世纪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特征的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使我们的接班人适应信息社会,中小学正逐步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学生逐步具有获取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和传递信息的能力,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了必要的基础。【关键词】兴趣 活动 参与 合作【正文】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孔子就总结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样的名言。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是教学促进儿童发展的起点,是提高学习质量的保证。”因此,计算机教学如

2、能以此为基础把学生的兴趣转化为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动力,则教学就易于进行。因为,在浓厚的兴趣推动下的学习活动,一旦达到成功,取得一定的成绩时学生便产生学习的价值感、荣誉感和喜悦感,这样就更加促进了学习质量的深化,并会产生新的学习需要,采取更为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我认为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主体,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一)兴趣入手 游戏导学信息技术是一门讲究操作性和实践性的课程,所以应注重培养孩子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达到手脑并用,同步发展。小学生自控力差,学习往往凭借自己的兴趣,爱好无意识地学习。因此就先从培养

3、兴趣爱好入手,只有对信息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有学习的动力。有人把学电脑称之为“玩”电脑,这是很贴切的。“玩”的过程,就是学的过程。我们应发挥游戏在电脑课中的作用。在教学中,我尽量充分而有效地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更能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比如教学电脑的组成一课时, 计算机是由:键盘、鼠标器、主机、显示器和打印机五个部分组成的,接着讲:主机内部除了有运算器外,还有一个“仓库”又叫存储器,一个“心脏”叫中央处理器,英文CPU。形象的比喻,把复杂、抽象的机械原理说得通俗易懂,简单明了,学生一听就懂,很快便学会了。如小学低年级小朋友手小,鼠标拿不稳,操作时有好多小朋友是双手操作

4、鼠标,为了使他们能初步掌握鼠标器的指向、单击、双击、拖动等基本操作,除了让他们玩“纸牌”、“空档接龙”游戏外,我还从网上下载一些鼠标练习游戏如“比比谁的耳朵是最好的”的游戏,让他们听辨一下双击的声音特点,然后通过让学生用“扫雷”、“猫狗大战”等游戏来练习单击,双击的能力。这样,在游戏中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智力的锻炼,也提高了灵活操作鼠标的能力。 二)加强学法指导 让学生会参与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的最好途径就是使学习者主动卷入学习,并从中体现到自己有能力来应付外部世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着力在设疑、激疑、质疑、解疑中,让学生学习新知。鼓起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和让我“

5、试一试”的勇气,培养探究能力。我们要使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积极参与到学习和实践中去,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如教学控制面板一课,我在教学完怎样改变桌面图案后,让学生试着自己去改变屏幕保护程序,改变外观等,熟悉对话框的操作。在三项显示属性修改完后,再让学生用刚才所学的方法,自己去修改“日期/时间”属性,让学生积极把学过的旧知和新知有机的结合起来,不但学得轻松,也容易掌握,真正做到了轻负、高效。学习指法是非常枯燥的,如果教师一开始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不但学的很累,而且很不愿学,更加不能强迫其练习了。在教学指法一课时,我利用学生的好胜心、自尊感,组织学生操作比赛,课堂学习气氛

6、既活跃又充满竞争性。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通,比赛谁的成绩好或者与老师比赛。学生在“青蛙过河”等游戏的实践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于是就有人提出如何能够打得又对又快。在这种情况下,我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这样,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计算机知识。我让学生通过指法软件进行练习,使他们玩中练,练中学,产生新鲜感和好奇心。课后,有的学生还说:“下节课我一定要超过他”更有学生说:“老师,我要和你比”对操作不理想的人,我解决的办法因人而异,有时我个别指导,有时让“小老师”指

7、导,还有时让他观看其他同学的精彩表演,耳染目濡,当听到老师鼓励赞扬的话语,他们的脸上也终于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在教学word综合训练课小报的制作时,我是这样引入新课的。首先出示三张报纸,一张是学生自己的手抄报,一张是普通黑白报纸,一张是有彩色图片的报纸。在内容完全一样的情况下,让学生比较那一张比较好看,大部分学生都会选择有色彩的一张。然后再出示用计算机制作的一份“小报”(有彩色的图片和美丽的文字及动画效果),问学生:“现在你们喜欢哪一张报纸呢?为什么?”学生当然更喜欢用计算机制作的具有效果的“报纸”。这时我再提问:“那你们想不想做一份这样的报纸呢?”同时鼓励学生说:“其实,通过学习你们也会具有制

8、作这样小报的能力。”在教师的激发鼓励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开始高涨。在此基础上教师因势利导,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当学生终于通过积极的思考,钻研、设计、制作出拥有声音、动画的报纸时,尽管还很幼稚,并存在一些问题,这时我也及时地加以表扬和激励。再经过进一步的引导、鼓励,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和兴趣,学生创新的意识就会大大加强,他们用计算机制作的电子小报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并且达到了声情并茂的境界。通过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因此,我们对学生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要激励思维;不仅要使其知之是什么、为什么,而且要启发学生怎么思考,而不是简单

9、的给学生以“鱼”而是教会学生去“渔”。三)合作学习 促进能力现代汉语词典把“合作”一词定义为:“为了共同的目的一起工作或共同完成某项任务”。人们在共同完成某项任务或目标时总喜欢说:“合作愉快!”,这说明合作具有一种互相认同、接纳和目标一致,情感态度与诚信的结合,一种价值的体现,而且只有“合作愉快”才能更好地完成共同任务。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 有些学生可以说是一点就通、举一反三,而又有不少学生基础较弱,学有困难。为了解决这个实际矛盾,我主要采取了分组协作学习的方式,组与组之间资源共享。分组合作学习避免 “只看不练”的被动学习状况,它让全体学生有了更多的参与学习的机会和权利。视教学为

10、参与和互动的过程,强调学生作为小组中的普通一员与其他成员共同活动。每个学生都能选择符合自己兴趣的主题,并在小组中承当一部分研究任务,在利用PowerPoint制作电子贺卡时,让学生自由组合,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如收集资料、版面设计、音乐、美工等,让每一个组员都分岗到位有事可做,充分发挥其间每一个成员的作用,避免“旁观”、“旁听”的被动学习状况。这样一来极大提升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程度,使学生的自身潜能得到发挥,获得了新知识,提高了研究、创新能力。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而且也为了整个小组,要取得成功,并且小组其他的成员也在鼓励自己成功。较为强烈的动机将导致更为长久地参与到教学任务

11、中去,这样,反过来又促进了学习。英国大文豪肖伯纳曾作过一个著名的比喻,他说:“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各只有一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而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人匀每个人将各有两种思想。”这个比喻很形象地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几个人一起交流自己的知识、思想,就会促进每个人多学一点儿东西。通过合作、交流,每个人很可能得到一个,甚至几个金苹果。这实际上包含有协作学习的意思。总之,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浓了,课堂教学的形式多了、新了,师生间的氛围和谐轻松,教学效果必然明显提高。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在社会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也将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我想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探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必将逐步走向成熟、趋于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