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价值追求、基本特征与评价要素.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52638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价值追求、基本特征与评价要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价值追求、基本特征与评价要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价值追求、基本特征与评价要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价值追求、基本特征与评价要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价值追求、基本特征与评价要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价值追求、基本特征与评价要素.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价值追求、基本特征与评价要素武汉市初中历史高效课堂评价标准编制说明关键词 高效课堂 和谐高效 思维对话摘要 打造高效课堂,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学校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反思初中课程改革,初中历史高效课堂应该具备六大基本特征。据此,武汉市初中历史高效课堂评价标准紧紧抓住教师与学生这两个教学中最重要的对象,从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学生活动与教学效果四个方面提出了评价高效课堂的基本思路,力图推动初中历史课堂实现“和谐高效、思维对话”。打造高效课堂,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学校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从价值追求和实现形式上讲,高效课堂应该体现为“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和谐课堂”主要是指构成课堂

2、教学的诸要素之间的统一,强调诸要素之间有机的主动的结合、融合,共同作用,以促进教学进入一个最佳状态,最优质地完成教学任务。“高效课堂”的现实着眼点是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为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提供充分条件;本质内涵是要求在规定的课堂教学单位时间内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的要求,做到质和量的有机统一。“和谐高效”课堂,在教学状态上表现为和谐,在质量、效益、水平上要求高效,两者和谐统一。“和谐高效”是课堂教学状态和水平的要求,“思维对话”则反映了课堂教学的实现形式和表现方式。从新课程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出发,“思维对话”至少应该包含教师与学生思维活动的结合、教学内容

3、与形式的统一以及多维对话对象的相互影响等几个层面。有据于此,初中历史高效课堂应该具备六大基本特征:一是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课堂教学要高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体验和社会适应性的提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发展,体现教学目标和学生发展的全面性、整体性与协调性。二是向学生传递有效的学科知识。教学有效性的法则就是教学的效果取决于教学的有效知识量。历史教学中,有效知识是指学生真正理解并有助于其智慧发展的知识。如果教学的有效知识量少,则教学的有效性差。三是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高效的学习方式应该追求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获取积极良好的情感体验,探究问题的能力得

4、到初步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亲近自然、融入社会、认识自我的意识,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四是追求预设与生成的辩证统一。有效教学既是预设的,又是生成的,是充分预设与动态生成的辩证统一。预设是生成的前提和基础,生成是预设的超越和发展。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如果课堂教学只讲“生成”,抛弃根据教学目标进行的应有的“预设”,是无效的教学;同样,只讲“预设”,不能根据教学实际灵活“生成”,教学也是低效的。五是加强学科思维方法的教学。学生在历史课程中学到的部分知识,在进入社会以后,由于应用机会少可能很快忘掉。但那种铭刻于头脑的学科思维方法,却长久地在他们的生活

5、和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历史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认知活动不能囿于掌握教材中的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在知识探究过程中领会和掌握思维方法。六是体现人文关怀,构建和谐课堂。这其中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二是创造性进行激励性评价。学生的自信心是教师夸奖出来的。我们要以教师的尊重和信任成为学生克服困难、健康成长的动力,以教师的赏识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以教师的宽容与热切的期待激活学生的心灵,促使学生主体精神的发挥。在历史教学中,人文关怀更能促进人文素养的形成。由此出发,武汉市初中历史高效课堂评价标准紧紧抓住教师与学生这两个教学中最重要的对象,从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学生活动与教学效果四个

6、方面提出了评价高效课堂的基本思路。其基本要素如下: 一、教学目标落实课程目标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之一,其途径是将课程目标转化为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师生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而最终实现之。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否合理,直接关系着课程目标的实现。1、初中历史教学目标的陈述应该是多维的、全面的。既有“知识与技能”领域的结果性目标,又有“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的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2、教学目标应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相适应,关注学生差异。3、教学目标应该准确、具体,操作性强,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二、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特定的目标,依据教学的主客观条件,特别是学生的

7、实际,对所选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的总体考虑。教学过程中,不存在能实现各种教学目标的最佳教学策略,也没有任何单一的策略能够适用于所有的教学情况。1、灵活处理教材内容、合理使用课程资源、充分体现学科特点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实现教学策略的基础。2、生成性教学过程不完全是预设的。课堂教学中,应明显体现出教师和学生真实的、情感的、思维的、能力的投入及互动过程。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够根据课堂教学情况与课堂生成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调整课堂预设,满足学生的思维发展需要,从而体现良好的教学导向和教学机制。3、教学中,学生是否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思考问题的深度与广度如何

8、,直接反映了问题设计的水平;对于回答问题的学生进行恰如其分、灵活多样的鼓励性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欲望会产生积极的作用。4、新课程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学内容的特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讨论式、辩证式、案例分析式、问题解决式、角色扮演式等课堂教学方式和参观访问、调查报告等课外活动方式,帮助学生有效掌握历史的核心知识,形成真实而全面的社会生活概念,从而体现“生活即课堂,社会即课堂”的理念。教师还要选择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媒体的“最佳作用点”和“最佳作用时机”,使复杂的教学问题简单化,使教学过程最大限度地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三、学生活动

9、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最显著的特征和核心任务。学习过程中,学生精神饱满、情感愉悦、思维活跃、参与主动,是转变学习方式的基本前提与外在表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变接受学习为主动学习、个体学习为合作学习、静止学习为活动学习、教师单动为师生互动,才是实现学习方式变革的根本所在。四、教学效果纵观整个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估一在师生共同努力、有效达成了教学目标,一在每个学生都有收获、个性得到展示和发展。这是在一个接纳、支持、宽容的课堂气氛中,师生彼此分享经验与知识、交流情感与观念,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结果。以上只是对高效课堂的特征作了一些分析。如何真正打造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高效课堂,还有赖广大教师在实践中总结出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参考文献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作者介绍 童绥宝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室历史教研员 中学高级教师 湖北省中学骨干教师 武汉市中学学科带头人 武汉市“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 武汉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电话 13986108005 邮箱 tsui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