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师培训资料――《历史材料解析题的制胜关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历史教师培训资料――《历史材料解析题的制胜关键》.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中历史教师培训资料历史材料解析题的制胜关键适应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的需要,顺应素质教育对中学历史教学的要求,材料解析题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越来越被重视。起初,材料解析题只是作为一种新题型出现在非选择题中;现在,不仅非选择题几乎都是材料解析题,而且选择题中也大量出现。为了更好地发挥材料解析题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也让广大师生全面、深刻地认识材料解析题,不断提高设计与解答材料解析题的能力,这里就历史材料解析题的制胜关键作以研究、探讨。从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设计和解答过程看,对题目中的“材料”与“问题”进行“互动分析”,明确“材料”与“问题”的类型划分,对准确、快速地设计和解决历史材料解析题至关重要,堪称
2、历史材料解析题的制胜关键。这里的“互动分析”,是指在分析历史材料解析题中的“材料”与“问题”时,把“材料”与“问题”作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来考虑,在阅读分析“材料”时联系到“问题”的设计与解决,在分析、解决“问题”时考虑到“材料”的价值和功用。根据这种“互动分析”,我们可以把历史材料解析题中的“材料”分为两种类型,把历史材料解析题中的“问题”分为四种类型。 一、历史材料解析题中“材料”的两种类型1只用以提出问题的材料这种“材料”在题目中所起的作用,只是借以提出问题,不直接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有效信息或答案要点。选择题,如2007年山东省高考题第13题: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过
3、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针对50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D)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B.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C.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D.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非选择题,如2007年扬州市中考试题第27题: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魏晋以来,官员大都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作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摘自人教版历史教材(七下)第4课(第17页) 材料二 唐代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4、 。 摘自人教版历史教材(七下)第4课(第18页)请回答:(1)为改变材料一所反映的弊端,隋文帝和隋炀帝各采取了什么措施?(2)材料二中提到的“长策”是指什么?它对唐代的教育事业产生了什么影响? 该题的参考答案如下:(1)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2)“长策”指科举制度。影响:科举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是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从上述两道题的参考答案可以看出,题目中的“材料”只是借以提出问题,并未直接用来解答问题。问题的答案,都是根据教材中
5、所学习的相关知识组织出来的。当然,这种材料对解决问题并非无任何作用,只是作用不直接、不明显罢了,其对答题还是有一定的提示或限制作用的。2既用以提出问题又用以解决问题的材料这种“材料”在题目中,既是提出问题的依据,又直接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有效信息或答案要点,解决相关问题的过程就是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组织、提炼答案的过程。选择题,如2007年山东省高考题第10题:(D)马丁 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室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该材料反映了马丁 路德 A倡导人的解放 B否定基督教
6、C宣扬圣经精神 D否定教皇地位 非选择题,如2007年山东省临沂市学业水平测试题第13题: 阅读下列材料: 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矣,而皆开自黄婆一人,是不当尸而祝之,社而稷之,与先蚕同列祀典乎?王应奎柳南续笔原文大意:现在棉布广泛应用,用来御寒保暖,无论老少贵贱都离不开它。棉布成为后世的主要衣被原料,其作用甚至超过了丝绸,这都是黄道婆一人的功劳,难道不应该像拜祭神灵一样崇敬她,让她享有与蚕神嫘祖同等的祭祀吗?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1)在棉花盛行之前,我国人民的主要衣被原料是什么?(2)材料中所说“黄道婆一人的功劳”是指什么?你怎
7、样看待这一说法?(3)黄道婆的成就对她的故乡产生了什么影响?该题的参考答案如下:(1)丝织品(丝、丝绸)、麻织品(麻布、麻)。(2)棉布成为后世的主要衣被原料。这一说法充分肯定了黄道婆对棉纺织业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但说成是“黄道婆一人的功劳”,夸大了其个人的作用(因为她是在学习黎族人民先进棉纺织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的革新)。(3)使她的故乡松江地区的棉纺织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逐渐上升为江南棉纺织业中心。在上述两道题中,需要回答的问题都是根据“材料”提出的,有的问题可依托教材中所学的知识进行解决,有的问题则需要直接根据“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来组织答案要点。这种材料题已逐渐成为历史材料解析题的主流,在
8、中考、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中,都明显地居于主导地位。这是因为,这种材料题能更好地检测、考查学生的素质水平,也能更好地检验历史教学中“三位目标”的达成情况。二、历史材料解析题中“问题”的四种类型1只用教材知识解决的问题这种“问题”与第一种类型的“材料”是相对应的,它依据材料提出但不依据材料进行解答,它的答案只需根据教材知识加以组织、提炼即可。选择题,如前面列举的2007年山东省高考题第13题;非选择题,如前面列举的2007年扬州市中考试题第27题。2只用材料信息解决的问题这种“问题”,都是根据材料提出,又都只需使用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就可获得圆满解决;它着重考查学生在阅读史料时去伪存真、去粗取精、透过
9、现象抓本质的能力。选择题,如前面列举的2007年山东省高考题第10题。非选择题,如2007年汕头市中考试题第29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郑和与哥伦布航海情况对比表 航海家项目郑和哥伦布时间14051433年14921504年航海次数7次4次各次航海的船只大小船只200多艘最少3只,最多17只每次航行人数约2.72.8万人最少90人,最多1500人材料二 英国马嘎尔尼使团1793年来到中国时的日记记载:经过广州时了解到虽有指南针,中国船的构造根本不适应航海,在广州港一个口岸,每年海上遇难人数达l万至1.2万人。(在定海时)惊奇地发现中国帆船很不结实。安得逊看了两个世纪以前的图画后发现:“帆船没
10、有任何变化”。马嘎尔尼写道“他们毫不掩饰对我们航海技术的赞赏,然而,他们从未模仿我们的造船工艺或航海技术。他们顽固地沿用他们祖先的方法。” 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相撞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为什么说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不得照抄材料)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2)根据材料二,指出马嘎尔尼使团对清朝当时航海状况的评价。(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出现材料二所述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该题的参考答案为:(1)时间早,次数多,人数多,船队规模大。(如学生只是照抄材料一,酌情给12分)(2)中国的航海技术停滞不前。 (如学生仅从造船技术方面作答,酌情给12分)(3)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
11、策;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缺乏创新精神。这道题的前两问都是“只用材料信息解决的问题”,第三问则是“只用教材知识解决的问题”。在解答本题第(1)(2)问时,只要具备较好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史料最基本的素质,就可根据题意作出正确回答。3既用材料信息又用教材知识解决的问题这种“问题”,根据材料提出,但在解答时既需要使用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又需要使用教材中所学的知识。与前两种类型的“问题”相比,解答起来比较复杂,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选择题,如2007年山东省高考题第9题:(C)服饰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具体体现,图5到图7是明太祖命制并颁行全国的三种男子冒式,你从中得到的确切信息是A朱元璋关心民
12、众生活 B朱元璋鼓励发展纺织业C明朝极力加强专制皇权 D明朝百姓服饰都有统一规范非选择题,如2007年山东省高考题第27题第(2)问:“材料二中有关社会保障的内容有哪些?全国工业复兴法旨在复兴美国工业,但为什么涉及社会保障问题?”【材料二: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苗枫林世界改革史】很显然,该问中的前一小问要求依据材料信息进行回答,后一小问则要求综合材料信息与教材知识加以
13、解决。通过参考答案,可更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本问的参考答案是:“内容:以工代赈;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工人可自由参加工会。原因: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恢复。”4综合材料信息、教材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解决的问题这种“问题”,根据材料提出,在解答时除了需要使用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与教材中所学的知识以外,还需要应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与前三种类型的“问题”相比,解答起来更加复杂一些,需要学生具有更高的综合认识能力。选择题,如2007年全国高考文综试卷第18题: 在近代中国,民众与外国传教士及信徒的冲突称为“民教冲突”,据记载,冲突最多的三个年份分别为1884年,1898年,190
14、0年,这表明(D)A.中西文化冲突不可调和 B.传教活动均以武力为后盾C.清政府对传教活动态度强硬 D.民教冲突随民族危机加深而突显在解答本题时,首先要看清题干材料中“民教冲突”的实质是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其次要联系到教材中所讲述的1884年、1898年、1900年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最后还要结合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感及已掌握的科学价值观,才能做出正确判断。再如2007年全国高考文综试卷第23题: 欧洲经济史描述了18世纪中期以来欧洲某些地区出现的现象,“贵族的炫耀生活,受到财富日益增长的资产阶级的仿效,甚至受到挑战。虽然他们有时被人轻蔑地说成是暴发户,但是,他们的购买力形成了他们自己竞相仿效的基
15、础”。这段描述说明(A)A.工业革命已经影响到社会生活 B.启蒙思想的传播消除了人们的等级观念C.政治革命使封建贵族告别了昔日生活 D.科技进步降低了生产成本,物价相对低廉在解答本题时,首先要看清材料中,18世纪中期资产阶级的“财富日益增长”和社会关系的日益变化;其次要联系到教材中所讲述的18世纪中期工业革命的开展;最后还要结合自己对“生产力决定作用”这一唯物主义观点的深刻理解,才能作出正确选择。非选择题,如2007年上海高考历史试卷第16题: 阅读案例,回答问题:案例一:汉文帝的车驾至中渭桥时,突然从桥下窜出一人,把皇帝的御马吓得又叫又跳,文帝大怒,把这人交给廷蔚张释之治罪。经审讯查明,此人
16、在桥下躲避皇上车驾,误以为车驾已过,急着回家,没想到惊吓了御马。张释之认为此人是偶然过失,只是违反了“清道令”,判以罚金后释放。 案例二:汉武帝推行币制,主管财政的官员颜异表示反对,武帝不悦。后来,有人在颜异面前批评朝政,颜异未加反驳,只是冷笑一声。延尉张汤弹劾道:身为九卿重臣,不公开表示意见,而是在肚子里诽谤皇帝,这叫“腹诽”,属“大不敬”!颜异因次下狱,死在监狱里。(1)从以上案例来看,汉朝延尉的职责是什么? (2)张释之和张汤对冒犯皇帝的行为判决轻重悬殊,排除其他因素,在立法指导思想上有什么不同?(3)案例一如果发生在唐朝,是否会维持原判?为什么? 该题的参考答案为:(1)负责司法。(2
17、)从“无为”到“有为”,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以礼入法、礼刑结合成为立法的指导思想。(3)不会,中华法系至唐朝完全形成,触犯皇帝罪不可恕。或者,会因为我国古代司法具有“人治”的特征,遇到开明君主或明智的司法官会维持原判。其中,第(3)问就是明显需要综合材料信息、教材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才能正确解决的问题。回答这一问,首先要阅读案例,了解案情;其次要联系到唐朝时中华法系的形成和我国古代司法的“人治”特征;最后还得依据自己对题目中“案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判断,才能将该问解答得准确、到位。以上对历史材料解析题中 “材料”与“问题”类型的划分,是依据我们对题目中“材料”与“问题”关系的分析和认识。明确历史材料解析题中 “材料”与“问题”的类型划分,对我们全面、深刻地认识材料解析题,不断提高设计与解答材料解析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在设计历史材料解析题时,我们既可以主动地根据要提出的问题去精选材料,又可以灵活地根据已占有的材料提出恰当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我们设计历史材料解析题的水平;二是我们在解答历史材料解析题时,能够根据“材料”与“问题”的类型,迅速确定出与答案相关的有效信息,做到解题思路准确、答案严谨周到;三是可以让广大师生认清历史材料解析题的各个要素、设计目的和解答方法,进一步消除对材料解析题的心理恐惧感,更加理性地研究、解答、设计此类题目,真正成为历史材料解析题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