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学习规范.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52920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学生学习规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中学生学习规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中学生学习规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中学生学习规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中学生学习规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学生学习规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学生学习规范.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中学生学习规范(征求意见稿)一、制定学习计划学期开始,要在全面分析自己现状,准确找出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明确自己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制定出全面、科学、合理、高效、易行的学习计划。目标应有远期、中期和近期目标;目标的确定,应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达到或接近为宜,切忌目标定得太高或过低,且突出重点;目标实施的措施、方法应科学、合理且有明确的时间安排等。书写要做到字迹清晰、字体规范,确保整洁美观。二、搞好预习1.学期预习:利用开学前的一段时间,通读新教材,力求对学科知识体系有概括性的了解。2.阶段预习:利用周六(周日)的时间,依据下发的导学案,对下周将要学习的某一单元(章、节)的知识进行系统性的预习,明确

2、知识的重、难点,初步建立起本单元(章、节)的知识结构体系,能从整体的高度掌握知识。3.课前预习:依据导学案对课本知识进行预习并对搜集到的知识进行整理。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课前预习可按“看想查思定验”六字法进行。看:仔细看书,边看、边勾划、边批注等。想:想一想旧知识的运用、新知识的要点、疑点、模糊点等。查:利用工具书或参考资料,去解决自己能够解决的疑点、模糊点等。思: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去思考、发现、提出、解答高质量的问题。定:依据预习效果,确定听课、交流的重点。验:做有关的基本练习题,验证预习效果。三、课堂 1.上课准备预备铃响后,必须进入教室,及时准备好相关学习用品、用具,并对课前预习情况作简

3、单回顾,提前进入学科思维状态。上课铃响,班长喊“起立”后,应立即起立,动作要迅速、规范,师生问好,声音要洪亮。若上课迟到,要在门外喊“报告”,征得老师同意后,方可进入教室。2.课堂学习要遵守课堂纪律,持有端正的读姿、写姿、坐姿、站姿,做到精神饱满,充满自信。若有特殊情况需离开教室时,必须征得教师允许后,方可离开。精力集中,专心听讲,积极动脑,做到眼到、耳到、手到、心到。养成良好的听、说、读、写等习惯。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去学习不同的学科。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踊跃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发言要先举手示意,得到允许后,方可站直发言。发言时要用普通话,且声音

4、洪亮,吐字清晰;用词准确、科学,语句完整,意思表达清楚、条理;发言完毕即自动坐好。在别人回答问题时,自己应神情专注,不东张西望,不摆弄其他物品,不随意插话,不随便抢话并做到自觉反思。若有必要作补充或提出不同见解,要有礼貌地向别人提出,在征得对方同意后,再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开展自主、互助合作学习。依据导学案及教师要求,认真进行高质量的自主学习,初步实现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应用。依据导学案及教师要求,同桌或组内学员,对独立思考仍不能解决或有疑义的问题进行有效地互助、合作学习。合作学习过程中应做到动与静、自主与互助的有机结合;主动、真诚、自觉、自悟,尊重别人,虚心倾听,乐于助人;勇于探索、大胆探究,

5、主动思考、积极回答、敢于展示等。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应依据学习小组的划分,明确自己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担任的角色,努力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组长,要发挥好带头、调控作用,监督小组内每一个成员的学习行为,及时提醒、督促、询问本组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尽最大可能地为组内每个成员提供表现的机会。组员(包括组长),则要按照组长(或老师)的安排、要求,积极踊跃、争先恐后地参与到互助合作的学习过程中。 做好课堂笔记。对课堂学习中的重、难点以及出现的易错点和易混点等都要记录在课堂笔记本(或教材合适位置)上,记录要准确、完整,并做到“详略得当”。做好课堂小结。合理利用老师留下的时间,认真梳理课堂内容,总结规律方法,努力

6、做到当堂内容当堂落实,以达到“堂堂清”的基本要求。同时把自己新的发现、课堂学习反思等补充到课堂笔记中去。四、课后1课间教师宣布下课后,班长喊“起立”,起立后,立正向老师致谢,并先让教师走。自己要安静进出教室,做到不拥挤、不喊叫。如有问题,可随老师到办公室或走廊提问。按学校要求进行课间活动,若无集体安排可根据自己的精力,利用课间几分钟时间和同学商讨上节课不明白的地方,或者浏览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亦可轻微活动四肢,或在室内窗前远望、闭目养神等。课间不能远距离外出,不作剧烈活动,不在走廊上大声喧哗、追逐打闹、出怪声等,以免影响下节课的学习和课间秩序。值日生要及时擦黑板,清理讲桌。学科代表主动帮助老师

7、拿教具。值日班长要维护好课间秩序。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2复习课后复习,即每次上课后的复习,一般在当天进行,复习的内容主要是当天所学的知识;主要目的是理解、巩固课堂所学的新知识,复习时要认真阅读课本,理解课堂上所学的内容,整理、修改、补充课堂笔记,做到当天知识当天消化巩固。系统复习,是在较长时间后,集中一段时间对较多的整体性的内容所进行的复习。主要是对单元、章节已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梳理,查漏补缺,解决疑难,复习时要进行知识归类,把握重点,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与融汇贯通,达到全面掌握的目的,同时注意养成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重要的知识,要经常复习,牢固掌握,以提高记忆效果。3作

8、业书面作业作业必须在课后复习完成后,在弄懂的基础上进行。属当堂完成的作业,应力争当堂完成,并争取老师当面批改。作业必须独立思考,认真检查修改,按时完成、上交。坚决杜绝抄袭现象。做作业时应看清题目要求,理清解题思路,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力争在最短时间内作出规范的解答。若有不懂的问题可向别人请教。作业必须按规定格式书写,表达要条理清晰,书写要清楚、整洁。除老师布置的作业外,自己或组内同学可根据所学内容自行设计一部分题目作为拓展性作业,作业完成后,自已或在学习小组内进行检查、反馈。作业下发后,要针对自己的作业情况结合老师的批语,认真地进行思考和反省,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及时订正错误,不会做的题目应主动

9、找人答疑、帮助。若认为有必要可把做错的题目整理在自己的纠错本上,还可以写出自己的作业反思等。课外作业 课外学习活动是课内学习的补充和继续,不仅能加深和巩固课内学习的内容,丰富文化科学知识,而且能发展兴趣爱好,开拓知识视野,培养独立学习和实践的能力。结合学科特点、根据老师要求及自己的兴趣爱好,在适当的时间,参加一些社会调查、科学探究、科技活动等课外实践活动。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爱护公共设施,遵守社会公德等。要记录好活动过程,活动结束后,及时总结反思,对资料进行归类整理,撰写好实践活动报告等。利用课余时间,走进图书室、阅览室,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阅读老师精心圈定或自己喜欢的书目,并认真做好读书笔

10、记,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有选择地收看新闻、生活和科普节目以及健康文明的少儿节目。说明:1.学生可根据学科特点确定自己是否需建立各种记录本,可将预习本、课堂笔记、读书笔记、知识积累等合为一本。2.必须建立纠错本,用于记录平时的习题错题、检测错题及日常学习反思等。五、检测1.正确对待检测(1)以科学的态度看待检测。保持良好的心态,要把检测看作是对自己所学知识和能力的检查,通过每一次检测不断发现自己的进步,找出存在的不足和差距,以便对症下药,确定今后的目标和努力方向。以诚实的态度,认真负责地参加学校规定的各种检测,严格遵守检测规则,无作弊现象。2.做好答卷准备身体准备:合理膳食,劳逸结合,保持有规

11、律的生活;精神的准备:树立认真对待的思想,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培养最佳情绪;知识准备:检测前要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进一步熟悉相关知识点;物质的准备:准备好答卷用具,如:钢笔、圆珠笔、铅笔、橡皮、直尺等。3.答卷认真检查试卷的张数、页数、清晰度等;迅速浏览试题,把握好时间,做到心中有数;依据卷头及监考教师的要求,认真填写卷头内容。认真审题,从容作答。审题要做到“稳、准、快”,对题目所给的条件、要求等反复推敲;提倡按顺序做题,做题时要“当心”易做题、“精研”难做题、“突破”开放题;书写认真、清楚,不乱涂乱划,力争卷面整洁;全卷完成后应认真检查,防止出现丢题、漏题、错题现象。4.交卷检测结束,应认真

12、查对试卷并按顺序排好试卷,按规定要求交卷。不提倡提前交卷。交卷后要求做好心理的调整,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如果还有下一场检测,则调整好心态,做好新的迎考准备;如果没有下一场检测,积极反思总结本次检测得失。5.检测分析与反思分析与改正。试卷下发后,先分析正误原因,然后并对试卷进行认真、独立地改正。认真听老师讲评。在对答卷已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认真听老师讲评,对于错题、漏题反复钻研直到做会为止,同时注意吸取老师和其他同学的优秀解法和思路,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讲评结束后,应认真进行纠错,对每个错题都要注明错因并认真体会。也可把做错的题目整理到自己的纠错本上。写出检测反思。依据教师讲评,结合自己的学习与答卷情况,认真填写“检测反思卡”(格式详见附表二),供以后学习参考、使用。六、评价阶段或学期结束,由学习小组或学生自己或老师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根据学生学习常规要求,以学生自评或互评或老师评价的方式,给每一个学生做出准确、全面的阶段性或学期评价。对获得学习标兵、学习进步奖等奖项的优秀学生,学校采用发奖状、喜报、宣传窗相片张贴等形式,予以表彰奖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