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品论文:新课程条件下思想品德课实践型作业的探索.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53051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思品论文:新课程条件下思想品德课实践型作业的探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思品论文:新课程条件下思想品德课实践型作业的探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中思品论文:新课程条件下思想品德课实践型作业的探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思品论文:新课程条件下思想品德课实践型作业的探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思品论文:新课程条件下思想品德课实践型作业的探索.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课程条件下思想品德课实践型作业的探索(摘要):新课程条件下思想品德课是为初中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课程,根据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要达到课程目标,除了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创新外,不可忽视课外实践型作业的探索。在坚持思想性、生活性和实践性的原则下,引导学生完成实践型作业,充分发挥实践型作业的育人功能。(关键词):新课程 思想品德 实践型作业 思想性 生活性 实践性(正文):新课程条件下思想品德课是为初中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课程,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课以“帮助初中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全的人格”为最基础的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必须

2、以课标为准,以教材为信息,以生活为基础,以实践为原则,即通过学生的生活体验、社会实践,在道德践行过程中达到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目的,这就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实践型作业的作用。下面,结合两年来笔者对实践型作业的探索和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和认识。一、实践型作业的内涵什么是实践型作业? “作”意为“创作、为”,“业”即“事务、学业”,“实践”就是“实地履行”、“社会实践”(辞源)。因此,我认为思品课实践型作业应该是指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口动、手动、脑动等方式,让学生在课外主动参与、亲身体验、积极去做的事务,也就是说让学生实地履行、亲身体验的作业。如:学习“告别依赖走向自立”后,可以制作一张“自立

3、天天行”的表格,要求学生把每天做的有助于提高自己自立能力的行为记录下来,在看到自己的进步中不断鼓励自己;学习“人的生命独特性”后,要求学生“制作个性化名片”并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亮出你的精彩”,从而让学生体验自己生命的独特性和每一个生命的独特性。二、实践型作业的设计原则思想品德课实践作业的设计要始终以“育人”为本,从学生思想实际入手,密切联系社会生活,注重课内外结合,学以致用,知以导行,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三统一。因此,在实践型作业的设计中,必须坚持思想性、生活性和实践性原则。1、思想性 思品课最重要的特点是思想性。这是思品课的根本性质,是思品课的灵魂,是社会主义教育

4、性质最突出的表现。所以思想品德课实践型作业的设计首先要坚持的就是思想性原则,只有坚持这一原则,才能保证思想品德教育正确的方向,才能保证思想品德教育乃至全部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才能保证完成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任务。2、生活性学生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是在现实的生活中自主建构的,为此教师应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扮演好引导者、帮助者的角色,除了课堂教学中坚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这一基本原则外,在课外作业的设计上也必须坚持这一原则,才能真正达到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的目的。3、实践性 实践性是思想品德课的一个重要亮点,因为思想品德本质上不是一套知识体系,而是致力于道德品质和人文

5、精神的习得和养成的课程,“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社会规范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真正内化”。为此思想品德教育必须从身边的生活点滴做起,从日常行为的养成做起,从具体小事做起。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课外实践型作业,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参与公共生活,体验社会生活,最终达到思想的升华和品德的内化,从而实现本课程的“帮助学生形成良好道德素质和健康心理品质”的目标,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实践型作业的形式根据思品课的课程特点和初中学生认知水平、心理特点,实践型作业表现为多种形式。1、按照完成作业的主体分,可以是独立完成式和合作完成式,合作完成式又可以是学生之间合作或

6、者学生与父母的合作。如“爱在屋檐下”这一课,可以这样设计作业:A搜集资料了解父亲节和母亲节的时间及其由来;B完成下表: 项目称谓出生日期最爱吃的食物最爱做的事最喜欢的颜色曾做过让他最开心的事最想为他做的事父亲母亲学了本课内容后一周,已为他(她)做过的实事是 家长签名 这种相互合作的实践型作业培养了学生孝敬父母、尊重他人的思想感情;提高了学生与父母、他人沟通的能力;帮助学生学会了感恩,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2、按照完成作业的方式,可分为口述式、记录式、行为式。其中行为式作业又可以具体表现为搜集资料、编一份手抄报、出一期黑板报、做一次宣传、为父母老师做一件实事,或者就某个社会问题进行一次

7、社会调查。如“我知我师我爱我师”的学习,课前要求学生采访一位教师,采访内容有:怎样看待学生;对本班的评价和期望;怎样看待所教学科;兴趣爱好;最近的烦恼和开心事;每天在学校里需要处理的工作;每天的工作时间;对自己的评价等,采访后写下感受。通过采访活动,学生深切感受了老师高尚的人格、诲人不倦的工作态度、乐于奉献的精神,从而激发了学生热爱老师的情感,达到了思品课教学的目的。3、按照作业的性质又可分为创作式和体验式。如学习“喜怒哀乐,不忘关心他人”后应布置这样的作业:动手做,并把它记录下来:A、当你的好朋友期中考试考得很差,而你却是全班第一时;B、当你的外婆跟你聊天兴致很浓,而你却对内容不感兴趣时;C

8、、当你的习作在未来作家报上发表时;D、当你好朋友的父母离婚时;E、当你与好朋友竞争“区级三好学生”荣誉,而你获胜时。这种体验型的作业,就是让学生理解表达个人情绪需要考虑他人的感受所谓喜怒哀乐不忘关心他人,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懂得了与他人沟通交往的正确方法,在实际行动中学习关心和尊重他人,学会合作和共处。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四、实践型作业的功能一般来说作业的功能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知识巩固知识,提高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但是思品课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其课程目标不仅包含必要的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公共生活、搜集处理社会信息、提出问题解决

9、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孝敬父母、热爱科学、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即思想品德课程强烈的“育人”功能,正如课标所说:本课程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基于此,我认为思品课实践作业的功能就是“育人”,就是为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服务,为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服务,为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服务,为学生形成健全人格服务,为学生将来适应社会生活服务,为学生成为“四有”好公民服务。 总之,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综合性课程。课外实践型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作为提高学生思想和道德素质的载体,其重要性在新课程条件下更为突出,让我们不断探索、创新,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型作业,帮助学生走向社会,适应社会,促进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参考文献: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 中小学教材教学2004、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