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品论文:思品课如何结合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初探.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53068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思品论文:思品课如何结合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初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思品论文:思品课如何结合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初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思品论文:思品课如何结合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初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思品论文:思品课如何结合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初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思品论文:思品课如何结合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初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思品论文:思品课如何结合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初探.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让思想品德课教学回归生活- 思品课如何结合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初探内容摘要:文章紧扣初中思想品德课提倡的 “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这一理念,从日常教学活动的形式、方法的多样性出发,对学生参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性,活动形式、活动内容、及活动中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作了简明的阐述:从开展课前生活事例评析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积极参加学校组织各类教育活动,感受自我教育的氛围;利用本土教育资源,点面结合,引导学生感受生活;服务社会,初步感悟人生的价值等角度作了简述。文章还就开展活动必须注重把时代要求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结合起来,知与行结合起来;把综合实践活动和学生内心的道德需求、生活需要相结合;把教

2、育引导和自主创新结合起来等四个方面作了有益的探讨。关键词:思想品德课 教学 社会综合实践活动 回归生活 生活是思想品德课的源头之水,生活中的教学资源无处不在,所以思想品德课教学只有根植生动、丰富的现实生活世界里,才具有与时俱进的生命活力。让学生通过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围绕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以达到思想的升华和品德的内化,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真正落实初中思想品德课提倡的 “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这一理念。结合我在初中的教学实践,就平时采用的几种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内容和活动中应该注重的几个问题谈一些看法。一、开展社会综合实践活动

3、的形式、内容 根据新课程要求,开展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有多种多样,内容及其丰富,本着从简单到复杂,从校内到校外,易操作的原则,在平时我主要采取以下几种形式:1、 开展课前生活事例评析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在日常教学时,要求学生从自己的视角来关注社会生活,选取社会生活中有价值的事物或人物与学生共同讨论。在每节课前让两名学生来讲评生活事例,时间一般不超过3分钟,内容要真、准、新,并作简要的评论,发布者由全班同学轮流担任,然后再经过点评、讨论,以达到共识。例如,有学生从“是节约用水,还是破坏保护环境?”的角度去评析个别人将衣服用绳子吊到月湖里去洗的事时,我借机向学生宣传环境保护法的有关内容,并让学

4、生列举出社会上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种种现象,并指出哪些现象是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哪些是不符合,哪些有待改进的。通过讨论和分析,使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有关内容,提高了环保意识。开展课前生活事例评析活动目的是将课本外、课堂外鲜活的生活内容引入课堂,让学生用课本上的知识去分析这些事例材料,或用自己了解到的新闻事例来解释课本中的相关道理,利用学生对事件产生的情感触动,去体验、分析、反思社会生活,让他们感悟出做人道理,以达到教育目的。这种做法贴近学生,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2、 积极参加学校组织各类教育活动,感受自我教育的氛围 思品教学与其它学科的不同在于前者帮助学生完成从认识到领悟,

5、从领悟到养成的两次转变。而承载这两个转变的最理想的途径,便是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这些活动形式,对于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学生眼里每一次实践活动对未来生活都赋予了真实的意义。一项训练耐挫能力的登山活动,有可能是他未来坚强意志的一次锻炼;一次在游戏中的合作是会养成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有利于他们的成长;一项评选“礼仪标兵”的活动,使学生成为懂礼仪的讲文明的合格中学生。通过生动活泼的活动形式来提高思品课教育的针对性、指导性、实效性,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断补充、优化和融洽已有的道德体验,有助于他们妥善处理现实社会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把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与课本内

6、容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生动、具体的活动完成教学内容。这种教学形式要比教师在课堂上讲几遍还顶用。3、 利用本土教育资源,点面结合,引导学生感受生活本土可利用的教育资源是丰富多彩的。参观访问就是要求学生从正在身边发生的、活生生的生活实际中寻找教育源泉。如学生可以通过对社区、企业、农村、商店、部队、展览馆等地访问,去了解社会、了解历史、走进生活,以加深对书本知识的补充和理解。例如在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课之前,为感受身边的变化,笔者利用双休日,把班级学生分成几组,按照“科教成果”、“百姓生活”、“支柱产业”等四个专题让学生去参观、访问、考察,要求学生实地了解采访,根据采访要求收集文字,图片等资

7、料,写出参观见闻、体会、感想,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同学们在活动中了解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收集了有关镇海石化,北仑电厂,雅戈尔集团,北仑大港等资料,来反映宁波经济腾飞的一个侧面;了解百姓生活,把家庭住房面积,经济收入绘成图表,形象地反映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完全开放的范围中进行自我认识的建构,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会主动把自己所得到的信息资源,社会生活中感受,引进教学中来,去讨论课本中有关问题,受到的教育和启发的真实性就相对比较高。 通过活动以事实唤起了学生的真实情感,以活动激发学生的热情和潜力,使教学过程生动活泼,学生参与度高,从而引导学生建构正确的思想和道德观。4、 服务社会,促使学生的

8、道德践行,初步感悟人生的价值服务社会的内容是很广泛的,包括帮助孤老,爱心捐助、进行环保宣传、法制宣传、维护交通秩序,植树造林,参加社区公益劳动等志愿者活动,其目的在于以展现对他人和社会的爱心,逐步培育起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组织学生参加这一服务活动既可在日常教学中进行,如参加慈善一日捐、环保宣传等,也可结合思想品德课教学同步进行。如在讲孝亲敬长是我们的天职之后,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孝亲敬长”,我利用星期天时间,组成学生志愿者,去社区敬老院开展志愿者活动,在替老人打扫卫生、聊天、喂饭,还为老人表演节目过程中,让学生明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古训;还与校团委的活动结合与孤寡老人、退休教师、居委会

9、保持联系,每月轮流上门服务。活动使学生获得服务他人、服务社会、实现价值的真实感受,感悟到了人生价值的所在: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每个人都从他人和社会那里获得过帮助,也应该以同样的方式回报他人和社会。这对于培养现代公民是非常重要的。服务社会活动本身直接体现了思想品德课道德教学的要求,是学以致用,回报社会,回归生活的体现;同时参加活动又可以反过来促使学生加深对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理解。二、开展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要注重四个结合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活动领域是非常广泛的,在实施中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为保证学生社会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开展,协调好活动过程中

10、相关方面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笔者认为要注意四个结合:首先是把时代要求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实现教育目标全面化。开展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必须体现鲜明的时代精神,但又不能割裂历史、排斥传统文化,应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社会综合实践活动既体现历史的传承又保持时代的活力,注重实效,不断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第二是把知与行结合起来,实现教育行为的科学化。“知”就是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做人的基本道理;“行”就是形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达到在实践活动中内化思想品德的目的,并逐步形成自觉行动。所以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必须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加强学科知识的学习,用丰富的知识和德育素材来做活动的铺垫,再通过活动

11、去实现知、情、意、行的整合,凸现了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性、实践性、主动性、内在性,来触发学生对思想道德的切身体验。第三是把综合实践活动和学生内心的道德需求、生活需要相结合,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即所开展的实践活动要贴近现代的学生生活,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知水平、成长规律和道德需求,做到有的放矢,恰当好处地在生活中寻找活动的诱发点,开展针对性和实效性明显的活动。活动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追求外在的教育与学生内在的道德成长需要的和谐。第四是把教育引导和自主创新结合起来,实现实践过程规范化。开展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倡导学生个体体验,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去思考,从而产生观念,证实观察,使学生体会到创造的快乐,以增加他的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但同样强调教师的设计、组织和引导,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提高设计和安排实施实践活动的质量,从而使整个过程张驰有度,确保目标的实现。参考文献 : 吴铎主编思想政治课教学形式思想政治教育学韩震主编关于思想品德课程的性质和理念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