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师培训资料《新课程理念下对备课的再思考》.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53282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教师培训资料《新课程理念下对备课的再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教师培训资料《新课程理念下对备课的再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教师培训资料《新课程理念下对备课的再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教师培训资料《新课程理念下对备课的再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教师培训资料《新课程理念下对备课的再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教师培训资料《新课程理念下对备课的再思考》.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课程理念下对备课的再思考备课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凡有几年教学经历者都能从备教材、备学生、备目标、备过程、备教法等方面说个子丑寅卯。但在新课程理念下,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备课不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的诠释、教学过程的简单的安排、教学方法的简单的展示,它的性质、功能、方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要求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在落实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上下功夫,在落实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上下功夫,在落实学生合作学习上下功夫,在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下功夫,在防止学生的学习活动流于形式、切实提高课堂效益上下功夫。因此教师备课已升华为教师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一、新课程理念下备课的五个

2、基本要求1、备课要体现预设与生成的内在联系要想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内在联系,教师必须及时捕捉学生中间的热点问题,走进学生们的生活,了解学生,解读学生,让有教育价值的活动生成、发展、延续,让课程真正追随学生的发展。在考虑教育活动方案时,多几种假设,多几种课程发展的可能性,以便在实施过程中能够对学生的不同反应有所应对。当发现学生有了真正感兴趣而且有价值的事物或现象时,教师应大胆打破原来的计划,调整教育活动内容。当发现原定的活动时间、进度不符合实际情况,教师不要拘泥于原定计划,可以顺应事情的自然发展,因势利导。2、备课要体现尊重差异性的理念备课时尊重学生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首先,教师头脑中始终有学生的个

3、体差异意识,这样在备课时才会构思;其次,教师要设计分层教学教案,把学生的差异性发展放在第一位;第三,教学时,教师必须真正让学生找到自己的“位置”,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在分层教学中让学生各得其所;第四,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体现学生的自身价值,从而产生良性循环。3、备课要体现生活化的理念课堂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一些具有生命价值的生活资源应该为教学服务,为学生的成长服务。备课的资料如何采集呢?首先要分析教材,有针对性地搜集相关资料信息并进行筛选;第二,平时做个有心人,经常搜集一些教学资料;第三, 学会储备,对搜集的资料要善于分类保管;第四

4、,资源共享。在备课时,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将所搜集的资料融入到教学设计中,要力争做到:(1)学“生活”。创设生活情境,将问题巧妙地设计到生活情境中去。(2)用“生活”。学以致用,应用已有的生活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服务“生活”。因为有很多知识都是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所以,要为学生创设这样的机会,增强这样的意识。(4)创造“生活”。这是一个高要求,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进行一些有意义的构思。4、备课要体现课程资源整合的理念进行课程资源的整合要做到三个整合:(1)目标整合 以学生发展作为指导思想,着眼于学生品德和人格的完善,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全面提高学生

5、的整体素质;(2)内容整合 一是凸现经验性,以直接体验和自主操作的活动性的学习方式为主,二是以学生的自身兴趣、经验和需要为出发点创设有教育潜力的情境,让学生参加各类活动;(3)形式整合 凸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课程设计要在现实的教育活动发展的过程中进行整合; (4)各种资源的整合 课程资源的整合必须实现各种资源的优化组合,从而实现最佳的教学教育效果。 5、备课要体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转变的理念 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是认识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思想,强调了学法指导中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性。反对以教案为本位,其实质是要以开放代替封闭,让每一节课都称为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教案要从

6、以显性教案为主转向以隐性教案为主,要从以教为设计中心转向以学为设计中心。学习方式不仅包括相对的学习方法及其关系,而且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二、新课程理念下备课的四种基本策略1、开放性备课策略 教师要放开思想,从教育理念、课堂活动的安排到学生的回答,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让学生有一个开放的成长空间,这样才能备出高质量的课来。我们可以采取协作性备课和双向性备课方法。协作性备课就是从封闭的自我个体备课转变为教师之间的协作备课,围绕教材进行单元备课、分课时备课,取长补短,优化备课。双向性备课就是教师的“权威”性备课权下放给自己的学生,让学生预习提出一些

7、问题,然后教师从这些问题中筛选一些有价值的与教学密切相关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设计到教案中。2、预设性备课策略教师要对学生所学的内容可能达到的程度有一个预期的展望,将这种预期的展望通过假设的情况蕴涵在教案中,使教师能够随时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反馈调整,从而顺应学生的学习需要。3、结构性备课策略教师将某一知识点放在整个知识结构体系中来备课,这样就能很好地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便于学生很好地进行知识建构。这样做,教师既可以进行知识二度重组开发,也可以使自己在下一阶段教学时更好地把握教材,提高教学质量。可以采用摘要性备课和框架性备课两种方法。4、反思性备课策略将备好的课进行实践,

8、把实践所获得的反馈信息渗透到教案中,进行二次增删、调整、修改,直止优化。寻找教学预设与教学效果的差异所在;寻找自己的教学与他人评价的结合点;寻找教学实际效果与重新设计的生长点;寻找新设计的可行性与学生发展能力的融合点。三、新课程理念下备课的四个对话教师备课,应吃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立足于学生的自主学习,突出其中的学案设计,在备课时,要设身处地,把自己摆在学生的位置上,多问几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备课的基本精神就是备活课、课备活、活备课,备课时教师要有“与文本对话”、“与学生对话”、“与同伴对话”、“与自己对话”、的意识,始终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一)与文本对话1.与课程标准对话 全面理解课

9、程标准精神,教师是教学方案的开发者即“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即在对话的基础上超越课标,可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教育教学经验,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使课标精神内化为自己精神的一部分。 2.与教材对话 过去把“教材”叫做“课本”,“课本,课本,上课之本”,现在称之为“教材”,“教材,教材,教学的素材”,“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从深度和广度上挖掘教材。(1)通览全局,整体把握从整体上认识教材的编排体系,明确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把握每部分的地位和作用,然后将这些通过分析和理解、消化,内化为教师自己心中的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弄清重点、难点和关键,三者都需要从教材内容的联系中去把握。(2)酌

10、取精要,以小见大在与教材对话中,既要有把教材变厚的本领,也要把教材变薄的本领。我们不在于教材取材的多少、大小,而在于独特的设计,使学生在其引领下,见识一个生机盎然的世界。要做到“以小见大”必须遵循教学规律,使学生产生超出教材之外的远思逸致,需要师生共译“文化密码”,使师生心灵在与教材的对话中得到滋养。3.与课程资源对话(1)比较与精选:取舍近态课程资源;(2)寻觅与探究:开发远态课程资源;(3)激活与创生:优化设计课程资源;(4)执行与反思:培植新生态的课程资源。(二)与学生对话学生是教学工作的落脚点,也是教学设计的服务对象。教师要进行富有成效的教学设计,就必须与学生对话。 1.学生需要怎样的

11、现代课堂(1)课堂上最快乐的事-交往 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彰显,创造性的解放。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精神的享受。课堂是学生生活的一个空间,如果课堂教学成为生命体的自主交往活动,那么学习将是学生最乐意去做的事。 (2)课堂上最感兴趣的内容-新奇而富有挑战 人生来就有一种探究的本能,猎奇是学生的天性,只有那些处于“最近发展区”的,经过跳跃就可以摘到的“桃子”,学生才有摘取的兴趣。(3)课堂上最喜欢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不受学生的欢迎,学生渴望“自由”,乐于用各自不同的方式解决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课堂教学设计应该面向学生、适应学生,给学生足够的空

12、间。因为课堂是学生的,学生的需要才是真正的需要。(4)对未来课堂的向往- “在线学习” 信息技术的普及以及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使得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打破课堂时空界限,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开放和丰富多彩。2.备课中的三种学生观(1)要善待学生 备课计划中不能“只见教材,不见学生”,学生的差异及多样是一种可贵的教学资源。(2)要尊重学生 学生的个性品质丰富多样,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品质,用欣赏的目光看待每一个学生。(3)要调动学生的能动性 教学设计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设计教学。学习最终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应为学生打开一扇窗,而不是挖好一口井。(三)与同伴对话在备

13、课中与同伴对话,扎实开展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最基本、最有效、最能促使教师成长的形式,是发挥骨干教师作用,变个体优势为群体优势形之有效的教研活动。抓实集体备课,可集众人所长,创个人风格,提高备课质量。教师工作的重心要前移到设计“导学”上,而不是“讲学”上,由研教走向研学。 集体备课研究的六个重点 : 1.教材研究 教材研究要做到“五个吃透,五个把握”。 一吃透内容,把握知识点,解决知识整体性问题。二吃透育人因素,把握教学的知识能力,情感目标,突出多维度的教学目标教养性目标“上完一节课,教给了学生什么?”教育性目标“通过这节课,向学生渗透了什么?”发展性目标:“假如学生把这一节课的知识忘记了,还剩

14、下什么?”解决全面育人的问题。三吃透编写意图,重组加工教学内容,把握重点、难点、训练点,解决知识结构问题。四吃透分层学习要求,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密度, 解决因材施教,“差异教育”问题。五吃透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停靠点,把握能力生长点、思维的激发点,解决学生思考、参与、探究的问题。 2.学情分析 备课组应结合前一单元过关检测情况,分析所教班级学生现状,了解学生的学习意向,体察学生的学习情绪,诊断学生的学习障碍,从而商定有效的、切实可行的教学对策,以便“对症下药”。3.问题预测 针对教材内容,按照课标要求,预测学生在学习该单元内容时有可能遇到的问题、重点、难点、考点、易错点、易混点。4.教法设

15、计 教法选择应符合授课内容和学生实际,切合教师自身特点,要有突出重点、化解难点、解决疑点的方法,要体现“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体验为红线,思维为主攻”。5.学法指导 要有具体的学法指导内容,能帮助学生掌握学习规律,高效学习,养成习惯,授人以渔。6.教学手段 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实用的教学手段,以增大课堂容量,增强直观性,改善视听效果,提高教学效率。创造条件自制教具和课件,让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课堂。(四)与自己对话在备课中与自己对话,进行自我反思。反思一:课堂上真的关注学生了吗?反思二:知识是直接“给”的,还是经过你的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努力获得的?反思三:你组织的小组合作学习是有效的,还是只流于形式?反思四:你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是否关注了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反思五:你在课堂中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我们必须对备课这一重要教学环节进行再思考和再认识,改变传统的陈旧的备课观念、方式和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