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中的一题多变.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53324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数学中的一题多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中数学中的一题多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中数学中的一题多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初中数学中的一题多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初中数学中的一题多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中的一题多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中的一题多变.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中数学中的一题多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常德市澧县城关中学 彭宏章【内容提要】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中学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途径是多渠道的,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有效地进行一题多变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一题多变能够让学生在无限的空间里实现思维的飞跃,有助于开启学生的应变力、想象力、创造力之门;一题多变以问题探究为中心,通过研究一个问题的多种解法或同一类型问题的相似解法,有助于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一题多变重在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学习的激情。【关键词】 一题多变 创新思维

2、 实践 思考 一题多变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学中适当的一题多变,可以激发学生去发现和去创造的强烈欲望,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训练学生对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娴熟运用,锻炼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和独创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在教学中诱发一题多变的几种做法。一、一题多解,拓宽解题思路 一题多解是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方位审视分析同一问题中的数量、位置关系,用不同解法求得相同结果的思维过程。通过探求同一问题的不同解法,可以引出相关的多个知识点和解题方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洞察力和思维的变通性、独创性,从而培养学生的

3、创新思维的意识。 比如,我在课堂上曾举到这样一道例题:如图1,在梯形ABCD中,ABCD,A=90, AB=2, BC=3,CD=1,E是AD中点 求证:CEBE 对于这道题目,我不是简单地就题论题,而是对其证法与学生进行了充分的探究。(下面是学生探究得到的几种证法) 证法一:如图2,作CEAB,在RtCBF中,由勾股定理易得:CF=,又E是AD的中点,故DE=AE=,分别在RtCDE和RtBEA中,由勾股定理易得:=3,=6,在RtCBE中,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 CEB是Rt,即CEBE得证. 证法二:如图3,分别延长CE、BA交于点F,易得CDEFEF,则CE=FE,AF=1,又AB=

4、2,所以BF=3,又因为BC=3,所以BC=BF,在BFC中,由三线合一定理得:CEBE 证法三:如图4,取CB的中点F,连结EF,则EF是梯形CDAB的中位线,易得EF=2,则EF=CF=BF,则CEF=FCE, FEB=FBE,在CEB中,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易得CFB=90,即CEBE。通过对本题多种证法的探究,不仅复习了几何当中几个重要定理的用法,而且培养了学生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学生的自主意识和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二、一题多变,挖掘习题涵量1变换题设或结论 即通过对习题的题设或结论进行变换,而对同一个问题从多个角度来研究。这种训练可以增强学生解题的应

5、变能力,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从而培养创新思维的品质。比如,同样对上述问题,我还对该题进行了多种角度的变式讨论,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变换1:在梯形ABCD中,ABCD,BC=AB+CD,E是AD中点。求证:CEBE 变换2:在梯形ABCD中,ABCD,CEBE, E是AD中点 求证: BC=AB+CD。变换3:在梯形ABCD中,ABCD,BC=AB+CD, CEBE判断E是AD中点吗?为什么?变换4:在梯形ABCD中,ABCD,BC=AB+CD, E是AD中点求证:2变换题型即将原题重新包装成新的题型,改变单调的习题模式,从而训练学生解各种题型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适应

6、性和灵活性,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品质的养成。例如:如图5,已知ADE中,DAE=120,B、C分别是DE上两点,且ABC是等边三角形, 求证; 分析:本题为证明题,具有探索性,可引导学生从结论出发找到需证明ABDECA,从而使问题变得容易解决。变换一:改为填空题,如图5,已知ADE中,DAE=120,B、C分别是DE上两点,且ABC是等边三角形, 则线段BC、BD、CE满足的数量关系是 。本题表面上虽是对原题的简单形式变换,但实质上有探究的思想,即需要将BC分别代换为AB、AC,从而归结为找ABD与ECA的关系问题。变换二:改为选择题,如图5,已知ADE中,DAE=120,B、C分别是DE上两点

7、,且ABC是等边三角形,则下列关系式错误的是( )A B C D名为选择题,实为要探究得出图中共有三对相似三角形,从而得知A、B、C选项均正确,选D。变换三:改为计算题, 如图5,已知ADE中,DAE=120,B、C分别是DE上两点,且ABC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且BD=2,求CE的长.仍然要探究出线段BC、BD、CE满足的数量关系,从而转化为知二求一的问题。变换四:改为判断题,如图6,若图中DAE=135,ABC是以A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则的结论还成立吗?把问题条件改变,用同样的思想方法探究得出同样的结论,进一步引申了原例的思想方法,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变换五:改为开放题,如图5

8、,已知ADE中,DAE=120,B、C分别是DE上两点,且ABC是等边三角形, 则图中有哪些线段是另外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 结论的开放,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锻炼了学生开放型思维的能力。 变换六:改为综合题,如图7,在ABC中,AB=AC=1,点D、E在直线BC上运动,设BD=x,CE=y (1)如果BAC=30,DAE=105,试确定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如果BAC的度数为,DAE的度数为,当、满足怎样的关系式时,(1)中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还成立,并说明理由。 此种变换将相似与函数知识结合,培养了学生综合探究的能力。 由上述六种题型的变换,把同样的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到不同的题型中,

9、既锻炼了学生适应不同题型的能力,又加深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运用,既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又活跃了课堂气氛,看似浪费了时间,实质触及到思维的灵魂,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一题多用,培养应用意识 所谓一题多用,指的是那种尽管表面看起来形式并不一致甚至差别很大的问题,但它们的求解思路、解题步骤乃至最后结果却非常相似,甚至完全相同。一题多用与一题多解是习题教学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如果说,一题多解是拓广思路,培养分析变通能力的有效手段,那么一题多用则是使知识系统化,提高归纳综合能力、培养应用意识的有效途径。已知一条直线上有n个点,则这条直线上共有多少条线段?这是七年级数学中我们已解决的问题,易得共有

10、条线段,运用这个数学模型,可以解决很多数学问题。例如:(1)全班50个同学,每两人互握一次手,共需握手多少次?(2)甲、乙两个站点之间有5个停靠站,每两个站点之间需准备一种车票,则共需准备多少种车票? (3)如图8,共有多少个三角形? (4)如图9,共有多少个角? (5)n边形共有多少条对角线? (6)在9名班干中选出两名优秀班干,则甲和乙同时当选的概率是多少?以上一系列问题,都可以通过建立同一数学模型来解决,不仅培养了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而且深化了学生建模思想和应用数学模型的意识。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加强对例题和习题教学的研究,通过科学合理地使用教学素材进行一题多变教学,能较好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品质,为培养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创新思维能力创造更好的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