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论文:别让多媒体“主宰”数学课堂教学.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53343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别让多媒体“主宰”数学课堂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别让多媒体“主宰”数学课堂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别让多媒体“主宰”数学课堂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别让多媒体“主宰”数学课堂教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别让多媒体“主宰”数学课堂教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别让多媒体“主宰”数学课堂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教学论文:别让多媒体“主宰”数学课堂教学.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别让多媒体“主宰”数学课堂教学 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新课改的深入,多媒体已渐渐进入平常的课堂教学。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优化了课堂结构,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具体的应用中却往往出现追求表面,处处滥用;随意呈现,喧宾夺主;追求课堂容量,偏离学生实际;呈现较多,忽视了板书的作用等等现象。本文就针对这种情况谈一些看法。关键词:多媒体、课堂教学、学生。随着新课改的深入,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已是一线教学常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如何有效合理地使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也成为我们一线教师所必需了解和掌握的一种能力。笔者通过近几年的使用和观察

2、发现在我们众多的教师中对多媒体教学的使用必要的了解,存在使用上的诸多误区。不但没有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反而影响了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一、多媒体课件进行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势多媒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上有着诸多的优势:1、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使导入更精彩,从而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运用多媒体,把抽象变为形象具体,帮助学生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3、运用多媒体,能再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利于帮助学生揭示数学规律,进行探索和创新。4、运用多媒体,能使练习形式更多样,反馈更全面,也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5、能增加课堂上的教学容量,提高课堂的效率等等,以上的诸多优势是传统数学课堂教学所无法比拟的。二、多媒体

3、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使用的几个误区多媒体虽然有许多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如果不进行合理的使用,不但发挥不了其优势,反而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1、观念上对多媒体教学的“神化”在我们的一些教师中,尤其在刚刚接触多媒体的乡村学校的一些老师,认为多媒体是全能的,就要比传统的优越。于是就出现了处处滥用,每课必用的现象。2、追求形式上的花俏,华而不实。有的老师为了增强和活跃课堂的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件制作的过程中追求表面的新颖和华丽,在每张幻灯片配上一些小动画,加上美丽的边框及动听的音效,结果把数学课变成了欣赏课。表面上课件做的很漂亮,但实际上学生被太多的次要信息干扰,感官刺激太多,造成注意力不易

4、集中,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笔者在一次公开课上就碰到这样一种情况:老师用多媒体出示了一个思考题,在幻灯片的旁边配上一个人物的动画,头上不停的闪烁着问号,结果有相当多的学生不去思考问题而是被这个小动画吸引,个个好奇而兴奋。3、以多媒体的放映展示,代替了教师的板书。有的老师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认为写板书太麻烦,还会浪费时间。因此把一些概念、解题过程、公式定理的推导等都制成幻灯,在上课时一放而过,结果教师成了放映员,学生成了知识灌输的对象。在许多学校的教室前面投影膜占了黑板一半左右的位置,也导致教师板书的减少。多媒体呈现的板书都是提前准备好的,这样会使教学缺乏了灵活性,并且多媒体呈现的板书停留时间

5、较短,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正确处理好板书,是课堂优化的一项内容。把课堂教学中重点、难点、数学思想等经过精心设计以板书的形式留下来,能起到重点突出,画龙点睛作用,学生对知识掌握也较容易,也能体现教师的教学艺术,加强了师生沟通和交流。4、片面注重课堂教学效率,容量过大,留白不足、抑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信息储存量大是多媒体的一大优势。有的教师认为教学效率高就是课堂上讲得多,练的多。因此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时候唯恐内容不够,大大地增加例题和习题,结果减少了留给学生的“思考、想象、理解”的时间。教师学生都被课件牵着鼻子走,整个课堂就是一些问题的“标准答案”。学生按照预先设定的模式、思路、线索进

6、行人机交互,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深入地思考,只能顺应设计者的思维方式作一些简单的应答。这种做法限制甚至遏制了学生思维能力尤其是求异思维的发展,也与素质教育的原则背道而驰。5、盲目引用他人课件,不符合自身实际。网络的普及使得我们很多的资源都得以共享,教育的资源也不例外。有些教师为了省事及自身多媒体技术能力的限制,就到网上下载他人做好的课件并不加修改的使用。笔者不反对利用他人课件,但我们不能死搬硬套,要吸收他人的成功之处,结合自身学生特点和自己教学特色,要展现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若经常直接应用他人的东课件,而自己不去专研教材、分析教材,不去“分析”学生,这样就不能做到因材施教,更谈不上自身素质

7、的提高。三、出现诸多误区的成因在与同行的交谈交流中,笔者感觉到产生诸多误区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多媒体的性能了解不够。在一些经济落后的乡镇,多媒体还没有普及或正在普及,教师接触多媒体机会较少,对多媒体的性能和优劣不了解,因此对使用多媒体进行数学课堂教学可能带来的问题和不足之处缺乏认识。2、缺乏对初中学生心理特点、认知特点、记忆规律的了解。许多年轻教师因为刚走上讲台不久,对学生心理特点、认知特点、记忆规律方面的了解不够研究不深,所以出现在教学的设计上不符合学生学习特点和规律的问题也在所难免。3、缺少对教材的分析和研究,缺乏对一些教学规律和手段的掌握。4、缺乏多媒体制作的技术和能力。随着

8、社会的发展,计算机只是在近几年进入普通人家,大部分是一些简单应用,而对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常用软件PPt、Flash、Gsp(几何画板)的使用很少,所以对许多教师来讲还缺乏这方面的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一部份教师只能依赖他人的课件或仅用一些简单的幻灯功能,而不能发挥多媒体的特点和优越性。归根到底,是教师的惰性在作祟,缺少对教材、对学生的分析专研精神,缺少对现代科技的研究精神,也缺少一份对事业和学生的爱和责任。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多媒体应用策略首先,应根据教学内容特点,从有效教学的原则出发选择合适类型的多媒体课件。现有的多媒体课件主要有:PPt、Flash、Gsp(几何画板),它们都有各自独特的功

9、能和应用优势,因此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目标等具体情况考虑选用何种类型课件。1、数与代数领域。实数、方程、不等式等有关内容的教学,以基本概念、运算、解题的方法和步骤为主。呈现的方式以一定的先后秩序出现,故选用PPT以幻灯片放映的形式较合适。 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 ,二次函数这三章内容主要有:用描点法画函数图象;函数图象的位置分布;函数图象的升降性与函数增减性的关系;函数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函数图象的最高点、最低点与函数最大值、最小值的关系;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二次函数y=ax2+bx +c中系数a, b ,c的变化对函数图象形状和位置变化;二次函数与一

10、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等内容,反应数形之间的联系和变化规律,强调数形结合,宜首选Gsp课件辅助教学,也可部分选择Flash课件。2、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几何图形的平移、旋转、翻折,轴对称图形的作图方法、轴对称图形欣赏、生活中的旋转、圆的对称性、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等是需要演示图形动态变化特点的内容,应采用具有演示图形运动功能特征的课件辅助教学,故较适宜采用Flash课件或Gsp课件。选择这两类的课件辅助教学,教学效果较好,但若选择PPt课件辅助教学,其教学效果就相对差些。3、概率与统计领域内容。主要是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描述,适用PPt课件或Flash 课件辅助教学,而不适合用Gsp

11、课件 。其次,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时,不能忽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注重传统教学与现代技术教学的有机结合,发挥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避免不利因素;注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不可以用多媒体的放映代替教师的板书;不可以用多媒体的步步呈现代替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动手实践。因此教师要对教学的内容进行认真的分析,对多媒体的使用要进行合理的设计。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现从不同教学知识内容和要求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使用多媒体。(一)概念的教学。对于比较直观、静态的概念,教师完全可以放弃媒体而采用传统的板书模式,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概念不断的理解和记忆。对于一些

12、抽象的、动态的概念,就要充分地利于多媒体的优势,直观、形象地加以展示,但重要的概念在分析展示后一般还是需要板书,便于学生进行记忆。如:圆的定义“圆可以看成是一条线段绕着其中一个端点旋转一周,另一端点移动而成的图形”,可利用几何画板中轨迹的功能,给学生以直观的演示,促进了学生对定义的理解。又如,函数图像概念的教学,可采用学生动手操作与多媒体演示相结合。教师让学生先动手描点画图进行探索,体会数与形的结合。在分析点的坐标与图形上点的关系时,若配上几何画板的演示,就能清晰地反应坐标的变化引起点的变化,以及点的变化引起坐标的变化的关系。这样,学生能直观地学到数学中抽象、枯燥的知识,自己的动手操作更加深了

13、对这种抽象、枯燥知识的理解。(二)定理、性质、推理证明、解题方法及过程的教学,一般以传统板书为主。定理、性质的推导、证明、解题过程一般是课堂上的重要内容,有必要在黑板上一步一步地分析、推导,让学生有一个思考、理解、记忆的过程,也能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尤其对基础薄弱,推理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有了充足的时间进行理解、记忆、模仿和摘一些笔记。这个过程若用多媒体放映,停留时间较短,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妨碍了一部份学生学习和思维。笔者曾听过一位教师上的“一元一次方程解法(一)”公开课,教师从头到尾没有板书,最后由四位学生板演解四个方程,结果其中两个学生移项符号出现错误,一个基础差的学生不知道如何

14、移项。原因就在于学生只注意到教师多媒体课件的演练过程,而缺少了对每一步骤由来的思考。(三)探索性问题的教学。一般采用传统与媒体相结合原则,问题的出示一般采用PPt幻灯的形式,探索的过程教师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给学生以适当的指导,并给学生留有自主探索和师生适当交流的机会,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切不可按教师的设计意图一个环节扣一个环节呈现。表面上教学很流畅,问题也得以顺利解决,但学生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锻炼和发展。如“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探究,笔者用PPt呈现问题,然后以四人一组每组分发不同的四根小木条,让学生动手去拼,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就会感悟到组成一个三角形三边应满足的关系,

15、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对在学生探索中可能会碰到的抽象的难以理解的问题,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形象直观地加以展示,以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如:“用坐标表示轴对称”中探究点(x,y)关于x轴和y轴对称点坐标规律,可让学生画图、交流、归纳得出规律,然后再用几何画板形象直观地加以演示促进学生对规律的理解记忆。再如:“三角形中边角之间的不等关系”的探究,可让学生通过画图、度量、折叠等手段进行探索,得出初步的结论。此时对知识的获得仅仅局限在有限的几个三角形中,那对于不同的三角形结果又如何?学生思考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要画许多不同类型的图形,很费时,这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几何画板的优势,拖动顶点来任意改变三角

16、形的形状,随着图形的改变,相关数据的改变也随着改变,规律也就直观地体现出来。这样做学生经历了探索的过程,使用了各种探究的方法,也积累了探索的经验。因此在问题探索的教学中能让学生通过活动获得解决的问题,教师应该给学生活动的机会,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能力,不能简单地以多媒体的展示代替学生的想象和思维。当然该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演示的时候,还是要大胆使用。五、数学多媒体课件使用的几点简单建议1、课件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思维特点、认知规律、记忆规律。合理使用,重点突出、突破难点,从而有效的完成教学目标。2、制作的课件力求简洁、实用,不追求花俏,避免多余的画面、动画、音效等无益信息对学生注意力的影响

17、,冲淡了学生对学习重点、难点的关注,最终影响到教学的实际效果。3、单幅画面的文字不易过多,字体不易过小。一般字体的大小不易小于28号,并要加粗。有些教师为追求信息量,尤其是练习巩固,在一张幻灯片上显示过多的内容,造成字体变小。过小的字体不但使有些同学看不清内容,而且极易引起学生视力上的疲劳,于学生无益。4、引用他人课件时要进行合理取舍,使用时要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融入教师的教学思想,体现教师的特点。5、要学习掌握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常用软件。经了解许多的数学教师很少使用几何画板软件甚至没有接触过。其实几何画板可以说是专为数学教学服务的软件,它有非常强大的作图功能,能非常直观的反应数与形的结合、点的轨迹、图形的动画等等。掌握一些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和软件应用技能,能使多媒体课堂教学更加合理,更加优化。参考文献:1刘朋现代教育技术与综合学科课程整合方法与实践 M.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62李克东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3丁兴富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突破口:从校校通到班班通革新课堂教与学的新生代技术电化教育研究,2004(11)4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