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论文:分工合作教研活动的一次实践与启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论文:分工合作教研活动的一次实践与启示.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分工合作教研活动的一次实践与启示【内容摘要】分工合作教研活动,改变了过去粗线条的听课、评课方式,从课堂结构分析与课堂练习分析,课堂提问分析,学生课堂状态观察,课后问卷调研、测试等多个角度发现了现行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得到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为今后教师研究课堂教学行为,解决存在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关键词】分工合作、观课、信息搜集、启示、数学分工合作教研活动,它改变了过去粗线条的听课、评课方式;从多个角度发现了现行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得到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为课堂教学中如何关注困难学生,如何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如何促使学生思维活动的有效开展等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证材料。本
2、人有幸全过程的参与了这次活动。现把有关信息加以搜集整理,供各位同仁借鉴与作深入探讨的参考。一、课前准备工作1、座位表(学生按水平划分为A、B、C、D四级,填在座位表中相应的位置,观课教师人手一份);教师的教学流程提纲;调查问卷;测试题(满分100分,其中基础知识71分、体现能力的29分,时间大约控制在1015分钟)。2、教师分组,明确任务。听课教师共计20人,分成5组,每组4人:组别任务A课堂结构分析与课堂练习分析观察记录课堂教学结构及练习状况。课后访谈任课教师。B课堂提问分析一记录分析主要启问句系列。课后访谈任课教师。C课堂提问分析二记录分析几个较典型的提问阶段的师生互动过程。课后各访谈学生
3、1人。D学生课堂状态观察每人观察记录临近4名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各访谈学生1人。E课后问卷调研、测试课后对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研、测试,回卷时最好分类回收。二、教学流程提纲:(一)引出课题1、 玩一玩:(找朋友)准备一定数量的三角形和正方形纸板,并在一面写上不同的代数式,分给10个学生。(1)请按你手中的图形找朋友;(2)请每组朋友,说说是朋友的理由。2、 引出“同类项”一词,然后由持纸板的学生,重新找朋友。3、 本节课将更全面地认识代数式中的同类项。(二)讲授新课1、回忆第一册所学的一次式同类项的概念:(1)字母相同的项是同类项,(2)几个常数项是同类项。2、提出问题:在代数式中,定义“含有相
4、同字母的项是同类项”是否全面呢?请学生带着问题试着完成以下判断。试一试:下列哪几组是同类项? 分析:(1)通过以上练习引导学生正确归纳含字母的同类项的定义。(2)整理同类项的概念(含字母与不含字母的)。bb2ba a a3、根据新的概念对照与是同类项,并针对(4)用整体思想令,即类似于一次式的同类项。4、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引导学生说出答案的两种形式:ab+ab+2ab+2ab和6ab,指出结果的一致性,并引导学生结合实际图形解释等式成立的理由。5、指出上题中ab与2ab是同类项,同类项可以合并。6、归纳同类项的合并法则: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都不变。想一想:下
5、列合并同类项正确吗?练一练:合并下式中的同类项:(说明:通过合并同类项可达到化简的目的,即化简的实质是合并同类项,化简后的式子显然更便于计算,从而解决问题。)赛一赛:求代数式的值,2xx3x其中。动一动:用含的多项式表示图形的面积(四人小组讨论完成)(三)小结:1、同类项的概念及合并同类项的法则,2、若代数式中有同类项,一般需先合并同类项化简。(四)课堂练习与作业布置(略)三分工合作教研活动活动前,设定各组组长一名,各组按照上述的设计,再一次明确每人具体的分工任务,落实各自的任务:如各组就观课的重点进行分析,有的组根据座位表安排组内成员观课的位置,所观察的学生;记录问句的组为了不遗漏每一句提问
6、,准备好录音机等。四、课后的信息收集工作1、 教师访谈课后对任课教师的访谈中,大家先提了如下几个问题: 谈谈本节课设计的整体思路; 本节课的初始问题是什么?你对提问是如何考虑的? 先判断概念训练,这样安排的意图是什么? 本节课虽然题目比较简单,但你让学生思考的时间最短10秒,最长1分钟;四人小组讨论也只有23分钟,你对学生思维的深度怎样估计?设计时如何考虑面向全体? 动一动的问题有没有体现出合并同类项的法则,这样安排有何意图? 谈谈对本节课教学效果的自我估计,你对选择的教学方法的自我感觉如何?2、学生问卷调研表一 问卷调查结果(调查人数:59人)1总体上说这节课你掌握了多少?全部大部分一半不到
7、一半62.7343.302老师分析后你想到的全部大部分一半等待答案76176.803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满意较满意一般不满意7525004你上课注意力集中吗?集中较集中一般差91.58.5005整堂课的节奏你跟得上吗?完全跟得上跟得上一般跟不上7129006你对教师的意见与建议有4个同学说气氛不活跃了,但效率高3、学生测试结果表二 (满分100分,测试时间15分钟,测试人员59人)内容平均分合格率优秀率反映双基(71分)反映思维灵活性反映思维批判性反映整体思想反映创造性正确率88.696769070581006.8其中反映思维批判性的试题是:是不是同类项?反映整体思想的是:与是不是同类项?反映创造
8、性的是化简:。五、信息汇谈 评课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小组交流,每个成员按分工,组内交流在课堂上观察到的情况、案例及个人的评价。组长负责搜集整理。第二步,大组汇报。这里摘选各组较有代表性的一部分(“D”指D组代表的发言,余同): D1:我观察的A类学生主动性强,思维敏捷,有超前意识,反映快,能紧紧跟上教师的思路进行思考,积极举手发言,面部表情丰富,小组讨论时成为主角,其中男生主动,却不太注意书面表达,女生比较内向,但书面表达较完整; B、C类学生反映普遍要慢一点,不像A生那么活跃,一般能跟上教师的思路进行思考,能配合教师完成各项任务,但有错不太肯主动订正。而D类学生表情呆板,从不参与讨论,没有表
9、达自己想法的意思,缺乏基本的判断能力,常常处于一种似懂非懂、部分接受的状态,整体意识差。如赛一赛题目:前面能做出来,而后面就有点反映不过来,教师一旦讲新的问题,他的潜意识里却还停留在原来的问题,这样后续学习就会造成失控。另外敏捷性差,一个问题有的学生已经做完,他们还在抄题目。D2:A生与D生的确不一样。A生有自我监控、反思的能力;而D生不但反映慢,不会反思,而且思维容易疲劳。D3:C生中有比A生更快的,但不同的是A类学生能及时纠错,而他们则听之任之。课后询问这些学生,说反正会做,就懒得改正,主要反映在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的区别上。C1:据我们统计:8个例题,教师大小设问70个,问题难度小,停顿时
10、间大多比较少,其中集体回答42个,其余指名回答,学生主动举手少。齐答的缺陷在于,部分C、D生的错误不易发现;也不能发现A、B生的妙解,有些学生完全是滥竽充数,不懂装懂。教师对课堂中问题的设计,在备课中考虑得比较少。C2:课堂教学的核心就是问题,设问应充分考虑学生认知结构的最近发展区,有许多问题,其实不是问题,如果精心设计一下,就可精练得多。最重要的是如何促使学生提问。C3:课堂教学其实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因此,教师要考虑如何让他动起来。比如,学生归纳出同类项的概念后,可以请学生自己写几个同类项,不要怕学生写错,反而最怕他不错,这样可以及时反馈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程度;而像化简求值题,有合并,又
11、有代入求值,学生往往不知什么时候算做好了,因此,教师可以让一个同学上来做,然后请别的同学帮他改正,这样效果要好得多。B1:统计一下,本节课教师共设问98个问题,其中独立性的40问,骨干性的20问左右;问句类型为:过渡、顺接性问句占70,人际性问句占10;推理性问句占20,其中创造性的约5,批判性的约15。总体来说,本节课问句设计结构性欠强。B2:这么多问题,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就非常少,而我们课后询问学生时间够不够,学生说:“够了”。充分说明问题的难度过小,教师设问时经常把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逐步提问,使学生不动脑就能回答。问题设计应遵循启发式原则,避免随意性;对问题的质疑、评价少了,可逐步启
12、发性深入。A:多媒体教学虽然增加了教学密度,但学生看电影一般,看过就忘记了,应把学生练习过程,特别是问题学生的情况反映出来,以便及时监控、反馈纠正。六、启示听课、评课作为一种日常的教学评价手段,是学校教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教师之间互相进行沟通、交流,取长补短,共同促进教学业务水平的提高,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渠道,也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了发展的平台。但是,过去的听课、评课方式由于方法单一,观察面狭窄,又缺乏必要的实证材料作支撑,形式化现象严重。一方面,教师的教学沉淀越积越多,总感到没有办法加以克服;另一方面,教师对大量信息的流失既感到熟视无睹,又没有办法加以搜集,课堂教学研究一直深入
13、不下去。分工合作观评课以多样化的视角,求实的态度为课堂教学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契机与方向,从以下几个方面带给我们有益的启示。1、研究角度的转变过去的听课、评课往往只局限于研究教师的教学行为,如教学设计是否新颖、合理,教学过程是否流畅、自然,对教材重点的把握、难点的处理是否得当等等,当然这也是重要的;但对课堂的主体学生学习的真实状况则很少涉及到。分工合作教研活动则能对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予以长久细致的观察、分析,并结合访谈、测试等形式,客观反映了各类学生在学习中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思维的活跃状态、主体参与度、合作交往意识以及学生在学习中的信念、动机、情绪等情感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等,以此反映教师的课
14、堂教学行为是否合理、可行、有效。从这个层面上说,分工合作观评课研究的角度其实已经体现了新课标所提倡的“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的教育理念。2、研究方法的转变过去的听课、评课往往多以谈教师的各自感受为主。视野狭窄、信息单一不说;又比较模糊,感性成分居多,缺乏有说服力的证据,难以让人信服,常以权威的发言作定论。分工合作观评课能真实地再现了教学的全过程,不仅信息量大,对研究对象的观察又细致、深入,并且通过调研、测试、访谈等方式重视实证材料的搜集,使评课过程中教师的话题不仅广泛,对各种现象还能站在理论的高度如同解剖麻雀似的富有针对性、准确性、深刻性。此种
15、研究课堂教学行为的方法,能让教师不断摆脱经验束缚,运用现代教育理论解决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事实证明,分工合作观评课以“参与”和“合作”为特征的研究方式,正是“行动研究”所倡导的研究课堂教学的方向所在。3、评价方式的转变传统意义上的数学教学只是强调知识或技能的传递,强调教师对教学的控制,注重学生接受式的学习。因此,评课的重点往往放在对教师宏观调控课堂气氛、整体驾驭教材、如何把握知识重点、难度、讲深讲透知识等能力的评价。直接导致了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常常考虑如何以最快速度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然后组织学生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进行大量的操练。所以,重结果、轻过程等教学现象的出现并不偶然。分工合作教研活动则更
16、关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参与意识;如何设计问题情景,以体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如何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个性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如何监控学生的思维过程,了解学生的想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提高学生的反思与评价水平;如何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等等。上述评价内容必将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从而不断反思和研究教学行为,开展创造性教学,构筑更适合学生发展的平台,以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分工合作教研活动以新课标所倡导的理念,结合学校教学工作的实际,为广大教师研究课堂教学,反思教学行为提供了具体的方法,使问题解决更具针对性、时效性,对教师日常的教学评价也有了恰当的方法。只要我们努力实践,大胆创新,不断总结完善,一定能使分工合作教研活动模式在中学数学改革中起到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