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论文:从传统听课到课堂观察.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53528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数学论文:从传统听课到课堂观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数学论文:从传统听课到课堂观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中数学论文:从传统听课到课堂观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论文:从传统听课到课堂观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论文:从传统听课到课堂观察.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从传统听课到课堂观察摘要:听课,其实就是走近和走进课堂,近距离的目见耳闻师生课堂生活中呈现的言与行。我们对一堂课进行观察,分为四个方面:课堂文化、课程性质、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关键词:传统听课;课堂观察;量化表;实验;区别一、传统的听课听课,对于教师来说并不陌生。凡是教师,都有听课和被听课的经历。然而,听课到底应该怎样听,又该听些什么,对于新教师而言可能是比较模糊的。我们从网上不难找到很多有关听课的资料,对于听课也给出了详细的定义。“听课是一种对课堂进行仔细观察的活动,它对于了解和认识课堂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课堂上许许多多司空见惯的问题经由听课者自觉的观察,就可洞见到很多值得探索、深思的地方。

2、听课是提高教师素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听课应该怎样去听?应该有备而去!首先应该了解上课的内容,了解教师上课的意图以及本堂课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等等。并且在课堂上还要观察学生的反应。所以我们听课第一是要“听”授课老师对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或是教学任务的落实情况;其次,是要“听”授课老师对于完成这些教学目标或是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再次,要“听”授课老师对于当节课的课堂组织情况;最后,作为听课人,还要“听一听”自己的心声,也就是说在自己听别人讲课的同时,还要反思一下如果这一节课让自己来讲的话,自己又会采取什么样的教学过程。听课,就是走近和走进课堂,近距离的目见耳闻师生课堂生活中呈现

3、的言与行。我们期望这一见闻是客观的、准确的,期望这一呈现是真实的、自然的1。二、课堂观察什么是课堂观察?最初接触到这个词的时候还感觉比较模糊。从字面上的意思理解,就是对课堂进行观察。本学期的第一次教研活动,我们就进行了一次课堂观察的实验。之后我才知道,我们把传统的听课改成了课堂观察。课堂观察是通过对课堂教学某个或某些问题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研究活动。它要求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和辅助工具(如相机、录音笔等等)进行观察。我们对一堂课进行观察,分为四个方面:课堂文化、课程性质、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前三个方面都是围绕学

4、生学习而来的,所以学生学习是中心。对这四个方面还专门制作了量化表,根据表格需要相应的填上在课堂上所观察到的内容。课后,被观察者就可以通过这些量化表总结反思,并且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质量。首先说说课堂文化。一般来说,我们去听一堂课都不会怎么在意教室里的布置。但是环境对于学生学习来说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要观察教室里是否有这一门学科的内容,例如数学,教室可以有公式、几何图形等等。其次是课程性质。被观察的课堂上的是概念课、习题课?是新课还是复习课?课堂的目标,重难点,教师上课的意图、设计等等都是观察者需要了解的内容。再次看看教师教学。包括教师的语言艺术、行为艺术、讲解得清晰与否、是否能引起学生

5、的注意、调节课堂气氛的手段等等。最后谈谈学生学习。整堂课其实都是围绕学生学习而来的,所以学生的学习成了主体。在课堂上应观察学生是否有兴趣,能否听懂老师所讲的,能听懂多少,做题的速度与质量,对于整堂课的反应等等。三、课堂观察实验我观察的是初二的一堂课,内容是“最简二次根式”。上课之前,教师先大概说了一下上课的内容和设计。然后有四种量化表分发给每位老师,我拿到的是学生学习的量化表,被分到第四组去观察七位学生,并且附有学生的座次表。那么我就谈谈自己所观察到的情况。由于课堂采用DJP模式上课,所以座位也是围坐式。上课之前就有组内一个学生整理整个小组的书桌,将上课需要用到的书籍和工具全部摆放在左上角,这

6、一点是量化表里要求填写的,需要填上几号同学没有准备好。上课开始是课前侯读,需要观察学生是否认真、声音是否洪亮。接着是检查学生的作业,需要将七位同学作业做到哪一题都详细记录下来。老师正式上课后,我负责记录学生听课的认真度,哪个同学不认真,哪个同学特别认真,哪个同学会记笔记,哪个同学会跟着老师的思路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哪些同学举手积极等等都要做详细记录。习题时间,要观察每个学生的做题情况,全部正确的、错了一道的、没做完的、一点都不会的,这些就是我观察记录的内容。学生在黑板前讲解时,小组内的学生是否认真听,是否会找出错误并且提问,小组内讲解时有没有达到目的和效果,组长是否负责,学生和老师的互动有多少

7、要观察记录在量化表里的东西很多。在课堂记录期间,要观察的太多太多,我很深刻的感觉到这不是平时的听课,这完全是做一次课堂的深入研究,比坐在一张椅子上拿着一个听课本要累得多,因为我要随时走动观察学生的情况,而且要进行记录,细致到是哪一个学生。这些都必须在量化表详细记录下来。课后,凡是进行课堂观察的老师都有相同的一个感受,那就是要观察记录的内容很多,但是这才是最真实最自然的最客观的一堂课的听课。四、课堂观察与传统听评课的区别(一)、关注方面不同。传统听课主要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而课堂观察是从四个方面进行观察,并且每个方面都有很多细小的项目需要观察。(二)、处理方式不同。传统听课后,听课教师和被听课

8、教师围坐在一起,各自谈谈听课的感受和意见,也就是常说的评课。课堂观察的量化表最后都会汇总到被听课老师的手里,通过认真阅读,找出自己教学的不足并且进行改进。(三)、工具不同。这个是最明显的,传统的听课就是一人一个听课本,记录的要求和格式没那么严格。课堂观察全部用的是量化表,而且还会用到录音笔和相机等等工具。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四)、主体不同。传统听课主要“听”的是教师,看教师怎样上课、怎样调节课堂,因此主体是教师。课堂观察主要观察的是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其实都体现在学生的学里面了,学生的掌握情况就直接反应教师的教学情况,所以学生的学习是主体。可以说,教师的课堂行为、学生的学习习惯及课堂环境都在影响学生的学习。当观察者进入课堂观察学生的学习,关注学生是如何学习、会不会学习、以及学得怎样时,在一定程度上会引发学生行为上的改变。观察课堂中的其他行为或事件,如教师教学、课堂文化等,通过教师行为的改进、课程资源的利用或课堂文化的创设,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所以,教师参与课堂观察始终指向学生学习的改善,这也是课堂观察与传统听评课最大的功能区别。课堂观察特别适用于教研组的听课,给予各个老师不同的量化表,集体观察课堂,更加能够集合集体智慧,让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质量得到很到的提高。参考文献1 引自报纸:崔子和:什么是理想的听课与评课,中国教师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