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论文《初探新课改中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53650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初探新课改中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初探新课改中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初探新课改中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初探新课改中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初探新课改中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初探新课改中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教学论文《初探新课改中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中物理教学论文初探新课改中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摘要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新课改之后,任课老师明显感觉课时的不足,为此我们高一备课组论课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根据课堂教学经验总结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和学生素质。经过一年的新课改教学实践,总结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的几个渠道。关键词 兴趣 课堂效率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我们必须不断进行教学反思,不断探索和学习新的、适应现代课堂教学要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课堂效率,体现教学的应用性原则,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经过一年的新课改教学实践,我总结了以下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

2、课堂效率的几方面:教学内容充实、丰富、精彩;教学形式活泼多样,特别是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提高了教学效率;课堂气氛轻松愉悦、活跃、寓教于乐,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小组合作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师的及时评价,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一、培养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教育家赞可夫认为:“教学中一旦触及学习的情感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系统论告诉我们,有兴趣就容易接受外界新鲜事物,形成开放系统,这样就能抗拒外界干扰,提高接受效率。由此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者成功的内驱力,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的灵感。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路人,合作者,应该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愿意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做学习的主人,这样学习效率一定会大大的提高。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有许多学生对于自己喜爱的教师、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等都会表现出极大的投入,其学习思维就会与教师的教学保持着和谐、完美的统一。在我们的新教材中,设计了许多小栏目,这些栏目不是使教材更漂亮,更好看,而是帮助我们老师去采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兴趣。学生如果学会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就会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作为教师就应该认真研究学生的这种心理倾向,并通过这种途径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倾向,要充分相信每一位学生的

4、潜能,鼓励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我常在教学设计中一开始就把任务交给学生,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学习知识,利用多媒体,实物等创设情境,采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游戏等方式组织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效率。例如:前一段时间,我在网上看到美国教育软件开发者所推出的一种适合儿童学习的教学软件,它类似游戏的设计,利用电脑来让学习者完成某种任务,并在过程中设计上许多的障碍,内容上包含诸多的知识,目的是让学习者在游乐中汲取知识。当然,教师也要在其中扮演角色,引导学生完成任务。这种软件的图案设计十分的漂亮,十分吸引人,不单单是小朋友,连年近半百的老教师也对它十分感兴趣。另外,生动的情节,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学习效率大大

5、地提高,对此我很受启发。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一个课件中,尝试设计了“闯关小游戏”的环节,由计算机判断是否做对,如果答错,便会出现“再试试”并返回出错的地方;如果做对便会出现学生喜闻乐见 “你真棒”的动画,然后进入下一关。结果表明,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二、适时点拨,雪中送炭,给学生成功的体验如果把整个教学过程比作一台戏,那么学生是演员,教师就是导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大胆地让学生唱主角,教师要心甘情愿地作好幕后的导演(甚至服务员)。美国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认为学习任何东西最好的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坚持启发诱导,民主教学

6、,反对满堂灌。科学地处理好教材和知识的难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教师对教材和知识的难度的处理也影响课堂互动的气氛和效果,学生“听懂”、“学会”、“会学”就有兴趣,课堂气氛自然就会活跃,“迷惘”、“困惑”、听不懂、学不会,课堂气氛就会沉闷。知识过于简单,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知识过于复杂,学生却因接受不了也提不起兴趣。所以,课堂学习的知识最好是适中,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心理上产生一种学习的满足感,也就是说,学生经过努力能够理解和掌握的知识,才能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积极的内心体验。因此,教师对教材的处理,要突出重点,分散难点,从而使学生在每一课的学习中,既有一定的知识坡度、难度,经过一定的思

7、考又能学习掌握,这样他们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就能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教师讲课离不开讲解,但讲解要富于启发性,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积极解决问题。教师要时刻提醒自己“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切不可在眉飞色舞的讲解中得意忘形,手舞足蹈的表演亦要适可而止。教学的成效,不但取决于教师对教材居高临下的认识水平,深入浅出的讲解水平,而且取决于教师把教材、教案这些静态知识转化为动态信息传递给学生的引导水平。讲解旨在为学生指导正确的思考方向,启动学生自身的学习内驱力,发挥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教师的讲解不在多,而在于适时、适当。一个精确而适时的设问可以使学生脑海中掀起轩然大波,一个巧妙的点拨可以使学生从百思不解中

8、豁然大悟。在生物课堂教学中,不要将结论性知识直接塞给学生,而是教师首先提供相关的信息、素材(包括图、表、科学实验与科研成就,生产、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分析、思考,让学生自己领悟出结论性的知识。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比较推理分析的能力,又能够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如在传授“线粒体的分布”的知识点前,我为学生活动提供了下列材料:(1)德国生理学家华尔柏在研究线粒体时统计了某动物部分组织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肝细胞950个,肾皮质细胞400个,平滑肌细胞260个,心肌细胞12500个。(2)在小鼠受精卵的分裂面附近线粒体比较集中。(3)鸟翼的肌原纤维、精子的尾部线粒体数目较多。再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材料,看能得出

9、什么结论,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线粒体主要分布在生命动旺盛部位”的结论知识。三、巧用多媒体等各种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实现了多种感官的有机结合,从而使知识能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形象地展示于学生的面前。那些过于抽象、难以想象、难以理解的知识,往往教师讲十遍和讲一遍一样,甚至越讲越让学生迷糊,但在多媒体的帮助下变的从未有过的简单。动画模拟不但能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凭空想象、似有非有、难以理解之苦,同时还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能动主观性,化被动为主动,产生特有教学效果。 虽然,制作这些课件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大量辛苦的工作,但一个人的辛苦能带来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轻松,仍然是值得的

10、。但并不是所有的课都需要、都能用多媒体,我的原则是:不需要用坚决不用;可用可不用一般不用;不用不行一定会用。借助于现代教育技术,能通过多种方式看到、听到学习的生物体,改善生物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效率,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四、通过实验,给学生以经历探究和体验。现行的高中生物新教材共安排实验、实习、动手制等,这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获取终生有用的知识和技能提供了条件,也给学生通过实验体验,获取知识提供了舞台。教师要创造条件,选佳最佳的实验时间与传授理论知识相融合,可先让学生实验,再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也可将实验贯穿在理论知识的课堂教学中。如在“酶与代谢”一节新课的理论教学之前,让学生完成两个实验比较过氧

11、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通过这两个实验,学生获得了感性认识:酶的催化效力高于无机催化剂;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不能催化蔗糖水解。学生具有了这些感性认识后,再来学习“酶的特性”理论的知识,就有了基础,就避免了老师将酶的特性的知识硬塞给学生和学生苦苦背诵的尴尬局面,同时也使学生明确了知识的发生过程和生物学是一门实验学科的深刻内涵。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的科学,教师不仅要开足用好高中生物教材中所规定的实验,还要开动脑筋,因地制宜,通过增加实验次数来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对掌握好生物知识能起到

12、明显的作用。五、建立小组,鼓励小组合作学习生物课对于学生来说应该是快乐的,因此应提倡“人人参与生物课堂,人人体验生物快乐”,鼓励所有的学生加入到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来。可以小组探究式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在课堂中设置开放性问题,通过小组讨论提高了学生互动、合作的学习效率,培养了学生分析、类比、归纳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将全班授课制条件下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关系,将传统教学与师生之间单项或双项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项交流,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促进了学生心理品质

13、发展和社会技能的进步。在研究性学习教学实践中发现,教师指导学生组成合作学习小组,更适宜让学生获得从事科学研究的体验和技能;更有利于研究性学习的认知、情感和技能目标的均衡达成;有利于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研究性学习,开发每一位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小组讨论,同桌共享资料,最后问题汇总,这样提问的对象的面就拓宽了,既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可让更多人分享成功,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六、以激励作为主要的评价方式提高课堂效率其实主要就是要解决高质量与低负担的关系问题,如何运用激励评价既能提高教学效率,又能真正减轻学生身心负担。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是为学生服务的

14、。好的评价是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可以提高学习效率。由于多少年来,“一卷定终身”的考试评价模式根深蒂固,深深的影响着教育教学的一切活动,所以教师喜欢用标准答案去评判学生的回答,学生们也怕自己的答案教师的不符合而遭到别人的嘲笑,因此,不敢提出自己的见解,久而久之,学生懒于思考,课堂上一片沉默,交流谈不上,创新精神的培养更谈不上。所以对学生的回答给与激励式的肯定,尽量减少对学生思维的限制,而是加以引导,使学生敢想会想,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生根发芽。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一旦有了满足感和成就感,就会激发起强烈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习效率,鉴此,鼓励学进行成果演示,能增强他们的动手和创造能力。探究性作业与实践活动在每一单元结束后进行成果汇报。这不仅仅是成果,更重要的是对自己、对他人工作的肯定,也是对自己努力的肯定。受到肯定的学习必然是令人快乐的学习,是真正的学习。以上是我这一年来的一些体会,其中尚有许多值得推敲的地方。当然,课堂是变化多端的,“书是死的,人是活的”,教无定法,决定一节课效率高低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如何备好课、如何处理后进生与大多数学生之间关系、如何进行有效课堂管理、课后辅导等等,但我们只要多思考、多探讨、多研究、多实践,课堂效率肯定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