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发言材料――《浅谈初中生习惯养成教育》.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53750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发言材料――《浅谈初中生习惯养成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中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发言材料――《浅谈初中生习惯养成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中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发言材料――《浅谈初中生习惯养成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中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发言材料――《浅谈初中生习惯养成教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中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发言材料――《浅谈初中生习惯养成教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发言材料――《浅谈初中生习惯养成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发言材料――《浅谈初中生习惯养成教育》.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中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发言材料浅谈初中生习惯养成教育 学校教育的核心是教书育人也就是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而以习惯养成教育为切入点,可以从新生入学开始,就教育学生学生从做人的根本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长期坚持,养成习惯,持之以恒,使学生成长成才。作为新时代的班主任,我们要把工作的重心放在习惯养成教育上。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育是什么?就单方面讲,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一、习惯养成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意义初中阶段,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并逐渐进入心理叛逆期。在多年的班级管理工作中,我逐渐认识到:与其喋喋不休的告诫学生不许这样、不许那样,不如教

2、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只有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的所有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才有可能达成,才会有效果。也就是说,习惯是一切学习活动的根基。为此,近年来,我开始在班级管理中注重抓好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并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现在,我的班里基本做到了“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学习氛围明显好转并带动了学生学业水平的整体提高,我们班也从一个七年级的落后班成长为八年级的优秀班:在学校组织的学业水平检测中,优秀率居年级之首;我们班的篮球队可以迎战本年级其他班组成的联队班级各项工作都走在年级前列。二、初中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养成那些习惯)。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学生们自小在泥土中摸爬滚打

3、,缺少良好的卫生习惯。到了中学还不注意个人卫生,常常是值日生刚刚扫完,接着就有人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由于小学阶段的师资严重缺乏,许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知道怎样预习新课,抄袭作业的现象在中等生中大量存在。受农村粗犷的家庭教育的影响,许多学生缺乏文明礼貌的习惯。在日常交往中粗口频出,甚至有的学生在课堂上进教室不知道喊一声“报告”,推门就进教育专家孙云晓建议培养学生10个良好习惯:说了就要做(诚实守信);耐心听别人讲话(尊重别人);按规则行动(规范行为);时刻记住自己的责任(不忘责任);节约每一分钱(学会节俭);天天锻炼身体(健康第一);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物归原处);及时感谢别人的帮助

4、(勇于表达);做事有计划(成功必备);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喜欢清洁)。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我在班级中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习惯养成教育:1、文明礼貌习惯教育。我们发现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管,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他们生活在无忧无虑、衣食富足的家庭里,大多数孩子除了爸爸妈妈的疼爱外,还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溺爱(特别是留守儿童),很多孩子自私、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甚至具有某种破坏欲和攻击欲。对人态度冷淡,缺少爱,不关心别人,对长辈不够尊重,没有礼貌,这些孩子情绪波动大,想干啥就干啥。不顾及别人,为所欲为,我行我素,往往自私而不自立,任性而又懦弱,好强而缺乏意志。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言行。做

5、事不认真,懒懒散散,随随便便。缺少责任感,他们怕脏、怕累、怕苦,做事常常虎头蛇尾,半途而废。因此,我们首先告诫学生学会做人。具体要求为: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文明礼仪,不忘责任,友善合作。文明礼貌习惯教育作为这项工作的切入点,从新生入学时就已经开始。一年多以来,打骂现象逐渐销声匿迹,尊敬师长、文明礼仪、友善合作的观念深入人心。我们班有位女生,七年级时在一次打扫卫生的活动中对其他同学破口大骂,被其他同学戏称“疯婆子”,现在,则成了班里的文娱委员,同学们也改称她为“金嗓子”,我在班会课上表扬她,她告诉我,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变化的。2、自主学习习惯教育。我曾经对一些学习成绩差的同学做了观察分析,他们中

6、有的明明上课听课状态很好,却在考试的时候成绩不佳。有的学习上很积极,很想把自己的成绩提上去,却屡试不爽。还有的智商很高,却在学习上成了一个逃兵。为什么会如此不近人意?主要就是由于孩子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他们不知道该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学习好的学生。虽然他们内心深处也有渴望成功的梦想,在经历了一而再,再而三的挫败感之后,他们已经悄悄地掉队了,他们认定自己不是学习的那块料。而事实上,他们只是某些个学习习惯没有养成才会出现如此被动的局面。那么一个中学生应培养哪些学习习惯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呢?我认为基本归纳为四点。一、课前预习的习惯。要求学生在上课之前就能知道自己所不能理解的地方,带着问题去上课。这样

7、做不仅能很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能使他们在关键的地方能集中精力从而全面提高上课效率。二、积极参与课堂的习惯。许多中学生的课堂融入性很强,他们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能积极思考,并且能就自己的理解和同学交流探索达到共识。对于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作必要的记录。三、课后巩固的习惯。最低要求是要求学生能独立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中等要求是学生能在课后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总结。高等要求是学生进行延伸性学习,能就某一点自己感兴趣的、或是有疑问的、或是有争议的在课下查找资料从而达到扩充知识面的目的。四、学会提问的习惯。这就要求学生要能善于发现问题。它不是让学生停止思考,而是要求学生能更深入的思考。在学生最困惑时,教师

8、及时给与提醒或指导,才是真正的学习。总之,要求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活动的各个环节,勇于表达,学做合一,学会学习。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它便会以情不自禁、不期而至的方式持续下来,犹如物理学中的惯性力量。“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自觉的学习行为,因而能提高学习效率”。经过近两年的学习习惯培养,我们班已有多名同学从后进生、中等生跃居优秀生行列。我们年级王主任这样评价我们班:“你班的学生很会学习,知道自己找活干。”3、良好的生活习惯教育现在多数家庭孩子都不多,再加上经济的发展使农村田间劳作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所以家长多在生活上大包大揽。什么都不用孩子动手,甚至连他们自己的衣服鞋袜都是爸妈洗。因此培养中学生良好的

9、生活习惯势在必行。简单说来,我认为一个中学生应培养四个生活习惯。一、充足的睡眠。专家指出,一个中学生的标准睡眠时间是89个小时。由于课业负担的加重,中学生长期睡眠不足,后果是令人担忧的。营养学认为,长期睡眠不足会影响人体的一些重要器官的自我调理,特别是大脑和肝脏,造成器官慢性损失、能量代谢失衡、激素代谢紊乱、免疫力下降、营养物质大量消耗,影响人的情绪和学习能力,甚至人的正常思维。二、健康的饮食。目前许多中学生都比较偏爱垃圾食品,比如巧克力、冰激凌、快食面、各种烧烤、各种油炸食品。这些食品共同的特点是:热量高、营养低或者是零营养。长期食用会导致肥胖、高血压、心脏病、癌症等疾病。为了保证营养,中学

10、生要规律饮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一方面,中学生应该能做到生活起居的独立。另一面,中学生也应当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做一些家务活,帮助父母分担忧虑。而家长绝对不能因为心疼孩子或者害怕耽误孩子的学习时间而使孩子失去劳动锻炼的机会,从而把孩子推向懒惰、自私、没有责任心的漩涡中。四、有一个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中学生正经历着从少年走向青年的成长阶段,在少年人生的旅途中,他们会产生许多成长的迷惘和困惑。中学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缺乏社会阅历,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对生活、学习中产生的各种心理冲突不能较好的处理。譬如,消极、悲观、胆小、怯懦等不健康心理。这就要求我们培养孩子乐观向上的情感

11、态度,从而健康快乐的成长。总之,要让学生学会生活。即生活自理、健康向上、勤俭节约、珍爱生命。在这方面,除了平时对学生严格要求之外,我还利用家访、家长会等方式经常与家长沟通,争取家长们的配合。我们的班长是个篮球迷,经常早起(牺牲睡眠时间)或者利用吃饭的时间打篮球(导致营养不足,抵抗力差,经常感冒),家长反映周末不愿帮父母做家务,一心只知道玩篮球。经过我和家长的耐心说服与严格要求,情况已大有改观。除以上三个方面以外,还包括自觉守纪习惯教育、卫生劳动习惯教育等等方面的习惯养成教育。三、习惯养成教育的途径、方法。1、班会是习惯养成教育的主阵地在我们学校,每周都安排一节班会课,这样,我常常把习惯养成的要

12、求在班会上提出来,并帮学生分析为什么这样要求。比如:在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的时候,我在班会课上先讲同学们中间存在的不良卫生习惯,如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然后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随后再举例说明为什么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我告诉学生这样一个例子:在我们村里,有个老太太到城里去帮儿媳妇看孩子,结果不到一个月被儿媳妇撵回来了,说是儿媳妇处处刁难她,不让吐痰、吃饭不让往地上吐骨头、刷碗还非得用洗洁精最后我引导学生分析:婆媳矛盾的关键在于老人长期在农村生活,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而儿媳妇长期生活在城市里,卫生习惯自然与婆婆不同。然后告诉同学们,随着经济的发展,将来我们有可能要到城市里生活,或者农村

13、也要像城市一样住上高楼大厦,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经过这样的分析,学生们再对比平时在家里、在学校里的不良卫生习惯,自然就认识到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的必要性了。同学们互相监督、互相提醒,每天早晨都把教室、宿舍打扫的干干净净,每天晚上回到宿舍就刷牙洗脚,现在我们教室、宿舍里再也闻不到臭脚味儿了,就更不用说蓬头垢面、乱扔垃圾的事了。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2、板报、文化长廊、宿舍文化中的习惯养成教育每一个班会课上的习惯养成要求,我都让同学们在板报、文化长廊、宿舍文化等方面在更新内容的时候有所体现、同学们用各种不同的形式(如:漫画、短文等)体现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不仅同学们喜闻乐见,还受到了

14、参加家长会的家长们的一致肯定。3、正面引导、率先垂范是习惯养成教育的基本方法正如前面的例子,在习惯养成教育中,我不仅告诉学生需要养成哪些好的习惯,还告诉他们为什么要养成这些习惯,怎样养成这些习惯。“不许这样,不许那样”的说教只会激起学生们的逆反心理,正面引导才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此外,作为教师,我十分重视反省自身的行为习惯,因为我知道,中学生很喜欢模仿,班主任老师的一举一动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比如,我们要求学生“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不烫发、不染发、不化妆、不佩戴首饰。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穿高跟鞋-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那么,每天离家上班前,我都会照照镜子、整理一下着装。老师们常对我说:“

15、你班的学生都随你,数你班的学生穿的端正。”4、监督检查是习惯养成教育能否成功的根本保证我们知道,一种习惯的养成至少需要21天的时间,而习惯的巩固则需要90天左右,所以,坚持监督检查才能有效的保证习惯养成教育的成功。除了我自己监督检查以外,还在划分好的学习小组中配备了检查员:有负责检查卫生习惯的、有负责检查学习习惯的等等。我根据需要运用检查结果及时指导、纠正学生的行为习惯。比如:在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中,我发现教室卫生难以保持,就安排卫生委员督促每个小组的负责卫生的小组长监督本组的同学,而我则监督卫生委员的工作。每一次发现教室地板上的垃圾,我都提醒卫生委员注意清理。这样,时间长了,同学们都不好意思让卫生委员清理自己身边的垃圾了。总之,监督检查是习惯养成教育能否成功的根本保证。古印度有句谚语:“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班主任作为学生行为习惯的播种者之一,在其成长过程中,起着相当大的作用:“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一个良好的习惯会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命运。愿我们能好好播种,多多收获。愿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