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论文:对新课程的一点想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科学论文:对新课程的一点想法.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你思我想快乐学 对新课程的一点想法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新教材的教学,找到一条新的教学思路,即:以“问题探究实践创新”的模式,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让今天的学生能从学习中找到乐趣,从而更愿意学习。积极动手动脑。而老师则多从其他角度去探究教学的新方法来适应多变的学生。关键词新课程 探究学习 实验教学 引言: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老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 夸美纽斯 这也是我们目前倡导的最多的一点,“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把学生从被动、苦学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提高创新能力。以下就自身在科学教学中
2、,以“问题探究实践创新”这一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粗浅做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问题意识”是衡量主体性的重要标尺。学生学习能提出问题,表明他已进行过独立的思考和分析,表明他对前人的学问和现成的知识有疑难或产生怀疑,同时更表明他已积极参与到探究过程中来,学生的积极性初步被调动,所以产生问题的过程就是体现主体性作用的过程,也是创造性发挥的过程。但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才深深地体会到,初一学生爱提问,但刚开始时提问的质量不高;学生问题多,但真问题不多,科学学科所说的学会提问,必须是学会提一个真问题,一个有一定研究范围,可以研究的问题。如在艳丽多姿的生物一课
3、中讲有关植物的叶时,我在展示收集的各种大小不一、形状各异、颜色多样的树叶后,先让学生有感知的基础,然后我尝试让学生提出研究的问题,我希望学生能提出“树叶有哪些形状?”、“叶片有什么作用?”、“不同的树叶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树叶的叶脉有哪些特点?” 等指向性强、可研究的问题,但学生的提问让我一时乱了分寸,他们提出了“为什么有树叶?”、“树叶为什么是绿色的?”、“为什么树叶长在树上?”、“树叶有什么用?”等等课堂上不是研究重点的问题,但又不能不回答的问题,所以就会拖延上课的进度,从而打乱教学计划或遇到了无法再进行下去的尴尬。二、试着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
4、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教师为学生提供探究材料、创设探究情境后,应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激励学生按自己的思路去观察、实验、操作,而不是教给学生每一步该做什么。例如在大气的存在一课中讲“空气的对流”开始,学生可以自己动手制作纸蛇,统一拿到学校,在实验室让学生把酒精灯放在纸蛇的下端(留有一定距离)。我可以提出问题:当点燃酒精灯,纸蛇会怎样?问题提出后学生的思维开始活跃起来,有的说纸蛇会转动,有的说纸蛇会上升,还有的说纸蛇会螺旋上升,我也随着学生说纸蛇可能会摆动,此时通过老
5、师参与猜想,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学生更能大胆地设想,敢于质疑。当教师参与猜想后,学生还有一种急于知道“谁的猜想对”的想法,于是想动手实验,亲自看看现象的出现,用事实证明谁猜想的对。在实验中学生发现纸蛇会螺旋上升,此情此景掀起了学生的思维高潮:纸蛇为什么会上升呢?对这个问题让学生根据书中实验和小制作中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创造性实验,从中体现学生的创造力,同时也发挥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要真正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就应相信学生,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他们去探究。当他们遇到困难时扶他们一把,让学生们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真正经历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三、学生
6、在探究中体验发现学习的乐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发生兴趣。在教学中,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进而迸发创新思维的火花。学习科学的兴趣,大都从动手开始,在教学时从一些小实验、小制作入手,增强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实践能力。如在大气的存在一课中有关大气压的实验很多,但是我们不如在教学开始先让学生做一个游戏。教师出示一个装置(饮料瓶里有个气球瓶口套上气球口),问学生:“大家认为瓶子里的气球吹得大吗?谁能解释为什么吗?”大多数人可能预测吹不大,少数认为吹得大。我相信学生当时马上动起手来,有吹气球的、有观察的,也会有吹气球的憋得面红耳赤,
7、但结论肯定只有两种:吹大了或吹不大,我们就可以针对这两个现象展开讲解。另外兴趣的培养也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向学生介绍物理学家重大发明、重大发现的思想、方法和过程,介绍中、外青少年创造发明、发现的事例。如阿基米德怎样从洗澡中得出浮力定律;法国中学生索利亚发明火柴;上海小学生茅嘉凌发明“穿绳器”等,使他们创造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探求心理,在课内外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创新意识。再者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在家里开展趣味小实验。充分发挥学习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根据学生所学的知识设计出简单实验方案,再动手操作。如制作潜望镜、筷子提米、制备硫酸铜晶体、研究种子萌发条件等,并及时评价、展示、表扬。四、激发
8、教师的创新思维教师的创新思维会随着学生的程度、教材的编排、教学经验的多少、教学理念的转变的方面的变化而有所不同。新课程让学生发挥更深的思维空间,同样也让教师有了发挥的余地。例如在科学的实验演示和学生实验中,新的选择让教师从以前的“一刀切式”走向了现在的“自助餐式”。 以前的自然科学课实验大多是统一的,大多是老师演示学生模仿,但在开放的科学课中,教师要让学生选择,必要时也为学生准备大量的学具,以供学生在开展不同研究时选择。如在大气的存在一课中讲大气压,教师可以在让学生看了瓶子吃鸡蛋这一演示实验后,让学生猜想,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瓶子吃了鸡蛋,学生在猜测后,回家动手或课堂学生操作。课堂完成的,那么教师
9、可以多准备几个大小不同的鸡蛋让学生自己上台选择,还可以准备有壳和没壳的鸡蛋,还有气球等,而在加热这一环节上,教师可给学生准备了热水、酒精灯、纸和火柴等供其选择,让学生在讨论和制订好研究计划的基础上,自主上台选择实验的器材,结果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设想,用自己选择的材料探究自己选择的实验。回家完成实验的那就更能发挥学生的想象空间了。五、发挥计算机课件的要求,走信息化之路是必然的。计算机课件的一大优点是形象强,动感强烈,它可以最大限度的调用有用资源,如视、听、读、写功能的大大增强;补充课本中没有的阅读资料;利用网上资源进行相关知识的搜索。所以在科学课中,选取恰当的内容,选用适当的媒体,重视辅助性原则、
10、科学性原则、美学性原则,设计一个多媒体综合课件,可以使课堂教学的气氛比传统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上的专注性,消除学生学习上的疲劳,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总之,课堂中看似平常,却让我们看到了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课堂中,学生由端坐着倾听变成了主动地探究,教师仅仅是学习资源指导和管理者。从选择科学探究起,教师的责任就在于设计教学环境,为学生搭一个学习的“脚手架”,设立一个以学生表演为主的舞台,组织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全面发展为主线”的教学思想。参考文献 1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 韦钰.P.Rowell探究式科学教育教学指导.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3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