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课堂中贯彻环境保护理念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53895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生物课堂中贯彻环境保护理念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生物课堂中贯彻环境保护理念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中生物课堂中贯彻环境保护理念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中生物课堂中贯彻环境保护理念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中生物课堂中贯彻环境保护理念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生物课堂中贯彻环境保护理念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物课堂中贯彻环境保护理念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中生物课堂中贯彻环境保护理念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大庄中学 张保山一、课题的提出我们提出该课题并进行研究,基于以下原因:在当今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下,如何保护环境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的课题,我们知道生物圈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生物圈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生活质量但是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盲目开发、利用和过分的索取,生物圈的环境污染问题变得日益严重了,这已对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威胁,增强全体国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已经成为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如何保护环境应从孩子抓起,因为孩子是二十一世纪的主人,对他们进行保护环境的教育,培养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理念,变得刻不容缓了,而初中生物教

2、学在这方面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初中生物课堂上教师给学生贯彻环境保护的理念变得非常重要了基于以上原因,我们提出了“初中生物课堂中贯彻环境保护的理念研究”这一课题,我们把目光关注于最能体现教育理念和社会成效的意识培养,表明我们愿意在一个新的视野下来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愿意进行有开创性的课程改革尝试。二课题的界定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心理学认为,意识是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是人的个性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特点。换言之,意识有动力作用和定向作用。意识作为一种自觉的动机,是所从事活动的创造性态度的重要条件。学生的环境意识培养是学生众多意识培养的组成成分,是学生保护环境的“内部态度”。培养学生环境保

3、护的意识,就是解决学生保护环境的动机和“内部态度”。培养初中学生环境保护意识是以事实资料为基础,以典型案例核心,以社会发展为动力,通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起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达到意识和行动共存的成效。三课题研究的目标我们确定的研究目标是:1、探索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系列方法与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的意识;2、促进环境保护理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得以贯彻,切实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树立环境保护的素养。四、具体研究以下内容:1、初中生物课堂的现状调查研究2、怎样通过积累素材激发学生环境保护研究3、怎样处理课堂教学与环境保护的联系的研究4、生物课程哪些内容与环境保护有

4、关的研究5、生物课堂中提高学生环境保护兴趣的研究6、加强环境保护理念在授课教师意识的研究7、开展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研究8、体验生活与学生环境保护的研究9、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和初中生物课堂的联系,强化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研究五研究的过程与方法本课题计划研究期为一年,主要运用行动研究法,辅之以观察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各种方法进行研究和实验。研究对象为全校初一、初二、初三各班学生。我们认为,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基础,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必须抓住课堂教学主渠道,立足课内,拓宽课外,以讲读教学为载体,以学生生活和课外实践活动为源泉,以有效激励为动力,提出“三结合”

5、的生物课堂教学及其环境保护培养的思路:1生物课堂教学内容与环境保护意识相结合即在教学中通过教学内容讲读,并联系学生的实际,有意识有目的地向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理念的引导、指导、训练,树立教学内容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有力结合点,让学生在学习生物课程的过程中有了环境保护的意识,具体实施做法如下:(1)以教学内容为载体,重视联系生活的实例,指导学生建立学习内容和环境保护意识的联系生物教材里选的多数是环境保护的内容,教材中的大量材料,使学生们无论从感性上,还是从理性上,都受到深刻的教育,而且还使他们掌握大量环境保护材料,包括各种实例。教师如果能将讲读教学与环境保护有机的结合起来,是提高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一个有

6、效的途径。(2)重视环境破坏带给生物圈,人类的影响,在我们的生物课本中有许多环境破坏的实例, 这就需要 教师指导学生去分析它,从内容,原因,后果等方面,在学生脑海了行成环境保护必要性(3)针对教材内容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讨论,理解环境破坏的最终原因。依托教学内容阐述新观点与认识,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讨论。比如在教授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时,我们重点强调的是它的有限性2初中生物课堂学习的目的与环境保护意识实际相结合这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方面初中生物课堂的学习是为了了解生物,了解自然,了解生物圈,最终保护生物圈,保护环境,为人类的生存服务;另一方面是平时的课堂教学,尽量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了解周

7、围环境的现状,了解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得以树立环境保护意识的紧迫性,鼓励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3、生物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与环境保护意识相结合就是通过生物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是促进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形成的关键之举。课外实践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而且能为学生的形成各种意识提供取之不尽的源泉。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要结合生物课程的特点,充分利用现成的环境来进行,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的课外实践活动。课外活动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什么样的活动方式最能帮助学生现成环境保护的意识,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事物,细

8、心体会万事万物丰富而细致的情感,启发学生善于站在一草一木、一鸟一石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环境的美好,更好地开发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智慧,从而使学生形成环境保护的理念六、课题研究的原则围绕课题研究目标,按照“三结合”思路,课题组教师必须遵循以下五个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教学原则:(1)层次性原则:环境保护意识培养中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行有差异培养,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运用不同的教学激励方式,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不同程度地得到提高和发展。(2)开放性原则: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立足课内,着眼课外,课内外结合、校内外兼顾,确立“培养意识教学观。教育模式变封闭式为开放式,尊重学生的个性

9、,采取自主学习,讨论,等方式培养意识(3)综合性原则:不孤立地进行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也不要片面地认为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是课的任务,要确立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是生物课堂教学的一个方面,(4)主体性原则: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研究兴趣和自信心,尊重学生在生物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解除对学生思想的束缚,倡导自由表达,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对环境保护、对自然、对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5)实践性原则: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让学生运用学习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学习内容和环境保护的息息相关,使他们在课堂学习的同时产生了环境保护的意识。七、研究实施的步骤1、准备阶段:2013年12月2014

10、年1月加强课题组和学生的理论学习、宣传,制定实验方案和工作计划。申报立项。成立课改实验班。2、实施阶段:2014年2月2014年5月在专家指导下,依计划分工、合作、探索。并不断调控,验证结论,阶段反思,子课题总结,实验方案校正,收集研究实验资料。3、反思再行动阶段:2014年6月2014年7月讨论整理研究结论:撰写总结,请专家评正。4、总结阶段:2014年8月2014年12月重复、完善,推广实验,扩大加深新一轮研究。写经验论文,撰写报告,请专家作结题鉴定。八研究预期成果形式1、有说服力的示范观摩课;2、研究活动最终要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3、课题组酝酿系列资料:体会反思,经验论文,子课题小结,

11、阶段总结,调查报告。对研究的过程及其经验的总结形成的研究报告;4、研究活动使教师业务素质大面积提高;5成果形式 论文、学术资料、研究报告。示范课。能力提高的资料。七、经费保障1活动经费:课题研究、开展各项活动、添置图书资料和设备都需要一定经费,这些经费都由学校行政拨款,保证课题实验的正常进行。2激励:对于广大教师和课题组成员围绕本课题撰写的论文尤其是发表或获奖的论文给予一定的奖励。课题研究小组:组 长: 张保山,中学生物二级教师成 员: 高运秀 中学生物二级教师李凤君 中学生物一级教师职 责:(1)组长职责:承担并参与课题的主要研究任务;协调课题组成员的力量,保证课题研究计划的顺利开展;根据研究工作的需要及资金的使用范围决定资金的开支项目,并报请单位负责人及财会人员审核;加强与各级管理部门的联系。(2)成员职责:主动承担并积极参与课题的研究任务,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每学期至少完成两篇研究论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