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论文:通过实践训练促进科学教育.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53954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科学论文:通过实践训练促进科学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科学论文:通过实践训练促进科学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中科学论文:通过实践训练促进科学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科学论文:通过实践训练促进科学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科学论文:通过实践训练促进科学教育.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通过实践训练促进科学教育 摘要: 自然科学是一门研究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科学。通过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学生可以认识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开发自己的智力促进思维的发展。因此,本文结合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通过重视实验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开展假日活动等方法对学生进行实践教育训练,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从而达到科学教育的目的。关键词:实验教学 假日活动 科技意识 在自然科学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提高学生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并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和科技应用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那么,如何在自然科学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呢?以下是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得出的一些心得

2、,以供大家参考。一、重视实验教学。杜威认为,教育就是谨严的不断改造,一切均来自经验,“行”先于“知”,要循着这种自然的途径设置一定的情景,使学生“由做事而学习”。其实大家也都知道,自然科学的各种公式、定理、定律和概念等基本上都是通过多次的实验研究和数学归纳得到的结果,也知道实验对自然教学的重要性。但是,现实中,在强大的考试压力、升学压力下,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难真正实现实验教学的要求,有些实验能不做的就不做。有些学生甚至到初中毕业还没有摸过试管、烧杯,不知道酒精灯应该怎样点燃怎样熄灭。实验教学是自然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能上好实验课并经常组织实验课的自然老师才是合格的自然老师,因为通

3、过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不仅能使学生对理论知识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对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的培养是大有好处的。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加强实验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改革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把部分演示实验改成学生预习然后由学生上台做演示,教师则在旁边指导、帮助,把一些学生容易出错的环节着重指出并一一加以改正(也可以由班级里其他的学生帮忙),尽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比如:“阿基米德原理”的推导实验很多老师是课堂演示实验,基本上都由老师单独演示完成,我就曾经整堂课把这个实验让学生

4、来做演示,效果还不错。当我把实验器材拿到教室时很多学生就开始兴奋了,屁股就开始坐不牢凳子了。我在放好器材后就说了一句话“大家先预习五分钟,然后由预习最认真的同学来设计并完成这个实验!”。五分钟后有些胆大学生开始上台演示,台下学生时不时加以提醒,我在旁边也偶尔指点一下并在心中记下一些出错的细节以便在实验后加以总结。学生在预习和看同伴的演示中找缺点的过程中对理论知识就很好地巩固下来了。2、注重学生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对学生实验的教学,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按“预习操作实验观察和记录分析讨论总结报告”的形式进行,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组织学生认真讨论,分析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根据实验的实际

5、情况实事求是地写出实验报告,从而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沸点”的教学实验过程中,有很多学生设计了一个铁架台,上面放一个垫了石棉网的烧杯,烧杯中放一些温水,水中吊了一根温度计,烧杯下面用酒精灯加热。于是我就组织了一次学生实验。结果出人意料:没有一个学生的烧杯里的水被烧沸腾。后来我把酒精灯换成了酒精喷灯实验才做成功。于是我就让学生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了。学生也是好强的,自己设计的实验不成功他们也是不找到答案不罢休的,于是有很多学生对实验的印象就很深,沸腾的知识也就掌握得很好了。二、理论要时时与实际相联系。自然科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与工农业生产

6、、日常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尽量多地采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的事物或事情,突出知识的实用性。比如在讲到“大气压”的时候我就联系到了家里的高压锅,我设计了一个问题“以前家里是很少烧鸡爪吃的,因为鸡爪的骨头很难烧软,现在烧鸡爪很容易,大家知道为什么吗?”很多学生马上就联想到了高压锅,于是我就把气压与沸点的知识引了进来。 在讲到“根细胞吸水失水条件”时我也联系实际问了学生几个问题“家里咸菜缸里有没有水?腌制时有没有加水?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呢?”于是把“根细胞吸水失水条件”就讲得清清楚楚,学生听得也明白。通过这些学生身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现象的

7、问题的设置和解释一方面帮助学生了解了一些日常现象产生的原因,而这正是学生们想要了解但是家长们却很少能够回答清楚的问题,使学生感到学到的知识有用武之地;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促进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从而促使他们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三、积极组织开展假日活动。假日活动也是加强对学生进行科技知识和科技意识教育的重要阵地。假日活动与课堂教学相比,没有考试和升学压力,假日活动的开展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选择性。把自然科学的教学内容溶入到假日活动中去,让学生真正做到为掌握知识而学。 、假日活动中,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精心设计趣味实验。其实在农村迷信还是很流行的,很多学生家长生

8、病了不是到医院去看病(村里的医疗条件也不好),有时就到村里的“巫婆”那里吃点烟灰什么的就当医病。学生中考前大多要被大人带到庙里去烧香拜佛,平时成绩不好就想到改名字等等。我就针对“抓鬼”的迷信活动设计了一个“清水变血”的实验:我在水中放了些碱液,在木棒上涂了点酚酞试液,然后就在“清水”中弄出“血”来了。这个活动的开展后学生不但增长了知识而且很多学生都表示不再相信“鬼话”了。通过“清水变血”、“快速冷却开水比赛”、“纸锅烧水”等等活动的开展,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帮助学生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假日活动中还可以引导学生设计一些科技小制作。根

9、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引导并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各种科技制作活动,如制作潜望镜、楼梯电灯开关电路、快速除锈等,并组织展评。在这些科技制作中会运用到很多自然科学的知识,比如光的反射、电路的串并联和各种化学反应等等,随着各种科技活动的开展,既锻炼了学生的科技制作和钻研能力,又能为学生将来工作后自制简易用具打下良好的基础。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1、教师还需要指导学生阅读科普读物。航模是我们学校课外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数学生都喜欢参加学校的航模队。但是随着航模比赛的不断开展,要想在航模竞赛中获得好的名次已经越来越困难了,仅仅运用几个指导老师的固有知识来进行改装航模和训练效果已经不是很

10、明显。我就通过鼓励学生自己参与阅读一些课外的科普读物,给航模队出谋画策当参谋,效果不错。所以要想对学生进行更好的科技知识的培养,学校的课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的科普读物,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科技知识和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增加学生的科技知识,还可以适当地组织航模竞赛等活动,调动学生学习、读书的积极性,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科技阅读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适当地组织一些课外社会活动。科学知识是社会生活的延伸,通过社会活动,学生可以利用教材中的知识,结合实际去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如可调查当地环境污染情况等,并写出调查报告,利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和生物知识提出改进意见,还可以结合教材中的内容,调查噪声污染、土壤结构、农村用电等情况。小结: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去学习,而不要总是为了学习的考试成绩一味地多讲多练,提高自然科学的教学效率一定要注重科技意识的培养,通过实验、理论联系实际等实践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各种创新能力和为探索真理而锲而不舍的毅力,从而真正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摘自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编辑:曹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