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论文《略谈诵读体验对学生写作的促进》.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54445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略谈诵读体验对学生写作的促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略谈诵读体验对学生写作的促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略谈诵读体验对学生写作的促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略谈诵读体验对学生写作的促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教学论文《略谈诵读体验对学生写作的促进》.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中语文教学论文略谈诵读体验对学生写作的促进古人一向重视读对于写的促进作用,杜甫的诗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历来都被奉为学写文章的明训。清代散文家姚鼐说的更明白:“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又缓读,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从这里可以看出,古人说的“读”书,是真的张嘴去诵读,而非不出声的只拿眼睛去“默看”。为什么非得是“诵读”?“但能默看”为什么就只能终身做写文章的外行呢?其实道理很简单。语感是左右说和写的一个关键的因素。“语感系由言语形式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生成的,是言语形式这一客观对象主体化的结晶。”所以说,语感的养成,更多的还要来自于听和读的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感

2、受和体验。就像上面所提到的姚鼐,读书讲究“急读以求其体式,缓读以求其神味”,认为这样读得多了,就能“手之所至,随意生态,常语滞意,不遣而自去。”这里姚鼐所描绘的,其实就是一个通过诵读对作品的语言形式和韵味进行充分体验,然后通过积淀这些体验而形成语感的过程。尽管默读和诵读一样,都是语音的运动,但语言形式(如节奏、韵律等)对于感性知觉所起的作用,在默读的过程中很难获得有效的实现。所以说,诵读在这样一个生成语感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只拿眼睛默读所替代不了的。杜甫和姚鼐所作的都是古诗文,学写现代的白话文,诵读是否也能帮得上大忙呢?回答是肯定的。朱自清先生在论诵读指出:“大概学写主要得靠诵读,文言白话

3、都是如此。”也就是说,学写白话文和学写古文一样,主要还得靠诵读。道理虽然容易懂,可是,如今的语文教学中好像越来越不重视诵读对于写作的促进作用了。很多语文老师为学生开出的提高写作水平的方剂虽然仍是“多读书”,可这里的“读”在大部分说者和听者那里常常被等同于了“看”,有意无意之间,就淡化甚至是割舍了诵读与写作的关系。很早就有人对只“看”不“读”的现实表示过担忧了,像语文教育的前辈张中行先生在作文杂谈中就指出:“就我所知,现在不少人是看而不读。看,浮光掠影,甚至词句怎样联系都毫无所感,自然不能学到前人的熟套。心中没有熟套,及至有文要作,自然会感到思路不清,辞不达意。”张中行先生在这里所强调的诵读中的

4、“所感”,也就是我们前边说的诵读的体验。我们来看一段这种“辞不达意”的例文:去年冬天,暮雪纷飞下门前,灾难零散落我家。我的母亲已经五十多岁,但身体却十分的瘦小,体重只有九十二斤。我知道母亲是为了我们三个劳累成这样的,因此我决定用优异的成绩来报答我的母亲,给她轻闲安逸、自由自在的生活。谁知一场灾难来了,我的母亲生病去世了,这对于我何尝不是一种打击?这段文章摘自一篇中考的高分作文。失去母亲的悲伤是何等沉痛,小作者好像也在着力表现这种伤痛。可就读者的感受而言,他并没有把这种沉痛表现出来。“暮雪纷飞下门前,灾难零散落我家”,作者似乎像渲染一下气氛,可是这样一个顺口溜式的骈句混杂在段落当中,有些滑稽,表

5、达效果适得其反。“这对于我何尝不是一种打击?”本来想用反问句强化一下情感,其实“何尝”的句式却淡化了情感的表达。心中有情感,表达上费了些脑筋,效果却不尽如人意。问题就出在作者对语言形势缺乏敏锐地感觉,这是情感和思考很难补救的。这种因为语感欠缺而导致的缺憾,怕是只有通过多诵读经典篇章才能弥补的。上面所论述的是诵读对于学生语感的促进。而当下写作教学所面对的最大的困境还不是学生不能把话说好,而是很多学生在写作文时简直无话可说。学生们过着差不多的生活,或者说都生活在生活之中,为什么有的人就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作文时几乎是信手拈来,而有的人素材的积累却贫乏到无米可炊的程度呢?客观的生活大体相似,可体验

6、主体的心理结构却千差万别。荀子说:“心不在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很多影像出现在学生的视网膜上,却未必能印在他的心灵之上;很多学生身在情境当中,心灵却并不在现场。所谓素材的积累并非机械的观察生活,还需要一颗能够将生活点燃的心灵。学生对素材的攫取,不仅仅要靠眼睛、要靠耳朵,更需要一颗善感的心灵。要改造学生心理结构,尤其是情感结构,使他的心灵敏感起来,灵动起来,诵读,仍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记录: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孔子听见别人歌唱得好,为什么一定要人家再唱一遍,然后自己又唱一遍呢?恐怕不仅仅是为了好玩。李泽厚先生认为:“音乐乃塑造情感者,要唱几遍才

7、能使之巩固,成为情感结构。”从中可以看出,重复从音乐中得到的情感体验,可以使之成为相对稳定的情感结构。上面说的是唱歌,道理与诵读诗文却是相通的。诗文都讲究音乐性,好的文学作品,节奏与声调是与其所表达的情意完全合拍的。诵读的过程中,对节奏、声调、语气的揣摩,就是一个将作品情感逐步明朗化的过程,也是一个调整自我情感逐步趋向作品情感的过程。所以说,诵读体验是一种对作品进行情感体验重要方式,它的作用是强度再大的默读都代替不了的。就像蕙风词话中所说的:“学填词,先学读词。抑扬顿挫,心领神会。日久,胸次郁勃,信手拈来,自然丰神谐鬯矣。”这里强调学写词要先学读词的原因,并非仅仅是为了熟习词的格律。更重要的是

8、在强调通过反复的诵读,对节奏与声调所表达出来的情意有深入的体验(“抑扬顿挫,心领神会”)。并且经过长时间的积淀,使这种情感体验得以改造自我的情感结构,让自己的心灵敏感起来,诗意起来,从而从平常的生活中能获得更多诗意的感动,“胸次郁勃”之后即使是信手拈来之作也是“丰神谐鬯”了。或许还是有人会提出这样的疑问:古诗文尤其是古典诗歌,讲究格律,富有音乐性,那么诵读现代白话文是否也具备这样的效果呢?朱光潜先生为我们做出了清楚地解答:“古文能够拉着嗓子读原因也就在它总有个形式化的典型,我们不能拉着嗓子读语体文,正如我们不能够拉着嗓子谈话一样。但是语体文必须念着顺口,像谈话一样,可以在长短、轻重、缓急上显出

9、情感思想的变化和生展。”“我相信语体文比古文的声音节奏应该更生动,更有味。”道理是这样,事实也是如此。就像冰心先生的谈生命,全文仅有一段,中间不容间歇;句式趋于排比,节奏畅快淋漓。默读该文,会被作者对生命的彻悟所警醒。而诵读的过程中,却能更加鲜明地感受到蓬勃的生机和对生命炽烈的热爱。顾随先生为弟子们讲诗词时说:“好的抒情诗都如伤风病,善传染。”作为读者,我们得尽量主动地争取“传染”上这样的“伤风病”,而“传染”的最佳途径就是诵读。在诵读中体验,在体验中受到感染。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讲究熏陶,讲究感悟,讲究潜移默化。其实就是要让学生的心灵与作者的情感节拍一起律动,通过这样的律动让日渐麻木的心灵敏感起来、灵动起来。有了一颗善感的心,就会有丰富的生活体验,写作时也就不会无话可说了。姚鼐惜抱轩尺牍与陈硕士 转引自周振甫讲怎样学习古文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年11月第1版朱自清朱自清散文全集中集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6年12月第1版王尚文语感论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年1月第3版张中行张中行作品集第2卷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年6月第1版李泽厚论语今读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7年3月第1版况周颐蕙风词话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0年4月第1版朱光潜谈文学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11月第1版叶嘉莹顾随诗词讲记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年3月第1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