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初中古诗文教学中问题和对策思考.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54521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初中古诗文教学中问题和对策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初中古诗文教学中问题和对策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初中古诗文教学中问题和对策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初中古诗文教学中问题和对策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初中古诗文教学中问题和对策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初中古诗文教学中问题和对策思考.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中古诗文教学中问题和对策思考【摘要】当前初中古诗文教学存在只重字词句含义及用法的问题,这与课标精神和课后练习设置的意图是不太吻合的。把古诗文教学的两个目标结合起来考虑,是解决当前古诗文教学困难的有效途径。【关键词】教学困难 课标 课后练习 比较 对策一、初中古诗文教学常见困难:1.老师要求学生记住文言词语的意思,学生不去记,或者记不住。2.老师要求学生对文言词汇进行梳理积累,学生做不到。3.学生积累了一些文言词汇,翻译理解时不懂得用,面对句子,下不了手。4.进行句子翻译时,总要掉词漏译。二、教学初中古诗文的依据1.课标要求:教读古典诗文,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

2、情趣。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2.语文教课后练习题设置 第二册:伤仲永二、 熟读全文,参照以下示例,注意句中的停顿。三 、 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加点的词的意思。木兰诗二、 翻译下列句子,注意上下句的意思是互相交错、补充的。三、 注意下列句子中加点的部分,看看这些句子各有什么句式特点,从诗中再找出一些类似的句子。孙权劝学二、 朗读课文,注意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所表示的语气。口技三、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短文两

3、篇二、 翻译下列句子,填出句中省略的词语,注意加点的词的意思。狼二、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第六册:公输二、根据上下文,把下边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注意句中疑问词的用法。孟子两章三、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思。鱼我所欲也二、说说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或用法是否相同。庄子故事两则二、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曹刿论战三、解释下列加点的词,注意它们意思的差异。邹忌讽齐王纳谏二、辨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愚公移山二、辨析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的异同。3.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古诗文时,必须改变教法,指导学生在咀嚼、体会、感悟和创新上下功夫,放手让学生自主诵读,从整体上去感知古诗文的音乐美。从课后练

4、习的设计可以看出两个特点:一方面,在初中阶段要教会学生朗读文言诗文,读准停顿节奏,注意句式语气。另一方面,掌握常见的文言虚实词是能阅读文言的必要前提,因而这样的练习贯穿文言学习的全过程,不过,这种要求的量随年级的升高而增多,在问题的设计上,往往用“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加点词”“辨析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等形式,显然是强调文言词语的解释、积累必须坚持“词不离句”的原则,也即必须在语言环境中解释词义,这也是学生学习文言的途径和方法。另外,几乎每篇课文后面,都有关于课文内容理解,思想情感体验及评价的思考题,如童趣的第一题是这样说的,“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叙述我看到鹤立云端的景象和遇到

5、那个庞然大物的经过。为什么作者说这两件事都有物外之趣?你认为要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情趣的人?”这表明文言教学的一个目标就是把文言当作“语言工具”来教,另一个目标则是它的人文性,把文言文当作“文化载体”,用以培育熏陶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当前初中古诗文教学存在只重字词句含义及用法的问题,这与课标精神和课后练习设置的意图是不太吻合的。笔者认为,把古诗文教学的两个目标结合起来考虑,是解决当前古诗文教学困难的有效途径。三、解决当前文言教学困难的对策1.大胆改变文言教学设计形式。文言教学容易陷入初读课文,阅读注释疏通文章,解决字词,分析课文的套路,学生容易感到枯燥,有个老师用诗意教学教三峡,首先

6、提出“学习了三峡这篇文章,我们已经为郦道元笔下的美景深深折服。现在,假如你是三峡旅行社的一名导游,你要把”大三峡“的美景推向市场,有游客打算到三峡旅游,请你向他推荐三峡最美丽的季节。”第二个环节:“三峡一文将浓妆淡抹的三峡美景尽收眼底,让我们过足了导游的瘾。你看,本来是山上的一块石头,多情的三峡人就赋予它一个浪漫的传说,又给它取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就成了一个有名的景点。下面,我将提出更难的问题:如果你是一位策划大师,现在为三峡设计景点名称,设计时要紧扣课文的句子。下面给你们五分钟的思考时间,需要讨论的同学可以小声讨论。”第三环节:“大家的策划很成功,现在请赶快拿起笔,写下你的三峡风景策划。”

7、另一位老师用“以今度古法”教文言,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这些方法正是体现了自主、对话、体验、人文特点才取得成功的。2.强化读背要求。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言是表达思想的,现代汉语句子通过一定的节奏、语气、语势表达思想感情,文言文同样如此,初中阶段学生初涉古诗文,会觉得新奇和畏难,如果这时学生能习得古诗文良好的语感,为文言的节奏美、韵律美所打动,必然原意亲近文言,这样既有利于学生保持对古诗文的兴趣,又有利于理解古诗文的含义,又何须老师煞费口舌、少慢差费的卖学习文言的劝世文呢!但是,要达到对古诗文情感内涵的深入感悟并内化,背诵实在比朗读效果要好得多,何况,人对背得的东西的理

8、解会随时间推移、阅历增加而愈益加深,古诗文的语感,包括古诗文词语的理解,应该也是这样吧。可见,读和背各有各的功能和效用,因此,初中语文教师最好要能范读古诗文,而且,从一开头起,就要坚定不移地强化读和背。3.加强阅读和积累。词义识记和诗文阅读应该是一个互为因果的关系,学生掌握的古汉语词汇太少,必然无法完成古诗文阅读,而记不住古诗文词义,根源恐怕在于古诗文的见识数量太少。古诗文常见词语的呈现次数不够,大脑中烙下的印记不深,就不易记住或想起来。高中生之所以对古诗文理解力强些,除年龄大,理解力强些外,见得多应该是重要原因。因此,除课文外,老师选择一定量的课外古诗文供学生阅读是重要策略。4.养成对译习惯

9、。我们对汉语词汇和句子的理解和使用困难不大,但如果要求我们用规范的方式解释句中字词,恐怕就不那么容易了,换成初中学生,困难会更大。学生虽然记住了一些单个文言词语的意思、用法,但翻译时不会运用或不能逐字落实,也很正常,这当中有个反复实践和习惯养成问题。因此,从学习文言文起,教师就要作好文言直译的示范,安排相应的文言句子逐词解释作业。如学习伤仲永“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句,一一解为“自是(从此)”“指物(指定事物”“作诗(写诗)”“立(立刻、马上)”“就(完成)”,“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逐一释为“(所以)(上天)(将要)(降临)(重大的责任)(给)(那个人),通过这样反复示范、练习,学生就会养成文言

10、翻译的逐字落实的习惯,当然,老师少不了还要教给学生根据上下文推断猜译的方法,如此,当学生读到新的文章,新的句子,也会对陌生的词语采用推断猜译的方法。相信学生不分青红皂白以今义当古义,漏译的现象会大大减少。5.进行必要的梳理归纳。文言字词的积累掌握,有一个从分散到集中,从不自觉到有意识的梳理归纳过程,经过这个过程,学生的文言文学习水平才会逐步提高。比如”也“字,当我们见识了一定数量的有”也“字的句子后,老师引导学生集中理解归纳:“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二日中时远也。”“余闻之也久。”“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也”是语气词,至于表示什么样的语气,在句中翻译不翻译怎样翻译,则要根据句子的形式及“也”字

11、在句中的位置来定。文言实词意思的确定,尽管可以有语言环境推断法、多音字不同读音辨析法、词性变化辨析法、依据通假规律辨析法、从已知到未知推断词义法等,但见识到一定量时的归纳整理,能使学习变得简单容易。如“长”读“chang时,可作名词,意为“长度”例“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可作形容词,一个意思是“两端之间距离大”,如“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另一个意思是“长时间的”,如“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读“zhang”时,可作名词,意思是“领导者”。如“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可作动词,意思是“生长、长出”,如“幼有所长。”可作形容词,一个意思是“年长的”,如“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一个意思是“辈分大的”,如“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也许,这样梳理归纳以后,记起来还会有些困难,老师还可进一步动脑筋,比如,把几个意思编成一个故事,编成几句顺口溜等,帮助学生巧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