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论文:诗歌教学的个性欣赏和独特思维.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54631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论文:诗歌教学的个性欣赏和独特思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语文论文:诗歌教学的个性欣赏和独特思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语文论文:诗歌教学的个性欣赏和独特思维.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语文论文:诗歌教学的个性欣赏和独特思维.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论文:诗歌教学的个性欣赏和独特思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论文:诗歌教学的个性欣赏和独特思维.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诗歌教学的个性欣赏和独特思维 诗歌教学既好教,也难教。说其好教,是因为其短小,易把握好操作;说其难教,是因为其语言简约凝练,意境含蓄蕴籍。诗歌是一种唯美的文学形式,我们在诗歌教学中应该如何把这种美传递出去呢?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学工作者应该思考,应该探索和应该总结的问题。笔者在这里不妨投石问路,抛砖引玉。 一:诗歌教学的个性欣赏 诗歌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欣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其实就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我们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情感,眼光,经验去体验作品,对作品作出有个性的反映,作出有想象力的反映,在欣赏过程中,培养有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那么,对诗歌的个性化欣赏,方法

2、论意义上的原则有哪些呢? 首先,要完善欣赏过程。每学一事,总得有个路数,有个谱,你才能去操作训练,直至熟练出巧。教学生要有个性化的欣赏,也得给学生一个摸索的路数和方向:或由大到小,或由浅入深,或由表及里,或由内到外,或由此及彼。面对一首诗,你可以先思考整体意义,再可以思考局部意义;你可以先找出“物象”,再品味“意象”;你先可以解读表层意思,再体味深层内涵;你可以先立足文本,再适当外延;你可以美读欣赏,再模仿创造。再次,精选欣赏视角。“诗无达诂”。这使得诗歌欣赏举步维艰,却又兴味盎然。这不仅是对教师解读文本的挑战,也是让学生在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

3、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的契机。 诗歌的美无处不在。从整体美到局部美,从结构美到节奏美,从物象美到意象美,从文字美到意蕴美,从原本美到想象美,不一而足。这都是我们欣赏诗歌美的视角。应指点学生用音乐的耳朵,绘画的眼睛,诗意的心灵去精选视角,欣赏作品。 诗歌的课堂教学,一直反对将玲珑宝塔拆得支离破碎。但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我们无须受到它的拘束如果诗歌欣赏不对有关的词语细节作出咀嚼,就品味不出无限滋味,升腾不出无限风情。大至整体结构,悟透全篇;小至一个标点,凸露含蓄,都可进入我们个性欣赏的视野。最直接的捷径就是从语言入手,直入诗歌韵致,或平中见奇,或浅中窥深,或替换改造,探出文字背后的意蕴。 我们要指

4、点学生学会精选欣赏的视角,是因为欣赏是最为个性化的。如果我们老是给学生指定一个问题,或框定一个框子,让学生在上面贴标签,涂颜色,那么,学生就永远走不出老师给他圈定的狭小空间,看不见自己那片风光无限的天地。欣赏的最高境界是自己心中的灵动,情思的闪念,感悟的突现,而不是教师被动的指点和牵引,这才是最有个性化的。 其次,依本自圆其说。诗歌欣赏是由学生的个性和文学水平决定的,欣赏得细腻也罢,大气也罢;欣赏得肤浅也罢,深刻也罢,但必须咬定文本不放松,欣赏出诗人的情感,欣赏出蕴籍的韵味,欣赏出诗歌文学的味道。唯有扣住文本的欣赏,我们就该给学生加以赞赏性的或鼓励性的肯定,否则,就该加以委婉的点拨了。如笔者在

5、上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时,当进入到“自我欣赏”这一关的过程中,其中一个学生选定了“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挽弓射大雕”中的一个标点: 欣赏的焦点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应该是并列的历史英雄,可为什么说到成吉思汗时,不用表示并列的“;”号,而是用了“。”号? 欣赏破析 学生A:是为了和上片的标点相对应,这样,不仅使上下片的结构整齐,而且用标点也和谐。 学生B:从本片来看,“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都是四字短句,整齐划一,而且还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法。而下一句则长短句相间,和上面的句式相比有变化,所以不能用分号。 学生C:是诗人对各

6、位英雄的感情有偏差。评秦皇汉武和唐宗宋祖“重武轻文,文治不足”时,只用了“略输”和“稍逊”,语气比较委婉。而评论成吉思汗时,却用了“只识”,语气绝对,是对成吉思汗这位“马上英雄”文治不足的肯定。同一问题的不同欣赏,有高下深浅轻重之别,显然,学生C赏析得更到位,更厚重。而学生A B C都能依据文本,而且言之有理,自圆其说,见解独到,个性十足,我们应该加以不同层次的认可赞赏。可见,欣赏得得法,到位,即使一个标点,也能使一个多少有点生涩的诗句变得豁达起来。 让学生亮出自己的个性,在自圆其说的思索中去体会,在体会中去发现,在发现中去探究,在探究中去提升,那么,学生的欣赏水平就会与日俱升。二:诗歌教学的

7、独特思维 诗歌教学的思维独特性,是由诗人在诗歌创作中,思维的跳跃性,意境的空白性,意蕴的含蓄性,和感官的错乱性所决定的。如果我们把握了诗歌创作的特点,也就把握了诗歌教学的门道,熟门熟路地把学生引向诗歌鉴赏的殿堂。 诗歌的思维常常是跳跃的。诗人在诗歌创作中常凭借想象力,在天地和万物之间纵横驰骋,就像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说:“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诗歌是文学中的最高艺术,篇短而意味深长,字精而容量丰厚,这就决定了诗歌思维的跳跃性。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从眼前北国的银白世界,瞬间跳跃到将来红装素裹的妖娆美景;从远古的历代英豪刹间又回到现实的风流人物,真可谓是“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诗歌的意境

8、常常是留下空白的。诗歌和画一样,常用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手法,在诗里行间留下空白,韵味无穷。那是因为自然和社会广阔无边,人的情思也无穷无尽,诗人只能借助个别的实体“物象”,来依附上自己抽象的思想感情,让它成为虚实相间的“意象”,而一个个意象又营造出一片意境。“物像”是文字表层的,而“意象”和“意境”则是文字背后的,深层次的,这就为我们留下了空白。我们理解诗歌,发现诗歌,挖掘诗歌,探究诗歌的过程,其实就是补白的过程。我们既然把握了诗歌空白的特点,那么,我们在诗歌教学中就应该积极搭建平台,让学生有一个自由阐释的空间,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完成对诗歌的诗意和意境的补白,这既是对诗歌作品的阐释,又是思维能

9、力的训练。 补白的方法不一而足,可以根据文本的特点,灵活机动,可以替换改造用散文化的语言替换诗歌语言,如郑愁予的雨说中第一节和第五节,是两幅对比鲜明的画面:“干旱严冬的画面”和“春回大地的画面”。可以通过替换改写的补白,画面形象就会顿然鲜活。可以联想补白用由此及彼的方法思考字面的意蕴,如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蝈蝈与蛐蛐中写到“蝈蝈的音乐”时,有这样的诗句:“它争先沉醉于盛夏的豪华”。“豪华”是用于环境和场面的,而现在却用于“盛夏”,令人匪夷所思,而“环境和场面”正是我们的思维从这一头到那一头的联想点。通过联想,本来有点疑惑的问题豁然开朗:原来,“盛夏”不就是蝈蝈生活的环境,演唱的舞台吗?既然是

10、环境和舞台,当然可以用“豪华”来形容了,那么,“盛夏的豪华”就是盛夏草木的稠密茂盛了。蝈蝈就在这样一个天然的舞台上演唱,充满生机,别具一格,意蕴无穷。其它诸如平中探奇,浅中窥深等方法都是补白的好办法。诗歌的意蕴是含蓄的。诗歌这种文学样式,重于抒情言志。情感是诗的基础,而情感是蕴籍的,而且常运用曲折和折射的方法暗示,言在此而意在彼。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就不会或望文生义,或肤浅化理解。而应该或由此及彼,或层层深入地挖掘窥探。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走进诗歌王国的殿堂,让诗歌显现出它蕴藏的内涵和魅力。 朦胧派代表诗人江河的星星变奏曲,是内涵含蓄而深刻的诗作。就“星星”这个意象而言,含义不

11、仅丰富而且深刻:它不但象征光明,而且也象征诗意,春天,希望,自由等生活中最美好的事物,更象征了诗人在现实中执着追求的理想。还有如“谁还会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每一首(苦难的诗)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冻僵的夜晚)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星”等,都有丰富的滋味让你去体会品尝。品尝深刻有难度的诗句不宜整体糅合,因为这样仍然会使意义和情感处于暧昧状态。可取的办法是先分后合,先局部设疑问难,再整体整合。如“每一首苦难的诗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这一诗句的考问过程可以是这样的:第一步考问“诗”和“星星”象征什么?第二步考问“诗”为什么是苦难的?“星星”为什么是“颤抖”的?第三步整合整个诗句的思想情感。具

12、体的考问信息是:诗歌和星星都象征了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因为不是常有“诗意人生”的赞美吗?不是有“盼星星,盼月亮”的期盼吗?可是美好的“诗歌”蒙上了苦难的阴影,悬挂在天空中闪亮的星星开始颤抖,摇摇欲坠有了,“苦难的诗”是苦难的生活,苦难的人生,苦难的心灵。苦难的心灵是压抑的,忧郁的,消沉的,孤寂的,犹如寒夜中颤抖的星星。这样,整个诗句的意蕴就豁然开朗:在失去光明和自由的生活中,在黑暗笼罩的人生中,心灵孤寂寒冷,深受束缚,希望渺茫。我们把握了诗歌蕴籍的生命,也就把握了赏析诗歌的关键。在咬住文本的基础上,就能赏析得细腻,赏析得宽厚,赏析得大气,赏析得个性十足,灵气闪烁。诗歌的思维感官是错乱的。“思维感

13、官的错乱”,是说诗人在写诗过程中常把表示人的生理感觉打乱。生活中,说话写作的通常思维,生理感觉应该是对应关系:视觉用眼睛看,听觉用耳朵听,味觉用嘴巴尝,触觉用皮肤碰,感觉用心灵想。而在诗歌创作中,诗人为了让诗作的意象含蓄,意境朦胧,意蕴厚重,常打乱生理感觉的对应关系。 新的诗歌中,感觉上打乱对应关系的句子比比皆是,随便翻开一首诗就能找到。如现代诗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中,有诗句“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黎明”应该和视觉发生关系,而诗人却让心灵感觉和触觉与他发生关联;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中“手掌沾了阴暗”也是如此。再如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有诗句“我是你簇新的理想”。“理想”是多

14、么的抽象,而诗人却调用了视觉效果,把它凸兀得鲜活灵动。又如江河的星星变奏曲中有“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的诗句。一个“闪闪烁烁”替代了“隐隐约约”一个“飘”字替代了“传”字。显然,诗人是打乱了听觉和视觉的对应关系,把看不见,摸不着的声音,调动视觉把它勾画得可见可摸,充满动感。我们把握了诗歌创作的这一特殊艺术,那么,在诗歌欣赏过程中,胸中又多了一株“成竹”。教会学生对这一类诗句的剖析鉴赏的最好方法是:利用变字变词变句艺术,即还原诗句原有的对应关系,然后把还原后的句子和文本的诗句进行对比,鉴赏出谁枯燥乏味,谁鲜活生动;谁形象呆板,谁形象灵动;谁意蕴浅薄,谁意蕴厚广。这将为我们诗歌鉴赏添了一把钥匙

15、,增了一分乐趣。 触类旁通,我们也可以利用变句艺术,运用到意象构建含蓄深刻的诗句中。如美国诗人休斯的黑人谈流河中:“我了解像世界一样古老的河流,比人类血管中流动的血液更古老的河流”。诗句中“河流”的意象建构,对学生来说,可谓有点扑朔迷离。如果我们采用变句艺术,把它变成:“河流像世界一样古老,比人类体内流动的血液更古老”。意象就豁然开朗,柳暗花明。诗歌的艺术构思是跳跃的,意象构建是蕴籍的,意境创设是空白的,对应关系是打乱的,这就为我们诗歌的鉴赏造成一定的难度。但如果我们了解而且把握了它们的特点,那么,我们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对接思维的跳跃,铺垫意境的空白,打开含蓄的锁空,调拨思维的对应关系,让诗歌真正美丽起来。 总之,诗歌是文学艺术王冠上的明珠,其教学难度大。但如果我们能走近它,亲近它,那么,读诗就如尝醇酒,久而弥香;如饮清泉,沁人心脾;如品香茗,情趣盎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