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思想品德课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上的讲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全市思想品德课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上的讲话.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怎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全市思想品德课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上的讲话摘要一 什么是高效课堂我认为,评价教师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不能只看速度,不是越快越好。一学期的内容半学期讲完了,必然处理得毛糙,许多该重点处理的问题处理不到位,教学进度是完成了,但真正的教学任务没有完成。也不能只看课堂容量。一堂课。教师讲的很多,信息量很大,但是如果你讲的内容价值不大,学生能接受、能掌握的内容不多,也不能算是高效课堂。高效课堂也不是讲的越明了越好。有的教师备课确实很认真,力求在课堂上把自己所讲的一切东西都变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使得学生往往再用不着再进行思考,只需记忆即可。这样的课其实很平庸、很低效,因为学生的思维能力
2、没有得到锻炼和培养,他只会被动的接受知识,而不会主动的获取知识、建构知识。我认为,真正高效的思品课堂教学,是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既陶冶学生的情操,又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价值判断、价值选择能力,同时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相关知识。这个标准比较抽象,具体操作方法很多,我在这里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位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由于学校人手紧,校领导让他教高三毕业班,他的教法是:先让学生看某一框(段、页),然后提问:这一框(段、页)讲的啥,你有啥疑难问题,其他学生解答。他自己基本不讲。一开始学生不适应,甚至反感,觉得这个老师没水平,讲不出东西来,其他老师上课都举很多事例,讲得很精彩,听着很过瘾,你这是啥教法
3、?于是抵触他。但迫于升学压力,不得不硬着头皮看下去。可是最后升学考试,该老师所教的班级政治科成绩最好!我反思,他的成功之处在于他让学生去思考去分析,去归纳去概括,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知识的掌握是积极主动的,是自己建构的,思维能力得到较好的培养和提升,而这一点对学生是最重要、最有价值的。当然该老师的课也不是完美的,教师评价的引领、校正、拓展、激励等功能发挥得不充分。二 目前思品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表现及成因网上有一调查,最不受学生欢迎的科目就是思品课。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思品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效果不理想。具体表现在很多方面:1从课堂上看,老师们备课很认真,投入大量精力,讲了很多内容
4、,但学生怎么样呢?要么不爱听,你讲你的课,他做他的事;要么听了记不住,下课铃一响,老师讲的内容基本忘完;要么记住了,但不理解,也不会运用,不久又遗忘了。2从中考答卷情况看,学生不会审题,答非所问;审准题了,但不会表达,词不达意,学科语言积累的少;生搬硬套教材语言,没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缺乏新颖性和独创性。从中考成绩看,卷满分34分,平均分20分,不及格,得分为个位数的学生不是个别的。你想想,学了三年的思品课,考几分、十几分,要说你的课堂教学效率高,你自己也不会认同。3 从教育效果看,三年的思品课学习未能对学生的法制观念、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产生显著的影响。造成低效课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因
5、素,也有客观因素。从主观因素讲,教师对思品课的教育理念落后,对新课标的精神把握不准,把课堂教学的目标仍定位在传授知识为主上,而传授知识又以教师的单纯讲授为主,而讲授又限于教师知识面窄、信息量小、教学基本功底不扎实,使得讲授也不到位。我下去听课,回来后我思考总结了一下,大体上把老师划分为四个层次:第四层次,不知道新课标的内容,课堂教学还是走老路子;第三层次,知道新课标的内容,但不知道怎样去落实,课堂教学随意性很强;第二层次,知道新课标的内容,并努力落实在教学实践中,但限于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落实不到位;第一层次,只有极少数教师能深刻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实质,并能在教学实践中自觉地、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当
6、然也有客观因素,如学校为教师提供的学习条件不充分,教学质量的评价机制不够完善等等,但我个人认为主观因素是主要的。三 如何打造高效课堂1尽可能创设情境,让学生去探究,去质疑,去主动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掌握知识。“告诉我的我会忘记,给我看的我会记住,让我参与的我会理解。”(亚里士多德)情境式教学、问题解决式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启迪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减少有意识记忆,增强无意识记忆。咱们老师讲课为什么有些学生不爱听?因为你让他背、记,这是一种有意识记忆,是很枯燥、很痛苦的,而且暂时记住了,很快又会遗忘。而通过探究质疑、解决问题的方式掌握知识是一种无意识记忆,不仅记忆的负担大
7、大减轻,而且比较牢固持久。举例:邵咏兰老师的课例(略)问题解决式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创设情境要坚持“三贴近”原则,这样学生的体验才能深刻具体;二提出的问题要有思维含量,有探究的价值,这样才能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三不能把结论放在情境之前,否则就违背了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的认知规律。说到这里,可能有的老师会提出:按这种方式教学,完不成进度。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二个问题: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大胆取舍,有机整合教材是我们课堂教学的一个蓝本,我们依据教材,但不要拘泥于教材。我下去听课发现,不少教师在课堂上总是把教材内容一点一滴的都讲出来,大一二三,小一二三,滴水不漏,生怕有讲不到的地方而且力求每个问
8、题都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种做法不仅不必要,而且很有害:教师费时费力,同时也挤压了学生动手动脑的时间和空间。要注意,我们教书不是教教材,而是利用教材教。高水平的教师总是知道,哪些该讲哪些不该讲,哪些应重点讲,哪些只需一带而过。我以8年级第2单元为例,说一下教材的整合:本单元共四个课题,第一个课题可以在课堂上重点探究交往的重要性,第二课题则可以不讲,作为课堂留白,让学生课下阅读。第三个课题可以作为重点,探究交往的原则性,因为平等、尊重、宽容这几个原则比较抽象,而第四个课题趣味性比较强,可以布置学生课下阅读,分组准备,课堂上分三个小组表演,每组3分钟,分别表演“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赞美”,其他小组进行点评,教师作适当补充,20分钟完事。剩余时间则可以安排其它教学内容。既要驾驭好教材,把握好教材的精髓,又要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既反应教师的教育理念是否科学,又反应教师的基本功底是否扎实。而这些作为教师的基本素养,需要以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进行长期修炼方可具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