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精品科学活动方案.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5566 上传时间:2020-12-2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0.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精品科学活动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小班精品科学活动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小班精品科学活动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小班精品科学活动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小班精品科学活动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班精品科学活动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精品科学活动方案.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班精品科学活动方案 小班精品科学活动方案1教学目标:1、使幼儿认识不同动物的耳朵的特点。2、帮助幼儿初步掌握系统的、有序的观察方法。3、使幼儿初步形成类的概念,从而有概念思维及简单判断的能力。活动准备:较大的彩色动物图片、白板、毛绒动物耳朵头饰、单面胶纸。活动过程:一、教师拿出准备好的彩色动物图片,让幼儿辨认,并能有序的观察动物耳朵的特点过程中的对话:师:今天有一些动物朋友要来我们班级作客,小朋友们认不认识他们呀?幼“认识!有大象、小猫、兔子、小狗、小熊.师:真聪明!如果这些动物按门铃时,我们只能从猫眼里看到他们的耳朵,那我们还能认出他们来吗?幼:.(安静下来,若有所思)师:老师请大家先来好

2、好的认识一下这些动物朋友的耳朵好不好?他们都有哪些特点呢?幼:兔子耳朵长长的.猫的耳朵很尖很小.大象的耳朵灰灰的.师:大家说的都很对。现在我们按照老师的要求来说好不好,先说形状,再说颜色,颜色还包括外面和里面两种,小朋友们先说外面再说里面。幼:兔子的耳朵是长长的,外面是白色,里面粉红色.小猫的耳朵尖尖的,外面是黑色,里面是肉色.大象的耳朵扁扁的,很大,外面是灰灰的,里面是白白的.二、教师收起彩色动物图片,在白板上画出动物耳朵的图形,让幼儿辨认。三、教师用单面胶纸将彩色动物图片的耳朵部位遮住,再拿出准备好的毛绒动物耳朵头饰,请一部分幼儿带上头饰扮演客人,另一部分幼儿找出对应的脸谱交给他们。教学活

3、动在游戏中结束。活动分析:从感知觉记忆思维这三个方面来看,幼儿通过此活动学会了有组织的观察事物,并记忆下来,还能根据此经验判断不同动物耳朵与脸是否相符。首先,我准备的教具彩色动物图片和毛绒动物耳朵头饰无疑都是很能引起幼儿兴趣的东西,他们很容易注意到这些可爱、鲜艳的物品,并很乐意按照我的要求,去观察动物的耳朵。起先他们的观察很随意,很无序,有的说颜色,有的说形状,在我的引导下,他们很快能够有序的按照规则观察特征。观察过程给了他们短时的记忆,第二阶段,我收起图片,在白板上用单调的线条画出耳朵形状,幼儿可以再认,使他们的记忆得以巩固。最后,玩了一个配对的游戏,毕竟毛绒头饰与彩色平面图片是有一定差别的

4、,但是幼儿通过观察显然已经能够获得类的概念,也能很快的使用反向思维为耳朵找到对应的动物脸,说明幼儿已经初步形成了概念性的思维,当有幼儿配对错以后,有幼儿可以指出错误,并纠正过来,可见,他们已经可以进行简单判断。小班精品科学活动方案2活动目标:1.感知冰透明、冰冷,光滑,能化成水等特性。2.能想办法让冰融化并大胆说出自己的方法。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活动准备:冰块,杯子,夹心冰块,积木、筷子、热水、盘子,毛巾,盆,PPT活动过程:一、第一次探索,初步感知冰的特性。1.出示冰,激发兴趣 今天老师

5、给你们带来了好玩的东西,看看是什么?老师把冰放在后面的杯子里,请你去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等一下回来告诉老师冰是怎么样的?2.幼儿探索并交流。提问:冰是怎么样的?3.小结:原来冰看上去是透明的,摸上去凉凉的,滑滑的,玩一玩,还会变成水。二、第二次探索,感知让冰融化的方法。1.提出要求 老师想送你们一些小礼物,可是这些礼物都藏在冰块里,你们要想个办法才能拿到礼物,想个什么办法呢,谁来说一说?你们觉得这么多的办法都能拿到礼物是吗?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热水、木块、小棒,请你去试一试,看谁能够拿到礼物。2.尝试取物并交流 你用了什么办法拿到了礼物?你发现最后冰变得怎么样了?3.小结:刚才小朋友想出了

6、好多办法,有的用热水泡冰块,有的用小棒搅拌,还有的用木块敲,冰块慢慢化掉了,越来越小,最后大家都成功地拿到了礼物,真开心!三、播放PPT,了解夹心冰块制作过程。你们知道老师是怎样把礼物放在冰块里面的?谁先来猜猜看。(幼儿猜想)还是请夹心冰块宝宝自己来告诉你们吧。(播放PPT)四、延伸:.制作夹心冰块送给爸爸妈。小班精品科学活动方案3【活动目标】1.知道拱形能够承受很大的力,初步理解拱形面能承受很大力的现象。2.通过动手操作从而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3.让幼儿了解拱形在生活中的用途。【活动准备】实验记录表、蛋壳若干、铅笔、粗吸管、小量杯、长条卡纸、小块积木若干、各种拱形建筑物PPT。【活动

7、过程】一、教师讲述故事,引出课题。教师结合图片,有表情的讲述故事鸡哥哥和鸡妹妹,引出课题。1.师:小朋友们看,谁来了?(小鸡)原来呀,是鸡哥哥和鸡妹妹,今天鸡哥哥和鸡妹妹为了一件事情争论不休,让我们一起听一听发生了什么事情?附故事:一天,一个蛋壳破了,鸡妹妹从蛋壳里钻了出来,鸡哥哥看见了连忙说:妹妹,妹妹,是我从外面用尖尖的嘴帮你把蛋壳啄破的,是我把你带到了这个美丽的世界。妹妹一听摇摇头说:不对,不对,是我自己从里面用尖尖的嘴把蛋壳啄破的,我是靠自己的力量来到这个世界的,两只小鸡争吵不休。2.提问:小朋友你们赞成鸡哥哥的说法,还是鸡妹妹的说法?幼儿自由回答。(选两名幼儿回答,赞成鸡哥哥的说法,

8、强调它从外面啄破了蛋壳;赞成鸡妹妹的说法,它从里面啄破了蛋壳。)大家有的觉得鸡哥哥说的对,有的觉得鸡妹妹说的对,现在我们进行一个小鸡啄壳PK赛,投票表决。同意鸡哥哥说法的,请举手?(教师把相应的数字记录到大的记录表上)同意鸡妹妹说法的,请举手?(同上记录)3.师:小朋友们的意见统一不了,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做个试验,看看这个蛋壳到底是谁啄开的。二、幼儿动手操作小鸡出壳小实验。1.师:完成试验,我们要用到:蛋壳、小量杯(小量杯是来固定蛋壳,让蛋壳不摇晃)、吸管、铅笔(铅笔尖就是小鸡的尖嘴巴)。出示步骤图,先把蛋壳放在小量杯上,再把吸管箭头向下的一边靠放在蛋壳上,吸管上有一条横线标记,把代表小鸡嘴巴的

9、铅笔尖伸进吸管,到吸管的横线标记处对齐,松手,然后观察看蛋壳有没有被啄破)老师现在出示的是鸡哥哥啄蛋壳的画面,那鸡妹妹啄蛋壳,蛋壳该怎么放呢?(蛋壳倒过来)小朋友实验出结果之后,请你将椅子后面的小红花,投给你觉得对的一方。到底谁啄的容易破呢?现在就请小朋友去实验一下吧。2.幼儿实验,并将投票投到相应的表格里。(幼儿操作过程中,教师提醒,小朋友注意哦,铅笔尖一定要跟吸管的横线标记对齐,不然小鸡的嘴巴用不出力气。)3.我们一起来看看投票结果,到底是鸡哥哥赢呢?还是鸡妹妹胜利?(鸡妹妹)4.还有小朋友投票给鸡哥哥,我们一起再来实验一下。(请个别幼儿到前面进行操作,集体验证)现在票都投给了鸡妹妹,所以

10、是鸡妹妹是从蛋壳的里面靠自己的力量啄破蛋壳来到这个美丽的世界的。三、教师实验,集中探讨。1.鸡哥哥不服气了:我也用了同样的力气,为什么我啄不破蛋壳呢?(幼儿自由发言)那我们一起来看看鸡哥哥和鸡妹妹的力气到底用到哪里去了。(看操作视频)(因为力气是看不见的,所以我们用有颜色的水来代表力气。注射器代表小鸡的尖尖嘴,注射器里红颜色的水代表所要用的力,先试试看鸡妹妹的说法,看看红色的水流在了哪里?(蛋壳里面,力集中在一起)对蛋壳中间,鸡妹妹的力气都用到蛋壳中间了。再试试鸡哥哥的说法,看看红色的水流到哪里去了?(周围流下去的,力都分散了)鸡哥哥用了这么多力,可是都被蛋壳分散到旁边去了,那你们说鸡哥哥还能

11、啄破蛋壳吗?(不能)看视频后,教师小结:原来,鸡哥哥用的力,被蛋壳分散了,所以鸡哥哥还能啄破蛋壳吗?(不能)蛋壳的这种形状真有趣,它能把力分散,能承受较大的力。在生活中,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拱形。四、分享交流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1.出示拱形图片,人们根据拱形分散力的原理建造了许多的建筑物,你们知道哪些建筑物是拱形的么?(幼儿自由回答)2.幼儿观看多媒体,教师提问。老师也带来了一些拱形的图片,大家来欣赏一下。(1)这是什么?(海洋馆)哪里是拱形的?(玻璃通道)这个拱形承受了哪些力?(水,好多鱼,鲨鱼)(2)这是什么?(隧道)隧道的上面有什么?(大山)为什么隧道能够承受的起一座这么大的山?(隧道

12、是拱形的,拱形能够分散力)(3)这是一座什么桥?(拱形桥)教师介绍这是我们中国最早的一座拱形桥,它至今约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这座一千五百年的桥有没有坏?为什么?(它是拱形的,拱形有分散力的本领)五、激励探索,变通思维1.今天我们也来当一回建筑师,两两合作,用老师准备的材料搭建一座拱形桥,桥造好之后,会有很多行人和车辆从桥上通过,所以,桥要造的牢固。2.桥造完了,看看谁的桥承受的力量,请你们将篓子里的小积木一个一个的放在桥面上,待桥面变形则停止放积木,看看哪种桥最结实,承受的力?3.为什么同样是拱形桥,可是承受的力却不一样呢?(幼儿回答)为什么都是拱形桥,所承受的积木数量却不一样多呢?让我们想想

13、这个问题,等到下次活动一起探讨课后反思:本次活动,幼儿通过动手做小鸡啄壳的实验,初步理解了拱形面能够承受大力的现象,通过学习,也认识了拱形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幼儿对活动的兴趣还是很浓的,在操作中,有的幼儿对怎么啄蛋壳理解的还不是很到位,下次活动需要在交待操作要求时候,重点强调指出。小班精品科学活动方案4活动目标1、尝试种植,提高探索兴趣和持续观察的兴趣,培养初步的劳动意识和竞争意识。2、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3、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活动过程1、种植活动(1)激起幼儿种种子的愿望:你想知道它们是怎样长大的吗?出示教师为幼儿准备的小盆、小铲子及各种种子。(2)请幼儿

14、选一种种子,和种子标本图对比,确认是什么种子。(3)教师讲解示范种植过程:在小盆内挖开土,放入种子,然后盖上土,最后浇上适量的水。(4)幼儿尝试种植,在盆上贴上相应的种子图标和自己的姓名(教师随机提供指导和帮助)。大部分幼儿选择了蔬菜类种子,能按正确的步骤进行种植,但挖土深浅、浇水量不易掌握。(种植活动不作为本系列活动的重点,旨在激发幼儿继续观察。)2、观察、管理一两周后,部分种子出土了,有的还没有动静。(1)教师和幼儿一起每天观察,比较种子的生长情况。幼1:我种的青菜籽发芽了,长出了两片小叶子。幼2:我的蚕豆也发芽了,比他的青菜长得高,叶子也比较大。幼3:我的黄豆怎么还没发芽呢?(2)与幼儿

15、一起挖开土观察,了解、分析种子不发芽的原因。有的种子,如毛豆已烂了,是因浇水太多;有的种子埋得太深,难以发芽。(3)帮这部分幼儿重新补种,以保留其对种子的关注关趣。反思:幼儿自己种植、自己管理,体现了幼儿的主动探索,在和同伴种植情况的比较中,又培养了幼儿观察力、比较能力及初步的竞争意识。小班精品科学活动方案5活动目标:1、萌发对科学小实验的兴趣。2、养成主动探索、发现问题的良好习惯。3、在实际操作中发现空心与实心传声筒传出声音的区别。活动重点:在操作活动中发现传声筒的作用。活动难点:主动探索发现两种纸棒传声的不同,并找出原因。活动准备:1、与幼儿人数相同的空心、实心纸棒各一个。活动过程:一、激

16、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引导幼儿观察纸棒的外形特征,分享合作玩纸棒的方法。(出示纸棒)小朋友们看,老师用纸给你们做了个玩具,你们看一看,想一想它是什么样子的?(教师给每个幼儿发一个纸棒)它可以用来做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吧!可以自己玩也可以和好朋友一起玩。提问: 1、请哪个小朋友来说一说,刚才你是怎么玩的?2、你们几个小朋友一起是怎么玩的?小结:小朋友们真棒!想出了这么多玩纸棒的玩法。我们还发现了大家一起玩纸棒,纸棒的作用就变大了。二、 引导幼儿玩“悄悄话”的游戏, 发现空心纸棒能传声音。引导幼儿用纸棒玩“悄悄话”游戏。老师讲解游戏规则:“请一个小朋友来合作示范,把纸棒的一头放在好朋友的

17、耳朵边,用嘴巴对准纸棒另一头悄悄的说一句话,你听到我说的话了吗?其他小朋友听到了吗?请你把刚才老师对你说的告诉大家,好吗”?请你们每人找一个好朋友,一个人对这纸棒说悄悄话,一个人用小耳朵听,然后再交换,听听好朋友说了什么话。两个好朋友互相说说悄悄话。我们一起来试试吧!(引导幼儿说话时注意声音的大小,互相谦让,相互合作。幼儿自由结伴玩游戏,在操作活动中发现空心纸棒能传声。)提问:1、好朋友给你说了什么?声音从哪里传出的?2、你给好朋友说了什么?声音从哪里传出的?小结:小朋友真是爱动脑筋,发现空心小纸棒可以把悄悄话传到朋友的耳朵里,声音从纸棒里面出来的,原来呀,空心纸棒能传声。三、引导幼儿探索实心

18、纸棒,提出质疑、发现问题、寻找原因。1、让幼儿猜一猜这个纸棒能不能传声,能不能做“悄悄话”的游戏?2、(每个幼儿去拿一个实心纸棒)试一试“悄悄话”游戏。幼儿在探索和试验中发现问题,(这个纸棒是实心的)提问1、这个纸棒和刚才那个空心纸棒有什么不同?2、为什么实心纸棒传话的声音不清楚呢?这是怎么回事呢?小结:大家说的真好,小朋友又发现这个纸棒是实心的,声音被堵住了,传不出去。四、验证两根纸棒传出声音的不同。请两名幼儿再次用两种纸棒进行实验比较,验证两根纸棒传出声音的不同,鼓励幼儿寻找原因。小结:小朋友真是又聪明又能干了,发现了空心纸棒和实心纸棒之间一个很大的秘密,原来,空心的纸棒传出的声音响亮、清楚,而实心的纸棒传出的声音不清楚,因为实心的纸团堵住了传出来的声音。我们给这个空心的纸棒取了个名字叫“传声筒”。五、结束今天小朋友发现那么多奥秘。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空心管子可以传声,比如:-有好多秘密。只要你爱动脑筋,都会发现的。拿起传声筒,集体演唱“打电话”活动延伸:把“传声筒”带回班里给其他好朋友说悄悄话,再去发现传声筒还有许多神奇的玩法。小班精品科学活动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文秘知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