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初中语文《金色花》教学实录.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56026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语文《金色花》教学实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语文《金色花》教学实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语文《金色花》教学实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语文《金色花》教学实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语文《金色花》教学实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语文《金色花》教学实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人教版初中语文《金色花》教学实录.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课标人教版初中语文金色花教学实录一、导入师:同学们,西方的安徒生,用他的童话,把我们带进了一个新奇的孩童世界。在我们东方,也有一位文学家,用优美的文字,向我们描绘了一个天真的爱的世界。他,就是泰戈尔。请同学们看屏幕,让我们走近泰戈尔。(多媒体展示,泰戈尔的画像及生平作品,请一学生朗读)生(读):泰戈尔,印度文学家、社会活动家。1921年创办国际大学。代表作有诗集新月集飞鸟集,1913年因诗集吉檀迦利获诺贝尔文学奖,他因此被誉为是“孩子的天使”。师:泰戈尔作为文学大家,他的作品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今天这堂课,我们通过品读他的散文诗金色花,来领略他的风采,感悟爱的真谛。二、整体感知师:请同学

2、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易读错的字词,标记出来,并初步感知一下文中孩子的形象特点。(学生读课文,教师巡视,与学生交流朗读情况。)师:同学们发现哪些字词容易读错?说出来提醒其他同学注意。生1:“匿笑”的“匿”。 师:大家看课文下面的注释,“匿笑”的意思是偷偷地笑,用笔标一标。还有吗?生2:“一声儿”、“花瓣儿”要读出儿化音,不能咬得太重。师:读得很好!读儿化音时轻轻卷舌,与前面的“声”、“瓣”连在一起读。生3:“罗摩衍那”中的“衍”是三声调。师:同学们读得很仔细。老师也发现了几个易读错的字词,有的和同学们不谋而合,大家看屏幕。(多媒体展示:匿笑n 祷告do 罗摩衍那yn)师:“祷告”的“祷

3、”左边是“示”字旁,注意不要写成“衣”字旁。师:请同学们来说一说文中的孩子具有什么特点?生1:活泼、可爱。生2:顽皮、天真。生3:懂事,体贴妈妈。师:同学们概括得很精当。下面就请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时要尽量体现出活泼、天真、可爱的孩子气以及对妈妈深情的爱。(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师:下面老师配上音乐,请一位同学来朗诵一下这首诗,同学们要用心去感受诗的意境和情感。(音乐起,学生深情地配乐朗诵,其他同学用心倾听)师:这位同学读的非常动情,把我们每一个人都深深地打动了。下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把表现孩子关爱、体贴妈妈的句子划出来。(学生找句子,作标记)师:请同学们深情地朗读自己找出的句

4、子,体会其中的意味。三、品读赏析师:下面我们一起来交流各自的发现和体会。谁先来读一读自己找到的句子?生:“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这句话表现出孩子非常爱他的妈妈。师:孩子为什么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既然爱妈妈,为什么不告诉妈妈呢?生:不想让妈妈知道,只希望默默地关心妈妈,奉献自己的一片爱心。师:有见地。能不能换掉“悄悄地”,再换另外一个词试试?请大家开动脑筋想一想。生1:缓缓地!生2:慢慢地!生3:默默地!师:我们都来读一读,先读置换后的句子,再读原句,体会比较一下。(生小声地读,揣摩讨论)生1:“悄悄地”表现出孩子不想打扰妈妈工作,他对妈妈的爱是悄无声息地,是默默地回报妈妈。生

5、2:“缓缓地”“慢慢地”只表现出花开的姿态,不能传达出孩子的顽皮、可爱。生3:“默默地”太严肃了,没有小孩子的活泼、稚气。师:见解很深刻,说得很到位。同学们一起读一读吧!(生深情地朗读此句)师:老师有个问题想不明白,想请教大家:为什么要用金色花来回报母亲的爱呢?生1:金色花象征了可爱的小孩子。生2:金色花是印度圣树上开的花,那是神圣的花,象征了母子感情的圣洁、美好。师:讲得真好,我终于明白了。谁再来谈谈自己的发现?生:我找到的句子是“当你沐浴后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师:读得很流畅!你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什么?生:孩子希望妈妈能嗅到花香,在芬芳的氛围中有愉快的心情。师:讲得好!还有谁读一

6、读找到的句子?生:“当你吃过午饭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师:这句话意味着什么呢?生:孩子要用小小的投影为妈妈遮挡耀眼的阳光,方便妈妈看书。师:说的有道理!同学们读得很有感情,谈得也有见地,还有新的发现吗?生:“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从对话中可以看出孩子在妈妈面前撒娇,母子感情很亲密。师:很细心。谁再来读读这两句话?注意揣摩体会母子的语气、神情。(一女生读)师:同学们评一评吧!生:妈妈的话读得不太象。师:怎么样才更好更像呢?生:要重读“哪里”这个词。师:为什么要重读呢?生:“哪里”这个词表现出了妈妈着急的心情,她很关心孩子。师:讲得好!你来给大家示范一下,好吗?(生读,较好

7、得体现出妈妈的语气)师:读得不错,老师跟他学一学,也读一读。大家听一听看老师读得怎么样?(读对话,读时故意漏掉“坏”字,生纷纷指出错误)师(故意不解):“坏”字有没有无关紧要吧?生1:“坏孩子”是妈妈假意责怪孩子,说反话,妈妈见到孩子时又惊又喜,满含着疼爱。生2:妈妈爱孩子,担心孩子,有点责备他的意思。“坏”不是真坏,是好,是真爱孩子。师:原来这个“坏”字还有这么多意味,是要好好地去读。我们来分角色朗读。(生踊跃举手,选取一男一女分角色朗读)师:孩子感受到深深的母爱,他用悄悄开花、散发花香、遮挡阳光这些无声的行动默默地回报母亲。母子间的这句对话含蓄地表达了母子间亲密的情感。下面请我们班一位同学

8、朗读全文,我们一起来感受母子深情。(学生推荐一位女生朗读,在乐声中读得声情并茂,全场掌声。)师:泰戈尔说过: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真正的爱,是无需用语言去表达的。佛语说:一花一世界。一朵金色花的绽放,那优美的姿态,那淡淡的芬芳,那小小的投影,便是世上最深情的语言,便是爱的最真挚的诠释与体现,所以说:花开无声,大爱无言。请同学们在心里默默体会这句话。(多媒体展示:花开无声,大爱无言。学生默默地体会)四、情感体验与拓展师:曾有一个印度人说:我每天读泰戈尔的诗,读他一行,便可忘却世上一切的烦忧。我们通过品读金色花,领略了大家的风采,感受了温馨的母子亲情。在我们的生活中,母爱也是无处不在的,

9、能不能用母爱象 或母爱是 的比喻方式,形象地写出你对母爱的理解与体会。(学生写句子,教师巡视,与个别学生交流。)师:老师看到同学们写得很好,很有感情,请同学们来读读,共同交流一下。生1:母爱象一抹彩虹,在暴风骤雨之后给人以新的希望之光。生2:母爱像浩瀚无边的大海,包容浪花的任性。生3:母爱像一首深情的歌,悠扬婉转,回味无穷。生4:母爱是一束鲜花,淡淡的芳香弥漫心头。师:写得很有文采,读得也感人。有位作家也用优美的文字唱出了对母亲的赞歌,我们来品味一下。(多媒体展示,请学生朗读: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受到温暖如春;母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清澈澄净

10、;母爱是一棵大树,在季节的轮回中固执地坚守家园,撑一树浓荫默默付出。)师:我们要感谢母亲,是她赐予我们生命,给予我们一切,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精彩。每个人都有七种天赋,那就是去看、去听、去接触、去品尝、去感觉、去笑并且去爱。爱是我们生活的动力,爱就是奇迹。让我们爱亲人,爱朋友,爱世上一切可爱之人。让我们用一颗感恩之心、热爱之心,再一次深情地朗读金色花。(师生在音乐中共读金色花)师:课后请同学们品读泰戈尔的散文诗告别,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搜集他的其它诗歌,抄写在读书笔记上,要写出自己的感悟。点评:品读-师生与文本对话的基础新课程标准倡导师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但这种对话不是简单的问答,更不是

11、教师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直接告诉学生。对话应是学生与老师在平等、自由的氛围中进行的情感的交流、精神的融通,同时也是师生通过文本这一载体与精神大师发生的精神的往来、灵魂的碰撞。要实现这个目标最直接的途径就是读,教师要引领学生通过反复的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读,逐渐走进文本所创设的精神世界,品味语言文化的无穷魅力。曹丽颖老师执教的七色花这节课就很好地体现了语文教学“以读为本”的思想,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并感悟到泰戈尔诗歌中所蕴含的至真至善至美。何谓品读?“品”即辨别、评价与鉴赏。品读就是读者用一种批判的审美的眼光对文本进行的个性化解读。任何文本其本身的意义、意趣都不是固定不变等着你去认识和挖掘的东西,

12、而是在读的过程中逐渐生成的。读的过程就是对话的过程,就是理解与感悟的过程。曹老师一上来就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对文本进行初步地感知,同时将影响学生进一步理解文本的生字词解决掉,并对文中孩子的形象形成初步的印象。接着让学生配乐朗诵诗歌,进一步感受诗歌的内容和意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找出感受比较深刻的句子进行品析、交流,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诗歌的内涵。最后师生一起在音乐声中有感情地朗诵全诗,将情感推向高潮。正是通过这一次次的读,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由肤浅走向深刻,由幼稚趋于成熟。那么,我们应如何引导学生品读一篇优美的诗文呢?首先,要读出诗文的节奏,品味诗文的音韵美。一篇好的文章,总能给人带

13、来音乐的美感,使人们在感受到语言的节奏、韵脚、诗行、句子以及一般说话中的各种旋律时,还会产生一些直觉的感受,例如“柔和”、“生硬”或“活泼”,因为节奏往往能体现出作者的情绪。因此,曹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诵读逐渐触摸到作者心灵的脉动和情感的流向。尤其是配上舒缓柔美的音乐,使学生一下子就进入了一个充满童真童趣的美好世界。其次,要读出诗文的感情,品味诗文的人性美。泰戈尔的诗歌清新质朴,在自然的描绘中给人以生活的真实感,在真实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深沉的情感。但不同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决定了师生对文本的感受是有差异的。曹老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反复地诵读中自主发现文本中所蕴含的人性美;通过师生的对

14、话交流,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使学生感受到孩子的天真、顽皮、可爱的天性及其对母亲深深的爱恋。在这里,教师设计了一个“故意读错”的小环节,让学生体会“坏”在文中贬义褒用的意义,再通过分角色朗读,使学生一下子就体会到母子之间那份融融的亲情。最后,还要读出诗文的意境,品味诗文的语言美。泰戈尔散文诗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口语话,读起来是那么亲切自然,给人以如诗如画的感觉。曹老师采用以点带面的方式,抓住“悄悄地”这个词语,通过换词的形式让学生揣摩语言的精妙,使学生认识语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体会文学大师的语言风格,从中得到美的体验。当然,文中还有许多语句值得师生去吟咏品味,但只要学生有了对语言敏锐的感知力,就能够举一反三,完成对文本的整体感知和深层次的理解。总之,没有读书声的语文课是空洞的,没有对文本的反复诵读就进行的对话大多是空谈。品读是师生与文本沟通的桥梁,让学生在读书的实践活动中学会读书是语文教学最根本的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