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56456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谈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论文关键字】:遗产隆昌古牌坊 【论文摘要】:四川隆昌古牌坊群是全省乃至全国著名的文物,历来为各界所关注。本文选择四川隆昌古牌坊群的保护与开发问题作为社会实践考察对象,力图说明这一历史遗产具有较高的文物保护价值和开发价值,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进一步促进四川隆昌及周边地区与社会的发展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必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隆昌古牌坊群概况 四川隆昌素有“中国古牌坊之乡”的美誉,其庞大的古牌坊群自明弘历九年(公元1496)开始兴建至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停工为止,最久者距今已有五百余年的历史。现存的古牌坊群从北到南呈念珠式排

2、开,分别是郭陈氏节孝坊、禹王宫山门坊、除莠安良碑、牛树梅德政坊、孝子总坊、刘光第德政坊、肃庆德政坊、郭玉峦功德碑、舒承湜百岁坊、节孝总坊一、节孝总坊二、除暴安良碑、政通人和碑、李吉寿德政坊、觉罗欢德政坊、郭玉氏功德坊等。 隆昌古牌坊群浮雕每一件都采用驰名中外的当地青石雕刻而成,既大气又厚重,既精美又古朴。例如高达四米、宽至两米的“除莠安良”碑,其厚重的质地与材质因其上书俊秀的“恭为钦加按察使司衔分巡川南永宁道恩秋舫大人德政除莠安良。同治五年岁次丙寅九月下浣隆邑绅民公颂”,四十几个大字而显力度不凡。又如牛树梅的德政坊,上书“民之父母乐之君子”,颇显周公气度,刘光第的“德成化洽仁心善政”以及肃庆的

3、“子思困穷政在养民”而更加彰显淑世情怀。其中,牌坊之极品要数“郭玉氏功德坊”。 该牌坊群在总体上有“高”、“精”、“理”三大特点。高,即要求讲究气势,高大胜人;精,是指其雕刻工艺务求独特精到,刻画传神;理,则指牌坊上所刻写的文字既要有深邃的思想文化内涵,还要有意蕴深远的生活哲理。 二、隆昌古牌坊群存在问题 通过对隆昌古牌坊群的实地考察,笔者发现它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的变化与天灾。近年来,隆昌县城新建了许多工厂企业和居民区,逐渐增多,加上气温变暖等原因,酸雨等气候异常现象经常出现。酸雨对古牌坊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牌坊表面长青苔,青石颜色发黑,这些都会给古牌坊带来的不同程度的破坏,加速古

4、牌坊群的风化过程。今年“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对隆昌古牌坊群也有一定的影响。地震导致了部分石牌坊底座土质松动和一些牌坊连接处的开裂,一些牌坊存在倒塌的隐患。例如南街的一座牌坊出现了明显的根基不稳现象,所幸该县文物保护部门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抢修和加固,现在该牌坊已没有倒塌的危险了。 二是人为因素破坏。据隆昌县县志记载:自明清到民国年间,隆昌共计修建的古牌坊共有70余座,但到目前为止仅剩余13座,且大小不一,残缺不全。民国时期,由于连年兵祸战乱,当地政府已无力对古牌坊进行修缮,许多古牌坊因为年久失修而倒塌。”文革”时期,由于错误思想的,隆昌县城许多高大雄伟的牌坊群则被当作“四旧”加以推倒。长期以

5、来,由于当地政府和居民保护意识不足,有人经常将牌坊作为房屋的骨架,任意拆迁。在当地房屋修建和街道改造的过程中,一些古牌坊也被殃及而遭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和破坏。近年来,这问题已引起当地政府有关部分的高度重视,下令将牌坊群附近的民宅工厂纷纷迁走。但遗憾的是,一些现存牌坊已是伤痕累累,满目疮痍,不少活灵活现的动物浮雕以及篆刻的精美书法现在已再难看见。 三是时至目前当地的资源开发仍显不足。隆昌旅游产业起步较晚,文物保护和开发的经验也略显不足,走了很多弯路,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损失。例如对古牌坊群的保护是最近几年才开始的,南街的古牌坊群刚刚完成整改,修建了全新的仿古步行街道。而北街的牌坊群不久之前还是隐没于众

6、多低矮瓦房之中,最近才开始拆迁,但几座高大牌坊已经有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实在令人痛心疾首。 三、隆昌古牌坊群的保护与开发策略 众所周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目的,在于对构成人类记忆的历史信息及其文化意义在城市中具体表象进行保存,确保历史城镇,街区和文物整体的和谐关系,并适应城市可持续发展。针对隆昌古牌坊群所凸显的上述重重问题,依据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改进措施: 第一,建立以县委县政府为核心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摸清家底,统筹规划,科学安排,统一指挥各职能部门(如园林、环卫、旅游、街道、城管等),明确权责,促进各职能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与配合,避免相互推诿,“大家都管的事无人管”的现象发生,将保护工作落实到具体单位,由单位再落实到个人,建立层层问责制。 第二,加强宣传,提高认识,争取广大民众的支持。充分发挥各种传媒的作用,加大对古牌坊群的保护宣传,以提高民众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广泛持久地向社会宣传文物保护法及该县文物保护相关法规,开展优秀文化遗产价值、内涵和地方特色文化宣传。不但要向广大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