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论文CT-6和CT-6B的历史.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56687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工论文CT-6和CT-6B的历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理工论文CT-6和CT-6B的历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理工论文CT-6和CT-6B的历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理工论文CT-6和CT-6B的历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理工论文CT-6和CT-6B的历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工论文CT-6和CT-6B的历史.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和的历史 和的历史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和的历史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和的历史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CT-6是我国第一台托卡马克装置,于1974年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建成.CT-6B是其在1978年的升级版,于2000年关闭.我们主要叙述它们早期的历史.1 历史背景1966年“文革”以前,二机部和科学院(当时中国科学院简称科学院,而不称中科院)的领导协商

2、,确定科学院也开展受控核聚变的研究工作,而且有二机部主攻磁镜,科学院开展箍缩类装置研究之议.当时在科学院物理所负责筹建的位于三线汉中的“技术物理中心”的规划中,也包含等离子体物理的内容.1966年5月,在哈尔滨召开第三届“全国电工会议”,即聚变学术会议.物理所派人参加.这个会议甫结束,“文化大革命”的炮声响起.随之政治运动开炼,业务工作停止,领导机关瘫痪.这些话题无人提起.“技术物理中心”的建设也随之搁浅.1967年3月,局面有所缓解.人们想起了业务工作.但是,在“文化大革命”的语境中,以前的话题作何种解读,自然成了问题.人们自然要问:科学院是否还搞聚变?以前的分工协议还算数否?如果还搞,在本

3、地搞还是搬迁三线?如果搬三线,和二机部合并还是另搞?在全国大乱的形势下,无任何领导机关可以回答这样的问题.于是,有人建议召集“民间”的串联会,于1967年3月在物理所先后举行两次.参加人员来自二机部五局、原子能研究所二部(即后来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电力科学研究院,以及科学院的物理所、电工所、力学所.当然与会人员也回答不了这些问题,但是大家均表示,受控聚变一定要搞.也许是这次“串联”使物理所的职工认清了形势,知道短期内无人下达任务,只能自己拿主意,否则只能长期坐等.于是从这时起,自发执行“文革”前的协议,开始了箍缩型装置的研究,具体的是设计、建造一台储能10万焦耳的角向箍缩装置.在叶茂福、

4、姚鑫兹等人主持下,这一装置从1967年上半年开始设计,到1969年底建成,并在实验中产生了热核聚变中子.而且使用马赫-珍德干涉仪和高速相机,得到了等离子体截面时空分布的二维密度图像,研究了不稳定性问题.这样的进展速度即使用今天的标准看也毫不逊色.这一工程项目的成功以及所积累的经验使得更大规模装置的建造成为可能.1968年,苏联公布的托卡马克装置T-3上的实验结果,后经英国卡拉姆实验室科学家携诊断仪器前去证实.其达到的等离子体参数及其稳定性使国际聚变界震惊,从此开辟了聚变研究的托卡马克时代.而在纷纷扰扰的中国,有一个人当即注意到这一科学界的巨大成就并领会到它的长远意义.这个人就是物理所处于被批判

5、逆境中的陈春先(19342004)(图1).无论在“文革”前后,陈春先都属于异类.他1959年从苏联留学归国后,承担了几项研究课题,都不甚成功.所以在“文革”中受到批判,角向箍缩项目也未参与.这些批判虽然粗暴但不能说毫无道理.当然事情也不能完全怪他.陈春先本人对这些批判可能有所保留.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他不管受到什么不公正待遇,都没有忘记他科学家的身份,而时刻密切注视着国际科学发展的动态.而且看来,这些挫折也丝毫不影响他的情绪和自信.他始终精力充沛,情绪饱满,不顾自己被批判、无权的身份,不断向领导提出一些开展研究工作的建议,尽管这些领导的处境也未必比他强.他之所以能够如此,是因为在他的心中

6、怀有长远而稳定的人生目标,不为一时的荣辱所干扰,不为一事的得失所左右.极“左”路线正是要将科学家异化为非科学家.从主流的意识形态角度看,他这样的态度正是他没有吸取教训的表现.所以他又受到更猛烈的批判.但是,在1970年左右,当他再接再厉,又提出研究托卡马克的时候,已没有人再批判他了.这也许是他的精诚所至,也许是广大群众厌倦了这一套.经他不断向有关领导的游说,和周围研究人员的讨论,大家逐渐同意了他的意见,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我们也有必要的条件,托卡马克应该立即上马.1972年4月物理所从事托卡马克研究的课题组成立,陈春先任组长,郑少白、李文莱为副组长.被称为CT-6的工程项目随之正式启动.C

7、T是中国托卡马克的意思,6代表其储能水平为106J.2 CT-6的建造陈春先也有强的社会活动能力.他联系了电工所以严陆光为首的课题组作为合作伙伴.选择电工所的另一原因是该所有一台自制的6号电感.6号是指其储能106J.本来想将这一电感作为建造的托卡马克装置的电源,而将位于科学院合肥分院的另一8号电感作为下一代装置的电源.但是,后来考虑到使用电感电源时,短路开关的技术问题不好解决,又放弃了电感方案,而采用电容器储能.然而,后来,科学院进一步发展聚变的地点依然定在合肥,而物理所与电工所的合作关系也依旧保持.当时确定的装置参数是:大半径45cm,等离子体小半径12.5cm,环向磁场2T,铁芯变压器的

8、双向磁通0.28Vs.真空室采用如T-3的双层结构.真空系统为无油超高真空.环向磁场和变压器初级均用电容器脉冲放电电源.环向磁场线圈初为24饼,480匝,后改为22饼,440匝.加热场分为两级.第一级用于击穿,第二级用于维持电流.所有设计所根据的知识完全来自文献.当时中外关系已有所松动,但尚没有对口的外国人与之交流.至于到外国实验室去实地考察,是根本没想过的事.下面说一下建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是如何解决的.首先是真空室的加工.内真空室是两不锈钢波纹管段.是用购买的多个波纹管焊在一起做成的,要求真空气密性.波纹管壁厚0.2mm.当时在中国,这样厚度材料的氩弧焊处在研究阶段,无现成的产品和技术

9、,成为整个工程进展的瓶颈.于是,自己设计、加工等离子体焊枪和电源,在实验室里,由技术人员或工人自己练习焊接技术.陈春先本人也曾动手参与.最后终于攻克这一技术难关.此外,在实验室里还自己加工、安装了等离子体切割设备,包括枪和电源.这是因为4050mm厚的不锈钢板在附近找不到切割的地方,无法进一步加工.陈春先将这种“从种麦子做起”的技术路线发挥到极致.他还试图自己安装一台复印机,以解决复制参考文献问题,但没有成功.其次是真空系统.文献说要超高清洁真空,但是当时国内没这样的真空泵.于是设计为两级分子筛吸附泵+钛升华泵系统.这几种泵完全自制.至于法兰,则采用金丝密封的台阶式刀口方案.在电源系统方案中,

10、一个很大的问题是能耐高电压的大电流开关.国内也没这样的产品.幸而当时正值铁路上以可控硅(晶闸管)代换引燃管作为电气机车动力的开关,大批引燃管退役.于是乘这机会到株洲无偿引进了一批引燃管作为放电的开关.重达5吨的铁芯变压器的加工也未采取外包的形式.像硅钢片的裁剪、去毛刺,都是实验室人员到二七机车车辆厂进行施工的.而组装则是在北京变压器厂人员的协助下在该厂完成的.之所以采取这种“事必躬亲”的做法,是因为在当时环境下,这是唯一节约经费、保证进度的方法.至于未考虑进口器件,是因为没有外汇,也为了保证进度.当时人们确实想争分夺秒,早日建成装置,以赶超国际先进科学水平,并身体力行.当时另一难题是数据采集,

11、因为现在通用的数字技术全无.原来在实验室做实验都是用普通电子示波器观察放电波形,用照相机照相记录.这样需要事后在暗室显影定影,不能当时对数据进行分析,而且容易弄错放电次数.在托卡马克实验中,每35分钟就放电一次,这种原始的数据采集方法更不方便,只能作为辅助方法.当时选择了工业中常用的光线示波器.这是一种低频的机械示波器,靠一种带反射镜的机械转子反射紫外线在感光纸上记录信号.这种记录纸可在当时进行湿法显影,如同一次成像照相机.所以在实验室里到处可见挂着晾干的记录纸.这一装置建成一两年后,才进口了记忆示波器,当然还只能用照相机记录.直到1980年代以后,家用计算机出现,才解决了数值采集和处理问题.

12、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13、: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14、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