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盛华著社会心理学笔记.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57027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60 大小:1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盛华著社会心理学笔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金盛华著社会心理学笔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金盛华著社会心理学笔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金盛华著社会心理学笔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金盛华著社会心理学笔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盛华著社会心理学笔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盛华著社会心理学笔记.doc(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社会心理学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及其发展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界定一、三种研究倾向界定 心理学取向 社会学取向研究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如何受到 研究不同水平的交往,如个人之他人存在的影响 间、群体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强调重点 个体 团体和社会 理解行为的途径 分析状态和人格等 分析社会变量(地位角色) 首要目标 预测行为 描述行为 方法 以实验为主兼调查 调查与参与观察 二、社会心理学的界定 几个较具影响的界定 Allport(1968):是研究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如何受到真实或想象的他人存在的影响的学科Myers(2002):是研究人们相互理解、相互影响和相互关系的科学。 Baron(2003)

2、:个体在社会情境中,如何表现出其特殊的社会行为,如何表达其社会心理学研究范畴一、社会心理发展二、社会认知 三、社会互动2社会心理学四、社会影响第四节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一、史前思想积累阶段(19世纪上半叶)古希腊时期(哲学思辨)代表人物:孔子、孙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推动社会心理学发展的直接原因:19世纪下半叶社会和科学的发展(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资本主义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人口增长、犯罪增加、竞争、失业)1897,鲍德温创造社会心理学提法二、产生阶段(19世纪中叶20世纪20年代) 3个重要事件,4位重要人物 1、1908 罗斯和麦独孤分别出版社会心理学2、1919冯特完成十卷本民族心理学:

3、对于语言、神话和道德的发展规律的探讨 3、1924 奥尔波特社会心理学教材三、迅速发展期认知心理学的发展社会认知的研究后现代思潮的影响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四大基本原则:1、S.P应该也确实有一个基本的研究领域;2、在该领域可以找到人类行为的普遍特征;3、最可靠的方法是实证法;4、可以建立一套可靠而中立的真理后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四大原则的变化:1、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只是在特定的社会常规中运作的结果;2、无法在研究领域里找到普遍性规律;3、研究工具有时会成为误导人思维的工具;4、实证研究是否是获得真理的必要途径值得怀疑。第五节 社会心理学的现状与趋势一、西方社会心理学现状与趋势美国注重现实问题,指向应用欧

4、洲注重问题的提升,指向理论建构二、我国社会心理学现状与趋势大陆 1982年后才得以发展台湾 本土社会心理学研究:面子问题,中庸思考题1、什么是社会心理学?2、结合案例分析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个性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的异同3、举例说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范畴4、了解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程5、收集资料深入理解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理论3社会心理学第一节 强化导向的SP理论一、强化理论溯源二、强化理论的核心概念:联结 强化 模仿三、社会学习理论:注意 保持 复制 动作再现四、社会交换理论人际互动是收益与代价的社会交换收益代价 关系 维持收益代价 关系 破裂收益 代价 愤怒第二节 认知导向的

5、SP理论一、认知失调理论(Festinger,1957)(一)基本假设1、认知因素间的三种关系:相互无关,一致的认知,不一致的认知2、假设:意识到认知间的不协调是令人很不舒服或讨厌的;因此人们产生了减少失调感的 动机(二)认知失调的条件1、逻辑的违背;2、文化价值冲突;3、观念层次冲突;4、新旧经验的矛盾(三)认知失调的程度1、与某一认知的重要性成正比 2、失调认知数目与协调认知数目的比例(四)减少和消除认知失调的途径1、改变不协调中的一种2、增加协调认知二、社会同一性理论(Tajfel, et al., 1982, 1987)基本观念:群际冲突和群际歧视产生的原因是社会分类、群际比较及人们对

6、积极社会同一性的追求。三、自我类化理论(Tajfel, Turner, 1982)1、类化2、社会类化3、类化的作用加强效应4、自我类化理论完成群体的高认同和高凝聚力第三节 角色理论 (Mead, 1934;Cooley,1902)一、基本观点:是一种试图从人的社会角色属性,解释社会心理和行为的产生和变化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取向。由于这一理论的基础概念是角色,其基本原理也是借助与戏剧比拟来阐发的,故称为角色理论。认为人们是按照所处的社会地位、身份去解释个人或群体的行为。强调社会环境对行为的定向作用二、角色理论的来源社会学来源-符号互动论(symbolic interactionism)最初是由布鲁

7、默(H.Blumer,1937)在一本由莎密特(E.P.Schmitt,1937)主编的人与社会的著作中提出的,布鲁默在1969年则专门出版了符号互动论一书,专门阐述了该理论的原理。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假定:人对事物所采取的行动是以这些事物对人的意义为基础的。4社会心理学这些事物的意义来源于个体与其同班的互动,而不存于这些事物的本身之中。 当个体在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他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这些意义。 人类学来源-结构功能论(structural functionalism)认为一个社会系统是由各种社会身份和地位构成的,执行这些社会功能的正是这些身份和地位构成的结构。这种结构是人们相互之间动

8、力关系的引导体系,并决定人们的行为。角色则是个人在特定社会身份上的表现,一个人对他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其社会身份的功能意义决定的。心理学来源-角色扮演技术三、主要概念角色期望:周围人依据某人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角色,对其社会行为产生的要求和期望。 镜象自我:从他人的表情和态度中看到的自我。角色获得:能够按照社会期望形成自我并在这个框架中行动。角色间冲突:个体不同角色之间互不相容时产生的冲突。社会环境对行为的定向作用。 角色 2、自我价值定向 3、自我价值感4、自我价值支持 5、自我价值保护思考题:1、举例说明社会学习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的基本观点2、理解认知导向的几种理论,并对其比较3、利用角色理

9、论分析自身的角色及曾遭遇的角色冲突,提出可能的解决途径4、运用自我价值定向理论解释个人的一些社会行为。第三章 SP研究方法第一节SP研究的方法学路径一、现象揭示研究探索描述研究:x是什么? 描述二、关系解释研究相关研究: xy 预测三、因果联系实证研究纵向研究:x y 因果关系第二节 具体研究方法一、观察法 二、档案法 三、调查法 四、现场实验 五、实验室研究一、观察法优点:获得第一手资料5社会心理学了解有深度、细腻,能及时发现变化外显行为的观察,能避免被试不善表达而造成的误差缺点:需要对研究者进行系统的训练(观察表样例)被动等待现象出现,花费时间精力观察者效应无法观察很少发生的现象以及一些微

10、妙的现象结果处理过于主观二、档案法优点:不引人注目、非觉察的、非反应性的,排除了特殊反应 研究一段时间访谈、问卷、测验优点:能获得第一手生动的材料手续简练,可在不同时间对同质被试重复使用可获得数据与某些假设的验证缺点:必须有被调查者的配合被试必须有自我意识、口头或书面表达能力在必须选择典型代表做被试时,易受条件限制四、现场实验优点:所要考查的现象不用期待,缩短研究周期环境真实,被试不易觉察,心理、行为自然,因果关系清晰明了 缺点:选题与设计难度大,若时间长,则易受无关变量影响自变量有时不能引起反应受外部条件的限制五、实验室研究优点:把复杂环境移植到实验场所,研究便利可控制环境操纵自变量可重复实

11、验,检验假设成为可能缺点:人为环境中,会影响实验的真实性分离变量,所得实验结果不一定能在社会现实中推论第三节 SP实验研究的变量与操作一、变量6社会心理学自变量,因变量,干扰因素,无关因素二、操作自变量: 差异性;实验条件的作用同等性因变量:操作性定义;同等的被记录性三、研究的控制与误差(一)随机分配(二)误差控制研究者影响被研究者的影响误差控制研究中的偏向问题1、研究者的偏向期望效应(对结果、对被试)避免方法:双盲法, 用录音带播放指导语2、被试的偏向(1)实验效应 (2)社会赞许性倾向避免方法:要求其尽量自然反应,参与观察法,隐瞒真实目的第四节 研究原则一、客观性原则 二、分析与综合原则

12、三、交互作用分析原则四、宏观与微观统一原则 五、伦理性原则补充:研究中的伦理道德问题(一)表现1、侵犯隐私的问题2、哄骗被试的问题3、心理不安的问题弱点的发现4、被试可能遭受实质伤害的问题(二)哄骗的使用与处理1、使用优点:保证研究的可信性缺点:引起被试反感与愤怒;身心伤害2、处理方法活跃的扮演角色限制:实验枯燥,被试很难高度介入;被试在开始前已确定行为方式3、使用原则a、不得已的情况下使用b、权衡利弊结果VS被试的伤害c、知晓同意d、实验后的真实告白思考题1、分析三种研究的方法学路径各自使用的具体研究方法2、了解社会心理学的五种具体研究方法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与优缺点3、社会心理学研究中

13、涉及到的伦理道德问题有那些4、试举例说明哄骗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可能产生的问题第四章 社会化第一节 社会化的理解一、社会化的内涵7社会心理学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二、不同学科对社会化的研究偏向学者的视角 对社会化的理解和解释社会学的社会化 偏重:社会对人的规范作用;关注:社会规范 偏重:文化继承,把社会化看作文化的延续 和传递的过程;关注:民族文化模式对其成员人格社会行为 的影响教育学的社会化 偏重:教育环境对人的社会影响关注:个体适应社会的引导和影响个体发展的教育体制设计社会心理学的社会化 偏重:“

14、个体社会化”,强调个人与社会环境 相互作用关注:特别关注个人人格、自我形成及一般的社会学习过程三、社会化的基本途径(一)社会教化内容:教授基本的生活技能;教导行为规范;培养社会角色;树立面向未来的生活目标 分类:系统、正规的VS非系统、非正规(二)个体内化途径:观察学习,认知加工,角色扮演,主观认同,自我强化四、社会化的基本目标和类型1、社会化的内容人格的发展、社会性的发展、社会态度的形成、社会角色的获得,都是社会化的具体表现。 从另一角度可说是,政治社会化、法律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道德社会化等。政治社会化政治的社会化就是使这一体制下的个体接受、认可这一体制。而这是任何国家都重视的。民族社

15、会化它是使本民族的个体能尊重、喜爱自己民族的习惯、风俗、传统。韩国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表现出来的团结,令人敬重。性别角色的社会化是按照社会所规定的性别角色的要求支配自己的行为。由于生理结构的不同,社会对不同性别的具体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如男人应坚强、勇敢,女人则要温柔、细腻。与此同时会受到社会的排斥。道德社会化是使个体按照道德标准来支配行为。遵循这个标准个体就会被赞许,就会心安理得。2社会化的类型个体一生经历的社会化的类型很多:早期社会化基本的社会化,即使儿童掌握语言、学习本领,使他将社会规范与价值标准内化,与周围环境保持平衡预期社会化是引导个体学习今后将要扮演的角色(学习)。如学校里的教育,企业、

16、军队里的训练。发展社会化是在早期社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它需要个体产生新的期待、承担新的任务。8社会心理学反向社会化是年青一代将文化知识传递给年长一代。这在现代社会、移民家庭中常见。 再社会化个体舍弃过去的社会标准,重新学习新的社会规范和行为方式。这常发生在一社会专门机构中,如新兵、监狱、寄宿学校中。(二)社会化的基本类型1、早期社会化(青少年期)2、预期社会化(大学期)3、发展社会化(继续社会化)(青年期)4、反向社会化文化反哺(成年期)5、再社会化(成年期)第二节 社会化的心理机制一、社会角色引导机制 二、社会比较机制 三、社会学习机制 四、亚社会认同机制第三节 社会化的影响因素一、基因与遗

17、传二、文化作用:1、通过文化传承,了解前人的生活经验;2、向个人传递本群体、本民族的行为价值准则;3、使个人能够顺利与他人及群体建立社会联系。三、家庭重要性:1、童年期是社会化的关键期;2、童年期儿童对家庭的依赖最强; 3、家庭是最早的社会关系四、学校教师的威信 教师的期望 成绩的公开评价 班级气氛五、同辈群体影响社会化的原因:个人自由选择,有高度心理认同感;独特的亚文化;没有强制的性质。六、媒体(一)电视优点:1、获得了社会事件的一般知识,不同社会角色的职责 2、教学节目更有利于学习 缺点:1、儿童的理解力和价值观未成熟,易错误理解和模仿 2、暴力镜头的增多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二)网络优点:

18、1、了解社会,开阔视野 2、大量的信息收集 3、新的交往渠道与平台缺点:1、思想的混乱 2、易出现人际交往障碍 3、色情、暴力等信息的泛滥第四节 社会化的过程一、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二、荣格的“人的后半生” 9社会心理学三、艾里克森与“心理社会发展”八阶段四、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 四阶段五、科尔伯格与“儿童道德发展”三水平:前习俗(410岁);习俗(10-13岁);后习俗(13岁以后)第五节 社会化的启示一、生命全程观注重社会化过程中的质变二、社会化是一种整体发展认知、情感、道德、个性等共同发展; 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三、发展意味着变化四、让儿童拥有童年思考题1、什么是社会化?2、社会化

19、有那些途径?试举例说明这些途径得以实现的因素有那些?3、社会化的过程都存在那些观点,试对你所赞成的观点进行分析4、社会化的启示有那些?第五章 态度第一节 态度的实质一、什么是态度(一)G.W.Allport(1935):态度是一种心理的或神经的准备状态,对个人的反应具有指导性或动力性的影响.(二)Krech&Cruthfield(1948):态度是个体对自己所生活世界中某些现象的动机过程、情感过程、知觉过程的持久组织(三)Freedman: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定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组成的心理倾向. 态度就是对人、事、观点的评价。它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

20、成的。二、态度的构成认知成分 情感成分 行为倾向事实信念 评价 意向观点 情感 倾向 外显行为理解 情绪 偏好三、态度的特点1.态度的社会性 2.态度的具体指向性 3.态度的稳定性和持续性4.态度的主观经验性 5.态度的复杂性与简单性四、态度的维度指向肯定或否定、赞同或反对强度-消极或积极的程度深度在一种态度对象上的卷入水平,对个人的重要性。向中度接近个人核心价值的程度外显度五、态度的功能1.实用功能 2.自我保护功能-自我防御机制 3.认识功能 4.价值表达功能10社会心理学5、对注意和理解的定向作用 6、过滤效应( Smokey Robinson(1962)基于人们的感觉和价值观两个途径:

21、简单呈现熟悉导致喜欢感条件反射作用:-无关刺激与情绪反应的联结-强化共同特点:1.都不是来自于对问题的理性检验2.不受逻辑支配3.经常与人们的价值观相关联,不易改变三、以行为为基础的态度“在听到自己说的话之前,我怎么知道我是怎么想的呢?”*基于对行为的观察而作出的推断*Bem的自我觉知理论发生情境:人们对事物的态度很模糊当人们的行为没有其他合理解释时四、态度形成的阶段(Kelman,1958,1961)(一)依从阶段 (二)认同阶段 (三) (二)知识 (三)家庭(四)参照群体 人们在价值取向上认同的群体 (五)文化(六)生物因素:遗传,药物第三节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态度可以预测行为吗?一、态度

22、与行为分离的研究拉皮埃尔的研究(1934):p89威克尔(1969)回顾了30多个相关研究:态度与行为的相关很少超过.30,表明态度能解释的行为变异还不到10%二、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研究1、态度与行为测量的兼容性:一般态度预测一般行为,11社会心理学具体态度预测具体行为2、行为的本质 合理行为理论与计划行为理论对行为的态度 合理行为理论 计划行为理论 意向 主观规范 知觉行为控制3、态度的本质基于直接体验的态度更能预测行为态度的可接近性:某一态度进入意识的难易程度,或某一事物与你对该事物的评价之间的联系强度。结论:态度能够预测行为当对态度和行为的测量兼容时,当态度测量和行为发生之间的时间间隔很

23、短时,当态度是高可接近性态度时第四节 态度的测量一、自陈量表(一)瑟斯通量表每题只作“是否”回答,按题目的审定值记分(二)李凯特量表(三)语义差异量表,成对的两级反义词二、投射法在测验时,向被试提供一些刺激,让被试在不受限制的情况下自由反应,从而不知不觉露出其人格特点。即在没有控制的条件下,个人内在因素通过某些刺激投射出来主题统觉测验 主题统觉测验(TAT):用几十张内容暧昧的图片,让被试看图后自由编故事,但必须有四方面内容:你看到什么?促使图片上的事发生的原因是什么?以后会有什么结果?以画中人的体验是什么?造句测验 造句测验(SCT):事先准备好几个有关某一事物的未完成的句子,让被试把句子写

24、完,从中反映被试的态度。思考:假设你希望人们能少食油炸食品,而使用更健康的食品,你会如何帮助人们抵制油炸食品的诱惑?第六章 态度改变(说服)第一节 态度改变的过程一、Hovland的劝导模型 12社会心理学 二、Petty&Cacioppo的精加工似然模型 第二节 有关说服的理论一、平衡理论(Heider,1946,1958)Newcomb的修订有条件限制的:1、态度改变的方向遵循最小费力的原则2、平衡存在强弱区分:联系肯定下的平衡>联系否定下的平衡联系肯定下不平衡的压力>联系否定时的压力二、失调理论的相关研究失调理论相关 2、增加协调认知(一)经典范例1.自由选择范例:决

25、策后失调*人们被要求在两个以上的可选物中做出选择。当人们自由地做出一种选择后,常常就会体验到失调感。*降低决策后失调的方法:增加协调认知因素支持该决定的一些想法。2.诱导的服从范例:与态度相反的行为*个体被诱导做出与他们私下态度不一致的行为时,如果个体有很好的理由解释他们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那么即使态度没有改变,他们也可以通过增加的协调认知来降低失调感。 *实验:费斯廷格和卡尔史密(1959)*情境: 诱导失调 vs not1美分 vs 20美分的报酬研究的意义:它表明了行为会影响态度(而不是平常认为的态度会影响行为);13社会心理学它揭示报酬的反常效应:当所得报酬很少时,与态度相反的行为对态度

26、的影响更大 3.努力合理化范例:承受痛苦是爱的表现*假设:我们并不喜欢付出多余的努力;也不喜欢去有所损失。当个体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或者承受了很多的痛苦或者花费了很多的钱财)去达到某一目标,他将会倾向于认为这个目标是很重要而且很值得的*失调的认知因素是:“我付出了很大的努力”“这个目标是没有意义、不值得的”(二)失调理论的替代观点1、自我觉知理论当个体行为与原有态度不一致很低,遵循自我觉知理论当个体行为与原有态度不一致很高,遵循认知失调理论2、印象管理理论(Tedeschi,Schlenker & Bonama,1971)态度改变是由表现一致性所驱动的公众行为增加了态度改变3、自我验证理

27、论(Steele, 1988)人们并不总是很介意他们认知间的一致,而是很介意他们作为优秀的、有能力个人的地位(他们的自我价值)人们失调感的降低可以通过证明他们价值的任何方式来实现4、自我概念理论(艾洛森1968;1992)任何对自我概念的威胁都会产生失调感,而不管它是否卷入了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 “我是一个诚实的人”和“我已经误导了他人”三、认知反应路径(Bohner &Wanke, 2002)主要假设:1.某一信息的有效性是由接收者在对说服信息进行预期、接收或反应时产生的想法或者认知反应决定的。2.决定某一信息成功的主要因素为是否它会导致接收者产生普遍积极的、支持性的想法(称为“有利论

28、证”)或者普遍负性的、批判性的想法(称为“相反论证”)。测试方法:想法罗列技术四、双加工模型佩蒂和卡斯泊(1981, 1986)精加工似然模型第三节 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信息传达者的特点:被人喜爱,可信性信息接收者的特点:性别,好心情,承诺,认知需要信息的特点:恐惧唤醒,重复,论点的特点14社会心理学一、信息传达者的特点1被人喜爱:我总是与我喜欢的人的观点相一致2可信性:可靠性;专长睡眠者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低可信性的传递者造成的态度改变量明显增加二、信息接收者的特点1、性别:不同性别态度改变的差异是与各自的专业分工有关2、好心情:为了维持好心情而避免艰难的思考好心情可能会降低仔细加工信息的能

29、力3、承诺承诺强度的条件:已经作出了相应的行为; 公开化; 直接体验; 自由选择4、认知需要:个体参与认知活动的愿望三、信息的特点1、恐惧唤醒 高恐惧唤醒导致态度改变?保护动机理论(Rogers,1983 et al)恐惧唤醒产生态度改变的条件第一、问题的严重性(肺癌,艾滋病) 第二、问题的可能性第三、做出改变的有效性 第四、自我效能感2、重复材料的特点:论点的有效性,论点的数量第四节 态度防卫与保护一、态度的自我防卫及其策略(一)态度的自我防卫倾向抗拒反应 心理惯性 保留面子(二)态度改变的自我防卫措施1、笼统拒绝 2、贬损来源 3、歪曲事实 4、论点辩驳5、合理化作用及其他防御措施二、拒绝

30、态度改变的措施(一)个人卷入度增加(二)预先警告(三)态度接种三步骤:1、告知接收者要面临攻击 2、给予轻度攻击 3、使接收者主动反击说服信息第五节 态度改变的方法一、信息影响力的提升高可信高吸引力的传达者提供信息二、态度防卫的回避 正面论证与反面论证相结合弱化态度主体的自我防卫倾向三、参照群体引导利用个人与他人以及与群体的关系来改变个人的有关态度。四、过度理由效应(overjustification effect)附加的外部理由取代了人们行为原有的内在理由而成为行为支持力量,从而行为由内部控制转向外部控制的现象。五、行为改变的态度改变诱导的服从范例角色扮演15社会心理学思考题:1、请分析与评

31、价劝导与态度改变过程模型2、评述态度改变的理论3、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主要有哪些?4、在现实中当你试图说服他人时,他人是否有防御倾向?请根据本章所学分析他人的各种防御策略并找出消除其防御倾向的方法。5、举例说明如何诱导他人的态度发生改变。6、面对说服信息,如何有效地抵制其对态度的影响?请结合实例说明。第七章 社会知觉第一节 社会知觉的理解 知觉:人对外界事物的整体反映,将感觉获得的信息进行选择、组合,从而形成完整印象。 信息:自然界中机械、物理、生物、化学方面的种种现象。人的实践构成的社会现象,具有各种社会角色的人,人际关系,社会群体、社会事件。一、社会知觉的概念社会知觉(Social Perc

32、eption): 人对各种社会性的人或事物形成的直接的整体性印象,主要是指对人的知觉(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群体)。 二、概念辨析社会知觉 vs 社会认知社会认知是社会知觉的上位概念,包括社会推理等;社会知觉仅是社会认知的一部分。 社会知觉 vs 一般知觉一般知觉针对物、时间、运动等;社会知觉则更关注人社会知觉 vs 印象社会知觉关注过程,印象是社会知觉的结果。三、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一个陌生情境中,首先注意到一个衣着亮丽的美女;你喜欢红色,对美女身着的红色小礼服很欣赏;如果是一个party,你对美女的着装很赞赏,如果是一个葬礼,你会认为这样的穿着不合时宜。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 认知对象本身的特点

33、:认知对象的意义,认知对象的突出性等 认知者本身的特点:认知者的需要,认知者的生活经验等 认知的情境:特定的社会情境规定了人们特殊的行为,因此,人们会根据情境来推论相应的行为第二节 印象形成一、印象及其定向作用印象:个体对别人或事物进行归类,明确其对于自己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的过程。问路 指路一个人冲到你面前 我也不太清楚抢劫 大呼求救把钱包主动给他16社会心理学定向作用:明确周围的个体,尤其是他人对自己的意义,从而确定自己的行为。(影响人际关系最初、最直接的因素)二、印象形成中的信息选择自然特征:性别、种族、外表吸引力(女性 vs 男性)社会特征: 所属群体、社会角色(农民工 v

34、s 老师)心理特征(具有社会评价意义):人际关系(真诚 vs 自负)、智力(聪慧 vs 笨拙)三、总体印象形成模式 人在获得各种信息的同时,会按照保持逻辑一致性和情感一致性的原则,将各种信息综合起来,形成一个总体的印象(N.H.Anderson)。a. 加法模式 b. 平均模式 c. 加权平均模式 d. 中心品质理论四、对个体和团体的知觉个人属性 身体特征:容貌、体形、年龄心理特质:能力、人格对个人的知觉 生理状态:疲劳、饥饿、觉醒水平 个人状态 心理状态:注意、情绪、意向表现行为:动作、姿势团体属性 部分特性:成员资格、人际关系、角色 对团体的知觉 全体特性:规范、领导、团体特性 团体状态

35、团体气氛、士气、活动第三节 社会知觉偏差一、社会知觉偏差首因效应一个人永远不会有第二次机会给人以第一印象。De Lucchi首因效应(Primary Effect): 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他 材料2:吉姆呆板、害羞、按照先入为主的最初印象的轨道来解释后继信息。(eg:先看外向材料,后看 扫把星效应 美女效应对于容貌美丽的照片,被试赋予其和蔼可亲、沉着善良的人格特质,认为他们会谋得称心的职业,找到理想的配偶,建立幸福的家庭。一个人漂亮、有魅力是一种好的特点,于是其他的特点往往也被认知为具有积极意义。 晕轮:外貌、衣着、家庭背景17社会心理学四、社会知觉偏差自

36、我实现预言效应(皮格马力翁效应) 预言自我实现效应(Selffulfilling Prophecy):对一种情境的最初错误解释,会引起某种预料的行为,使错误的观念成为现实。 罗森塔尔效应:P113五、社会知觉偏差积极性偏差 与人为善 对人的知觉,往往倾向作出积极、肯定的评价(尤其是缺乏充足信息条件情况下)。双赢原则(你好我好,大家好)。 存在利益冲突时六、社会知觉偏差自我中心偏差 夸大自己在某种活动中的作用。S.C.Thompson & H.H.Kelley(1981)夫妻双方中的每一方总认为自己在一些活动(对对方需要的敏感性、解决冲突等)中承担的责任大于50%。A:50% B:50%

37、 A+B ?影响社会知觉偏差的因素 认知启发(Congnitive Heuristics):人并不对关于他人的所有信息进行感知,而是倾向于走捷径,感知那些最明显、对形成判断最必要的信息。 表征性启发:根据与典型事件相似度进行判断 可用性启发:容易被回忆和联想的信息 调整性启发:设定一个点,以此为标准,进行比较,调整判断 投射作用:将自己的需要和情绪倾向投射到别人身上。(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对被知觉者的熟悉和个人情感卷入:越熟悉,个人卷入越多,越有可能出现偏差(法官、警察等回避亲属的规定) 印象管理 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

38、象,使别人所形成的印象符合自己的期望。 印象形成:信息的输入,形成有关别人的印象。 印象管理:信息的输出,对别人的印象形成过程发挥影响。 印象管理的作用: 适应社会;迷惑他人一、印象管理与情境一致性 情境一致性(Situated Identity):每个社会情境都有一种合适的社会行为模式。人们在交往中,会进行印象管理,力求使自己在特定情境中的行为符合情境的要求,具有一致性。二、印象管理的策略 自我美化努力增加自己对他人的吸引力。(整洁的外表、对自我的积极肯定描述) 指向自我 他人美化通过各种途径使他人感觉很好,引发他人的积极的心情和反映。 (赞扬他人,对他人观点表示赞同,表现对别人的关注) 指

39、向他人三、印象管理的识别18社会心理学 非语词反应1)人们易控制的表现,如语言,仪表;2)非控制性的信息,如姿势、眼神、无意识动作。(往往会透露个体的真实信息) 自我监控程度自我监控量表题目(见社会心理学金盛华,2005,p120)高自我监控者:实用主义的自我,愿意改变自己的行为适应自己低自我监控者:原则性的自我,更容易表现出态度行为一致四、印象管理的利用 希望表现稳定一致,保持一定的形象是给人良好印象的前提。 登门槛效应(The foot-in-the-door Effect):个体接受一个小要求后,为保持形象一致,可能接受一项重大,更不合意的要求(得寸进尺)。 门面效应(The door-

40、in-the-face Effect):先提出一个很大的会被拒绝的要求,接着提出一个小一些的要求,比直接提出要求更有可能接受这个小要求。第五节 刻板印象与归因第一节 刻板印象及其形成一、刻板印象的概念概念:人们通过整合有关信息及个人经验形成的一种针对特定对象的既定认知模式。 特点:僵化性、广泛性、无意识性理论解释:1.心理动力学知觉者的动机投射 2.社会文化倾向社会环境与文化传承3.认知倾向观念系统,图式作用1.节省认知资源19社会心理学2.偏见与歧视二、刻板印象的形成类别化扩大组间差异,缩小组 如:困苦的美国白人对黑人的歧视 外群体成为替罪羊的特征(Berkowitz,1962)安全可见性:目标群体的突出特征陌生性以前不喜欢某群体(二)社会因素1.社会地位的不平等 2.成群结党,明分彼此-社会同一性理论(三)人格因素:独裁主义人格(四)认知因素:类别化,选择性信息加工三、对偏见目标的研究(一)客观上的劣势造成心理上、经济上和生理上的损失(二)劣势群体的归因偏差劣势群体与优势群体的自尊水平没差异失败归因为偏见和歧视的存在(三)个体群体歧视差异弱势个体报告个人歧视比群体歧视更少两种解释*个体可能被激发否定个体歧视或将其最小化尽力保持能够控制他们生活的感觉否定个体歧视为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