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6.对于提高科学课堂效率方法的思考.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57289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26.对于提高科学课堂效率方法的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726.对于提高科学课堂效率方法的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726.对于提高科学课堂效率方法的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726.对于提高科学课堂效率方法的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726.对于提高科学课堂效率方法的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26.对于提高科学课堂效率方法的思考.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对于提高科学课堂效率方法的思考课堂教学是一种将学生集中授课的方法。有别于单独辅导的一对一教学,它需要高效率的进行单一(教师)面对群体(学生)的交流。那么如何提高这个群体接受知识的效率呢?很多科学教学工作者都在不懈的探索着。特别是新课程改革以来,更多的人把目光放在了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兴趣、调动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参与的道路上来了。确实,在课堂上学生对科目的学习兴趣可以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进行学习,特别是在我们这样一个与生活接触密切的学科。那么,大量的新鲜的教学方法就逐步显现了。例如:我们在课堂上应用了多媒体课件,将生活中实物搬进课堂,提高学生的关注率;采取学生小组活动、主动探究的方法,让学生自己独

2、立进行思考,逐步总结定理定律的相关内容;进行模拟活动,将原来抽象的规律生活化等。这些教学方法的改进确实可以改善我们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所以大多数教师在进行授课时都会十分注意在这几方面的把握,我本人也是如此。但是,是否教师从这些方面精心的备课后就一定能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尽善尽美了呢?大量的事实证明也不尽然。我听过很多有准备的教学公开课,特别是一些新教师的授课。他们大多有这样的特点:多媒体课件利用频繁,教学内容有趣活泼,学生参与度较高。但是同时很多人却忽略了最原始的缺乏新意的板书教学和概括知识点的教学方式。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在教学过程中虽然展现了学生的主动参与,但是却忽略了知识体系的形成

3、。这样分散的、零碎的知识对学生今后进行自我知识总结是非常的不利。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是应该多思考、多学习,不断的完善自我的教学力度。同时更应该认识到:教学这种双边活动,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要让学生学习并掌握知识。所以要想真正提高科学课堂效率,必须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我认为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注重知识点的透彻在科学这一学科领域中无论是涉及到物理知识还是化学知识,其实都是以解题的形式来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的,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对所学的知识点能够清晰透彻。例如在学习惯性时,老师做了很多实验来证明惯性的存在,并且利用生动的的事例来贴近生活。但是举了一大圈例子之后却却没有强调惯性是物体

4、本身的一种性质,只由物体的质量决定这一知识点。导致在课后练习中出现了一道极少有人作对的题目:刘备、张飞、关羽三人结拜时以掷物体的远近来决定排名,刘备给了张飞一块很重很难搬动的大石头,给了关羽一只羽毛,结果刘备抛得最远,请解释这一现象的成因 。其实老师看过就知道,这就是一个有关于惯性的题目,但是却很少有学生能够联想到惯性知识。这就说明教师在分析知识点的时候只注重了知识的传授,对知识点的展开和应用却没有透彻的分析清楚。在地理和生物等展开性学科知识中,这种现象就更加明显了。例如在学习日界线的知识时,教师可能认为解释清楚了有关于日界线两侧的时间相差一天并且东侧的较早这一知识点,但是没有给出充分的例子来

5、融会贯通。那么围绕这一知识展开的习题对学生来说难度就很大。例如:从日界线的一侧跨过180度经线时间是怎样的呢?显然,这道题目的答案很不唯一,考虑因素较多,既要考虑180度经线与日界线没有完全重合,还要考虑是从东跨向西,还是从西跨向东。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讲这几点知识点都要联结起来进行透彻的分析 。第二:讲解的语言要简洁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交流时,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困惑:想说清某一件事,但是从自己口中表达出来的语言却很难清晰得让人理解。作为一名教师,如果在讲授知识时,遇到这种情况是对教学工作十分不利的。因为这会造成学生思维混乱、知识结构不清晰的现象。应该认识到:授课时,清晰简洁的语言就相当于一把利

6、剑,它可以一下就将学生头脑中的迷雾拨开。例如在讲解大气压强时,要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原因,就直接点出是由于空气也受到重力,所以在大气中的物体都会受到大气压强的作用,没有必再套来绕去,乱跑一圈。第三:知识体系清晰,重视板书的作用只要是教师都知道,在课堂教学中板书的设置是非常重要的。它刨皮剥髓,清晰地体现了一节课的骨架,于是把一个清晰的知识结构一览无余的显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在进行下一个知识的学习时,能够不时根据板书有效地回忆前面讲过的内容,这样就将各个知识点有机的连接了起来,十分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构建。但是现在由于多媒体手段的广泛应用,好像原来的板书教学手段落后陈旧了。于是大多的年轻教师,把更多的

7、精力放在了课件的制作上了,却忽略了原始的、最有效的板书教学。学过的知识,一页翻过,却缺少了相互连接的过程。要想有效的教学,其实板书是不可忽略的步骤,请大家能够重新重视起来。第四:换视角以学生的角度备课教师、科学家都是从一名学生成长起来的,都有过自己的学生时代。那么在你自己做学生的时期,期望有怎样的老师,采取什么样的授课方式呢?我相信每个心中都有一架自己的天平,很轻易的衡量出喜欢与乐意接受的东西。其实,在我们授课时,不应一味把自己的角色定义为教师。大多数时候我们也在不断的学习、不断地接受新知识,特别是像科学这样一个有特色的学科,学习的内容就更多了。所以,我们应该从学生视点看待上课时要解决的问题。

8、究竟什么样的方法是学生最容易接受的?什么样的角度最有力学生理解问题?多多思考,觉得就连自己也能够很容易接受的方法其实就是最适合、最恰当的方法。我相信,经过这样积极地准备后,上课时学生学习起来就会很轻松,那么教学效果一定会非常令人满意。除了上述这些教学中存在的因素可以改变教学效果之外,我认为,既然课堂教学是人与人的配合,这里面也就存在着大量的情感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教学过程中,这两种因素的作用也是不可忽略的。那么如何从这方面下手来提升自己的教学效果呢?从很多老教师身上我学到了很多,要做到:第一、洞穿学生心理,紧抓注意力青少年学生,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都是爱玩爱动的并且思维在不断成熟阶段。他根本意识

9、不到学习知识对自己的人生有多么重要。大多数的孩子都是在完成老师和家长施加的任务,所以抱着这种得过且过的心理,很多学生上课时精力不集中,最后导致学业荒废。我们总是能听到成年人这样说:“要是我能重新来读书的话,我一定努力学习”,大致就是这个原因了。所以在我们科学教学中,要随时对学生进行提醒,紧抓学生的注意力。譬如在讲磁这一章,讲到电流磁效应的时候,有同学走神了,那么婉转的提醒一句:“奥斯特如果在做实验时爱走神的话,那么电流的磁效应能不能那么轻易地被发现了?”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又被及时抓回来了,教学的效果也能明显好转。第二、建立教师的人格魅力刚参加工作时,我很疑惑,为什么很多老教师站立在讲台上就给学生

10、一种要认真学习的动力,而很多年轻教师即使费尽唇舌、苦口婆心的教育却没有得到很好的效果?是不是因为年轻教师太平易近人了?后来,我随着教龄的增长,我发现,其实在学生的心目中不同的老师具有不同的魅力。如果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具有权威性,那么教学目标就很容易达到。如何在学生心中建立这种权威性呢?我想应该从自身形象下手:做题目之前要仔细准备,不轻易更改自己的答案;言而有信,说到的事情就做到等,长期坚持下来,学生的学习习惯也会随之养成了。那么,教师的人格就会得到充分的尊重。总之,要想真正有效的提高科学课堂教学效率,就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全方位的培养学生对学科的重视度。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以学生的视角体会知识, 深入透彻的理解教材,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这样,以解十分有效的教学课就展现出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