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4513117巧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57318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94513117巧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94513117巧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94513117巧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94513117巧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94513117巧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94513117巧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巧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摘要:以网络化、数字化、多媒体化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在改变人们传统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也影响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带来了巨大变革。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运用新颖、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在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的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优化课堂结构,改革陈旧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极大的提高学习效率。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形象性、直观性、生动活泼、信息容量大、知识结构新、应用广、效率高、效果突出、声文图像并茂等特点,可产生常规教学手段根本无法实现的效果,从而提高课

2、堂教学的效率,增强课堂教学的魅力1。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巧用;数学课堂;高效。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铺开,随着科技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随着学生丰富知识的需求,现代信息技术已广泛运用于教学的各个领域,实现了课堂教学资源的共享,给教学带来了新的气象,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实践表明,信息技术能够有效地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恰当利用信息技术,不但可以加大课堂容量,而且能调节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兴趣,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巧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古人说:“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课堂教学要达到的理想效果应当是:课未始,兴已浓;课正行

3、,兴愈浓;课已毕,兴犹浓2。要达到这样的教学境界,就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拨动学生的兴奋点。现代教学媒体的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等特点,以及灵活多变的表现方法,有利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因此,在教学新知识时,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选用适当的多媒体课件,适当地制作动画、搜集图片等配以教师得当的体态、语言,为学生创设一个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通过色彩鲜艳的图象、生动的动画、逼真的音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点燃学生的好奇之火,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师精心构建的情境中,学生自然会打心底产生自己要学习的心理需求,在这种心理需求的支配下,积极参与学习,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如我在教学圆

4、的认识时,使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画面1:在一条公路上有手推车、自行车、三轮车、摩托车、汽车等在行驶,车轮都是圆圆的,大家都很自然地忙着赶路。画面2:出现了一位“小马虎”学生,他忽发奇想:怎么车轮都是圆圆的呢?要是将车轮换个形状会出现什么情况呢?画面3:马路上行驶的车子分别被换上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甚至椭圆形的车轮,从而就出现了车子颠簸,甚至停驶的情况。教师在这时揭题:“圆的认识”。这样借助多媒体教学课件,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由于信息技术提供的教学素材更生动,更真实,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造了想象的空间,从而使课堂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二、巧用信

5、息技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这就构成了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能够成功地实现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的过渡。由于信息技术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一课时,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学生往往很难掌握。教学中我借助信息技术声音、动画的渲染,引发学生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的欲望。然后

6、让学生动手操作电脑,用重合的方法比较出等底等高的一个长方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再让学生动手剪拼和操作电脑相结合,学生观察比较得出沿平行四边形底边上的高剪开,然后平移可以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学生根据直观判定拼成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这时让学生通过小组学习讨论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关系?有多少种剪拼法?学生通过操作电脑、观察讨论得出不同的剪拼法推出共同的结论: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长方形的长与宽分别和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高相等。如此教学,教学重点、难点在动态演示和直观表象中得以化解,学生不仅总结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而且从中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三、巧用信

7、息技术,理解概念,降低学习难度。小学生知识贮备有限,缺乏生活经验,他们往往根据事物的外部特征进行概括和作出判断。在他们的头脑里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他们的抽象思维过程,仍然离不开具体形象的支持。采用信息技术动态图像演示,借助其丰富的媒体不仅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显示出来,而且其突出的较强的刺激作用,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教学“时、分、秒”时,我事先制作了一个大钟表,上面的大格和小格都显示的很清楚,点一下运行,时针、分针和秒针同时走动,点一下暂停,可让学生读出钟表上的时间,也可拖动秒针或分针自动转动,使学生明白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小格,生动形象地使学生对时、分、秒

8、有了深刻的认识。因此,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突破低年级学生年龄特征和生活实践的制约,为学生铺路搭桥,逐步降低思维难度,从而达到理解概念的目的。四、巧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迸发数学思维的火花。在当今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已成为首要任务之一。因此,课堂教学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创新思维的机会,以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信息技术进入课堂,使教学环境焕然一新。教学中,可以把课堂时空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创新思维的感性材料和空间,唤起学生的兴趣,萌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以促进学生的思维积极地开展,产生创新的火花。如在教学组合图形的面积中求阴影部分的面积时,根据传统的做法学生会将各部分图形分别计算

9、,然后相加得到结论,这样计算不仅繁琐,而且浪费时间。运用信息技术通过动画将图形平移、旋转等变换方式来诱发学生的想象、引发学生的思维,使复杂问题简单化,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五、巧用信息技术,巧设练习,丰富内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能力的培养与形成,必须通过一定的练习才能形成,所以,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信息技术能根据学生生活实际,用灵活多样的形式,由浅入深,巧妙设计丰富的练习,让学生在“乐学乐做”的情感中,理解、掌握、运用所学知识,并逐步形成能力。如教学一年级上册的进位加法9加几时,先通过图象的变化,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准

10、确计算。其次要解决的是速度问题,要快则要有方法且熟练,方法即在于计算规律的理解和掌握,熟练则要多练和实践,但如果训练形式单一,小学生很容易产生厌烦情绪,且觉得计算枯燥无味。因此在教学时我设计了一些趣味性强,表达形象生动的填空、判断、选择、找朋友等各种形式的计算练习。学生每做完一组题电脑都会作出反馈,全对了会奖一朵小红花或一颗五角星,并伴随动听的音乐,错了会提示你改正。还通过夺红旗、摘桂冠等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计算速度,达到准确、快速运算的目的。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得到发挥,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得到了培养,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总之,信息技术的运用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只要合理、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就能够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使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具体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并且有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数学教学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色彩与活力,从而实现 “高效低耗”的数学课堂。参考文献:1 陈勇,让信息技术贯穿整个小学数学教学活动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 (8):34-36。2 王洪梅,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小学时代,2010,(5):7-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