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段式”教学模式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研究.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57571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段式”教学模式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三段式”教学模式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三段式”教学模式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三段式”教学模式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三段式”教学模式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段式”教学模式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段式”教学模式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研究.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昆 明 重 工 中 学 “三段式”教学模式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研究结 题 报 告课题负责人:陈西兰 2013年3月1日目录一课题的背景及立项1二课题简介2三课题主持人及实验学校2四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3五课题研究的经过、方法、步骤3六研究结果分析5七、成果目录16八、【参考文献】:16三段式教学模式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重工中学(小学部):陈西兰 一 课题的背景及立项过去旧的教学模式是:一言堂,满堂灌。学生只是被动的去接受新知识,多年的教学经验结果告诉我们,这样的教学模式给学生的收效并不是很好,另外老师一堂课下来口干舌燥,似乎有事倍功半的感觉;过去的教学模式都是千篇一律的:老师备课

2、讲课复习提问作业。然而学生也是一成不变的听课练习回答作业。传统的数学教学是学生被动吸收、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没有主体的体验。随着社会和家长对学校教学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在我们无法选择生源,学生生源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下,尽管我们付出艰辛的努力,但是我们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仍十分艰难,面对激烈的竞争现实和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发展的形式。我们必需转变以往的旧观念。 我们重工中学在杜郎口中学提出的“10+35”的课堂模式,即一堂45分钟的课10分钟属于教师,35分钟属于学生的基础上,根据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三段式教学模式。把一堂课分成讲授、小组活动和巩固练习三段。把40分钟的课堂从时间上严

3、格按照讲课时间不超过15分钟,学生互动学习时间不少于15分钟,当堂训练不少于10分钟。我们小学数学组2010年11月开始了三段式教学模式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策略研究。二课题简介三段式教学模式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策略研究实施后,我们就不再用老一套了。我们把课堂教学模式分成了教师讲课,学生自主活动和练习。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采用了灵活多样的穿插式,把教师讲课、学生自主活动和练习有机穿插在一起使老师讲授,学生互动和当堂练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起到讲中有动,动中有练的效果。我们还采用生生讨论、生生互动、生生相教的各种自主学习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让学生按自己的需求主动学习,让学生学得自由、学得

4、轻松快乐。三课题主持人及实验学校1.课题组主要成员本课题的主要负责人陈西兰,现担任小学数学教研组组长,从事小学数学教学10多年。发表的论文三段式在小学数学中的实践与思考荣获国家级一等奖。成员:罗宗全,现担任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从事小学数学10多年,发表了论文三段式教学的思考和启示。张恒:现担任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从事小学数学教学10多年,在省刊发表了多篇论文。和樱:小学数学优秀教师,从事小学数学教学近10年,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李伟珍:小学数学优秀教师,从事小学数学教学近10年,在省刊发表了多篇论文。2.课题实验学校昆明市盘龙区昆明重工中学。3.课题起止时间2010年11月2012年12月。四

5、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三段式教学模式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研究实施后小学数学教师结合 “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的课改研究成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以教师的引导来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步养成在“合作探究”中学习的习惯,让每一位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校开展小学数学中教学的策略研究,促使教师从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在学习活动的主体角色体验中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活动热情,变消极被动为积极主动。通过学生自主能动的学习,使学生有一种主动投入去学习的愿望,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乐趣,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五课题研究的经过、方法、步骤1、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2010年

6、11月至2011年5月)研究“三段式”教学的基本理论。对课题的目的意义和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做可行性论证。完成了课题的开题和申报工作。2、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2011年6月至2012年10月)(1)2011年9月我们小学数学组召开了课题研究实施阶段的第一次会议,组织全组成员一起确定了课题研究的基本框架:一、组织组内教师进行文献资料的学习。二、调查学生的情况,从不同的角度掌握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三、根据实施方案进行教学设计的实践,在实践中优化出优秀的教学设计。四、根据优化出的优秀教学设计,进行课堂教学实践。五、根据优秀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课堂实际课的经验,安排教学设计大奖赛和课堂教学大奖赛。并

7、组建了课题组,明确分工了全组成员的职责。(2)组织了组内教师进行文献资料的学习如: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法的研究与实施实践取向数学教学案例数学传奇数学少年百科丛书数学万花筒优秀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知道的7件事 数学课程标准等并要求各组成员在学习后上交了学习心得。(3)安排了各小组制定了调查问卷,由每个组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从不同的角度掌握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并根据调查结果,上交了调查报告。(4)组织了全组成员根据实施方案进行教学设计的实践,要求每人根据文献学习的心得和抽样调查的经验和三段式教学模式的标准对自己所教的年级进行一个教学设计,完成后全组进行评比,作品有:找规律比的性质

8、估算9加几等等。在全组作品中评比优化出了优秀的教学设计找规律。(5)要求在全组作品中,评比优化出的优秀教学设计找规律的设计者和樱老师根据优化出的优秀教学设计方案,精心准备组织课堂教学实践的展示。全组成员到课堂中进行了观摩和学习,并对本堂课进行了全面的评价。(6)根据优秀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课堂实际课的经验,我们小学数学组在2012年9月安排了教学设计的大奖赛要求全组成员每人都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并由组内推选的三名评委进行认真评选最后评选出五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它们是:分数的初步认识 、比的基本性质 、面积和面积单位 、 可能性 、五以内的加法。在10月份我们小学数学组进行了课堂教学大奖赛。课赛分为初赛和复

9、赛。初赛是全组成员参与,大家在初赛中选出最优秀的三名教师参加复赛。她们是兰敏执教课题是:统计;孔会佳执教课题是:6加几;孙皖韻执教课题是:数学广角。复赛是由学校领导担任评委,其中孙皖韻执教的课题:数学广角获得了教学大奖赛一等奖。 3、第三阶段:研究总结阶段(2012年11月2012年12月),根据研究目标,对研究效果进行调查与测试,分析总结,撰写了有关三段式教学模式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策略研究的论文“三段式”课堂教学改革在小学数学学科中的实践与思考、 三段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学科中的有效操作谈“三段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三段式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实践与思考等等撰写了结题报告,并邀请上级

10、领导、专家对课题评审、鉴定。六研究结果分析 1、具有时代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初步形成。“三段式”的基本结构三段式第一段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 计 意 图教师创设情境、创设悬念,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好奇心。引导学生确定学习目标。教师向学生提出任务要求,引导学生突破重难点等。1.做观察比较、思考、答问等。2.明确学习目标。3.学生自学课本收集解决目标的信息。4.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做好记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撩拨学生学习的欲望。三段式第二段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互相交流意见和看法;巡视学生小组活动并随机参与学生的讨论。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意见和看法或进行动手操作。深入研

11、究、思考。学生不同的观点发生碰撞,在碰撞中学生对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开阔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创新能力。三段式第三段设计一定层次的练习题。引导回顾、总结;布置课后实践题。完成练习归纳总结掌握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枝能,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形成技能技巧。体验成功、学会学习、学会运用。2、更新了教学观念,确实改变了教学方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自主合作探究本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客观需要。儿童好问便是这方面最有力的佐证。在实验研究过程中,只有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习需要,学生才能真正去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探究学习,也唯有如此,我们的课题研究才能实现实质性进展。因

12、此,我们要求教师教育观念转变,课堂上,教师不再像原来那样一言堂,满堂灌,让学生只是被动的去接受新知识,我们把课堂教学模式分成了教师讲课,学生自主活动和练习三大块。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采用了灵活多样的穿插式,把教师讲课、学生自主活动和练习有机穿插在一起使老师讲授,学生互动和当堂练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起到讲中有动,动中有练的效果。我们还采用生生讨论、生生互动、生生相教的各种自主学习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让学生按自己的需求主动学习,让学生学得自由、学得轻松快乐。3、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有明显提高。在三段式教学中,小组合作交流成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对于挑战性的问题,一般先

13、进行小组合作,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一方面体现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另一方面,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或工作,都是至关重要的。实验初期,学生没有合作意识,缺少合作精神,也缺乏与人交往合作的技能。我们就把要小组合作的内容,按步骤一个个细化,并给每个小组,选定一个能力最强的学生做组长,让他带着大家说、带着大家做,如在上一年级下册找规律时,为了让大家能有效的参与小组合作。我们就给小组合作的内容,取名摆一摆,并提出了相关要求:1.小组长带着小组成员,用学具各自摆出自己喜欢的规律。2. 小组伙伴要教教不会摆的同学。3.全小组摆完后,请小组长带着

14、小组成员,每人都说一说自己摆的规律。活动完成后,我们又让合作优秀的小组起来展示。随着小组合作活动的深入开展,以及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小组合作探究意识的培养及合作技能的训练,使学生认识到了团结协作、互帮互助、与人合作的重要,产生了既要自己学好还要帮助同学的双重责任感,萌发了追求小组内“人人进步,全组成功”的学习动机。懂得了“齐心协力、合理分工、集思广益”是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取得成功的保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做到学生能解决的坚决让学生解决,凡学生能独立发现的教师绝不暗示。经过实验,现在学生能积极地投身于各种探究学习实践活动中去,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为他们提供了

15、相互交往的机会。在这种交往过程中,他们懂得了沟通与包容、尊重与信任,懂得了共同创造与分享。4、学生的评价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课堂评价氛围日益浓厚、和谐。以前课堂上,教师一言堂,满堂灌,让学生只是被动的去接受新知识,学生基本没有机会自我评价,现在我们把课堂分成了教师讲课,学生自主活动和练习三大块的三段式教学模式。小组里面学生要进行评价,小组之间学生要进行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也要评价。学生的评价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课堂评价氛围日益浓厚、和谐。评价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课堂评价的尝试,对于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是十分重要的。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等,非常的和谐、

16、自然。评价的尝试,激活了课堂,激活了学生,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5、教师对教材的处理能力及教学设计水平均有了一个较大的提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发现,教师有了自己的主导思想,照搬教材、按部就班的少了,随之而来的是对教材的创造性运用。不管是新教材,还是老教材,都能结合学生生活,进行有效的改编或重组。如:教学设计一:分数的初步认识 1.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教科书第9192页。2.教学目标:a.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b.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c.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3.重点

17、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4.教具、学具准备:实物投影仪、正方形,圆形。5.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教师引入:今天我要请同学们去看西游记的图片。(出示唐僧师徒,对话情境图:他们去西天取经的路上,看见了一个桃园,八戒馋得流口水就说是:“师傅可以吃桃吗?”师傅说:“可以,不过我要考考你。”八戒说:“没问题。”师傅出题道:“有四个桃你和悟空每人分几个?”八戒答:“每人分2个。”师傅又考道:“有两个桃,你们俩,每人分几个?”八戒说:“每人分一个”。师傅再考道:“有一个桃,你俩每人分几个?”八戒答不出来。教师提问道:八戒遇到难题了,我们一起去帮帮他。一个桃子平均分给悟空和八戒每人分得多少?应怎么

18、写数呢?学生回答略。(2)学习新知a.认识二分之一。师:“下面我就用分月饼来,举例介绍一下半个怎么写数。”教师演示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个月饼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学生理解后,教师又举出一个反例问学生,这样分能用表示吗?学生回答:“不能”。教师强调:“这个月饼不是平均分,每份不是一半,不能写成,接着让学生在具体图形中,进一步巩固。”b.认识三分之一。教师出示一个圆平均分成三份,让学生,通过刚才学的知识,迁移得出: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三份,每份是它的。c.让同学动手折一折,正方形纸,感受四分之一。教师放手让学生小组活动(有的同学是对折平均分;有的同学是横着平均分;有的同学是竖着

19、平均分,只要是能表示四分之一教师都要肯定和表扬)折完后小组长,带着小组成员,轮流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折,怎么表示四分之一的。个别不会的同学小组长和其他组员一起帮助他,让他和小组一起进步,交流完后,每小组推选一张,优秀作品,贴在黑板上展示。教师在学生小组活动时要巡视各小组,并根据各小组的活动情况,及时的给予评价。(3)巩固练习先让同学独立完成数学书93页第1题,96页第1、2题,完后,让小组长带着小组成员,对出答案,然后在全班,集体交流汇报。(4)拓展练习a.分小组说一说:法国国旗、五角星、巧克力(这些都是巩固几分之一的图片)分别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完后集体汇报。b.游戏:分大饼。(教师出示许

20、多漂亮的大饼圆片问学生,想得到大饼吗?并告诉大家:只要说清楚:自己要把这个大饼,平均分成几份,要把几分之一送给谁,就能获得一个大饼。)(5)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学生甲:“认识了分数。”学生乙:“知道了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几分之一。”学生说完后,最后教师进一步点题和全面总结。在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设计中我们把认识二分之一,认识三分之一作为三段式教课堂教学改革的第一段(讲课时间不超过15分钟);把让同学动手折一折感受四分之一,小组说一说完后集体汇报等作为的三段式课堂教学改革的第二段(学生互动学习时间不少于15分钟);把巩固练习,游戏等作为三段式教课堂教学改革第三段(当

21、堂训练不少于10分钟)。整个教学没有死板的去套三段式教学模式,而更重要的是按三段式的结构模式有机的组织教学内容,让学生去探究,去发现,去自主有效操作,还采用了灵活多样的穿插式使老师讲授,学生互动和当堂练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起到讲中有动,动中有练的效果。教学设计二:找规律 1.教学内容:人教版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下册8890页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找出直观事物的变化规律。(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和逻辑思维的能力,提高合作交流的意识。(3)情感目标:感受到数学的美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3.教学重点:发现图形的简单排列规律。4.教学难点:找出稍复杂的

22、图形排列规律。(既含形状规律,又含颜色规律的多层次规律。)5.突破方法:“多层观察”的学习策略及尝试教学法。6.教学过程:(1)创设联欢会的情境引入新课教学找规律(a.图中的小旗有什么规律?b小花有什么规律?c灯笼有什么规律?)(2)找规律练习寻找形状规律(三角形、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正方形),个数规律(一个正方体,两个正方体;一个正方体,两个正方体;一个正方体,两个正方体)生活里面的规律(门铃声:叮咚、叮咚、叮咚信号灯: 开关、开关、开关)(3)动手操作规律:摆一摆。要求:a.小组长带着小组成员用学具各自摆出自己喜欢的规律。b.小组伙伴要教教不会摆的同学。c.全

23、小组摆完后,请小组长带着小组成员每人都说一说自己摆的规律。d.拆散所摆的学具放回学具盒然后再次选学具摆出自己喜欢的规律,完后交流汇报规律。(4)拓展延伸规律游戏:找规律接龙。教师先说规律学生接着说规律,然后又倒回来,学生先说规律教师接着说规律。(在接规律的过程中教师要偶尔出错,以调起学生的兴趣 )在设计找规律这一课时,我们没有用过多语言去死讲什么是规律,而是大胆的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发现各种各样的规律,我只是在学生探索发现的过程中适当的插入讲授,让其成为三段式教课堂教学改革的第一段(讲课时间不超过15分钟);把动手操作规律等作为三段式教课堂教学改革的第二段(学生互动学习时间不少于15分钟);把找

24、规律练习,游戏等作为三段式教课堂教学改革的第三段(当堂训练不少于10分钟)。总之,有了三段式教学模式的支撑,教师设计教学有了主心骨。 6、提高了数学教学科研水平。本组的研究得到了学校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两年多来我们撰写了论文十多篇,其中国家级奖1篇,省级奖,校级奖多篇,还设计了很多获奖的优秀教案、优秀课件和参加了许多优质课展示。促进了学生认知水平及教学质量的提高。7、促进了学生认知水平及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段式教学模式创设了学生独立思考、相互启发、相互协作的学习氛围。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建立了“我要学、我能行”的自信。使学生不仅对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得到了理解

25、和掌握,同时也获得了较为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很多个班级期末成绩都获得了优秀奖、达标奖,下面是四年级实验班学习成绩分析表四年级实验班学习成绩分析班级四年级第一学期(20102011学年度)四年级第二学期(20112012学年度)平 均 分优秀率(%)平 均 分优秀率(%)四(1)班76.3723%82.3231%四(2)班75.1222%82.7632%8、存在的问题1、虽然突出了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特点。但操作过程有待改进。2、还需处理好课堂气氛活跃与“知识目标”落实之间的矛盾。3、如何使家校更紧密联系,使家长也参与到课堂改革中来,有待进一步研究。七、成果目录 1.收集了优

26、秀教案:分数的初步认识 、比的基本性质 、面积和面积单位 、可能性 、五以内的加法。数学广角-合理安排时间等。 2、收集了优秀课件:分数的初步认识、用数学、6和7的加减、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0的认识、乘法估算、角的度量、分类、 9加几、合理安排时间、观 察 物 体、可能性、组合图形的面积等。 3、收集了三段式教学模式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策略研究的优秀论文如:“三段式”课堂教学改革在小学数学学科中的实践与思考、 三段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学科中的有效操作谈“三段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三段式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实践与思考等等。4、收集了三段式教学模式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策略研究的一些课堂照片

27、、学习心得、作业、调查报告等等。八、【参考文献】:1、 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法的研究与实施作者:窦盼英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6 2、数学课程标准作者:杨磊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实践取向数学教学案例郜舒竹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4、数学传奇作者:张景中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825、优秀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知道的7件事作者:范存丽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76、“三段式开放性教学法”的实践与探究作者:孙石锁 河南教育出版社2006 7、数学教育心理学作者:曹才翰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8、班主任工作案例教程作者:赖华强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29、21世纪中国教育何向何去作者:蔡克勇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510、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作者:雷卫华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11、备课新思维作者:杨九俊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12、诱思研究学科教学论作者:张熊飞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113、当代教育学作者:袁振国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