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型课程”教学模式研究.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57575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拓展型课程”教学模式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拓展型课程”教学模式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拓展型课程”教学模式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拓展型课程”教学模式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拓展型课程”教学模式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拓展型课程”教学模式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拓展型课程”教学模式研究.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42 “拓展型课程”教学模式拓展型课程是上海中小学新课程方案以功能性立意而建立的课程结构中的一类课程。这类课程主要是着眼于学生素质发展的不同需要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多元特征而设置,并根据内容在相对意义上偏向知识类或偏向实践类进行分领域建立不同的科目群(体系),分别开发和设置分科发展性、跨科拓展性和综合实践性的科目,供学生选择性地修习。拓展型课程的内容是在基础型课程的基础上,体现了在不同知识间的扩展和综合能力上的发展,尤其是体现了作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精神、方法、能力的重要载体。在具体选材上,教学内容一般具有适应拓展的选向与层次差异,以及联系时代进步与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性的特征。拓展型课程在功能上,

2、进一步着眼于对基础学力的培养,同时更注重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性能力,培养个性,培养为终身学习打基础的发展性学力,兼顾创造性学力的培养。发展性学力是指学习主体为主动适应迅速发展的未来社会,所必须具备的自我持续发展的态度、能力与知识的集合,包括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进取的精神、克服困难的毅力,主动发展的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以及具有作为发展能力载体价值的再生性较强的基本知识。所以,根据拓展型课程的基本特点和培养目标,其教学模式应该在遵照一般设计原则的基础上,还要特别从拓展型课程的功能内涵出发,建立一些符合学习者发展要求的有相对特性的教学原则,如:(1) 差异性原则。这是根据拓展型课程的培养目标的

3、特点而言的,它更突出的是不同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所以学习的要求、进度、评价都要回应学生在个性特征上不同的发展要求,不求划一,教学模式应该体现这一原则。 (2)高起点与最优化原则。这是根据拓展型课程的教学对象的特点而言的,由于是学生自己所选择参加的学习,或者是分科性的发展,或者是跨学科的拓展,整个学生群体一般具有相应的兴趣、爱好,学习的基础相对要好些,据此,教学模式要考虑合乎学生认知规律,注意学生主体因素和学习过程的实际情况,学习要求可相对高些,这种“高”是指知识与方法的要求,有的体现在一定的深度上,有的体现在知识迁移的宽度上,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但如知识的性质和内容的安排是在于高新学科的普及

4、的介绍,对学习要求可酌情考虑降低些。 (3)技术先进性原则。这是根据拓展型课程的教学内容的特点而言的,拓展型课程的内容一般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可能是建立在学科前沿的成果基础上,可能是跨学科的综合、交叉而产生的知识新增长点,教学模式设计可以考虑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与配合,使引入的内容新颖而生动,提高教学容量和教学效益。拓展型课程的教学模式,在具体样式上可以从多种角度去研究,如就学习的内容性质上看,有偏向知识的,有偏向实践的,有两者兼而有之的;有单学科性提高的,有跨学科交互拓展的,有对中学学科而言表现为崭新知识的。就实施的过程角度而言,有注重个性化学习的,有以小群体形式为主的;有注重知识

5、的架构的,有注重在实际中体验的;有以思辩、讨论等为主来组织的,有应用多种媒体以形象教学为主的等等。由于上述不同考虑而可创造出多种各具特色的教学模式。本部分所研究与介绍的拓展型课程的教学模式,就其指向基本是属于跨科拓展性的科目内容,以下是在归纳实践的基础上所列出的几种。一“自主交互式”教学模式让我们先来考察一个教学的案例:提供这个案例的学校开设了科技进步与国际关系的拓展性的课程,部分学生选修了这一课程。这次,他们将围绕“科技进步对军事的影响”为主题,让学生个体或群体为单位,先自主地寻找有关资料,形成自己的看法,而在这节课上大家一起进行观点材料的交流表达和讨论。教师首先作了一个启发式的发言:今天让

6、我们来讨论科技对人文现象作用的另一面。如果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依靠制造炸药的原料生产来驱动和维持,科学技术所起的作用还仅是“初见端倪”,那么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就是科学技术与战争融为一体的标志,原子弹的使用,就是科技走出“实验室”,对人类社会产生了“石破天惊”的影响作用,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现在到了世纪之交,科技发展到了以知识及其创新为动力并进而能影响整个社会的“知识经济”的年代,一旦战争爆发,它就可以处在科学的“恐怖”统治之下。经过同学们课前自己的选题、寻找资料,形成了一些认识。这节课就围绕“科技进步对军事的影响”的主题,发表看法,讲点新发现,也可以进行讨论,使我们对科技的道德问题有一定的

7、认识。于是,这些学生的代表纷纷发言,有的谈了“关于制空权”问题,有的谈了“从海湾战争来剖析高科技战争”问题,有的谈了“未来战争的模式”问题,有的谈了“非致命性武器”问题,有的谈了“核武器及核时代的恐怖性”问题,有的谈了“片面核裁军对人类的潜在威胁”问题等。尽管学生的观点角度不一样,但是互相有启发。有时,教师还有些插话或问话。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作了一定的小结。这个学校还提供了“中华文化传统再认识”的教学案例,也以师生交互作用为学习形式,以小组讨论和组间交流为主要环节来安排进行。 (民立中学胡奇伟、陈宇卿提供)这二个案例所反映的是,他们运用了“自主交互式”的教学模式。下面我们就这个模式作一点理

8、性的分析和介绍。理论基础“自主交互式”的教学模式,从大的分类上看,比较接近由奥利弗(Oliver)和谢弗(Shaver)创立的“法理学探究”教学模式,或者接近“苏格拉底式”的讨论模式,表现为两者的中和。奥利弗和谢弗认为,他们的这一教学模式从社会的概念为基础,引导学生对某些有冲突的事端或事件进行基本的价值判断,能明智地进行分析和讨论,比较合适较大年龄(初中以上)的学生,可适用于较优秀的学生如自学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的学习。“法理学探究”教学模式较之“苏格拉底式”的讨论模式更强调了理性思考,而“苏格拉底式”的讨论模式比较自由些,在认知心理学理论中,皮亚杰和加涅都提出学习的本质是信息的加工,

9、以及学习过程的活动性和学习目的的社会性等。由此可见,“自主交互式”的教学模式客观上是借鉴了上述学习理论,同时反映了“着眼学生的发展”和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思想,有一定的先进性。功能目标1 使学生体验民主教学与合作学习的愉快,激发强烈的求知欲,学会处理良好的人际关系;要培养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习惯与兴趣,提高社会责任心和具有初步正确的判断事端事件的价值观。2 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问题的实质、正确表达等学习过程,掌握初步的自学方法,提高一定的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和表达能力。3 引导学生实现一定的知识迁移,在联系实际中强化与内化所学的知识。自主学习教学结构学生自行组成合作学习伙伴,进行自学体验学生分组分析

10、、归纳、整理所学习的结果提出某个情景(社会)问题交互响应学生教师就上述的情景(社会)问题开展一般性陈述和讨论,学生代表的表达与教师的评论交互进行。图4-2- 1“自主交互式”教学模式结构示意教学策略1主题情景(社会)问题的提出,要注意抓住学生在日常可以了解的视点,同时要能够成为可探究、可讨论的议题,而不是一般性的学习问题。2在安排学生自主学习时,要从学生的基础水平着眼,适时交代应该注意的学习源(包括有关的内容和方法等):从哪些资料大类上去寻找、哪些专家的著作可能有与本议题有关的文章、哪些网站会经常出现相类似的资料等,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比较容易开展并有收获。3 在学生具体处理学习所得时,要注意提出

11、一些目标要求,如通过体验要初步掌握一些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要注意取长补短、发挥小组的集体作用,要从价值观的角度提升自己的认知层次等。4 在交互讨论时,要营造有利于学生乐于发表观点、见解的轻松氛围,要注意教与学的民主平等关系,师生在共同的互相启发、商讨或辩论中研究与探求真知,这些真知包括知识性的和方法论的。引导学生由困惑而思考、由思考而探求,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交流思维成果,让学生将所掌握的知识得到应用、迁移,并有一定的哲理性的提升。教学评价1 评价要针对功能目标进行,注意评价内容多元化的要求。在此,尤其要关注学生在人格养成方面的变化,包括科学态度、社会责任心和价值观念等,还有合作精神

12、和对他人观点的尊重等。2 评价要关注学习的全过程,注意发现学生的提高方面并加以鼓励;还应提倡让学生的进行自我评价,自己总结多方面的提高。3 教师要注意对课程(选的议题与组织过程)的设计与实施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自我检讨,使之逐步完善、趋向成熟,这也是本教学模式所需要的一个重要特色。附:“互动式”教学模式在上海的一所寄宿制高中,学生在校的时间相对比较多些,师生之间的接触交往机会也同样多些,为丰富学生生活,学校开设了学生电台和学生电视台,怎样当好这种电台与电视台的主持人?这就成为学校学习的一个新的需要,于是应学生的需要,学校设置了一门广播与主持人的拓展性课程。下面是该校提供的一个教学案例:教学的内容主

13、题是“主持人的语言修养”,是该课程的核心内容。执教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基础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确定了教学设计思路:1 从理论上阐述各种类型的节目对主持人语言修养的要求,让学生去揣摩其主持语言;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的实践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从而对主持人的语言修养有更深层次的认识,语言能力在实践中得到提高;2 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运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启发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语言表达,提高能力。教学过程是这样呈现的:一是播放录像,主要让学生自己体会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语言风格,引出主持人语言修养的重要性。二是分三种类型学习与讨论不同节目对主持人语言修养的要求: 一 二 三即兴节目语言特点

14、及对主持人语言修养的要求: 播放电视台即兴节目录像片段; 师生讲评; 学生实践; 互相点评。音乐节目对主持人语言修养的具体要求: 播放电视台音乐节目录像片段; 师生讲评; 学生实践; 互相点评。新闻记实性节目对主持人语言修养的具体要求: 播放电视台新 闻记实类节目录像片段; 师生讲评; 学生实践; 互相点评。在上述各类节目对主持人语言修养的讨论中,都分别归纳了几条具体要求,如对新闻类节目主持,要“严谨认真,谦和自然;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语言流畅,诚实可信。”对音乐节目主持,要“积极清新重格调;营造氛围重情感;新巧自然重交流。”对即兴节目的主持,要“语言标准,通俗有力,表达得体。”等。最后,教师

15、这样小结:主持人语言修养的提高,建立在个人阅历、情感体验、审美情趣、表达角度等方面的积累,才能表现出独特的语言风格。 (新中高级中学 张颖英提供)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我们已经知道教师有意识地采用了“互动式”的教学模式,主要由两个环节组成,并认为象这种既有概念性知识(尽管有的概念比较难以言传)、又有体验要求的教学内容,是比较适用这个教学模式的。下面就此作一点分析:理论基础在西方的教学理论中,对概念获得的教学模式原来主要有“接受模式”和“选择模式”两种,后来又提出了“未加组织的材料的模式”,这后一种模式其实是让学生对概念的获得有一个领会与归纳的思维过程。如果以“归纳思维”作为主题就产生又一种教学模式

16、,课程理论专家塔巴女士曾对这个模式的概念形成有一个“概念的形式”的表述如下表:外显活动内隐的心智活动诱发性问题1 列举与列表2 归类3 标记,范畴分类作出区分(辨别各别的项目)确认共同的特性,进行抽象决定上位与下位的项目层次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记下了什么?哪些属于同一类?根据什么标准你怎样命名这些类别?它属于哪一范畴? (出处:塔巴初级社会常识课教师手册)应该说,“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前部分是有意无意地借鉴了这类概念获得的教学模式的理论,而案例反映了知识呈现借用了形象媒体,对一些“难以言传”的概念就比较适合。但总体上看,“互动式”的教学模式最具意义的是其后部分,即获得概念后的教学活动,突出

17、了学生通过实践与体验环节促使概念得到内化理解的设计安排。从学习理论上看,这种教学模式是可以使学生达到长期掌握的效果。功能目标1 使学生通过某些形象化的教学手段或媒体,获得可供体验的概念,进而激发求知欲,养成对未知领域和他人经验的关注与理性探究的习惯,提高对知识的接受能力。2 使学生通过实践性学习,初步掌握语言、动作、表情等多种表达方法,提高一定的表达能力和交互并合作能力。3 引导学生提高对所学的一般知识的应用水平,并在实际的活动中拓展所学的知识。教学结构媒体师生点评师生讲评内容调换,过程巡回模拟实践理解领会概念引入反复揣摩体会群体互动图4-2- 2“互动式”教学模式示意教学策略1“概念引入”中

18、所应用的媒体技术(如录像或音像光盘等)要尽可能先进而形象直观,能帮助学生比较容易的理解和获取这些概念,同时这种媒体具有可重复性和可分步性,也便于学生有反复揣摩的机会,以适合不同基础和不同发展方向学生的不同需要。2教学过程中要减少教师在课堂上的一般传授、学生的机械模仿,借助于多种先进媒体对概念的表述中,教师的讲评不在于详细,而在于点到要害处,让学生听有“精辟之语”,看有“可反复品味的范例”;重要的是要增加让学生尝试和探索的时空,并创设良好氛围,不断鼓励学生有创新性的发挥。3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特长与个性,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来选取模拟实践的角色,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素质得到更好地发展

19、。教学评价1 要针对功能目标特别是“学力”要素中的学习态度进行鼓励性评价,如对概念获得过程中揣摩的认真、正确性等品质,在模拟实践中主动参与和投入的积极性等。2 评价时一要关注学习的全过程,注意发现学生对方法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方面;二还要关注学习的结果情况,在概念获得、“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综合能力的反映,使人感觉的总体印象等。3 教师要注意对不同学生在比较了解基础上有一个比较客观的差异评价,使不同学生的提高都得到相应的肯定,而他们的不足也应得到一定的诊断性评价与指导,这也是“互动式”教学模式所需要注意的环节。二“领悟创造(尝试)”教学模式 学校的校报、班级的班报,这在学校中是常见的事物,

20、学生参与办报也是学校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抓手,许多好的校报、班报在学校显著的地方如橱窗中出现,已经是学校的一道“风景线”,为此,不少学校就顺应需要,开设了诸如报纸编辑一类的拓展型课程,以提高部分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下面是这一课程实施中课堂教学的一个案例:这节课的课题名称是“组织版面”,修习的学生大多是有编报的少许经验,也可能是班级的宣传人员。教师选取了大学教材报纸编辑的部分内容组成高中选修课用的试验性讲义给同学,故学生对有些知识要义有所了解,于是,教师在此基础上,对教学内容作了调整安排:A是报纸的“面孔”,C是版面的美化,将B稿件的安排与D组版工作的程序合为一部分,先分析A和C两个知识点,再

21、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练习来完成B、D两个教学内容。教学流程如下:一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版面,探讨版面的含义。教师出示版样和三个不同的版面,让学生进行比较,再归纳,最终“发现”关于“版面”的真正含义。首先是版面的要素:版面必须要有稿件;二是版面的形象是报纸的“面孔”,要明确版面上的稿件需要加以组织和美化,“面孔”才会让人感到好看。二 组合学生对不同版面比较,领会版面美化的要义。教师从学生办的“小报”中选取若干样品,让学生作比较,哪些小报看上去“美”一些,哪些又差一些;再分析“美”的小报之所以美的具体表现。版面的美包括形式美和内容美。从形式美上看,要注意“七要”:要醒目、要均匀、要和谐、要美观、要大

22、方、要新颖、要多变,具体要和内容匹配。另外还要有少量图、照、线等安排。从内容美上看,主要是要有健康的思想倾向,要注意标题的感情色彩等,内容不要有重复。三 讨论组版工作的程序,训练组版技能。让学生排列组版工作的程序:明确思想计算字数划制版样校对样张美化版面审定付印。再让学生根据一定的稿源,进行组版工序,其中关键是对“划制样版”环节,教师先提醒学生注意版面地位知识及相关技术问题,运用排版的专用符号(Z、N、X),在学生划制样版时,教师巡回指导。 (崇明中学 陈杰提供) 考察上述教学的设计,我们可以将其归纳为“领悟创造(尝试)”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比较适合于需要学生有实践,而实践又有一定难度的科

23、目或内容。其中“领悟”环节是基础,帮助学生有所领悟的材料和方式可以有多种,如教师讲解、教师指导下的阅读自学、大组讨论,以及运用电化教育技术与设备使教学内容直观化处理等。“创造尝试”是“领悟”的印证与强化,以便让学生有所体验后内化所学的知识,并实现一定的迁移。理论基础在学习理论的宝库中,对学习方式的阐述不乏至理名言。学习方式有多种分类,A 按内容,分:“认知”的(又分言语信息、心智技能、认知策略)、“情感”的和“运动技能”三类;B 按过程,分“试误式学习”和“顿悟式学习”两类;C 按理解程度,分“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又分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两类。这里,接受学习的特征是,需要学习的全部内容

24、或多或少是以定论的形式呈现给学习者,不需要学习者去独立发现。但这并没有表示不需要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探索有研究地学习接受。有关辞书指出:“有意义接受学习过程不是一个被动过程,而是一个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即新知识被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同化,被学习者理解,使原有认知结构得以重新组织或改造的过程。”其实这早在奥苏伯尔的学习理论中就阐述清了的。而布鲁纳大力提倡的是“发现学习”,认为学生的学习必须要经历一个发现过程,自己得出结论或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在日本的试验表明,用发现学习的学生,其解决问题的迁移能力比用提问或程序教学的学生高约20%30%。当然,并非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发现学习,如指导不力,学生无法

25、发现,就会浪费时间。所以,本教学模式的“领悟”环节注重指导下的发现学习,可以提高教学效益。“创造(尝试)”环节的核心是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行为学派比较重视的就是实践尝试,“训练模式”被训练心理学、控制论心理学、系统发现(设计)和行为心理学四个流派所共同重视,这是有道理的。本教学模式在这种训练模式基础上,进一步注重创造性的训练尝试,更能契合时代需要。 运用本模式确立“领悟”和“创造(尝试)”的目标,要从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应联系一定的教学内容,切合实际作具体化可操作的表述,并应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功能目标1 使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在注重对事物、事件、概念等学习对象领悟的基础上,

26、增强创造(尝试)的意识,不断提高发展性学力。2 使学生初步学会比较分析与类比归纳等学习方法,提高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进行实践与尝试的能力。3 使学生在面对新的知识概念和技术要求时,学会能与旧知识的联系,并能经常注意整理和重构自己新的知识结构,提高学习效率。教学结构相关策略 自学+辅导 创造(尝试)独立实践合作行动模拟创造领悟相关知识技术基础基本要义 讲解+示范 材料比较 其他方法 评 价 图4-2- 3 “领悟创造(尝试)”教学模式示意教学策略1 对需要领悟的知识单元要作一定的分析处理:知识选取时要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能在教师指导下可以或容易达到领悟目标;在教学设计时可以根据知识单元的范畴规模而

27、对其予以一定的分割,分步提出,使知识呈现容易让学生领悟接受。2 在训练学生的比较分析、类比归纳能力,帮助学生“领悟”时,要注意选择一些比较典型的学习辅导材料,供学生研究,作为实施好本教学模式的切入口;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注意直接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随时选择一些案例,引导大家一起平等地分析探究,取得“领悟”的共识。3 要注意抓住创造(尝试)的环节,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启发学生敢于开展发散性思维活动,借鉴多种科学性的、艺术性的创造思路,进行创造性的尝试实践;在某些学生在创意方面有一定困难时,要注意组织一定的形式(如学习小组)进行探讨式的帮助指导,一起取得成功。教学评价1 对学生学习过程基本情况

28、的评价,主要依据其在各个环节中的参与程度和所发挥的作用,一般情况下,是注重于学生在学习态度上的表现和对一定事物、事件、概念等领悟的深刻性、完整性方面。2 还要注意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作为实践性的创造(尝试)的结果往往是学生领悟程度的有形表现,这种对结果的评价带有一定的客观性,也是鼓励学生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学生重视,教师也应该重视。3 由于在运用本教学模式中,创造(尝试)环节的实施可能还是群体行为,是一个学习小组的集体学习和集体成果,所以在评价实施中,要注意对这种群体行为的鼓励性评价。附:“感悟应用”教学模式随着电视节目的日益发展,电视也以成为学校学习生活的一个补充性的内容,于是,许多学校对电

29、影与电视的作品进行评论,又为学生增加了一个课程方面的学习渠道,现在影视评论、影视辅导等已是不少学校中一些教师与学生颇感兴趣的一类拓展型课程。下面是一所学校开设的影视辅导中关于“蒙太奇艺术的鉴赏与应用”一课的教学案例:该教师确定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准备达到两点:一是通过举例,初步学会用蒙太奇知识(连接方法和表现方法)进行鉴赏和感悟;二是激发求知欲,引导在实际中应用尝试,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实现从鉴赏影视迁移到提高读写能力。教学流程主要有三大环节:一 观察感悟蒙太奇艺术。教师用了实例指导的模式来展开:播放了十部中外影片经典镜头选辑录像,让学生鉴赏,再引出“蒙太奇艺术反映了人们观察生活、认识生活、概括生

30、活、反映生活的规律。所以影视如此,我们平时的生活如观察、阅读、写作也可以有蒙太奇现象”。接着,教师进行实例指导,(1)找钥匙。钥匙丢了,门又被锁上了,就产生了一串镜头:随着人头的转动停顿,种种人像物象在推(全景)、拉(特写)以及跟、移、摇、升、降等运动镜头中出现,这些镜头都与找钥匙有关,而其他都被“剪掉”了;(2)乘汽车。周末准备乘车回家,车站人拥挤,与同学失散了,而车票在同学手里,好一会儿,猛一见挤在车厢里的同学正扬着手里的车票也在找自己,于是“拉”出远景、全景、近景、特写、大特写等一组镜头,出站的汽车(移)渐渐远去(推),又是蒙太奇现象。二 迁移体验蒙太奇艺术。指导学生在文学作品中寻找蒙太

31、奇现象:如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茅盾的名作风景谈、李白的七绝送孟浩然之广陵、毛泽东的著名词篇沁园春长沙等,从中都可以看到蒙太奇手法的生动运用。这就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把文字变为画面”的感悟能力,这也是一种创造。三 实践应用蒙太奇艺术。到这时,教师建议学生分组学习,运用蒙太奇艺术手法,分别以干旱、饥饿、抗洪、车祸、一年、课间、升旗等为题,进行片段设计与写作。其中先把饥饿一题作为示范,作些讨论,使实践应用比较有所参考。 (青浦中学 夏桂林提供)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是运用了与上述“领悟尝试”相似的教学模式,只不过在这里,学生对知识(蒙太奇现象)的认识更明显地通过一些直观的实例来感悟的,所

32、安排的学生的实践活动,也比较明显地是有一定条件(写作)与特定主题(运用蒙太奇手法)下模仿性应用。这对带有一定难度的形象性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可能还是有意义的。这里我们将此作为“领悟创造(尝试)”教学模式的变式,名之为“感悟应用”教学模式。理论基础感悟是一种心理反应现象。对某些需要形象思维的知识学习,或者说对某些“情感性文化”的学习,感悟是很基础的需要和阶段。在教育史上,曾经早就有过“感觉主义课程观”,源于17世纪英国哲学家洛克,认为人的全部知识来源于感觉经验,是后天的,而反对天赋观念的学说。所以由此提出的学校课程应当加强通过感官学习自然和知识。另一个以皮亚杰为代表的系统研究认知心理的流派则从实验

33、的角度,论证着感知觉的整合(可产生感悟)是心理发展的重要一环。这些都强调了“感悟”对学生的学习包括获得知识和发展认知能力的意义。但是,现代的认知心理学家们运用信息加工理论研究人的思维活动后认为,由“感”到“悟”还应该有一个“反应发生器”一样的思维过程,并设计了一个“人类信息加工模式”图如下:(引自教育大辞典1998年版)感觉综合器短时记忆长时记忆*联想*编码反应发生器感觉检测器这里反映的道理是由“感”而“悟”还需要对“信息”加工,有一个思维的工序。所以,在本教学模式中,“感悟”是有一定要求的,不是一般的感受。本教学模式安排的后一个环节是应用,它在感悟的基础之上,又是通过体验来巩固感悟所得,从结

34、果来看,是相得益彰。同时,知识的应用对学生既有实践能力培养的功能,还给学生以创新发挥的舞台,是素质教育推进的一个教学抓手,具体而言,是克服当前教育一个薄弱环节的重要举措,落实到教学,通过教学模式来体现,是值得提倡与推广的。功能目标1 引导学生理解任何知识必须要通过实践领域的检验与应用,才能体现出一定的价值,由此逐步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态度。2 使学生体验、了解到初步学会利用由“感”而“悟”的心理反应过程来实现知识整合的基本方法,培养较高位的思维能力。3 使学生通过应用环节努力运用感悟所得进行知识的再创意,结合各自的特长养成有创新意识的学习,完善认知结构与提高应用能力。教学结构策 略创意实践形

35、象指导应 用一般性模仿综合性迁移创造性改造感 - 悟整合性知识相关性方法归纳性要义 预 提 备 升 知 学 识 力评 价图4-2- 4“感悟应用”教学模式示意教学策略1 提供的学习资料要注意典型性和多样性相结合,根据学校的条件可以运用适当的媒体技术和形象手段来展现新的信息面貌,从而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2 教学内容的组织要注意与基础性的预备知识相联系,有生长点,具有可拓展性,使学生在扩展视野的同时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3 注意加强指导,感悟环节要引导好对知识的整合性理解,掌握方法;应用环节要鼓励有创新,注意个体行为与群体行为的配合指导。4 本教学模式的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启发和激发学

36、生的积极思维,可考虑充分运用评价机制的导向作用。教学评价1 关于评价的指向:在感悟环节中,重点考察学生学习心理的反应状态,包括对学习材料的分析接受、讨论的参与和相关方法的领会等;在应用环节中,重点考察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提高情况。但都要注意以激励为主。2 关于评价的方式:对学习的成果,可以考虑让学生分组交流,如采取群体学习的,可由小组的代表作交流,再集体互相评价,以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一般折算为一定的学分。三“问题情景”教学模式拓展型课程的实施形态一般多是让学生选择修习的,同时也为学校的教育形成自己的特色提供了条件,所以,不少学校就是利用了拓展型课程的空间,与特色学校的建设结合了起来。上海

37、有一批市“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开设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已有多年。心理学的知识对中学生而言是一种既新鲜又带抽象性的学问,所以对课程目标的定位、选择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是一个对课程实施的效果有直接影响的问题,很有必要探索。下面是一所学校开展这一课程的一个教学案例:学会与父母交往这节课是以“学会与父母交往”为题的教学实录。所定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使学生领悟如何运用人际交往的一般原则和技巧与父母交往,如何使自己在与父母交往中获得成功,从而培养学生尊重父母、理解父母、善待父母的品德”。大体的教学过程如下:一 课前:资料准备:通过平时的心理咨询活动和与学生的面谈、笔谈等交流,了解学生与父母交往中

38、的主要困惑与烦恼,请有关学生作好这种情景的回顾,准备在上课时予以展现并开展讨论。二 课中:复现情景,引出问题,进行讨论:(1)教师引言进入高中后,在与父母的交往中,我们体验过成功的喜悦,但更多的同学感到交往常常受挫而烦恼。同学们都希望能从这种烦恼中摆脱出来,使自己能进入与父母良好的交往状态。现在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这些困惑与烦恼是怎么会事?分析一下是怎样形成的?哪些是来自父母方面的原因?哪些是自身的原因?然后再共同寻找解除这些烦恼的出路问题。(2)学生小品复现情景甲小品:父母干涉子女与异性同学交往,监听电话、私拆信件、偷看日记;乙小品:家长不支持自己孩子的业余爱好,如看课外的书籍、绘画、参加文艺活

39、动;丙小品:家长想要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孩子却爱理不理,不愿与父母交流。这些小品再现了生活中子女与父母交往发生冲突的情景,可唤起学生的注意,感知问题所在。(3)分析与开展讨论问题的原因?心理反应上同哪些正确的人际交往原则有矛盾?讨论有哪些出路?怎么运用交往技巧来处理与解决这些矛盾与困惑?使我们摆脱烦恼,与父母的交往顺利进行,并从中获得更多的成功。三 课后,按照课中学习、讨论所学会的技巧,在摆正心理位子的前提下,实践与父母成功交往的多种活动。 (市一中学 叶惠清、静安区教育学院 范晓路提供) 在组织一些教师前往观摩这个学校的这一教学后,大家感到这种教学模式还是比较成功的。经过归纳,大家将这一教学

40、模式称为“问题情景”的教学模式。认为在有些教学内容相对比较枯燥、理性抽象性较为明显,教学时需要有一定的形象化处理的科目,是可以借用这一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情景教学是许多国家许多学科的教师都经常运用的模式之一,在教学论领域中也属于已有一定探究历史的一个教学方法。一般而言,教学中引入的情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假想的虚拟情景,一种是复现的现实情景,当然也有界于两者之间的特定的情景。情景未必要引出问题,可以只是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或感悟,引起学习的兴趣。但“问题情景”则是以问题为核心而创设的一种情景,将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与讨论作为目的,情景是为教学问题的解决而铺设的。对“问题情景教学”,一些文献

41、从教法角度已有所阐述:问题情景教学法就是利用和创设一个问题情景,使学生面临具体问题,以刺激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探索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属于语言类、直观类或实习类的多种教学,都可以在学生意识中形成研究问题的情景,都可以运用或视为运用这种教学法。情景不能单纯地理解为某个事物或某个场景,而应理解为某个事物或场景内诸种具体内容的直接与间接的联系。如当儿童仅仅看到面前的6块积木时,还不能说这是一个问题情景,只有在利用这6块积木进行各种不同形式或要求具体计算时,6块积木才构成了一个问题情景,即在儿童的意识中构成了与计数方法有关的研究问题的情景。问题情景教学的功能主要有两点:(1)刺激兴趣。(2)

42、引发理性思维。在学生意识中造成问题情景,是一种积极而有效的刺激,能够引导学生认识的兴趣,激发探究的愿望,引起与解决问题有关的理性情感和体验。马斯洛认为,真正的学习完全是个人的,最有价值的学习总是包含有我们的各种情绪体验。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掌握教材不仅是因为需要学习,或需要得到良好的评价和完成教师提出的要求,而且是出于个人的兴趣和对探索与解决问题的积极愿望。实践也表明,在学生思维活动中形成研究问题的情景,有助于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及思维的灵敏性、独立性等品质,有助于学生发展性学力的提高。学生的思维一般以具体感性为基础,但仅仅感性思维不利于思维灵敏性、深刻性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问题情景教学在一定程度

43、上可以促进由感性思维形式向理性思维形式转化的进程。这里提供的情景,是问题的具体化,具体的情景与问题同时进入学生的意识中,即形成了相应的表象和内部语言,两者的结合与强化,容易上升为新的概念和判断,从而为感知思维转化为理性思维创造了条件。 (参见 柳斌总主编的教育方法与艺术全书)功能目标1 培养学生对围绕自身周围的学习问题、生活问题、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的兴趣和积极性,不断提升思维的层次。2 使学生懂得问题情景与一般情景的差异,学会从分析一般情景中提炼出有探索意义的问题的基本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使学生在参与情景分析和问题讨论过程中,加深对问题本身知识的理解,并养成运用问题解决中

44、获得的知识进行实践的习惯,并提高自己的人格修养。教学结构 反映 引导课后实践解决问题课前背景资料准备情景揭示问题解决问题情景图4-2- 5 “问题情景”教学模式示意教学策略1 选择典型事例,创设有效的问题情景。本教学模式主要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解决问题为中心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所以要注意所创设的情景应具备:形式上的新异性;内容上的生动性;方法上的启发性。同时要注意问题情景本身同学生实际需要的吻合性。2 注意围绕学生渴求解决的问题,引导他们自主开展揭示问题、分析问题、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并设计一些引导性的做法,如上述案例中的“角色转换、情景体验、发现自我”,“重审自我、调适自我、发现消除心理困惑的诀窍”,“重现情景、尝试新的方法、感悟正确做法”等。3 注意创设多向交流、激发学习活力的环境氛围。本教学模式的实施活力源于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多向的交流活动,而这种交流要从课前开始,向课后延伸,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发展。教学评价1 从过程性评价上看,应该将评价的内容向课前、后扩展,除了考虑在课堂中的教学反应外,还可以参考课前的参与情况,如对寻找有关资料、提供问题背景和编排、设计引入情景等;以及在课后努力实践的相关效果、所提供的体验小结等。2 在教学的进程中,要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