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教学设计0.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57577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峡》教学设计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三峡》教学设计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三峡》教学设计0.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峡》教学设计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峡》教学设计0.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三峡教学设计三峡 郦道元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理解文章内容,识记常见的文言词语。2、学习赏析抒情小品文的方法。3、了解三峡的相关知识。二、能力训练点1、学会锤炼语言,细心观察,写作时抓住景物特征形象描写,提高描写能力。2、领略三峡的美,激发学生想象和创新能力。三、情感体验点感受祖国山川的壮美雄奇、清幽秀丽,从而培养爱祖国的深厚感情。教学设想:一、教学重点:把握三峡的景物特征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可通过反复吟诵、体味来解决。二、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安排本文的顺序的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难点。课型:讲读课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具准备:有关三峡的图片、若干胶片执教者:居巢区黄麓中心学校 夏琳第一课时教学要点:

2、理解字词,疏通字词,熟读成诵,把握全文的整体布局,感受三峡的自然美。教学步骤:布置预习1、读准字音,揣摩朗读节奏。2、用“”符号标记出需要重锤敲打的词语。3、结合注释、工具书疏通文意。布置课前搜集有关描写三峡的诗句。一、情境导入:我国当代散文家余秋雨曾经说过:“在国外,曾经有一个外国朋友问我:中国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吗?一个,请只说一个。我不假思索地回答:三峡!”是啊!长江三峡以它雄峻秀美的自然风光和广博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古往今来无数的游人,更有众多的文人墨客被三峡的奇山异水所打动,留下了数不胜数的名篇佳句,今天我们将在郦道元的带领下饱览三峡风光,感受三峡自然之美

3、。二、整体感知。电脑播放课件(内容包括:三峡风光图片、音乐)教师范读学生自由发言,谈谈你看后的感受。(目的是让学生对三峡之风景有一感性认识,感受其自然之美,并让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和重音。)三、交流预习情况,采用竞赛的形式。第一轮:朗读比赛。(投影出示评判要求)音准 句读的停顿 语气、语调的处理1、学生自由试读。2、男女生各选一名代表,其他学生从以上三方面给予点评。3、师作小结。4、师生齐读文章。(目的是让学生能准确流利地诵读课文,在此基础上感悟文章所写的景物。体味文章语言的美。)第二轮:擂台赛。(以个人为单位)情境假设:假如你是一个导游,你该怎样带领游人欣赏三峡的美?1、电脑播放所提供的三峡

4、图片,学生准备。2、学生上台带领学生去欣赏三峡的风光,感受三峡自然之美。反馈交流:如果现在你有一个去三峡的机会,你最想在哪个季节去?请说明理由。(目的是让学生在深入理解三峡四季景致的不同,要求学生选择其一加以介绍,锻炼学生想像能力、再创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四、小组讨论:1、为什么“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为什么夏季江水暴涨,航道深了,行船反而被迫停止?3、作者写了三峡春冬季节的哪些景物?各有何特点?4、在写三峡秋季景色时,作者抓住了哪几样景物来写?各有何特点?(目的是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意,体会作者抓住特征来写三峡四时景色的方法。)五、拓展延伸。比较阅读。(投影出示李白早发白帝城)早发白

5、帝城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思考:找出三峡中与此诗中相对应的句子。搜集交流:你能说出其他描写三峡的诗句。(目的是让学生养成积累习惯,并能将所学内容加以比较阅读,体会其中联系。)六、质疑问难。鼓励学生敢于对课文的内容和学法,提出自己的看法、疑问和建议,寻求其他同学和老师的帮助,能当堂解决的可以当堂解决,不能解决的可留作下堂课探究内容 (提倡学生有发问精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九、情境再现(作业)三峡的四季景致固然美不胜收,但我们暂时没机会去,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写一篇文章:我梦中的三峡。板书设计:山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夏:水水大、流急春冬:水清树荣山峻草茂秋:林树林寒清凉涧山涧肃寂静第二课时教学要点: 研习课文内容,探究文章在材料安排、语言的运用等方面的特色。体会景中之情。教学步骤: (略)教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