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争》教学实录及评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鹬蚌相争》教学实录及评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鹬蚌相争教学实录及评析 板块一:揭题导课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则寓言(指课题),读 生:(齐)鹬蚌相争。 师:“鹬”字左上边是个“矛”字,左下边是个“?”字,右边是个“鸟”字。一起读一读这个字。 生:(齐)鹬。 师:鹬是一种水鸟,(出示“鹬”的图片)它与其他的鸟有什么不同呢? 生:它的嘴比其他的鸟长。 师:是啊,鹬的嘴巴尖而长,腿细而长。鹬常在浅水边或水田中捕食小鱼、昆虫和贝类。这又长又尖的嘴就是它最有力的武器。 师:“蚌”这个字左边是一个“虫”,右边是一个“丰”,一齐读 生:(齐)蚌。 师:(出示蚌的图片)这就是蚌。蚌有什么特点? 生:蚌的外壳很坚硬。 师:是啊,两片坚硬的外壳儿是它克敌
2、的法宝。 师:“鹬蚌相争”就是鹬和蚌相互争吵争斗。想不想读读这个故事呢? 生:想。 【评析:课题是文章的眼睛。紧扣课题导入,带领学生正确地识读“鹬”“蚌”,既交代了故事的主人公,又突出了它们的特点,也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做了认识上的铺垫。】 板块二:读故事 (师出示活动要求) 读故事 1.自由读课文,请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鹬蚌为什么要争?是怎样争的?结果如何?试着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汇报展示。 师:谁来说说读书要求? (生说) 师:听清楚要求了吗?开始。 (生自主学习) 1.读词语,解析词义。 师:读课文要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先降低一点要求,我们这次读课文,
3、只要求正确、流利,好吗? (生纷纷举手,要求读书。) 师:(故作惊讶)你们都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生纷纷点头) 师:老师还是有些不放心。这样吧,老师把课文中的一些词语挑出来考考大家。 (师出示生词) 生:(读)啄肉,夹住,威胁,毫不示弱,筋疲力尽,喜笑颜开。 师:有一个字读错了,谁来纠正? 生:夹住。 师:一齐跟他读。 生:(齐)夹住。 师:词语的意思理解了吗?下面老师来读词语,你们可以用动作或表情告诉老师这些词语的意思,好吗? 生:好! 师:啄肉,狠狠地啄。 (生自由表演相应动作) 师:人吃食物叫“吃”,而鸟吃食叫 生:(齐)啄。 师:夹住,牢牢地夹。 (生自由表演相应动作) 师:哦,
4、夹得好疼啊!(生笑)下面的动作需要两个人一起来完成。现在你可以先选择一位伙伴一起来表演。 师:(语气严肃地)威胁。 (生自由表演相应动作) 师:毫不示弱。 (生自由表演相应动作) 师:老师看到有的同学昂着头,有的还朝对方瞪眼,这就是毫不示弱。 师:筋疲力尽。 (生表演相应动作) 师:喜笑颜开,看看渔翁你就知道了,学一学渔翁。 (生表演相应动作) 师:你们真是一群出色的小演员,把词语都演活了。现在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些词语,看看你对词语的理解是不是更深刻了。 (生齐读生词) 【评析:教师精心选择三组有对立意味的词语,采用“引读”与“表演”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边读边表演,帮助学生充分理解词语的意思。
5、游戏式的表演,在学生的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幅立体的画面,使词语教学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 2.读课文,梳通内容。 师:现在老师放心了。下面请一位同学读第1自然段,其他同学注意听,看看他是否能读正确、读流利? (师指名读) 师:很好,正确、流利。鹬蚌为什么争呢? 生:蚌在河滩上晒太阳,鹬因为嘴馋就去啄蚌的肉,蚌为了保护自己把嘴合上,夹住了鹬的嘴不放。 师:简单地说就是 生:鹬去啄蚌的肉,蚌夹住鹬的嘴。 师:鹬蚌是怎么争的呢?现在请一位同学读第2、3自然段,其他同学可以跟在后面轻轻地读一读。 (师指名读第2、3自然段) 师:鹬和蚌是怎么争的呢? 生:蚌牢牢夹住鹬的嘴不放,鹬就威胁蚌,要干死它。 师:蚌
6、呢? 生:蚌毫不示弱,说要饿 死鹬。 师: 一个说要干死对方,一个说要饿死对方,它们有谁先妥协了吗?从哪句话可以看出? 生:就这样,鹬蚌相持着,谁也不让谁。 师:是的,这句话概括了上文,又引起了下文,我们称它为过渡句。再读一读。 (生齐读) 师:那么鹬蚌相争的结果怎样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4自然段。 (生齐读第4自然段) 师:故事的结果怎样? 生:结果渔夫没费一点力气,就把它们一起给捉住了。 师:现在你能简要地说一说鹬蚌相争的故事吗?有困难的同学可以看看大屏幕上的提示,自己先试一试。 生:鹬去啄蚌的肉,蚌夹住鹬的嘴,它们相持着,谁也不让谁。结果渔夫没费一点力气,就把它们一齐捉住了。 师:用上文
7、中的关键词语,特别是找出这样的过渡句就能准确而又简洁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可要注意运用。 【评析:鹬蚌为什么争?怎样争?结果如何?设计这三个问题以问促读,能引发学生思考。在朗读中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过渡句”进行故事内容的概括并适时总结方法,学生的概括能力在教师一步一步的“导”中逐步发展起来。】 板块三:讲故事 (师课件出示要求) 讲故事 1.熟读课文(特别要读好鹬和蚌的对话),练习讲讲这个故事,看谁讲得绘声绘色,生动有趣。(友情提醒:第一部分可以加上人物的动作,第二部分要注意人物的语气语调,第三部分可以想象一下渔翁的语言。) 2.在小组内讲讲这个故事。(可以一个人讲,也可
8、以几个人配合讲一讲。) (生对照要求自由练习) 1.讲“起因”。 师:我们请第3小组来讲第1自然段,你们商量一下,一位同学讲,其他同学可以做做动作,好不好? (一生讲第1自然段) 师:(出示几个动词)第1自然段有这样几个动词,鹬是“伸到、啄肉”,河蚌是“张开、合上、夹住”,这几个动词准确而又生动地描绘了鹬和蚌的动作。你能不能不看书,根据这几个动词的提示,再来讲一讲故事的起因? (生再讲第1自然段) 2.讲“经过”。 师:第二部分,我想请两位同学来讲,一位讲蚌,一位讲鹬,旁白的部分老师来讲,行吗? 师:鹬用尽力气还是拔不出嘴来,就威胁蚌说 生:“你不松开壳儿,就等着瞧吧。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
9、没有了水,你就会干死在这河 滩上!” 师:河蚌毫不示弱,得意洋洋地说 生:“我就这样夹住你的嘴不放。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吃不到东西,你也会饿死在这河滩上!” 师:我想采访鹬。鹬先生,蚌这样夹住你,你害怕吗?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生:威胁。 师:我们全班同学也来“威胁”蚌。 (生加上动作齐读) 师:河蚌,它们这样威胁你,你害怕吗? 生:当然不怕。 师: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毫不示弱、得意洋洋。 师:来,我们全班同学也来毫不示弱、得意洋洋地回应一 下鹬。 (生加上动作齐读) 师:同学们,我们来看这样两组句子:“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是长时间不下雨或几天不下雨;“今天拔不出来,明
10、天拔不出来”,就是长时间拔不出来或几天拔不出来。现在呀,请你们读上面一句,老师读下面一句,咱们边读边比较边体会,看看哪一句表达得更好? 生:(齐)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没有了水,你就会干死在这河滩上! 师:几天不下雨,没有了水,你就会干死在这河滩上! 生:(齐)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吃不到东西,你也会饿死在这河滩上! 师:几天拔不出来,吃不到东西,你也会饿死在这河滩上! 师:你觉得哪一句话表达得更好? 生:上面一句。 师:为什么呢? 生:“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后天不下雨,我看你能撑多久。时间长了,你就撑不下去了。你最好还是乖乖地放了我,不然你就会干死在这河滩上。”鹬这样威胁蚌,就会
11、让蚌非常害怕,说不定会马上就放了它。 生:从“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我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后天拔不出来,大后天拔不出来”会是什么样子。蚌这样一说,就让对方感觉到自己一点儿也不害怕,就这样耗着,看谁 怕谁。 生:我觉得上面一句好。这两句把“鹬威胁蚌”和“蚌对鹬毫不示弱”表现得很强烈。 师:是的,鹬和蚌这样使用同样的反复句式,就是想让感情的表达更有力度,更强烈。 师:鹬和蚌互相争斗,谁也不让谁。下面我们就来“斗一斗”。北边一半的同学扮演鹬,南边一半的同学扮演蚌。我们斗三次,第一次鹬和蚌很有精神,我们怎么斗?站着斗。第二次,鹬和蚌相持了一会儿,都有些累了,我们怎么斗?坐着斗。第三次,鹬和蚌已经
12、筋疲力尽了,都没劲了,怎么斗? 生:趴着斗。 师:嗯,我们趴在桌上,不要趴在地上。准备好了吗?听好老师的提示语,可以自己加上 动作。 (师引导学生扮演鹬蚌三次相斗,注意运用反复的句式。) 师:好的,坐好!刚才大家讲得真不错,给自己鼓鼓掌! 【评析:“扮演”是学生们在语文学习中乐于开展的游戏活动。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独具匠心地将鹬蚌之争设计成“站”“坐”“趴”三个层次的表演朗读,再加上具有游戏意味的导语,把学生带入“争斗”的游戏情境之中,使学生对“它们相持着,谁也不让谁”有了更深刻的体验。】 师:好,现在老师请女生读上面一句,男生读下面一句,准备好了吗?女生,预备齐 女: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
13、雨,没有了水,你就会干死在这河滩上! 男: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吃不到东西,你也会饿死在这河滩上!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鹬怎样威胁蚌,蚌就用同样的句式去反击鹬,这样针锋相对的语言啊,就使争吵更加有趣,更加激烈。现在老师当鹬,你们当蚌,老师怎么威胁,你们就怎么反击我,好不好? 生:好! 师: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没有了水,你就会干死在这河滩上! 生: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吃不到东西,你也会饿死在这河滩上! 师:松开壳,不然就干死你! 生:放开嘴,不然就饿死你! 师:快松开,否则我就把你啄成肉泥。 生:快放开,否则我就把你夹成肉饼。 师:今天治不了你,我把我的鹬字倒过来写。 生:今
14、天治不了你,我就把我的蚌字反过来念。 师:我啄,我啄,我啄死你! 生:我夹,我夹,我夹死你! 师:就这样,鹬不让蚌,蚌不让鹬,这就是文中的一个词叫 生:相持。 (师板书:相持) 【评析:为了让学生感受“鹬用怎样的语言威胁蚌,蚌就用怎样的语言来还击鹬”,教师精心设计了“对话”的游戏活动形式。在充满“火药味”的对话中,鹬蚌相争惊心动魄、愈演愈烈。在这样的游戏活动中,学生不仅获得了丰富而有情趣的情感体验,言语能力也在对话中悄然提升。】 3.讲“结果”。 师:正当双方筋疲力尽的时候,有个渔夫看见了,不禁 生:喜笑颜开。 师:他没费一点力气,就把它们给 生:捉住了。 师:看来呀,鹬和蚌争得头破血流,你死
15、我活,到最后,却让 生:渔翁得利。 (师完整板书:鹬蚌相争 渔翁得利) 师:一个故事,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 生:(齐)鹬蚌相争,渔翁 得利。 师:可以用一句话表示。 生:(齐)鹬蚌相争,渔翁 得利。 4.悟寓意。 师:故事讲完了,你想批评谁呀?为什么呢? 生:我想批评鹬,它要不去吃蚌的肉,就不会被渔翁捉 住了。 生:我想批评蚌,它要早松开壳儿,就不会被渔翁捉住了。 生:不行,蚌要松开壳儿,鹬啄它的肉怎么办? 师:是的。它们应该先来个君子协定,我不啄你的肉,你也不要夹我的嘴,大家都让一让,就会相安无事了。 生:如果它们都退一步的话,渔翁就不会一下子把它们都捉住了。 生:如果它们都懂得互相谦让,就
16、不会有这样的后果了。 师:“懂得”用得好,揭示了道理,说得真好!鹬蚌相争这个故事通常用来比喻 生:(齐)比喻双方争斗,互不相让,结果让别人从中获利。 【评析:教师创设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情境,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充分感受了鹬和蚌可笑而又发人深省的形象。寓言的种子已经悄悄地在孩子的心田萌芽,寓意的揭示只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板块四:编故事 (师出示编故事作文纸) 鹬蚌相争(新编) 一只河蚌张开壳儿在河滩上晒太阳。有只鹬看见了,猛地把嘴伸到壳儿里去啄肉。河蚌急忙把壳儿合上,牢牢地夹住鹬的嘴不放。 鹬:蚌老弟, 。 蚌:鹬大哥, 。 蚌松开了壳儿,鹬也拔出了嘴,鹬蚌握手言和。 师:我们
17、来个穿越,时光倒流。假如鹬和蚌早知道会被渔翁一下子捉住,它们之间又会发生怎样的对话呢?开头没变,结尾变了,蚌松开了壳,鹬也拔出了嘴,鹬蚌握手言和。现在请同桌的两个同学一个做“鹬”,一个做“蚌”,一起来新编这个故事。 师:先把老师提供给你们的词语读一读。 以和为贵 退一步海阔 天空 和睦相处 冤(yun)家宜解不宜结 两败俱伤 不打不相识 同归于尽 井水不犯河水 坐享其成 大路朝天,各走半边。 坐收渔利 化干戈(g)为玉帛(b) 师:有一个词比较难理解化干戈(g)为玉帛(b),一起读一读。 生:(读)化干戈为玉帛。 师:意思就是化敌为友。 (生编故事后交流) 生:蚌老弟呀,我以后不再啄你的肉,这
18、样搞得两败俱伤,还被渔翁弄得同归于尽,我们以后还是和睦相处吧。 生:鹬大哥,不错啊,我们还是以和为贵,和睦相处。 师:好的,还有哪组来? 生:蚌老弟,我们以和为贵,照顾身体吧!搞得两败俱伤还便宜了渔翁,让他坐收渔利,这样对我们都没有好处呀。 生:鹬大哥,你说得对,我们应该以和为贵,退一步海阔天空,让我们化干戈为玉帛吧。 师:说得很好,让我们为它们鼓鼓掌。 【评析:教师以“新编故事”的形式来了一次时光穿越,创设“鹬蚌握手言和”的故事情境,让学生想象表达。这样学生在语言游戏的同时发展了形象思维,在“编”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寓意的理解,可谓是“言”“意”兼得。】 板块五:学生字 师:这篇课文有一个生字“
19、弱”,怎么记住这个“弱”呢? 生:两个“弓”字,每个“弓”字再加两个点。 师:哦,这个“弱”是个双胞胎,一个弓加一个点和提,再一个弓加一个点和提。怎么把它写得美观呢?我们在二年级的时候就学过,如果一个字当中有两个相同的部分,右边的部分要稍大于左边的部分,就是右边要比左边大一些。我们一起来写一写。 (师范写,生书空。) 师:现在在自己的作业纸上描一描,描一个写三个,看谁写得工整美观。 (生描写) 师:好,看前面,这位同学写得很不错。笔画要写得有力,还要注意左边的部分要比右边的稍小一点,写得时候两个部分要紧凑些。 师:同学们,课后请你们完成这样的作业:把鹬蚌相争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或者把新编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再读读中国寓言故事和伊索寓言。 师: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评析:在理解的基础上写字,教师讲解书写知识,重视写字指导,发挥了评价的正确引导作用。虽然只是指导学生写了一个字,但足以“反三”。】 (作者单位:江苏如皋市吴窑镇江中小学/江苏如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张振清) 执教/李继东 评析/许友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