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58316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学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学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学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学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台三中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为使每一名学生的终身发展积淀厚重的国学底蕴,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以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积极营造“诵读国学经典,积淀文化底蕴”的书香校园。特制定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一、经典诵读活动意义中华五千年文明留下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易经论语孟子等经典名著可视为重要代表。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社会教育中,广泛开展吟诵古典诗词、传习传统技艺等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开展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对社会、对学校、对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站在中华民族振兴的高度讲开展中华经

2、典诵读是传承优秀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对于学校来说,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是建设书香校园的重要措施,有利于学校增强文化底蕴,形成和谐进取的工作局面和学校独特的竞争力。对于学生来说,让他们自幼就开始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在诵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优秀传统教育,可以为他们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引导学生诵读经典,与好书相伴,我们教育工作者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二、经典诵读活动宗旨1传承中华文化通过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与书为友,与大师对话,寻根问祖,感受民族文化渊源流长,儒家思想博大精深,从经典中汲取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获得古圣先贤的智慧之光,修复文化传承的断层缺失,让学生接受实实在在的“

3、中国人”的教育。2陶冶性情品德与圣贤相伴,与经典同行,美心美文,嘉德懿行。在诵读经典中潜移默化,培养仁义敦厚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感恩图报的品质,勇于担当的胸襟。3提升语文素养在诵读熟背中,扩大阅读量,增强语感,感受精华,增加经典储备,扎下语文学习的厚实功底,促进课程标准关于课外阅读、记诵任务的落实,提升学生语文素养。4推进素质教育诵读经典,培养心灵,汲取营养,启迪心智,使学生在道德、文化、智能等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进一步推进我校素质教育,构建儒雅校园、精神家园、和谐乐园。三、经典诵读活动主题活动以“诵经典 品书香 塑人格 ”为主题,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我校广大学生诵读成果,激

4、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四、经典诵读活动组织机构领导:黄永翔 石兴琪 寇克喜组员:王富国 吴泠晔 石永文 陈文荣 靳汉杰 贺志刚 亢建英 王丽娟 许雪萍 方三玺 关彩虹 严雪峰 王 政 赵珂琦 张宗明 靳占华 张宗明 侯兴会 五、经典诵读活动口号1、热爱书籍,享受阅读;热爱母语,享受经典。2、读高雅书,做优雅人。3、用珠宝装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4、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5、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6、与经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与名著为伴,塑造美好心灵。7、诵读,为精神打底;读书,为人生奠基。8、营造诗意校园,建设精神家园。9、诵读,让校园精神起来!10、读书修身,读书养性

5、。11、诵读,为人生打下高雅的底色。12、最是书香能致远。六经典诵读篇目第一章 道德篇第一节 弟子规概述第二节 弟子规赏析(一)第三节 弟子规赏析(二)第四节 诫子书 第二章 爱国篇第一节 满江红第二节 摸鱼儿第三节 一句话第四节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第五节 炉中煤第三章 友情篇第一节 伯牙善鼓琴第二节 芙蓉楼送辛渐 第三节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第四节 行行重行行第四章 励志篇第一节 龟虽寿第二节 赠梁任父同年第三节 少年中国说(节选)第四节 上李邕 第五章 劝学篇第一节 进学解第二节 长歌行第三节 孙权劝学第四节 金缕衣 第五节 今日歌明日歌第六章 乡情篇第一节 诗经采薇第二节 余光中乡愁

6、第三节 席慕容乡愁第四节 再别康桥第五节 春江花月夜第七章 哲理篇第一节 琴诗第二节 游山西村第三节 乌衣巷第四节 老子选读第五节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第八章 爱情篇第一节 诗经蒹葭第二节 钗头凤第三节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第四节 与妻书七经典诵读活动措施 (一)诵读时间1每天保证学生有二十分钟的诵读时间。每节语文课前的一两分钟,开展“课前一诵”活动,做到读而常诵之,同时利用每周早读时间,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自由对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诵读。2各班每月抽出一节语文活动课,将本月所诵读的古诗文全面复习,或在班级内举行诵读表演。3在每周的写字课时间,将当周所诵读的古诗词,通过书写

7、加强记忆,每周学校教导处随机抽查。4. 每天回家复习10分钟,和家长一起读,营造浓厚的家庭诵读氛围。(在诵读时间上,各班级灵活安排,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寻找机会让学生多接触经典,多读多背从而多用,不增加负担,使经典诵读活动成为学生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二)诵读措施1创造“四条途径”,激发诵读兴趣。(1)一听,即听广播。学校广播站开设“职教之声经典小广播”,由教师、学生主持、播音,其内容有经典朗诵、赏析以及有关经典的趣闻轶事等。(2)二看,即通过校园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让学生随处可欣赏到经典佳作佳句,在有意、无意之中将经典记住。(3)三抄,让学生做经典卡、办手抄报、制经典集。(4)四赛,第学期进

8、行一次经典诵读方面的竞赛,以竞赛促使学生扩大经典的诵读量。通过活动,来检测学生诵读方面的效果,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热情。2.在广泛开展经典诵读的情况下,学校每学期进行“经典诵读先进班”评比活动,使经典诵读活动既保质又保量,进一步促进学生经典诵读活动的蓬勃发展。即按班级、年级、学校逐层举办诵诗会活动,全校师生参加。诵读会分指定内容背诵、接龙赛、擂台赛、抢答、诵读音乐会等多种形式。通过举行这一活动评出优秀选手和优秀班级。对各班在诵读经典活动中表现突出、成绩优秀的同学给予奖励,鼓励学生不断提高诵读经典的数量和质量;对班级、教师也要进行大张旗鼓的奖励。3班主任要营造浓厚的班级文化氛围,开辟“经典角”,“

9、经典壁”,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学生背诵的兴趣,争创书香班级。4在语文教研组中开展经典诵读专题校本教研活动,研究学生的记忆规律,探讨经典诵读教学的方法,配合学校的“书香校园”建设,让学生先背诵大量的经典,实现“量”的积累,充分汲取经典文化的精华,得到经典文化的浸润,厚积而薄发把经典诵读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以致用。5借助于家长的帮助,动员家长为孩子课外诵读经典给予支持,让他们结合生活情景,引导学生把记忆中的经典文化还原生活也就是看到某种景色,或在某个生活细节,引导孩子说出与之相映的经典名句来。这样,孩子在家长的帮助下会更注重积累,并会在不知不觉中把所学的经典文化“内化”。6.总结评比每学期

10、结束,学校根据各班经典诵读活动开展情况,以个人和班级为单位进行评比,奖励先进。八经典诵读活动安排时间阶段具体实施内容2012.3.12012.3.15筹划准备阶段讨论并制定活动方案,准备中华经典诵读资料。2012.3.162012.3.30宣传动员阶段举行启动仪式活动;以展板、校园网、广播等形式进行宣传。2012.4.12012.6.30深入开展阶段1、每周以“晨诵”(每天早自习7:408:00)、星期一、三、五下午4:004:20、为诵读时间,扎实地开展活动。2、集会诵读展示。3、每天下午活动课广播室播放中华经典朗诵.3、周五利用班级大屏幕播放关于中华经典朗诵及赏析的音频、视频。4、利用校园

11、网平台,引导家长参与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并督促子女学以致用,知行合一。5、组织经典诵读志愿者校园内外践行中华文化,以行动弘扬中华文明。2012.9.12012.12.30班级初赛阶段各班组织中华经典节目表演:朗诵,歌唱,书画、课本剧。推出优秀节目参加学校中华经典节目演出。2013.3.1-2013.6.30年级比赛阶段开展年级层面的大型活动,结合“六一”、清明等节日进行经典诵读汇报演出。全校举行的校园文化节上,两个年级分别表演各自的节目。2013.9.1-2013.12.30中期总结阶段各年级各班选拔经典诵读优秀节目准备汇报演出;组织学生撰写中华经典诵读心得体会;进行经典诗文书法比赛2014.1.12014.1.10成果展示阶段1、校级比赛:(1)元旦前后组织中华经典诵读汇报演出。(2)组织中华情景剧表演。(3)中华经典诵读心得体会评比。2.开展“学经典,用经典”,“我与经典同行”等活动,形成校园文化的特色。2014.1.112014.1.20总结提升阶段1、编订中华经典诵读资料汇编。2、编订学生撰写的中华经典诵读心得体会成册。3.编订学生画画作品配诗画册。 高 台 三 中 二一二年三月一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