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欣赏的教学预设与生成的辩证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乐欣赏的教学预设与生成的辩证思考.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中学音乐欣赏的教学预设与生成的辩 证 思 考 随着国家对素质教育的重视及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制定,自2001年新一轮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开始实施至今,我国的基础音乐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小学音乐教育在全国得到了迅猛发展。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欣赏教学,也使学生的心灵得以净化,精神得以塑造。新的音乐欣赏教学理念重视生成,但由于一些教师对生成没有进行深入细致的推敲研究,在实际教学中出现了顾此失彼的错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基础音乐教育健康发展,着实需要我们冷静的思考,分析和把握预设与生成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真正内涵和要求,使音乐欣赏的课真正起到锤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作用,使基础
2、音乐教育真正成为学生“通向生活的护照”。 一、新的教学理念重视生成1、预设与生成是音乐欣赏课堂教学的两翼预设与生成是音乐欣赏课堂教学活动必须具备的两个方面。“所谓预设,是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任务,预先对课堂环节、教学过程等作一系列展望性的设计。所谓生成,是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兴趣、学习状况,根据学情、课堂环境等对教学程序进行调整,进而灵活地据情施教,达到最好的教学效益。”预设体现音乐扮演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指音乐教师将音乐作品按照相应的教学程序规范的教授给学生;生成则体现出动态性和开放性,指音乐教师在教学时超越教材之外的讲解,学生有超越音乐作品以外的收获。中学音乐欣赏教学是师生互动交流的平台,
3、学生应该在音乐教师的引导下主动体验、参与、讲论并创造音乐,这既需要音乐教师在课前充分预设,多角度的聆听、体验和理解音乐作品美,又需要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时编织学生音乐想象的翅膀,唤起学生对音乐的感悟,适时导向生成,从而使学生真正走进音乐、融入音乐和创造音乐。2、音乐教师的重要性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传播教材中有关音乐作品的知识体系,更要改造、扩展音乐作品中的知识结构,这就需要音乐教师在教学上具备一定的探索性和创造性。新的教学理念不仅要求教师传承书本上必须掌握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音乐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感受、鉴赏、表现并创造音乐的美。音乐教师必须努力实现生成,才能促进
4、诸如“以学生为主体、注重个性发展、重视实践性和创造性以及学科综合性”等理念的真正实现,才能使音乐“活”起来、“动”起来。所以,如何使音乐教师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充分预设,以达到生成的目的,是新课改摆在音乐教师面及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就中学音乐欣赏教学有效生成难以真正实现这一难题,从音乐教师的角度,欲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反思、剖析,与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音乐教师共同探讨,寻求打开这一迷宫的万能钥匙,以培养学生终生热爱音乐并主动学习音乐,提高音乐欣赏的教学质量,进而实现基础音乐教育这一“奠基工程”稳步、快速的向前发展。二、音乐教师,请不要忽视预设1、预设的不可或缺性“生成民生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走向具体情境中的
5、充满个性化和创造性的探究学生,但由于实践中缺少合理的预设目标和教学设计,忽视教师的有效引领,教学大多停留在生活或操作层面,致使严重偏离目标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譬如,有些教师由于对新课改的理念头在认识方面存在偏差,片面的强调音乐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渗透,以至于将1812年序曲上成历史课,梁祝则成为讲故事、电影赏析课;为了发展和巩固新的教学理念,有些音乐教师还提出“0教案”的教学模式。毋庸置疑,传统的音乐欣赏教学模式重视预设,致使很多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上音乐课,我们有必要进行深刻反思并改革其中的不合理成分,但这并不意味着将传统全盘否定并打入无底深渊,继而走向另一个极端。今天的音乐教师不再是权威和知识
6、的象征,在实际教学中必须不断学习和吸纳新的知识以丰富和提高自身的知识体系,才能在快速发展的知识社会中不被淘汰出局。所以,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如果缺少教师充分、深入的备课和对音乐作品真切的理解,学生体验、想象音乐的能力也就无从谈起,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就只能停留在浅层次甚至是盲目的状态,在此基础上获得的生成只能是无质量的胡言乱语和对音乐漫无边际的瞎想,丝毫不能促进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提高。所以说,课前的预设非但不能降低和减少,反而应该加强和重视。2、精心预设才能精彩生成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中学的音乐欣赏课以聆听、体验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音乐教师只是充当音乐作品的播放器。音乐欣赏是一种复杂、高层次的
7、审美活动,如果只是让学生一味的倾听音乐作品,而缺少老师课前的备课和课上必要的引导,是不可能让学生真正领悟到音乐作品深层次内涵的。特别是学生在欣赏远离现实生活、大型的西洋无标题音乐作品时,很多学生均反映不知音乐作品之所云,继而使他们失去继续倾听音乐的兴趣。况且,音乐教师也不是天才,在课前必须深入细致地备写教案,未雨绸缪地精心设计每个教学环节,才能游刃有余地应对学生在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种种表现。在实际教学中,音乐教师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充分预设,仔细聆听和全面了解音乐作品,深入挖掘作品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联系,充分考虑学生音乐欣赏的实际水平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反应,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否则,其生成也是没有根
8、基、无中生有、胡思乱想的无效生成,丝毫不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音乐教师必须在课前充分预设,以教材有基点,辐射到与之相关的方方面面,并尝试从学生的角度对音乐作品作种种预测分析,让学生通过自身丰富的联想、想象去体验和理解音乐,以达到精彩生成。三、音乐教师,请给预设留有一定的空间1、开放、灵活的预设空间由于学生音乐知识水平的不统一,造成了理解音乐作品时的差异性,决定了音乐欣赏教学过程的变化莫测性。音乐教师在预设时应充分考虑学生在课堂上可能萌发的各种问题,通过仔细、深入出种种弹性方案,使教材只是构成整体教学内容的框架,给学生留出自由遐想、参与和讨论音乐的空间,以利于动态生成。音乐教师可通过
9、“将作者相同、作品不同的乐曲,或者将演奏乐器的演奏形式相同的不同作品,或者将不同国家相同的体裁形式的作品加以比较,对比欣赏,使学生产生更多质疑和思考空间,使音乐欣赏课更加活跃起来,从而更加牢固的掌握每首音乐作品的特有风格。”音乐欣赏没有标准答案,每个学生对音乐作品都会有自己不同的见解,音乐教师千万不能把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强加给学生,这样的教学观只会禁锢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弱化学生体验、感受音乐的主动性,使学生失去欣赏音乐的兴趣。音乐教师在预设时应该更多的关注学生对音乐的个人感受,充分考虑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以及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寻找恰当的切入点并适时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倾听
10、。譬如,对于大型的、多乐段的音乐作品,可以让学生分阶段的聆听乐曲的节奏节拍特点,演奏的音乐、音域的变化,主奏乐器和伴奏乐器,段落结构以及每段描写的景物、故事情节和表达的感情等,这些问题很容易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的发展性思维,进而让课堂成为学生主动探索音乐和独立思考音乐的个人空间,在建构和创造音乐的海洋中畅游。2、超越“以本为本”的预设,以“学”定教音乐教师在预设时,应该“摒弃传统的线性、严密、机械的教学步骤,而代之以块状、开放、灵活的教学框架,在课堂上应根据学生反馈及时做出选择与调整,实现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自发、主动的把心中对音乐作品的体验、感受、和理解表达出来,这样的课堂
11、才是真正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活动起来的音乐欣赏教学。新课改理念强调“以人为本”,预设不仅仅指教材,包括每个学生在内均是预设的范畴。音乐教师在预设时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主要围绕学生进行,把音乐作品真正交给学生去探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成为音乐欣赏的主人。音乐教师可通过考虑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程度,学生从音乐作品中体验到哪些丰富的音乐内涵以及音乐作品带给学生哪些启发等方面,以利于学生精彩生成的实现。譬如,在欣赏梁祝时,教师可通过乐曲中描写梁祝间的友谊及升华成的爱情这一事例,针对中学生早恋这一现象,让学生自我反思、防微杜渐,有效预防学生陷入早恋的沼泽地。四、音乐教师,请追求“伸缩自如”的生
12、成1、音乐欣赏无定格,生成可“五彩纷呈”每个学生对音乐的感受都会有所不同,音乐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音乐想象的自由空间里敢于表达自己对音乐美的诠释和理解,这便是音乐欣赏教学中的精彩、有效生成。新课改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音乐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对音乐作品发表自己独特的观点和见解,允许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与标准答案不同的“解读”,积极倡导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奇思妙想。在此基础上,如果学生能够言之有理、持之有故地表达出对音乐作品的不同理解和构想,老师就应该给予充分肯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以激励其他学生自信地表达心中的音乐。当然,如果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存在原则性的错误,譬如,将悲
13、哀的感情曲解为愉悦的,或是听错了节奏节拍,教师也不要对学生作出批评,更不要急于告诉学生正确答案,而应该耐心加以引导,使学生自己发现错误并进行自我矫正,把纠正的机会和空间均留给学生。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音乐的作品的艺术魅力,使每个学生对音乐作品的体验和理解都成为一种创新;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使学生对音乐作品呈现出魅力多姿有精彩生成,使学生对音乐的理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与激情。2、将生成迁移、延伸至课外的自然生活音乐欣赏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学会感受、体验音乐作品本身的美,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深刻理解音乐作品深层次的内涵,并用“迁移”的方法将作品表现的意境带到现实生活中,体现出“学以致用”
14、的教学原则,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对学生的信息进行仔细聆听、捕捉、判断、重组,把握课堂教学中的闪光点,以促成课堂动态生成的切入点。”音乐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之余细心观察和体验现实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对大自然、对生活充满更多的激情和热爱。譬如,春江花月夜、蓝色多瑙河圆舞曲等均描写自然景物的乐曲,可以让学生分小组探讨现实生活中哪些地方存有这样的景点,曾带来哪些美好的感受,同时这些美好的景物却在日益减少的原因等问题。此类问题虽然在教材中没有出现,但同我们的现实生活密不可分,可以让学生通过调查研究作出解答,从而使学生将音乐作品与现实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在现实生活中感受音乐作品的无穷魅力,并树立良好的
15、环保意识以成为社会中合格的一员。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使传统的教学模式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脱节向书本知识回归现实生活转变,使学生能够从音乐作品中体验到的情感、学到的音乐知识延伸并迁移到生活中来,在培养学生审美的对待音乐作品的同时,更加注重音乐发散性思维和创造的锤炼,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融合渗透,以建构“动态生成”的音乐欣赏教学。五、结语“课程变革是通过不断的解决问题来打破平衡和重建平衡,总是处于推动和阻力所构成的环境中。”音乐课程改革中出现问题是极其正常的现象。对此,我们须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及虚心听取反馈意见,才能使音乐欣赏课堂教学不断改进和提高。音乐教师应该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弥补和超越传统,在充分预设的基础上铸造有效的生成。预设与生成就像欣赏教学的两个翅膀,只有兼备且保持平衡,课堂才能展翅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