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为切入口谈幼儿剪纸的创作.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58579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美”为切入口谈幼儿剪纸的创作.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以“美”为切入口谈幼儿剪纸的创作.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以“美”为切入口谈幼儿剪纸的创作.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以“美”为切入口谈幼儿剪纸的创作.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以“美”为切入口谈幼儿剪纸的创作.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美”为切入口谈幼儿剪纸的创作.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美”为切入口谈幼儿剪纸的创作.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指 间 飘 落 片 片 纸 韵 -以“美”为切入口,谈幼儿剪纸的创作 摘要:剪纸是流传于我国民间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朴实生动、取材广泛、表现夸张,具有独特的装饰性、趣味性、审美性,我们把它引入到艺术教育活动中来,就是想以幼儿剪纸为载体,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启迪幼儿的智力,提升幼儿的审美情趣,并以美为切入口,给幼儿一个充分表现和创造的机会,让他们随时随地地感受美、创造美、表现美。关键词:幼儿剪纸 美 创作新纲要的颁布给幼儿教育吹来了新鲜的空气,注入了新的活力,以人为本、终身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带给每一位幼儿教师全新的冲击。如何在这种新冲击下给幼儿以美的熏陶和培养呢?富有传统艺术之美和民

2、族特色的剪纸,以它独有的魅力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它朴实生动、表现夸张,具有装饰性、趣味性、审美性,同时它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具有直观、生动、易操作等特点。在一张张色彩各异的纸片里幼儿通过动手、动脑创造出变化万千的各种图案,它既可以满足孩子的求新求变的需求,又培养了孩子的审美能力、想象力、观察力和创造力,还可以促成自信心,交往与合作能力等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既然剪纸的审美有其生活性、艺术性,那么在剪纸活动实施过程中,我们就以“美”为切入口,给幼儿一个充分自由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感受美、创造美、表现美。一、感受美由于剪纸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对于现代的孩子来说,平时接触的机会不多,了解

3、的渠道较狭窄,更别说对它有初步的感性认识,鉴于此:(一)营造剪纸环境(1)多变的空间环境为孩子创造一个有特色的剪纸环境,是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也能让幼儿领略到剪纸艺术的美,获得感观上的直接享受。如我们在教室的墙面上布置了一幅喜庆的“虎娃”,玻璃窗上张贴了各式各样的窗花,墙壁四角、灯管挂上了连成串的拉花。(2)良好的物质环境幼儿的主动活动与投放的材料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它直接影响幼儿的学习兴趣。在剪纸活动中,除了提供必需的剪纸工具外,辅助材料也是必不可少的。如多种颜色的底板纸,各种废旧材料、胶水、双面胶等等。这些辅助材料使幼儿在剪纸时增添了更多的创造乐趣,丰富了活动内容,大大地激发了创作激情。(

4、3)宽松的精神环境在指导幼儿剪纸时,我总是努力创设一个温馨的氛围,让幼儿无拘无束地进行创作,鼓励他们大胆地表现自己的内心情感,重视每个幼儿的个性表达并及时予以肯定和表扬。如“你剪的纸条太棒了,像一列火车!你的小剪刀握得真好!”“这是你剪的吗?真了不起!”每个幼儿都在活动过程中感受到了来自老师给予的快乐,这份快乐让他们觉得创作是愉悦的,从中获得了经验,并在这种经验的逐步积累中,形成了良好的创作意识,使他们真心喜欢剪纸活动。(二)欣赏剪纸作品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为了直观地让幼儿发现剪纸艺术的美,我们创设了各种条件来让幼儿得到熏陶。1、欣赏艺术作品剪

5、纸艺术作品由于经过了艺术家的审美选择,突出体现了剪纸的美态,在某种程度上比自然界存在的事物更完美、更生动、更鲜明。我们经常性地引导幼儿进行艺术作品的欣赏,除了能让他们获得美的享受,还能渐渐地积累一些审美经验,激发对剪纸的领悟能力,喜爱之情。为了充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欣赏,我们还把欣赏活动与音乐、语言、游戏等融合起来,使欣赏呈现多样化,不仅扩大了幼儿的眼界,还打开了他们的联想通道。除此之外,发动家长、幼儿收集有关剪纸的图片、照片、实物等,并布置在剪纸区域里,让幼儿欣赏与交流,使孩子们对富有美感的剪纸作品充满好奇。有条件时带领幼儿观看一些具有我国特色的剪纸儿童剧及民间艺术家现场创作的画面的碟片

6、,让他们更真切、近距离地感受剪纸独特的艺术魅力。2、欣赏同伴作品如果说艺术家的作品带给幼儿的是精致的美,那么同伴的作品,则是充满童趣,虽显拙劣和稚嫩,但看上去更亲切。“唉,他的这条鱼剪得跟我不一样,我剪的是长形鱼,他有点圆。”“他的六角花的花瓣尖尖的,还有一排刺。”在相互交流和讨论中,培养了幼儿对美的捕捉能力。(三)发现生活中的美剪纸这种民间艺术,它的题材大都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大自然,而大自然与生活中的美是无处不在的。就看你是否是个有心人,善于用眼睛,用心灵去捕捉美,并把美的一瞬间用各种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在古代,我们的祖先就开始了在自然界发现美的活动,如把贝壳、石头做成项链,或在骨头上雕刻图案

7、,可见当时的人们已具有初步的审美意识了,可以说是人类的本能吧,同样我们的孩子也喜欢大自然并从中获得美的享受和快乐。1、丰富的自然之源自然界的教育资源展现出的教育魅力是独一无二的,它是孩子们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感受不到的。为了使剪纸与大自然更好地融合起来,我们就提出了让孩子们亲近自然、观察自然、美化自然,经常带着孩子们在园内及周边社区走走、看看,也请家长一起配合,让他们多带孩子到公园,到田野、山坡等地方感受一草一木的美,并用相机、写生的形式记录看到的美,开阔剪纸的思路。如在一次创作“树”的剪纸活动中,我带着孩子们观察园内的树,并引导他们讨论“你眼中的树是怎样的?”然后再请他们回家继续找不同的树,丰

8、富对树的感性经验,当幼儿对树有了一定的美的积累后,再进行创作,发现孩子们的作品虽稚嫩却透着一股灵气,而且各有味道。 2、平常的生活之源幼儿对美很敏感,尤其是经常在他的生活中出现的。他对这些事物往往抱着浓厚的兴趣,看似很简单的东西却能稀罕地琢磨上半天。如每天的餐点饼干,他都会从中发现每种饼干的不同,而且能说出不同在哪里,如有的形状不同,有的图案,有的是颜色不同;还有的幼儿对每天用餐的调羹也观察的饶有兴趣:有的柄长,有的上面有图案,有的则比较平。这一切正是源于他们对生活中美的点点滴滴的细心专注地观察,才会将事物更好地再现在剪纸活动中。而且我们还经常性地选择生活中幼儿熟悉的内容,进行创作,如纸杯装饰

9、,一会儿变成菊花,一会儿变成灯笼还有的做成风铃等。这不仅促进了幼儿创造能力的发展,同时还获得了精神上的愉悦。(四)体验材料的美材料对于剪纸艺术来说,就像是它的灵魂。它本身所具有的特质和内涵,往往会赋予幼儿的剪纸作品意想不到的表现效果。幼儿也能从不同的材料本身感受到不同的作品的美。幼儿不同于成人,他们对于材料的本身,各式不同的材料都会很关注,一下子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想创作的欲望。在实践练习中,色粉纸以其轻薄及柔和的色彩最受幼儿欢迎,特别是在多角折剪和连续折剪中,它的好处特别显而易见。而广告纸、宣传纸、挂历纸的平滑和亮丽的色彩特别适合作装饰,会给人以色彩冲击感,而有的材料偏重于质感,如硬卡

10、纸的厚度,植绒纸的温暖,瓦楞纸的立体,报纸的平面等等给幼儿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而一些另类材料就是自然界和生活极易收集到的,而且常常是环保材料,如易拉罐、布条、各种叶子、各色包装袋、塑料袋。这些材料能更有效地促进幼儿创作的积极性,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剪纸活动别有一番情趣。二、创造美纲要指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的。”而幼儿在园内的一日生活很精彩,可以不受时间、地点、对象的限制,灵活地进行随机剪纸创作。(一)创造条件,激发兴趣小朋友一旦喜爱上剪纸,学会剪纸后,就会有一股创作的欲望,这种欲望就是随时随地进行创作和制作,将美的事物表现出来。而兴趣又是欲望的前提条件,它所持

11、续的时间是不确定的,有的能延续一上午,有的可能只有十几分钟。为了满足幼儿对剪纸的兴趣,我们的教育活动灵活地根据活动的需要来随机安排。除了每周一次的正规教学活动外,我们还结合了区域活动和一日活动,为幼儿创设活动开展的条件。如区域活动,这是一个可供幼儿自由发挥的剪纸天地,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或单个或几人合作来进行创作,体验“小小剪纸师”的乐趣。如大班孩子利用剪纸作品来表演故事狼来了,他们先把一个个故事形象剪出来。有的剪小孩,有的剪羊,还有的剪农民和树、山等,并把它们粘贴在吸管上,然后每人拿起自己要操作的角色形象站在拷贝纸后面,一边讲一边演示,像是在表演有趣的皮影戏,引来了好多小伙

12、伴的观看呢!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丰富多彩,每一个环节的安排都可渗透剪纸创作。如晨间活动时,幼儿可以先在室内把一个个的水果剪出来,然后拿着它到室外玩体育游戏“送水果”,因为是亲身制作材料,幼儿的情绪显得很高涨,一次次地乐此不疲。用点心、午餐、午睡时,可以把剪纸作品奖励给小朋友。集体活动时有选择地把剪纸作品安排在故事、歌曲、数学里,以增加趣味性。每逢同伴、父母过生日时,把自己创作的作品作为礼物送给他们;还有在“大带小”活动中,我们还经常鼓励幼儿把作品送给弟弟妹妹,既分享了喜悦,又感受了成功,大大激发了进一步创作的兴趣。(二)学看图示,培养观察幼儿对剪纸有了初步的感性经验后,他们已不满足于老师的示范,萌

13、发了自我创作的渴望。这时,我就慢慢地引导他们学看图示,刚开始时,小朋友觉得有点抽象,观察起来有不小的难度。我就把图示张贴在剪纸区域里,让他们经常接触,由简到难逐步观察。渐渐地熟悉后,孩子们会主动地去找寻、发现图案本身的规律;或让幼儿仔细观察作品,发现作品的特点,从而唤起想创作的欲望。如剪手帕时,先欣赏几种有代表性纹样、图案的手帕,再出以图示,让他们思考有几种剪法,这样创作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在学习多角折剪时,孩子们遇到了难度的挑战,就是在折的时候分配不好份数,要么多折了,要么少折了,影响到了作品的美。根据这一情况,结合孩子们的程度,我们试用了多种方法:A梳理难

14、度,在出示图示时把难度分解;B分层次指导;C幼儿互教。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孩子们很快掌握了要领,并且会在原来基础上举一反三,创作的作品也更有特色。在学看图示的过程中,我们逐渐摸索出了一条适合幼儿的规律:观察创作反思。在观察中学看图示,在看图示中进行创作,在创作后予以反思,孩子们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锻炼。(三)提升经验,促进迁移 当幼儿积累了一定的剪纸基础后,他们在注意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有了更多的自主想法,而且对剪纸的技巧也有了初步的经验。可是这种经验还只是表面的、浅层的,如何把它加以提升、整合呢?我们就把幼儿练习过的同一系列的作品进行归类,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并在实践中鼓

15、励幼儿举一反三,用相同的方法、不同的创意剪出风格各异的图案。还在活动中支持幼儿尝试新的剪法,让他们学会自我探索,迁移经验,创作出富有个性的作品。如折叠剪,幼儿只要掌握它的折剪方法,就能变化出形形色色的作品,从中品尝到剪纸多变的乐趣。(四)作品再创作,赋予美的新内涵如果单单是完成剪纸创作,我想对于渴望表现美、创造美的幼儿来说还是美中不足的,应该探索新途径来赋予作品新的表现力,因此我们鼓励幼儿进行作品再创作。除了直接用涂、画的方法在剪纸作品上装饰外,我们还准备了各种材料的纸张、油泥、线、布条,通过剪、折、撕、搓等方式变出另外的形象粘贴到上面去,使作品有一种重叠、反复、立体的美。另外为了让幼儿体验作

16、品的整体感,我们启发幼儿把作品粘贴到大的纸板上去,然后扇动想象的翅膀,如把六角花变成太阳、狮子、螃蟹等,在用其他的形式添画完整,一幅充满独特韵味的作品就诞生了,别有一番美感,而且孩子们的兴趣非常浓厚。三、表现美创造着是美丽的,因为这一过程在尽情释放自己的思想,不受任何的约束,而把美表现出来,则是培养幼儿对美的事物的敏感性,引发幼儿对美的向往。(一)空间表现的美纲要里指出:“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我们的教室空间较大,有一排透明的玻璃窗和大块的墙面,这里成了孩子们展示自己作品最好的场所。一幅幅稚嫩却又充满童趣的作品张贴在这里,成了一道流动的风景线:有

17、各种形状的窗花,有独具韵味的雪花有洋溢着喜庆的“喜”字,还有多角折剪的花儿。孩子们一有时间就驻足在那里,欣赏着,交流着,就像来到了“剪纸艺术园”。为了把空间更好地利用起来,我们把展示的触角伸到教室的灯管、横梁上、教室外的走廊,结合剪纸内容的变化适时地悬挂起来。如动物类的,植物类的,交通工具类的。有的是作品连作品,有的是把作品粘贴到硬纸上,有的作装饰与其他物品相互映衬。孩子们置身其中,感受着剪纸的美,体验着快乐。(二)课程整合的美结合剪纸活动,融入其它课程元素,两者相互渗透,发展了幼儿多方面能力,如数学元素,孩子们在接触的纸张里区分了大小、颜色、厚薄,感知了粗糙与光滑。在折折剪剪的过程中了解了对

18、称,知道了对称的特点,理解了边和角的含义。又如语言元素,每完成一次创作让幼儿说说创作的想法或和同伴交流创作的感受,对他们的口语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识游“比耳朵”中,我把写有小动物的字宝宝藏在一朵朵剪纸花后面,让小朋友去找其中的秘密,活动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了,就连平时不太喜欢字宝宝的几个小朋友积极性也特别高,纷纷翻开来看一看自己手里拿着的是什么动物字宝宝。还有就是社会性元素,幼儿园好似一个小社会,如何让孩子们在这个小社会里友好地交往,和睦地相处呢,我们就用剪纸为载体,架起幼儿之间沟通的桥梁,增进相互之间的情感交流,让他们学会分享和交流,学会合作,共同体验快乐和自信。(三)个性张扬的美孩子们对

19、剪纸从最初的陌生感知到熟练地创作,其间每一次的活动对他们都是一次积累和提升,从胆怯变得快乐,从自卑变得自信,从照搬模仿到富有创造力的创作,从单个行动逐渐过渡到会和同伴默契地合作,每个孩子都有了让人欣喜的变化。如贺情筱,一位文静的小女孩,喜欢动手类的活动,如画画、做手工等,但不善于表现自己,在集体面前显得很拘谨。自从剪纸活动实施以来,让她有了展示自己的平台,每一次的创作都让她充满自信,同伴羡慕的眼光让她觉得自己挺能干的,渐渐地她敢于说了、敢于讲了,变得自信和开朗。又如吴宇同小朋友,他思维很活跃,爱问为什么,可是注意力不集中,很难坚持把一件事做完。自从参与到剪纸活动中以后,他渐渐地被灵活多变的剪纸所吸引,而且特别喜欢交通工具、兵器类的剪纸,只要拿起材料和剪刀他就能坚持好几十分钟都不休息,创作的作品也很有新意,原先注意力分散的现象也有了很明显的改观。细细品位剪纸的美,时时感受幼儿的美,让美荡漾在我们之间。参考文献:1、李西秦:剪纸艺术,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学前教育学,苏州大学出版社3、幼儿园教育活动与研究,苏州大学出版社 4、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5、穆桂花:剪纸希望出版社,1998年版6、学前教育百科全书,沈阳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