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 构建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58595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生为本 构建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以生为本 构建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以生为本 构建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以生为本 构建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以生为本 构建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生为本 构建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生为本 构建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以生为本 构建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 发表日期:2007年5月16日 出处:外语界增刊 作者:禹奇才,何建勋 广州大学 【编辑录入:cxy】 广州大学毗邻港澳,处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前沿,外资企业众多,对外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频繁,这样的环境对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提高大学生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2004年2月,广州大学根据教育部的总体部署启动了基于网络与多媒体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以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时代交互英语为试点教材,推行课堂教学和基于校园网运行的英语教学软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时代背景1、全球化、国际化迫切需要大量英语综合能力强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随着世界经

2、济一体化、区域化的日益增强,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由于交通技术的革命,人类彼此之间的距离逐渐缩短,信息技术的电子通讯网络的日新月异的发展、扩展和渗透,世界全球化趋势同样也得到了迅猛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英语作为国际官方语言的重要性。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技能的“一体两翼”型人才成为全球国际化进程世界各国“人才战”竞相猎取的目标。中国是世界大国,教育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综合国力的不断上升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育事业推动中国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需求日益明显。世界全球化的发展要求现代青年人只有掌握好英语这门国际官方语言,才能在国际政治、经济商贸、信息交流等各领域具有

3、话语权。据统计,目前我国有3亿人在学习英语,约占全国总人数的四分之一。高校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集散地,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与战略眼光、具有出色英语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是其刻不容缓的任务。2、高等教育大众化迫切呼唤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变革自1999年大学实行扩招来,大学在校生数正以每年7-8%速度迅速发展。2001年在校人数是1100万,而2005年已突破2300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1%。根据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2001年底对340所本科院校的统计调查,全国大学英语授课每班平均学生人数已经超过了50人。其中班级人数在4159人之间的占37.6%;在60-79人之间的占18.8%。而80人以上一个班

4、级的占5.9%。学生人数众多,而师资紧缺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瓶颈。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既不利于调动和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更不利于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早已无法适应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的新要求。 3、建构主义理论为个性化的大学英语教学方式提供了理论基础和依据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中,班级人数众多,老师是教学的中心,学生只是被

5、动接受,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缺乏师生互动,不符合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教学方式也过于简单,粉笔书写还是老师板书的主要方式,未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而以人为本的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是一种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它通过建立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和学习者,教师相应地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指导者、促进者、咨询者和对话者。 4、现代信息与网络技术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技术支撑21世纪人类社会正快速步入信息时代,计算机进入千

6、家万户,互联网的兴起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与学习方式。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技术条件已经具备,一批优秀的英语教学软件应运而生,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通过运用这些新技术,学生可以在课外进行英语学习,比如充分利用校园网和局域网资源或单机进行互动交流和全方位的学习。同时,方便快捷的现代信息与网络技术和多媒体信息载体的多样化、交互性和集成性也为教学创造了丰富和有效的学习环境,有助于老师进一步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指导学生个性化地学习与发展。二、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主要思路1、统一思想,加强培训,努力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为进一步推动大学英语

7、改革,统一大家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认识,树立新的教学理念,2004年1月和11月我校召开了2次大学英语教学研讨会,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郑树棠教授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做了相关报告,同时,全体老师还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的新的教学目标以及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标准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积极的讨论。同年4月我校举办了“大学英语教改工作专题会”,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研究制定了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大纲、探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新模式和新教法。为了进一步加强大学英语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自身的业务素质,学校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内外结合,齐头并进,一方面邀请清华大学出版社技术部的专家分批对大学英语任课教师开展

8、网络教学培训,加强教师对基于网络的教学软件的驾驭能力;另一方面派教师到北京、西安等地大学学习、取经,实地考察兄弟院校的教学改革试点成果。同时,学校先后分4批组织30位大学英语教师到美、英两国学习,亲身体验英语语言国家原汁原味的语言教学,这些教师在教学改革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2、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稳步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作积极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试点工作是保证改革取得成效的关键一步。2004年2月经过充分准备我校2003级6个文科班中成为改革的先行试点,学生总数为295人。实验班和普通班平均分和标准偏差对比结果显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在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

9、先行试点的成功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案的实施铺平了前进的道路,2004年9月,改革实验班在2004级新生中增加到26个班,范围从最早的6个班扩展到32个班。2005年9月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在2005级新生中全面铺开,至此,学校参加教改的学生总数达到5245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作稳步推进。3、领导重视,大力支持,切实保证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顺利开展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学校各部门的通力协作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得以顺利进行的充分保障。为了加强领导,统一资源,学校专门成立了以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为首,包括教务处、设备处、网络中心、实验中心、大英部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作协调会

10、,及时解决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为保障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学校一方面对参与教学改革的教师工作量计算给予大幅度倾斜,教学工作量均乘以1.5的系数,从而鼓励更多的教师参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另一方面先后投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资金380万元,加强网络条件建设和计算机硬件配置,目前学校有多媒体教室236间,专供学生进行网络学习的电脑室间(共180座),交互型多媒体实验室座位数2512个。所有这些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三、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的建构根据学校的网络环境和教材的特点,广州大学构建的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为“网络自主学习+课堂面授+小班口语课”,两条主线,六个步骤是该模

11、式的核心。两条主线为视听说和读写译,视听说分为三个步骤:网上视听说自主学习-小课堂实操训练-真实情景模拟;读写译也分为三个步骤:网上读写译自主学习-大课堂面授重点讲解-文化背景拓展。这两条主线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实施这两条主线、六个步骤将必须改革学生学习评价体系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见表1)。在教材采用方面,设有听说、读写译两种系列4个不同的等级的新时代交互英语成为学校采用的试点教材。在教学安排方面,视听说每个自然班分为2个小班;读写译每3个自然班合为1个大班(2005年读写译调整为按自然班开设)。在课时安排上,每个视听说小班隔周2个课时训练口语,视听练习由学生通过

12、计算机网络学习系统自主、独立学习;读写译每个大班每周2个课时,其余时间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学习系统完成包括课文详细讲解、跟读、课后练习。表1 网络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对比传统教学模式网络辅助下的教学模式讲授方式教师讲授为主教师讲授加学生独立自主学习交互方式课堂师生交流课堂师生交流和课外网络多种交流学习任务阅读为主,听说很少加强口语、听力训练,读写译并重学习方式课堂为主以网络为基础,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学习进度教师掌握,整体划一教师总进度控制,学生根据各自学习能力自己安排学习工具课本,录音机等电脑、网络、课本等评价方式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四、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成效

13、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验的样本集从2003级文科学生中选择。人文学院和教育学院的6个班295名学生作为实验班,采用网络辅助教学模式;同步的人文学院和教育学院的另外6个班300名学生作为对比的普通班,采用普通教学模式。经过2003-2004学年第一学期不同教学模式的教学,对其期末成绩分析如下:表2 实验班和普通班平均分和标准偏差对比平均分标准偏差实验班65.168.33普通班63.829.75结果显示,经过3个学期的教学试点,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培养的学生综合能力水平显著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明显增强。从2005年6月的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通过率可以体现出来。实验班的一次通过率为65%;普通班为54%

14、;而全校的平均一次通过率是48%,远远超过了全国同类院校的平均一次通过率。为检测增设小班口语课的教学效果,学校聘请一位外籍教师,使用同一标准测试两组学生(见表3)。表3 口 语 测 试 标 准分 值评分标准能 力 表 现45-50交流能力极差无法交流51-55很难交流有多处不准确的表达,局限于简单结构,讲话难以理解,长时间的停顿很多56-59比较难以交流有多处不准确的表达,词汇量很少,有些长时间的停顿,难以维持会话交流60-65交流能力一般有一些不准确的表达,结构变化较少,词汇量较少,比较难以维持会话66-70比较善于交流有一些不准确的表达,几处短暂停顿,总体上能够进行沟通71-75很善于交流

15、很少有不准确的表达,可以流利地进行讲话,沟通非常容易76-80交流非常流利总体上表达准确,能够在简单句和复杂句之间转换,词汇量大,几乎没有停顿,会话逻辑连贯,讲话流利测试结果表明,实验班的平均成绩为73,普通班的平均成绩为55,实验班的学生“很善于交流”(分数段是75-71)的人数占85%;而没有设口语课的普通班学生最好的状况是“比较善于交流”(分数段是70-66),仅占5%,“交流能力极差”(分数段是45-50)的则占47%,表明实验班在口头表达能力方面远胜于普通班,这也说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在口语方面成效是非常显著的(见表4)。表4 实验班和普通班分数对比分数段 得分人数实验班普通班45-5003451-5501356-590060-6502166-702471-7585076-8090平均分7355目前,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在领导的关心下,在学校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已取得初步成效。2006年,教育部批准广州大学为全国31所大学英语改革示范点项目学校之一。学校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全面推广和使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成果,大力推进基于计算机和校园网的大学英语学习,建立个性化教学体系,切实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从而培养出具有国际交流和合作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