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加强语言实践归还课堂本色.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59566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论文:加强语言实践归还课堂本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论文:加强语言实践归还课堂本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论文:加强语言实践归还课堂本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论文:加强语言实践归还课堂本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论文:加强语言实践归还课堂本色.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加强语言实践,归还课堂本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由此可见,语文的本质是工具性的。而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指导学生正确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加强对学生的言语实践,归还语文课堂本色,是每位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的重任。如何在课堂中有效地进行语文实践能力训练呢?笔者在不断探索过程中精心设计教法,并积累了一些体会。一、关注工具与人文的融合性。“不管东南西北风,咬定语言不放松。”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仍是语文课必须完成的任务之一,是其他课所不能代替的。因此,语文课的实践能力训练,绝不能游离于语言文字训练之外。课标指出:语

2、文的基本属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的工具性,只有与人文性的统一,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如教学月光曲时,学生质疑:贝多芬当时听到断断续续的琴声不是自己的曲子,会进去为她弹奏吗?我没作解答,引导学生研读文本,探究语言,在学生情感与文本情感、作者情感产生共鸣时,再因势利导,随机动情解说:同学们,这位伟大的音乐家一生创作了许多曲子,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的音乐应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啊!”此时此刻,我们再想想贝多芬当时听到姑娘断断续续的琴声却不是自己的曲子,会进去为她弹奏吗?学生由衷点头,都说会进去的。我趁热打铁,边播月光曲边说;当你听到这首举世闻名的月光曲时,想到这

3、首曲子的来历,你的内心一定有千言万语想对贝多芬说。等学生纷纷举手欲说,我再要求学生把心中的话写下来。结果他们的发言非常精彩,有的学生写道:“当我听到这首激动人心的月光曲时,我怔住了,这首曲子多美呀!我仿佛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平如镜的海面上升起来,海面微波粼粼、银光闪闪。这时,海面上刮起大风,卷起巨浪那阵势犹如千军万马浩浩荡荡地齐头并进,海水仿佛要吞噬一切,那场面、那气势令我想起苏轼的一句诗:乱石崩云,惊涛骇浪,卷起千堆雪。而这一切也是贝多芬奇迹般地为盲姑娘创造的遐想。听着,听着,一股敬佩之情从我心底油然而生,他不愧是一位伟大的穷人的音乐家!”有的学生写道:“当我听到这首激动人心的月光曲时,眼

4、前仿佛出现了美丽的大海。月光下,大海就象一位披着银纱的新娘。忽然,海面发生了变化,一个比一个高的海浪,像千万头咆哮的狮子朝岸边涌过来我被陶醉了。此时,我仿佛真的看到了那位音乐家,他打卷的头发下长着一双充满智慧的眼睛,正投入地为盲姑娘弹奏着月光曲呢!” 显然,文本的情感已淋漓尽致地在学生身上得以释放!这种积极地内化,并创意地运用文本语言,一面连着工具性,一面连着人文性,二者巧妙地得到融合。二、凸显课堂与生活的相通性。“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语文课中的实践能力训练,是学生将来在社会生活中所需能力的超前运用。如学习田忌赛马后,可让学生以田忌、齐威王的身份进行反思自己成败原因,让学生大胆想像他们会

5、如何反思自己。“学贵有疑”,“反思”是现代社会对人类的新要求,亦是人人需要的一种生活实践能力。这种,课堂的言语实践凸显了生活的实用性。学生在发言中,纷彩异呈,有的学生认为齐威王在反思时会说:“我不应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更不应骄傲轻敌,我的马分别都比田忌的虽,结果却唉!”有的学生认为田忌在反思时会说:“人难免会有失败,在失败面前千万不能泄气,要振作,寻找失败原因,再作努力,这不?这场比赛不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吗?”在此基础上,我再引导他们依照文本特色,创意地运用说话时的提示语,使言语实践进一步加强,典范的语言,优质的语言与生活紧密相连。三、体现语言训练的层次性。语言文字训练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练习,而

6、是一种复杂而科学的实践过程,课堂上,为让学生把学过的知识与新知识沟通起来,促进内化、教师要设计坡度,分解难度,以便分步实施,逐步达到训练目标,如低段语文松鼠的尾巴中“那条又轻又软的大尾巴,就像一顶降落伞。”这是一个语言训练点,可以成为学生实践的范例。我先没疑:为什么说它像一顶降落伞?再出示图片(蘑菇、飞机、月儿、桥、小雨伞、彩虹、蜻蜓、小船),请小朋友们帮他们找朋友,用就像说一句话,最后再请小朋友结合平时看到的东西,想想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也可用“就像”说一句话。总之,我们要遵循学习语文的规律,去精心设计言语实践的训练题,提高语文课堂实效将不会再是一句空话。四、注重全体学生的参与性。有时

7、自认为是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却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课堂成为老师和少数尖子生对话的场所,大多学生却枯坐一旁当听众,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广度得不到有效保证。因此,注重学生的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显得迫在眉睫。教师应多设计一些具有操作性的语言实践活动,尽可能让学生全员参与。如教学英英学古诗(苏教版三册)一文,讲的是英英在学校学到静夜思这首诗,很高兴,回家迫不及待地背给奶奶听,并向她介绍了古诗的意思。我们可以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进行角色转换,扮演英英,把古诗的内容和意思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说给奶奶听,同时,在对话、表演中不知不觉加以运用,既理解了诗意,又得到了语言锻炼。这种语言实践活动可以是人人参与

8、,面向全体的。全班学生都身临其境地参与了语言实践,比采用传统的师生问答式来设计教学要有效得多。五、着眼言语和思维的发展性。语文课的教学既要落实语言文字训练的常规目标,又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课堂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言语实践并让文字处理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追求言语和思维的同步发展。如小稻秧脱险记的教学(六册选学课文)教学学生准确理解“不由分说”“一拥而上”等词语时,可设计让学生扮演小稻秧、杂草、喷雾器大夫,在表演中理解“不由分说”,“一拥而上”。在表演中既发展了学生的言语能力,又拓宽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再如一位教师教学家乡的秋白梨,让学生对江湾特产秋白梨设计一则广告,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长,自由选择方式,但要求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要围绕秋白梨香、美、甜的三个特点进行创造性发挥,以求达到广告语言的精炼和感人。有一位学生的广告词是:“闻到秋白梨,香气扑鼻;见到秋白梨,馋涎欲滴;吃了秋白梨,甜到心里。”在设计过程中,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得到了发展,同时也撞击了学生创意的火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