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教学课题教学设计及反思文档.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59605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面镜教学课题教学设计及反思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平面镜教学课题教学设计及反思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平面镜教学课题教学设计及反思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平面镜教学课题教学设计及反思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平面镜教学课题教学设计及反思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平面镜教学课题教学设计及反思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面镜教学课题教学设计及反思文档.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学反思:注重学科教学特点是执教者的本职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县丁字中学 黄青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的知识系统的形成都是通过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所发现或者推导出来的,它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针对学科的特点来进行教学。在全镇开展的教师课堂教学研究活动中,我上了平面镜成像这一课题。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光的传播、光的反射的知识基础上,第二次出现的学生自行提出探究问题,并进行实验操作的一个具有探究意义的实验。它的出现既是对学生利用相关器材进行实验的技能训练,也是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一次训练。由于学校仪器室教具缺乏,

2、(以前这个实验只要求演示)我便采用废弃的木板做成13块小的光滑木块,然后根据木块中间的缝隙宽度和长度划了相应的13块玻璃,购买了30支同样大小的蜡烛。这样,每个实验小组都可以参与实验。学生在做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来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而不是先说明成像特点,再由学生验证。这样学生要对知识进行探究的兴趣极高,虽然不是每个组都能得出成像的所有特点,但至少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了探究活动,体会到了对物理知识进行研究的乐趣,好多学生还会有得出结论的成功感。同时,我的教学设计的过程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即把握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激发学生自主

3、学习的潜能,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采用“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实验与探究观察与归纳得出结论”的探究性教学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性的学习以及学生间的相互合作,展示、交流实验成果,激发学生学习平面镜特点的兴趣,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的行为习惯,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增大了课堂容量,让学生记忆深刻。在平面镜成像的课题教学中,也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在吴青同学提出:平板玻璃是平面镜时,老师的回答不够圆满。实质上,平板玻璃在此实验中只是一个替代物,它除了发生反射之外,更多的是折射现象,而平面镜发生的都是反射现象。还有在课堂教学中应结合黑板的板书,将本节

4、课的重点写下来这样就比较完整。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认真学习新的理念,紧扣物理学科的教学特点,为培养创新人才而不断努力! 2009-12-8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执教: 丁字中学 黄青教材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课题平面镜成像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知道平面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结合多媒体教学课件,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2、初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交流信息的能力。3、通过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探究,使学生学会简单的探索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

5、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体验到解决问题时的喜悦。2、通过学生协作完成实验,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3、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4、通过对平面镜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教 学用 具多媒体课件、展示台、平面镜、平板玻璃、带刻度的木板、蜡烛(两支同样大小)、魔具箱等教 法演示、置疑、讲解、启发与实验探究并举学 法 引 导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和思考、大胆猜想、实验探究、数据分析、总结和反思并学会联系生活。教 学环 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具、媒体设计意图课 前放 松 播放风景水中的倒影等画面。 观看图片,交流感受。大屏幕投影。以绚丽多彩的画面让学生做好引课和学习

6、准备引入新课教师和学生表演:魔具箱的实验。师:如果你想揭开神秘的面纱,就让我们一起探究本节课的有关知识。学生上台帮助老师完成实验并注意观察实验现象。或者提出自己的见解。魔具箱实验器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欲望。探 平 面 索 镜 成新 像 的 特知 点1、出示生活中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说明什么是平面镜。2、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3、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巡查、指正并与学生进行交流4、通过提问不同的学生,对实验进行分析论证 1、由学生依据在日常生活中对平面镜成像的认识,谈对平面镜成像的猜测和疑惑。2、学生围绕自己提出来的问题,根据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索,并相互交流3、进行实验:请大家按

7、照刚才设计的方案,以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将实验情况记录下来。4、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探索结果,形成概念1、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课件演示学生提出的猜想2、学生讨论选取实验器材,课件演示如何确定像的位置。3、木板、平板玻璃、两支相同的蜡烛、笔,通过展示台展示结果4、课件演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加以归纳1、引导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物理学道理,自己提出要探索的问题,进一步激发求知欲。2、学生通过提出问题而进一步对问题进行探究,符合学生的思维和认知特点3、通过对实验过程的体验,朋友学生感受探索与发现的乐趣4、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分析信息的能力,以及合作能力成像原理分 析师问:大家在实验时有没有

8、思考平面镜中的像又是怎样形成的?学生讨论,探索进行交流课件演示平面镜成像的原理通过师生问答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培养互动的教学氛围和合作意识知识拓展1、师讲解平面镜的应用相关的知识,并解释课前魔具箱的现象。1、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所知道的平面镜的应用。如:梳妆等。1、课件演示生活中应用平面镜的相关图片1、使物理教学与科计社会科学充分联系(STS)2、讲解光污染的知识2、学生参与讨论分析课件展示相关数据等培养学生学会关注社会、关心环境 教 学 说 明整体设计思路:(1)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光的传播、光的反射的知识基础上,第二次出现的学生自行提出探究问题,并进行实验操作的一个具有探究意义的实验。它的出

9、现既是对学生利用相关器材进行实验的技能训练,也是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一次训练。(2)本教学设计的过程体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把握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采用“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实验与探究观察与归纳得出结论”的探究性教学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性的学习以及学生间的相互合作,展示、交流实验成果,激发学生学习平面镜特点的兴趣,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3)知识运用是通过解释魔具箱归纳出平面镜的应用,将物理知识运用于生产生活实际,从物理走向社会,培养学生探索兴趣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