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文:浅议新课程下的地理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59988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论文:浅议新课程下的地理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学论文:浅议新课程下的地理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教学论文:浅议新课程下的地理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教学论文:浅议新课程下的地理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教学论文:浅议新课程下的地理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论文:浅议新课程下的地理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论文:浅议新课程下的地理教学设计.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议新课程下的地理教学设计 摘要:一堂优质的地理课与教师精心策划的教学设计是密不可分的。而精心的教学设计需要我们把握好课程标准,正确分析教材,恰当运用手中的地理资料,关注身边的地理事物和现象,能准确估计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科学的教学设计是搞好课堂教学的保证。关键词:新课程;地理教学;教学设计 新的地理教材与以往不同,新课程强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淡化了知识体系的严密性,增大了教师创造性劳动的空间。教师教学设计必须把教材和教师本身的资源及当地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才能生成适合学生的教学设计。 一、把握课标,精研教材

2、和了解学情,是教学设计的基础 (一)确定三维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是我们在教学设计时必须要考虑的要素,它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终极目的。现在的课程标准提出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因此,在制定和把握学习目标时,一定要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注重目标的整体性和完整性。在阐述学习目标时必须明确具体和可实现性。 例如“大气环境”中“常见的天气系统”第二课时在教学设计时的目标可以阐述如下: 知识与技能 了解气团、锋面的概念和分类,掌握冷锋、暖锋的特点及过境前、过境时和过境后的天气特征;掌握低压(气旋)系统、高压(反气旋)系统的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了解锋面气旋

3、的特点及天气状况。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与分析冷锋、暖锋、气旋、反气旋、锋面气旋等天气系统资料,初步掌握分析天气系统特点的方法;通过分析天气的时空变换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通过锋面、气压系统形成特征的分析,学会联系生活,分析与常见天气系统有关的天气变化(如伏旱、梅雨、寒潮等天气)。 情感 、 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留心天气变化,提高抵御气象灾害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热水冰块热力环流实验示意图 新教材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活动”多。每一个章节的活动同旧教材课后的“思考、和练习“不同,涉及实验、观测、参观调查、讨论、标本的采集和制作、资

4、料的收集与整理等多种形式。更注重利用课本学到的知识,联系实际研讨、分析说明一些问题。以提高学生、思考、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所以教师在开展活动时,要注重方法的灵活性,形式的多样性。让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效用,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不断提高自己的各项能力,享受每一个做活动的过程和体验各种情感。例如我们做热力环流的小实验: 实验工具:一个约长80厘米、宽40厘米的玻璃缸,一块胶纸,一小盆热水,以小盆冰块,一根弯曲的玻璃管,几支香,一个打火机,一块黑布。 实验过程:准备阶段:a 实验前先在玻璃缸内壁用香皂轻涂一次,目的是预防热水放进去后在内壁凝成水珠,从而影响实验效果;b 用黑布遮住玻璃

5、缸面向讲台的一侧,因为烟是白色,这样的目的是为了更明显看到烟的运动方向。演示阶段:把热水和冰块放进玻璃缸的两侧,然后迅速在缸顶盖上胶纸,在冰块上方的胶纸上开一个小孔(如图);点燃几支香,让烟通过玻璃管慢慢流进玻璃缸内(如图);烟会在冰块一方下沉,然后流向热水一方,再上升,在上空再流回冰块一侧,形成热力环流。注意:整个实验过程要在短时间内完成,用带颜色的烟效果会更好,在课前作实验时需拍摄下来,以备课堂上实验不成功时用。 分析与总结: 大气运动的原因是什么? 拿出一张纸,绘出冷热几个地区间热力环流的简略示意图 冷热冷 根据所画示意图,用自己的话来描叙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注意气温与垂直气流的关系;

6、垂直气流与温度大小的关系;空气密度大小与气压高低的关系;气压分布与平行气流方向的关系)通过这个实验,能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地理事实、概念和技能,增强地理学习能力。形成主动学习、勇于探究、勤于动脑的习惯和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活动提供给学生的是一个丰富多彩的舞台和机会。 学生学习知识是建立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形成知识的过程。所以我们应从学生出发去备课。我现在任教的班级分为两个档次,49班的学生基础较好,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强,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他们的思维活跃,喜欢思考问题。经常在课堂上能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分析地理问题常有独到之处,看问题比较全面。课后的作

7、业完成得比较好。他们对地理学习有很高的热情。50班是一个地理基础相当差的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差,知识面窄。但他们的学习态度好,对教学中安排的活动有比较高的热情。能认真完成作业。基于以上情况,在进行教学时,我必须充分考虑到两个班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既分层次进行教学。但不管是什么样的班级,在教学设计时我都必须考虑如下问题: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进行新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学生是否掌握或者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和技能。没有掌握的是哪些部分,有多少人掌握,掌握的程度怎么样。哪些知识学生能够学会,哪些需要教师的点拨和指导。所有的这些教师心里大致要有数。只有做到了这些,我们在备课的时

8、候才能针对性强,才能使一堂课的质量达到最好。 (三)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直接为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教学活动程序、方法、形式和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策略和谋划。有效的教学策略能够把教学理论较好的在教学实践中体现出来,把教学活动恰当的运用到教学当中,因此教学策略是教学活动构成和教学方法的灵魂。教学策略的选择集中反映了教学设计者的教学思想和主张。教学设计没有了它就没有了灵魂。最优的教学策略是是在特定的教学背景下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的方法的选择新课程最具生命力的地方是改善和完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合作交流的的学习方式与接受式学习的有机结合。通过各种途径满足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要。因此

9、,在地理教学中,应倡导多元的教学策略组合和应用。 我们在探讨“城市的区位因素”时,我们不妨采取联系生活引导学生自己探究的方式。我就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湘潭县规划建设新县城时,为什么选择易俗河镇作为湘潭县县城所在地?请同学们从交通、河流、地理位置、地形、经济发展等一些方面来分析。这种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的方法,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另外我们在探究“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时,我布置了一个这样的任务给学生:咱们易俗河有一个吴家巷工业区,吴家巷工业区有哪一些工业部门?这些工业部门的分布有哪些优势区位,还存在哪些不合理的区位?。在上这一节新课之前的一个星期,我布置了这个任务

10、,结果在上这一节新课时,同学们对于该工业区的分析相当到位,同学们列出了胖哥槟榔加工厂、众旺化工、天中木业、湘潭县服装厂、氧化锌厂、湘潭市油墨厂、湘潭县植物油厂等工厂,他们发现这个工业区主要布局的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工业,他们找出了吴家巷工业区在资源、劳动力、市场、交通等方面存在优势,但是该工业区对县城有严重的大气污染,对周围的污染更严重,各个工厂之间的协作性很差。除以上观点外,还有学生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通过对完成这个任务,我发现同学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起来了,而且学生的潜力也挖崛出来了。在探讨“影响国际贸易的因素”时,把教室的学生分成4组,分别代表:A 资源匮乏的国家B资源丰富的

11、发达国家C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的发展中国家D 拥有丰富农矿产品的发展中国家。就各国之间如何开展对外贸易进行探究:你优先与哪个国家发展对外贸易,为什么?哪些国家的贸易额更大?为什么?如果D国内部发生内乱,你还会与它进行贸易往来吗?为什么?通过同学们的角色的扮演河体验,分析归纳出影响国际贸易的4个主要因素。这种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商,促进知识的感知和内化。除以上教学策略之外,还有质疑探究讨论释疑、提出课题合作探究等。这些现代教学策略和接受式教学策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接受式学习越充分,则探究得出的结论越准确全面。实施地理课程教学,应该是现代教学策略和传统教学策略的有机结合。 二 、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是

12、落实目标的关键 (一)教学方法的选择对于新的课程标准,“科学探究”是教学方式中最主要的方式,它和“知识与技能”目标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探究式教学“是使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它可以启发学生思维,促使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但教无定法,探究的重点和方法应多样化,不能采取单一的固定的某种模式。因此”探究式教学并不是排斥“接受式”教学。教师首先要判断本节内容哪些可以采取探究式教学,哪些可以采取接受式教学。但不论采取教学方式,都要考虑为落实目标有哪些活动,怎样组织这些活动,教师有哪些活动,怎样活动。学生有哪些活动,怎样活动是教师心中有数的。例如我们在上“全

13、球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这一课时,我们大致可以这样安排教学:首先我们要学生观看卫星云图,引导学生讨论我国大陆高空的云为何总是自西西的向东运动,从而引入全球性的大气运动。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动手绘制出单圈环流。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合作探究画出三圈环流。接着教师使用多媒体展示三圈环流的flash动画。同学们通过仔细观察动画,分组合作探究和推导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的分布和形成,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气压带的形成规律以及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在学习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时,让学生看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的动画,教师在一边讲解,一边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与太阳直射点之间的关系。然后让学生学以致用,利

14、用已学解决生活中得一些地理事物和现象。然后教师展示本节课的知识体系。最后教师展示一个关于全球气压带、风带与降水的关系的动画,加强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的理解和掌握。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既有学生的个人探究,也有学生的合作探究。既有探究式教学,也有接受式教学,其次还有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质疑、知识拓展、学生动手等穿插其中。不管是哪一种教学方式,都是围绕教学目标而设置的。 (二)教学情境的创设新授课若单纯从知识传播的角度去备课,往往会直接根据上一节的内容进行复习,然后讲授本节内容。但我们不仅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还要求他们掌握研究和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因此情境的创设就要设计为学习目标为依托,在学生原有

15、知识的基础上,既能为本节内容服务,又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的生活情境。它可以是故事、图画、音乐等,也可以是小黑板、多媒体播放等,当然也可以是和教学内容相关身边的一些地理事物或者是地理现象。在地球表面形态着一课时“湘潭县有哪四大名山,你认为这四大名山是如何形成的?金霞山的开发与地形有什么样的关系?”又如我们在学习常见的天气系统时,可以用多媒体播放这几天导致天气大幅降温的冷空气南下的过程作为导入新课的引子。这样能够使同学们的注意力能很快集中到所学的内容,又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引起学生的思维的兴趣。 (三)教学提问的设计 一个好的问题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钥匙,是学生思维的源泉。教师在教

16、学的不同环节设置的问题不同。首先设置的是试探性问题,可以使学生在原有问题的基础上与新知识有机的结合,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其次是设置过渡性问题,能承上启下,过渡自然,使学生的思维有连续性。再次是设置总结性的问题,不仅使学生解出正确答案,还要得出答案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分类思想和归纳的能力。最后要设置发散性问题,使学生在对规律的认识原有知识基础上得以发展拓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提出的问题才有梯度,使学生思维最优化。例如我们在学习“太阳日和恒星日”时,我把学生分成4组,每一组要他们自己探究太阳日和恒星日。我们可以设置以下问题给他们研究。太阳日和恒星日分别是以什么作为参照物? 什么叫太

17、阳日?什么叫恒星日?太阳日和恒星日是如何形成的?与地球的运动有什么关系?他们自转的角度和所用的时间分别是多少?为什么恒星日比太阳日长3分56 秒?如果地球的公转方向和现在的相反,恒星日和太阳日哪一个长一些?如果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和现在都的相反,恒星日和太阳日的长度又会是多少?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用的是哪个时间,我们为什么用的是这个时间?通过以上设置的问题的探讨和解决,学生才真正明白了太阳日和恒星日的区别。(四)教学内容的拓展新课程标准和 原来的标准一样强调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决生活当中的一些现象或者事例。既我们平时所说的“身边的地理”,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培养学以致用和创新精神的一种有效途径。学

18、生进行实践调查、社会调查、规划报告、撰写科学小论文是向课外拓展的一种方式。他主要是以拓展知识面,扩大视野、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学生在课外活动中不可能一帆风顺,教师要适当引导,不让他们盲目进行。但是,教师也不能包办替代。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太阳高度的测量与应用我们可以这样来引导学生。方法:首先利用教室朝南的门测量太阳高度。如图所示OP门P阳光 实验步骤:op是门的高度,测得影长op,通过tanOP/OP,计算出太阳高度,记录好时间、方位。填好试验记录表。实验记录 年 月 日观测时间太阳方位太阳高度 时间安排:9月23日,分别于12点、14点、16点进行三次测量。 讨论交

19、流:太阳高度时间 .不同时间所测得的太阳高度有何不同?有何规律?试在坐标图中用曲线表示 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的通用公式求出本地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并在坐标图中用曲线表示全年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比较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与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有何不同。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1 查阅资料,试用测得的正午太阳高度的数据及测量出的北京时间推出本地的经纬度。 知识拓展:例:1、 房地产开发商在某城市(北纬30度)建造了两栋商品房,某户居民买到了北楼一层的房子,于春节前住进后发现,正午前后太阳光线被南楼挡住。请问,该房子一年中正午太阳光线被南楼挡住的时间大约有( ) A 一个月 B 三个月 C 六个月 D 九

20、个月2 、为避免这种纠纷,房地产开发商在建楼时,应该使此楼所有房间在正午时终年都被太阳照射,那么,在两楼间距不变得情况下,南楼的高度最高约为 A 20米 B 30米 C 40米 D 50米思考:我们生活中与太阳高度的变化和分布关系密切的还有那些方面? 另外,实际案例的探讨也是课堂拓展的另一种方式。案例教学不仅可以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还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案例进行评析研究,既可以增强学生的分析概括和总结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使课堂教学富有活力。如我们在学习“水资源”时,可以把关于易俗河县城近段时间限时限量供应自来水的研究作为案例进行分析。我把学生分成三个大组

21、进行从以下方面进行探讨:易俗河县城位于湘江的什么位置?易俗河自来水厂的水的来自哪一条河?现在湘江的水质和水位的情况如何?请同学们说出详细情况。影响湘江水质和径流量的因素主要有哪一些?为什么今年湘江的水位比往年要低一些?根据目前湘江的水质和径流量的状况,我们目前该采取什么样的有效措施来缓解易俗河县城水资源紧张的状况?通过对这一个案例的分析,不仅让学生认识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而且还增强了学生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和探究问题的能力。(五)地理学法的指导首先是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因为课堂是地理学习的主阵地,知识传播的主要地点。因此在课堂上除了认真听取老师的讲解外,同学们还应积极思考问题,主动配合老

22、师的各项活动。另一个原因是高中地理比初中地理难度大得多。高中地理学习必须要通过老师在课堂的指导、讲解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尤其是那些地理概念、原理、规律,同学们除了要掌握这些结论外,还要能够理解。否则就不能把这些知识很好的运用和迁移。其次学习地理要做到心中有“图”。地图是地理学科的本质特征,因此同学们要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读图、析图、画图等方面的能力。因此对于教材中的每一幅图,同学们都要认真研究,学会从图中获取信息,提炼信息。另外同学们要善于用“图”。对于教材中的概念、原理、规律可以用图来加强理解和记忆。例如我们在学习“季风环流”时最好用“亚洲冬、夏季风示意图”来加强对季风的形成的理解和记忆。这种

23、“以图带文”的做法直观形象。效果很好。高气压低气压赤道一月东北季风西北季风西北季风低气压低气压高气压赤道QA=10-8C,QB=10-8C七月西南季风东南季风另外,同学们平时要经常带着“地理眼光”来看待身边发生的事情或现象。以及关注热点问题。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同学们学习地理的兴趣,还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例如我们在学习“旅游景观的欣赏”中的“隔景法和障景法”时,同学们可以联系学校的布局来说明。我们学校第三教学楼在公寓三和公寓四的后面,这能体现障景法;老办公楼前的小石子路把绿地分成了几个小区域,这是隔景法的运用。当然除了以上学习方法外,同学们还要注意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探究能力的培养等。总之,教师教学不仅仅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能够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学科思维素质,以及道德情感和价值观。而要做到以上这些,备好课仅仅是迈出了最初的一步,而课堂教学是即时的、动态的、互动的教学行为,因此我们既要精心搞好课堂设计,又要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知识生成过程的变化应对教学。参考文献:1 严成林.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探析.中小学电教,2006(7).2 柳青. 新课程地理课堂教学的宏观设计.中小学教学研究,2007(6).3 禇荣伟. 新课程标准下学生自评与互评方式探析. 中学地理教学参 考,2005(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