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普通高中校本教研的活动方式`策略研究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60057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理念下普通高中校本教研的活动方式`策略研究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新课程理念下普通高中校本教研的活动方式`策略研究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新课程理念下普通高中校本教研的活动方式`策略研究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新课程理念下普通高中校本教研的活动方式`策略研究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新课程理念下普通高中校本教研的活动方式`策略研究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程理念下普通高中校本教研的活动方式`策略研究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理念下普通高中校本教研的活动方式`策略研究研究报告.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课程理念下普通高中校本教研的活动方式、策略研究研究报告课题负责人:卢建志;课题组成员:卢建志 刘族刚 李炳红 冯 涛 杨红珍 戴朝阳 刘忠君 易传安 黄立俊 余天锡一、 课题的提出1. 课题的提出是实践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新一轮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促进了普通高中学校教育与教学的全方位变革。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逐步深化,我们深感普通高中学校教师的教育与教学水平、能力、意识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保证。开展以学校教研组为基地,以教师为主体,以解决发生在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为主的校本教学研究活动,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有效手段,是实施新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将使我们的教学工作更加有的放矢,对传承学校文化传

2、统,形成特色学校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2、课题的提出是学校、教师、学生发展的需要针对武汉市吴家山中学的现有师资、生源、教学软硬件建设的实际情况,要想使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提出以“校本”为核心,“一切从学校实际出发”,以解决学校实践中的问题为指向”,的校本教研已成为摆在学校面前的最迫切任务之一,成为学校发展的关键。只有具备积极进取精神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思想睿智进步的学生;只有具备富有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推进,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与新课标、新教材、新理念相适应问题;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与新课标、新教材、新理念相适应问题 ;师生互动的内容方式方法与新课标、新教

3、材、新理念相适应问题; 各学科课程标准的正确执行,以及对新教材、新教法、新评价等方面的理解问题;怎样通过探索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问题;如何理解新理念下教师面临的挑战和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课程教材课堂学生”之间的落差问题;优化教学过程,改善学习方式的问题;教师怎样适应角色的转变、关注重点和教学出发点的改变、教学方式和工作重点的转变、组织方式的转变等问题都摆在普通高中的教师面前。急需通过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加以探索和研究。普通高中新课改实施以来,校本教研的问题在认识上被提到了空前的高度。校本教研是课程改革的需要,是一线教师的呼唤,是保证新课程实验向纵深发展的新的推进策略。新课程

4、理念下普通高中校本教研活动方式、途径、策略研究,便是在这样的要求和背景下提出的。二、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新课程理念下普通高中校本教研活动方式、途径、策略研究。就是研究以校为本的新课程理念下校本教研活动的方式、方法和策略。就是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新课程实施为研究中心,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研究宗旨,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研究目的,在理论指导下进行的行动性、实践性校本教学研究活动。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我们以校本教研实践模式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柯孔标);校本教研案例研究张绪培;创新校本教研模式 丰富校本教研内涵-祖雪英 赵芝。等书籍的内容为理论基础,

5、同时结合本校教研活动的具体情况,不断探索校本教研的有效模式、方法、和策略。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1.坚持以校为本,创新教研模式,促进教师发展 2.加强教研组团队建设 创建教师发展共同体3.树立新课程理念,丰富课程资源4.新课程背景下校本教研机制的构建与实践5.构建特色教研机制 ,共生态教研模式,促进师生和谐发展6研究解决教师专业水平、学生学业基础与课程改革发展要求的矛盾。. 五、课题研究的原则和方法1、坚持理论指导实践的原则:在研究的整个过程中,始终坚持加强理论知识学习,不断地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接受先进的教育理念。 2、坚持体现校本性、实效性的原则:在课题实施方案的设计和开展上,坚持体

6、现课题研究的校本性,坚持课题的研究与教学研究的一致性、同步性,充分发挥课题研究的引领作用。同时把解决本校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为主要研究目标,力求课题研究的实效功能的发挥,以课题的研究带动学校整体校本研究工作为主要原则。 3、坚持专题研究、实践探索的原则:提出:教学问题专题课题的研究思路,以教学实践活动的具体案例为主要依据,确立研究的主题,以理论学习、集体备课、为研究主渠道,在各学科中确立研究专题,形成系列的研究专题和取得相应的研究成果。同时确立了个人反思同伴交流实践检验总结提升。取得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4、坚持实践更新的教法学法的原则:以教学实践为重要的依据,将研究专题和具体的教学环

7、节有机地结合,并不断地提出新的教学法,形成特色教学法,使得不同学科教学有法、不同课型教学有法、不同教师教学有法、不同学生教学有法。5、坚持研究与应用相结合的原则:校本教研的目标是如何更好的实践新课程,在研究中开发出了适合本校的课程体系及教材,有利促进学校今后的教学及教学研究工作,通过实验将在学科教学中开发学科教材,逐步形成校本课程体系。 6、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的课题来源于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需要。研究过程的一般程序是:问题计划行动反思。7、历史研究法:校本教研已经在实践新课程的过程中进行着,已有的研究成果,包括理论的与实践的,成功的与失败的,都成为我们开展校本教学研究活动的可借鉴的研究资料,为

8、此不断学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们研究工作所用。8、课题研究全程通过电子信箱、QQ空间,课题组成员间进行即时交流。六、课题的研究分解及行动实验小组的分工、时间安排、实施步骤与目标 1、课题内容分解:课题小组重点研究方向组长组员数学“一课四活动”连环跟进式教研余天锡卢建志、刘族刚、李炳红、余天锡戴朝阳 冯 涛 杨红珍 刘忠君易传安 王蓓蓓历史专家引领、骨干带路、同伴合作式教研李炳红语文学术沙龙与主题论坛式教研冯涛英语课例诊断、示范研讨式教研杨红珍化学案例反思式与同课异构式教研戴朝阳2、 课题目标分解:理论目标宏观以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为目标,树立学习实践的意识,认真学习实践新课程的教育理

9、论专著,深刻领会国家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政方针。微观以走进新课程、校本教研实践模式研究、创新校本教研模式 丰富校本教研内涵、校本教研案例研究等书籍为理论指导,丰富研究经验、提高理论鉴赏能力和指导实践能力,并形成自己的特色教教研活动方式、策略等。实践目标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办公室是教研活动基地,教室是教研活动前沿,教师是教研活动者”的新理念。建立教师教研活动记录袋,全面提高教师实践新课程的能力。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更能学到获取知识的能力、方法。让学生成为有健康体魄、健康心理、远大理想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人才。课 题目 标通过课题的研究,在不断总结和提高的基础上,形成完

10、整的有本校特色的校本教研方法和策略体系。成 果目 标构建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校本教研氛围;建立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持续性的校本教研制度;建构并在一定范围内推广开展的校本教学研究的方法、途径与策略模式。3课题研究的时间安排(1) 前期准备,组织策划阶段:2009.112009.12(2) 申请立项,课题论证阶段:2010.12010。4(2) 制订计划,行动实施阶段:2010.4 2011.5; (3) 总结成果,专家验收阶段:2011.5 20011.7。4.主要活动形式与研究过程(1)学习与课题相关的理论书籍。主要包括 校本教研实践模式研究;校本教研案例研究;新课程背景下校本教研机制的构建与实践;以

11、校为本,正确定位校本教研;教师的专业成长;给教师的100条建议;等有关论著和文章。学习申报评审书和课题研究方案,领会课题的精神,确定课题实施方案。(2)召开课题研讨会,研究行动实践方案,明确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并按专家的指导完善新课程理念下普通高中校本教研活动方式、策略研究的研究方案。 (3)确定校本教研的基本任务。在新课程理念下,创设一种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切磋、相互交流的学校文化环境,使学校成为一个促进教师不断成长与提高的共同体。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总结推广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成为新校本资源的开发者。 (4) 明确校本教研的基本

12、要求。校本教研的重点必须放在教学和新课改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切入点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生长点放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素质提升上。 (5)制定了新课程理念下的校本教研活动工作制度:问题累积制度、课题研究对话交流制度、课题研究学习培训制度、校本小课题研究实验制度、课题研究评价考核制度、研究过程监督制度、研究过程记录制度、研究资料管理制度。 (6) 确定校本教研的主要方式形式、策略。并开展行动实验研究:方式一:专家引领、骨干带路、同伴合作式教研;方式二:教学叙事与微型课题研究式教研方式三:课例诊断与示范研讨式教研方式四:“一课四活动” 连环跟进式

13、教研方式五、案例反思与问题会诊式教研方式六、学术沙龙与主题论坛式教研(7)课题组成员分工协作分组进行行动实验研究卢建志:总体策划、提供行动实验所须的参考资料,组织课题组行动实验,记录研究过程,总结研究成果,进行文本编辑,材料剪辑合成,撰写研究报告。刘族刚:组织策划;搜集国内校本教研强校的活动经验与做法;研究并撰写高效课堂之我见。李炳红:,组织历史组开展校本教研行动实验研究,记录研究过程,总结研究成果,研究并撰写。新课程理念下(文科)校本教研活动方式、策略研究杨红珍:研究集省内外,校本教研强校的活动经验与做法,组织英语组的校本教研行动实验研究,记录研究过程。研究并撰写课例诊断与示范研讨式教研策略

14、的探索与实践余天锡:组织数学组开展校本教研行动实验研究,记录研究过程,总结研究成果,研究并撰写:一课四活动,连环跟进式教研策略的研究与实践戴朝阳:搜集国内外,省内外,校本教研强校的活动经验与做法,组织化学组行动研究,记录研究过程,研究并撰写案例反思与问题会诊式教研活动经验总结。冯 涛:研究国内校本教研强校的活动经验与做法,组织语文组开展校本教研行动实验研究,记录研究过程,撰写学术沙龙与主题论坛式教研策略的实施与探究刘忠君: 教研全程监督指导,研究并撰写优化校本教学资源,改进教学常规管理;易传安:监督指导,研究并撰写完善校本教研组织管理,培育高水平教师团队黄立俊:过程指导、研究策划、监督审核。七

15、、“新课程理念下普通高中校本教研活动的主要方式、策略研究”的研究总结两年多来,本课题组,以武汉市吴家山中学数学、语文、英语、化学、历史等学科教研组为行动实验基地,一切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教研活动实践。营造了一种民主、宽松的研讨气氛,发挥了教师的自主、创新精神,使新课程理念下普通高中校本教研活动产生了一些新亮点,达到了一个新高度,达到了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取得了良好的研究成果。(一)健全制度,完善机制,保障活动的开展两年来,在学校教导处的领导下,进一步健全了旨在推动校本研究开展的规章制度。如教研组长职责、备课组长职责、校本教研规划、校本教研制度等,使校本研究处处有章可循、规范

16、运行。同时做到了时间保障、经费保障、技术保障、资料保障。订阅了足量的专业报纸、杂志供教师学习和交流。配备了微机,建起了校园网络,并开通了无线宽带网,使教师方便的从网上获取研究资料。建立了有效的校本研究监控制度:由教务处有关人员随时检查各组活动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每学年开展一次优秀教研成果评奖活动。教务处每学期召开一次各年级学生座谈会,收集学生对教师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以百分制进行量化考评。以利于了解教师的校本研究工作在实际教学中的效果和学生满意度等情况。(二)强化年级备课组集体备课功能,开展高效常规校本教研活动构建高水平的教学研究集体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

17、协调合作,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分享经验,建立积极的伙伴关系,能发挥出强大合力作用。针对我校教研组规模较大的情况,把开展以备课组为基本单位的教研活动作为重点工作。并规定:每周四第9节课为全校统一校本教研活动时间。各备课组分别集中活动:交流、总结、反思教学情况;进行课例评析,开展备课备课,确立下一周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以及突破重点、难点的有效方法、策略等。在备课组活动中,提出了“四备”、“六统一”的原则。“四备”即每位教师要认真做到“备大纲、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六统一”即“教学计划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重难点统一、教学积累统一、课后作业统一”。此外,因每位教师所任

18、班级的学生情况不同,坚持因人而异、因班而异的指导思想。教师之间发挥相互切磋、取长补短的协作精神,做到“五个随时”,即“随时交流得与失、随时交换新观点、随时帮他人调整心态、随时解决个别教师遇到的难题、随时分享好的信息资源”。通过上述做法,教师们切实解决了许多实际教学问题,并形成了良好的概括提升、总结经验、探索规律的教学研究习惯和品质。(三)注重专家引领、骨干带路、同伴合作式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实现由职业型向事业型转化,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化,经验型向“学者型”转化,最有效的是专家引领、骨干带路、同伴合作式的校本教研方式:(1)专家引领:两年来我们有计划的邀请了十多名我省的教育专

19、家、兄弟学校名师(如何文浩、郭浠连、等),做专题报告、教学示范、教学诊断等。 并坚持定期出版教育文苑,刊登新课改资料,传达新课改信息,交流新课改经验,指导教师学会理性的思考教学问题,学会运用新课改理论、专家名师的成功经验,解决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让老师们有更多的机会得到专家、学者的指导和帮助,开阔了眼界,更新了观念。对校本教研思想认识更到位了,校本教研的行动更自觉了,对学科教学的把握也更准确了。(2)骨干带路:我校有国家、省、市、区级骨干教师20多人。两年来,他们上示范课十余节,专题报告6次。充分发挥了校内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通过他们带领青年教师对教学、课改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

20、研究和实践。(3)同伴协作:各学科教研组开展了,新老结对、师徒结对,互帮互学等活动。两年来,师徒结对、新老结对12组。使我校充满了学习、研究的氛围,教师队伍呈现百舸争流的局面,造就了一批新的青年教师骨干。“让课堂每天都是新的”、正成为每位教师追求的目标。形成了群体性的合作研究共同体,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助、协作的文化氛围逐步形成。(四)运用教学叙事与微型课题研究式教研,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教学叙事:是叙述教师在课堂教学、教改实践活动中已经经历或正在发生的事件。叙述他们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悟,真情实感。包含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反思。肯定成功之处,剖析与纠正错误,发现存在的问题,寻找教学的规律

21、。其主要目的是“以自我叙述”的方式来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并通过反思来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学叙事式教研的基本特点是研究者以叙事的方式不断加深对新课程的理解,它通过一个或多个教育故事的讲述,启发自己和别人去体验新课程背景下教育的内涵与本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微型课题”不需要囿于科研机构所提供的选题指南,只需要关注自身教育教学中有意义的选题,关注日常教育教学中有价值的困惑。要求本课题参与研究的教师做到:每周学习一篇高中新课改理论文章;写好每堂课教学后记;每周听、评课一节;每周写一次教学反思,提出一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一条教学建议:每学期主讲一堂高质量的公开课;每学期精

22、读一本教育专著;每学期写一篇“微型课题”研讨论文。 微型课题研究是研究者采用一般的科学方法或合理手段对细微的教育问题进行观察、分析和了解,从而发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教育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与规律的认识活动。小范围、 短周期 、低成本 、高效果。两年来,本课题组涉及的有9项微型课题已经结题,有6项正在稳步推进。(五)开展示范研讨与课例诊断式教研,积累教师教学经验示范研讨与课例诊断式教研是:针对一节研讨课的教学过程进行深入细致的反思、分析、诊断和认识。 一般包括: 主讲人对教学设计的背景、思路与意图进行说明(“我是怎样设计这堂课的”); 主讲人如实描述课堂教学的实际进程(“这堂课是怎样展开的”),包括

23、学生是怎样学习的、师生是如何互动的; 主讲人对授课过程及效果的反思(“这堂课上得如何”),重点说明课堂教学的实际进程与教学设计有何差异,哪些地方超出了预期的范围; 主讲人描述自己的授课感受与体验,找出令人感到兴奋和激动、沮丧和困惑的地方,对成功的地方进行总结,对失败的地方进行诊断、分析。 听课者评议,并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与建议。对教学过程进行诊断式分析与总结。开展课例诊断式教研,是积累教师教学经验提升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策略。 (六)坚持“一课四活动”式教研,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以年级学科备课组为载体,立足课堂教学,每上一堂课,通过“备课说课上课评课”等环节的运作,包含一个课例四个活动过程。在教学实

24、践的过程中,落实新课改思想,探索符合新课改的教学规律,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本年度,课题组分学科组共开展了20多场次“一课四活动”式教研。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七)通过连环跟进式教研,探索体现新课改精神的高效课堂连环跟进式教研是指:在教研活动中,由多位教师连环跟进式上同一内容的课(或同一位教师在不同的教学班,接连上几次同一内容的课)。每次上课都进行深入的观察、分析、比较,并提出改进建议,使大家从模仿到内化:风格连环,几种教学风格相互比较;价值连环,从有收获、有点收获到大有收获。通过不断的实践反思,提高教师的教学行为水平。 近两年来,本课题组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开展了36次连环跟进式校本教

25、研。取得了良好效果。(八)利用问题会诊式与教学反思式教研,唤醒教师与时俱进的时代意识在日常校本教研行动实践中,课题组设计了“教学问题积累表”,教师把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以及自己的行动研究和反思,记录在“问题积累表”上,在教研活动时进行“问题会诊”,探求最佳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付诸于教学实践中。促进了教师的问题意识,提高了教师的自我的反思,自我探究的能力。不仅强调合作会诊,还强调教学反思。要求老师要做到“五思”:即“课后思”(每节课后总结反思);“单元思”(每单元后总结反思);“月后思”(每完成一个月教学后总结反思);“期中思”(期中检测后阶段性的全面总结反思);“宏观思”(以一个学

26、期、一个学年或一届教学为对象,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现状进行全面的宏观反思)。从而逐步养成反思习惯,并撰写“反思日记”、“反思随笔”等。每学期本课题组教师向学校教导处每人提交一篇优秀教学反思。(九)开展学术沙龙与主题论坛式教研,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学术沙龙是一种由各科教师参加的可以自由发言的专题讨论会。可营造出宽松自由的学术研究氛围,让大家探讨新课改中的“疑点”、“难点”、“热点”、“焦点”,每次就一个课改话题展开讨论,不强求统一的结论,旨在开阔思路,引导思考,加深教师对某一问题的认识,寻求更多的教学策略,探索新课程改革中的新方法、新模式。通过交流,教师们加深了认识,形成了新的教学策略,收集与交流了许

27、多信息与资料,用于指导教学实践。学术沙龙式也可以在教研活动过程中,或其他时间、其他地点,“随意的、自由的、私下的”,就某个问题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主题论坛式教研是以教师感兴趣的,有研究探讨价值的实践性主题为主线,在专题理论的指导下,教研组成员通过看书学习、观察讨论、实践反思、行为跟进、主题发言等形式,带动更多的教师关注课堂,提升教学能力。以这种方式开展的教研活动使青年教师有机会沿着从旁观者,到成熟的实践示范者的轨迹前进。 目的明确的、有针对性的“主题研讨课、主题研讨会”等主题论坛式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一般实施策略是: 1、发现问题,确立主题 :研究始于问题,问题是

28、主题教研的出发点和开展主题教研活动的起点。问题的设计要与教学实践直接联系,应是着眼解决教师最棘手的教学问题;问题的设计要具有典型性,是共性问题,是相对多数人(教师或学生)的问题;问题要有潜在的价值,解决后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改进教学行为;问题的设计还要有解决的可能性,所选问题通过校本主题教研活动能得到解决或局部解决。 2、专题学习,提高认识 :分三个阶段:一是论坛前学习一些与主题接近的理论资料。二是论坛中学,从理论的层面对实践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加以剖析,并寻找其根源。三是论坛后学,对实践过程中某一问题的思考与解决过程进行更进一步的反思与交流。教研组长事先查找相应的理论资料,筛选对本次主题教研活动

29、有帮助的材料,印发给组员自学,组员也要根据主题自主查寻相关资料专题学习。3、召开主题论坛交流会,交流会上要有组员对主题学习的自主体会,对相关问题展开中心发言,分组讨论并加深认识,并明确每个人承担的相关事务,设计教师们在活动中的参与点,确保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师都能有所收获。 4、主题研讨,反思教学: 主题研讨会是主题教研活动的关键环节。有执教者反思、同伴反思。反思的问题有“我为什么要这样做?”“我能不能做得更好?”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等方面展开讨论。这一环节要求教研组的每个教师既是主题论坛的参与者,又是论坛资源的提供者。 5、行为跟进,总结成果 :行为跟进是将论坛中讨论的东西结构化

30、,在理性认识提升之后落实到行动之中。 主题论坛式教研活动作为校本研训的一种形式,它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教师们相互支持、交流分享,每个教师在贡献自己的智慧和经验的同时,又有了新的收获,获得共同提高。(十)校本课程开发教研式教研,丰富校本教学资源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这无疑给广大中小学校长、教师提供了参与课程开发的机遇和空间。学校在组织教师进行教研活动的同时,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课程分析、课程选择、课程新编、课程补充、课程整合和课程拓展等,把校本教研与课程的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将教师潜在的创造能力发挥于课程开发的有益工作之中,使教师的教育素养与力量

31、得以大大提升。目前,我校建立健全了以何建明校长为主任委员的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开发的走进东西湖、有趣的数学、等38本校本教材正在审定中。不但提升了教师的教育素养同时也使我校的校本课程落到了实处。八、课题研究体会与取得的成果通过两年多的新课程理念下普通高中校本教研的活动方式、策略研究的实践,促进了我校教师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的转变,使我校教师的教学方法更加灵活;教学理念更切合学生实际。课堂效率近一步提高。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一)集体攻关,初步解决了教学中急待解决的问题两年来,教师把自己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发挥集体力量联合攻关。例如,新课程提倡探究式课堂教学,在实验之初,教师往往遇到两难

32、的局面:若教师指导过度,则学生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若教师指导不到位,学生的探究活动又会盲目无序,无法完成学习任务。如何处理教师指导与开放式教学的关系呢?课题组经过反复探讨尝试,初步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第一,将新课内容划分为几个小问题,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和探究教学形成一个先散后聚,不断聚散交替的螺旋上升的循环过程;第二,提前布置学生先预习课文、查询资料等;第三,教师课前认真备课,尽可能预见教学中情况,课中随机应变,课后注意反思和总结等。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探究学习任务的扎实完成,也有利于教师在新课程实践中不断完善教学策略。(二)强化学习,激发了全体教师参与“校本教研活动”的热

33、情两年来,通过开展校本教研,提高了教师的新课改意识,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激活了教师的校本教研热情,同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到兄弟学校观摩课堂教学并和他们的老师对口交流,其他学校也组织教师到我校观摩,给我们的老师提建议、作指导。 激发了教师学习新的教学方式,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和参与“校本教研活动”的热情。(三)团结协作,积极开发校本课程资源2010年度学校制定了武汉市吴家山中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刚要,成立了校本课程编辑委员会:主任委员:何建明 。拟编:“人文素养类”校本课程16项;“科学素养类”校本课程11项;“实践技能类”校本课程11项。 丰富了课程类型,提升了校本教研档次,切实促进学生

34、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教师教学观、课程观的更新,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并且根据我校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在对学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学校的课程及教师资源,开发了具有本校特色的丰富校本课程。(四)积极探索、深入实践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学校教导处的组织下,开展了全校青年教师优质课大奖赛活动,旨在深入全面推进新课程教学方法,探索研究性学习方式,推广多媒体应用技术,研究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共有近60名教师参加活动。按学科教研组评出了一等奖6名;二等奖12名;三等奖18名。并要求按“说课上课反思评课”的程序,每学年每位教师作一节能体现新课改精神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课。(五)严格管理、

35、狠抓落实稳步推进校本教研(1)执行教研活动考勤制度:两年多来,严格认真落实教研活动考勤制度。由教导处指派专人进行点名考核,记录教师出席情况。(2)实施教研过程督查制度。两年多来,一直坚持学校分管领导亲自参与校本教研活动,对校本教研进行过程督查并给予具体指导。(3)落实校本教研内容记录制度,由教研活动主持人作详细教研内容记录:主要记录中心议题;中心发言人的发言摘要;讨论意见摘要;主要观点与最后达成的共识等。(4)实施教研成果表彰激励制度。两年来对在校本教研中工作成绩突出的教研组和个人进行表彰与激励。先后有数学教研组、历史教研组、物理教研组等被评为武汉市十佳教研组或优秀教研组。(5)加强校本教研资

36、料管理。为全体教师建立成长记录袋。记录教师的个人简历、优秀教案、优秀论文、学生的成绩册等各方面资料,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增强教师自我反思、主动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六)建立了教研活动常规管理与工作制度学校教导处、教研室和学科组是校本教研工作的具体责任部门,对教研内容、时间、地点、人员、过程、效果、评价等做出明确的规定,并由教导处落实、检查,以保证教研效果。从而使以校为本的研究真正为教学服务,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服务。 (1)理论学习制度。理论学习制度建设目的就是要营造一种氛围,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不断学习作为自己专业发展的必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新的理论,是促进教师专业提高的有效的保证,理论

37、学习要有时间保证、有检查落实。(2)教学常规制度。 建立了教学管理新机制,因为,新课程的开放度很大,只有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有充分的自主性,才有机会发挥自己的主见,作出自己的决定,引导学生自主、充分发展,实现新课程实施的目标。对备、讲、批、辅等教学常规的修订,降低管理的刚性,增强管理的弹性和开放性,取消不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条文,增进新理念、新内容,使教师的教学过程成为研究的过程,专业提高的过程。(3)教学反思制度。只有善于对自己的行为或观念经常反思质疑的教师才能得到较快发展。在学习教育理论及他人经验后,写出心得体会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上课之余,写教后感反思课堂教学得失;考试结束,也要进行分析成功

38、与不足等等。引导教师开展既能提高理性认识又能改进实践的反思研究。(4)集体备课制度。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充分发挥年级备课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备课活动,有效开展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通过集体备课,促进教师交流、互动、共享成果,提高工作效率,并使教师集体智慧和个人风格有机统一。(5)教师帮带制度。实施青蓝工程,为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平台。青年是学校的未来,倡导教师个体之间的相互指导,开展“以老带新”、“范例式师徒结对”等教师之间日常的互相合作和经验分享活动。要求名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帮带一般教师。规定师徒各自的义务,强调双方互动、合作、

39、共进,建立师徒档案,使新教师尽快适应教学,并在实践中快速成长。(6)听课评课制度。听课、评课是实施有效教学指导的重要措施,是教师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重要途径,是优化教学的重要手段。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改革和完善听、评课制度,明确听课的节数、记录的要求、评课的要求等,充分地发挥诊断及评估教学的功能,促进教师相互学习,促进课堂教学的优化。(7)公开课展示制度。举行各类示范课、研讨课、成长课等公开课展示,是教师同伴互助的常见形式。建立和完善了公开课展示制度,明确展示的内容、对象、时间、要求等,为教师互相交流与学习的提供机会,促进教师深入研究教学和学生,提高教学质量。(8)教学经验交流制度。通过“教学

40、经验交流会”、“教学经验观摩研讨会”、“教学开放日”,“教学开放周”,印发校内外教学经验材料等形式,开展教师教学经验交流活动,定时间和活动要求,促进教师共同提高和进步。(七)开发了促进教师成长的校本教研资源校本教研需要大量的学习资源作保证,学校整合了自身资源、研究机构资源、网络资源,并开发了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课程与教材,使校本培训课程设置与安排满足教师开展校本教研的需要。学校图书室配备了大量的最新教育教学书籍,每学期学校还给每位老师提供两本教育教学书籍,要求教师认真阅读,写好读书笔记及读书心得体会,并定期交流研讨。利用学校的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提供了同伴互助的学习资源。充分利用这些教师

41、资源进行传帮带活动,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兄弟学校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利用兄弟学校的优势资源进行校本教研。与省内优秀学校结成友好互助单位,积极加强和他们的联系,并派出教师参加省内优秀学校的校本教研,为教师搭建更高的平台,加快学校的发展。充分利用社会培训机构资源,每学期学校派一批老师参加各种学习班,定期请各级教研员和专家、名师到校举办讲座和进行听课、评课活动。并重视网络资源的建设和利用,开展网上校本研究,为教师创设了交流平台和多维发展的空间,促进了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八)促进了师生与学校的共同发展 通过新课程理念下的普通高中校本教研活动形式策略研究,为教师的自主发展、专业发展提供了平台,为教师

42、的综合素质提升提供了动力。教师们充满激情与快乐,产生了强烈的事业归属感,全校教师热爱教育事业,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关心学生,默默耕耘在各自的岗位上。 师资队伍的实力迅速加强。近几年来,我校教师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的教育教学论文达60余篇, 学校教师先后承担了多项市级以上科研课题。 通过新课程理念下的普通高中校本教研活动形式策略研究,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的面貌也产生了明显的变化。两年来,学生的负担减轻了,脚步轻盈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科技发明多次在全国和省市获奖。学科奥赛和科技活动成绩喜人。学生的体育、艺术素质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教师的素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加班加点

43、、挤占学生课余时间、大量布置作业等现象明显减少 ,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 八、问题与思考两年来,本课题组进行了扎实有效的新课程理念下的普通高中校本教研活动方式、策略研究。尽管我们取得了预期的良好研究效果,我们觉得还有以下几点值得反思:1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行为的变革有一个长期过程。要持续地对全体教师进行校本培训,提升理论认识水平,使每一位教师从根本上转变观念.2、课题研究所形成的校本教研方式、策略等成果需要近一步坚持、发展、提高、推广,发挥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学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3、新课程理念下的普通高中校本教研是多层面展现的多重结构的复合式综合体系。其发展,其活动应是递进

44、式的,而且不能期望一个或几个活动的组织与完成就能解决一切问题。校本教研活动方式、策略应是开放的,丰富的;展现方式应是多姿多彩的,数个“模式”化的解释不能涵括全部内容。4、校本教研活动中,教师认识的提高是基础性因素。基本制度和相关机制的确定,如导向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等等。要注重解放教师、营造氛围、强化过程、强调方式、关注积累,最终形成特色。5、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感到新课改为校本教研活动展示了广阔的时空场景,同时,面对现实与历史的大碰撞,许多矛盾、问题困惑着实践的进程。校本教研相关机制的确定与完善等问题,须继续在实践中加以研究、解决。6应试教育体制仍是对新课程改革的最大束缚。虽然国家的教育体制在变革,但并没有从根本上影响应试教育在当今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的“主流地位”。新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教育评价的不和谐,束缚得教师放不开手脚。参考文献与参考资料:校本教研实践模式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柯孔标)校本教研案例研究张绪培创新校本教研模式 丰富校本教研内涵祖雪英 赵 芝新课程背景下校本教研机制的构建与实践卫作辉 王建春 以校为本,正确定位校本教研云素贞 文教资料2009年 第5期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