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儒家教育理念与外语自主学习的关联.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60323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议儒家教育理念与外语自主学习的关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议儒家教育理念与外语自主学习的关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议儒家教育理念与外语自主学习的关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儒家教育理念与外语自主学习的关联.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议儒家教育理念与外语自主学习的关联 论文关键词:思想自主学习教学论文摘要:通过分析探讨中国儒家教育思想里的关于终身学习、 “为己之学” “成人之道”的相关论述,发现里面蕴藏着朴素的自主学习的理念,所以用我们传统教育的理论精华来当代的外语自主学习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自主学习的含义 Holec最早开始外语自主学习研究1,他(1981:3)认为,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为“自主学习负责的一种能力”。他指出这种能力是“潜在的、在特定中可以实施的能力”,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要靠后天的培养2。Little(1991)把学习自主性界定为“一种进行客观评判性反思的能力,作出决策的能力以及采取独立

2、行动的能力”。他还认为,“学习者自主性主要是指学习者对于学习过程和学习内容的一种反应” 3。 Littlewood将自主学习能力定义为“学习者不依靠老师而使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4。 Nunan认为,“能够确定自己的目标并创造学习机会的学习者,可以说,是自主学习者。” 二、外语自主学习的必要性 1.“自主学习”符合现代学的教学理论。“自主学习”是以建构主义理论、认知心和人本主义理论为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育就是学习者独立思考的能力强调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和知识做出决策,他是积极的意义建构者和问题解决者。该理论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就是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相互讨论,找到答案。认知心理学认为,学

3、习的过程是一个学习者参与解决的过程,他们可以有选择地吸收知识,做出判断,重新构建信息的含义,并将信息融入已知的知识,以供将来使用。人本主义心理学则强调成人学习过程中自我观念和情感因素的重要性,认为教学应注重有意义的交际,重视学习者,赋予学习者决策的权利,让教师处于促进者和协调者的位置,而不是主导者。这些理论全都强调在语言教学中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 2.“自主学习”是“终身教育”的前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学会学习,由自主学习到终身学习。自主学习是终身学习的前提,要达到终身学习,必须先学会自主学习。当今处于知识爆炸的时代,科技信息的迅猛发展迫使人们要不断地更新知

4、识,不断自我发展和完善。学校里所学的知识根本无法满足人们一辈子的需求,人们必须要进行终生教育,才能适应竞争。Knowles(1996:23)说“我们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帮助学习者树立学习是一个终身学习过程的态度,同时要掌握自我指导学习的技巧。” 3.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迫切需要培养学习者的学习自主性。近几年来,由于各个高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大学生人数剧增,而师资力量相对不足,不少学校不得不采取大班授课,因而教师与学生相互交流的时间相对减少,学生的课堂练习极其有限。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想熟练掌握它,必须有充分的时间练习听说读写译,由于课时和人数的限制,学生仅靠课堂上老师的“教”是远远不

5、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发挥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动性,实现课后自主学习。 三、自主学习在儒家教育思想中的体现 1.终身学习。在儒家的思想体系里,终身学习的理念贯穿始终5。好学是思想中一个重要的价值,也是一种德性,好学体现于人的一生的无休止的过程,这也表示学习的实践是终生的,体现了孔子关于终身学习的理想。孔子讲“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他还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进也。”(论语:子罕)他号召“学而时习之”,鼓励“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所以对“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的卫国大夫孔圉,对“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论语:子罕)的颜回,热情地加

6、以赞扬,对厌学“昼寝”的宰予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他自己对学习则身体力行,它抱着“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泰伯)的急切心情在做学问,达到了“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的忘情境界。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晚年还在努力学习易。孔子自己也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无大过矣。”(论语:述而)。以上这些,都说明孔子是把学习、受教育作为一件贯穿终身的大事来对待的。 荀子在劝学篇中所说:“其数(术)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殁)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荀子强调了学校教育完成以后,还必须继续学习,一直学习到生命结束。他还写道:“学不可以已.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篇千古流传的经典,是两千年前古人对个人知识的系统和描述,强调了“终身学习”的重要性,重视学习和管理工具的运用,指出了知识积累的重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