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徐闻县大界加油站建设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60614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9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徐闻县大界加油站建设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徐闻县大界加油站建设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徐闻县大界加油站建设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徐闻县大界加油站建设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徐闻县大界加油站建设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徐闻县大界加油站建设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徐闻县大界加油站建设环评报告.doc(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环保局编号:第 号 年 月 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徐闻县大界加油站建设项目建设单位(盖章):徐闻县大界加油站编制日期:2016年7月国家环境保护部制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 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

2、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徐闻县大界加油站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徐闻县大界加油站法人代表林育生联 系 人黄伍通讯地址徐闻县曲界友好农场曲界圩新路口联系电话13553481988传 真/邮政编码524132建设地点徐闻县曲界友好农场曲界圩新路口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 改建 技改

3、行业类别及代码F5264 机动车燃料零售占地面积(平方米)7200建筑面积(平方米)1600总投资(万元)68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5.44环保投资(%)0.8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7年3月经纬度位置N 202830.18 E 1101814.61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项目背景:徐闻县大界加油站建设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位于徐闻县曲界友好农场曲界圩新路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动产权证书粤(2016)徐闻县不动产权第0000888号,本项目用地为批发零售用地。项目占地面积为7200m2,建筑总面积为1600m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

4、院(1998)第253号文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以及国家环保部2015年3月19日部令第3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V182 “加油、加气站”中的“全部”的需编制报告表,受徐闻县大界加油站委托,河南鑫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承担了本次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价单位接受委托后,立即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踏勘,同时根据项目的工程特征和项目建设区域的环境状况,对工程环境影响因素进行了识别和筛选,编制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二、建设项目内容及规模本项目主要经营范围是:销售汽油和柴油。本加油站按二级汽车加油站的容量进行布置,分别设置0#柴油:30m3/个的金属卧式埋地罐(2个),

5、98#、95#和92#汽油:40m3/个的金属卧式埋地罐(各1个),年加柴油量约为150吨、汽油130吨。项目主要构筑物面积见下表:表1 项目主要构筑物建筑面积一览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营业厅平方米216.22包括会议室、站长室、营业室、财务室2综合楼一楼平方米162.98员工饭堂3二楼平方米158.61员工宿舍4三楼平方米158.61员工宿舍5厕所平方米31.5/6加油棚平方米383.25/7停车区平方米105.9/8电房平方米16/9机油间平方米16/10埋地罐区平方米177.93/11卸油平台平方米100/12消防沙池立方米2深度1米13三级化粪池立方米23深度1米14厨房隔油隔渣池立

6、方米23深度1米15隔油池立方米25深度1米项目设备拥有和使用情况见表2:表2 项目设备使用一览表序号名 称规格数量备 注198#汽油储存罐40m1个/295#汽油储存罐40m1个/392#汽油储存罐40m1个/40#柴油储存罐30m2个/5加油机每台2枪6台12支加油枪6备用发电机30kw1台/7推车式干粉灭火器MFTZ/ABC355个/8手提式干粉灭火器MFZ/ABC420个/9手提式干粉灭火器MFZ/ABC86个/10灭火毯/4个/三、工作人员及工作制度员工为18人,项目年运营365天,一天三班倒,每天24h,员工均在场内食宿。四、能源消耗量项目运营过程中主要以电力为能源,来自市政电网,

7、用电量约10万kwh/a,配备一台30kw备用发电机,发电机燃料为0#柴油。五、给排水系统加油站用水来源于井水,拟在场内挖一口井,位于项目西北边,供全场用水。项目总用水量约3055.6m3/a。排水系统采用污水和雨水分流排污方式。项目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厨房废水经隔油隔渣池处理后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和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中有关旱作标准两者中最严值后用车拉至周围农田和林地,用于灌溉。项目地面清洗废水和初期雨水经油水分离器处理再经过隔油池处理达到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二级排放标准,排入市政管网,最终排入海安港。废

8、水总排放量为3079t/a,其中员工生活污水和厨房废水排放量为420t/a,顾客废水排放量为584t/a,地面清洗废水排放量为1800t/a,初期雨水排放量为275t/a。六、施工进度本项目施工人数为30人,施工人员均在现场食宿,施工期从2016年9月至2017年3月,共6个月。七、与产业政策相符性和用地合理性分析本项目位于徐闻县曲界友好农场曲界圩新路口,属于机动车燃料零售建设项目,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和广东省主体功能区产业发展指导目录(2014年本),项目运营不属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和广东省主体功

9、能区产业发展指导目录(2014年本)中需要限制类、淘汰类目录项目。因此,该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产业政策规定。 项目所在地已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动产权证书粤(2016)徐闻县不动产权第0000888号,用地为批发零售用地,故本项目用地合理。另根据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 501562012)(2014年修订)加油加气站站内平面布置原则,站内设施防火距离分别为:汽油罐与站房、站区围墙,防火距离分别为4m、3m;柴油罐与站房、站区围墙,防火距离分别为3m、2m;油品卸车点与汽油通气管管口、柴油通气管管口、站房,防火距离分别为3m、2m、5m。根据本项目“总平面布置图”可知本项目内站内平

10、面布置均满足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 501562012)(2014年修订)加油加气站站内平面布置原则,故本项目站内平面布置合理。5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位于徐闻县曲界友好农场曲界圩新路口,属于新建项目,无原有污染情况,项目现状主要为田地。目前项目周围的水、气、声环境状况较好。项目北、东和西面为田地,南面为376省道(徐曲公路),西北面约270m为居民楼,西面约297m为厂房。项目现状见下图1: 图1-1:项目北面 图1-2:项目东面 图1-3:项目南面 图1-4:项目西面 图1-5:项目现状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气候、气

11、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一、地理位置徐闻县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广东省西南部,东经1095211035,北纬20132043,东、西、南三面环海,即东和东北临南海,西濒北部湾,南隔琼州海峡,与海南岛(海口市新港至徐闻县海安港)直线距离14.6海里(即27公里),北接雷州市(原海康县),面积为1954.37平方公里(即19.5437万公顷)。徐闻县境东起前山镇的罗斗沙,西至西连镇的响栏角,北起下桥镇的山寮村,南至龙塘镇的排尾角,东北起和安镇的北莉岛,西南至角尾乡的灯楼角。县人民政府驻地徐城镇,位于东经11010,北纬2020。二、气候气象徐闻县属热带季风气候区,日照充足,全年气温较高,四季

12、不明显,年雨量较充足,但年际间变率大;雨热同季,干湿季较分明。年平均气温23.3,各月平均气温均高于15,最高为7月28.4,最低为16,累年极端最高气温38.8(1958年),极端最低气温2.2(1967年),全年日平均气温10的活动积温8458.1;年平均雨量1364.1毫米,但四季雨量分布不均匀,大部分集中在夏秋季,年际间雨量变率大,平均为22%,因此常出现干旱天气;夏秋季常受台风影响,平均每年3.5次,7-9月占全年总数的71%。三、水文、植被徐闻县内水源较少,分布不平衡,北部及东部较丰富,南部次之,西部沿海贫乏。县内降雨量不均匀,由北向西南递减,变化幅度为18001100毫米,下桥石

13、板岭附近为多雨区,雨量在1700毫米以上,全县年均总降雨量24.68亿立方米,年径流总量为8.29亿立方米。全县100平方公里以上集雨面积的溪流有迈陈溪、大水桥溪、流沙溪、黄定溪、那板溪、北松溪6条,目前已被拦截建成水库。徐闻县地下水源较为丰富,其水质化学类型为金碳酸盐氧化物,pH大于7,水质良好,水温适宜,符合工农业用水要求。全县可开采利用的地下水总量为2.05亿立方米/库,占全县现有蓄水工程灌溉总量的53.7%,地下水源补给量为8.96亿立方米,是全县可开采地下水量的4.36倍,工业用水以及生活供水所利用的地下水为30万立方米/日,即全年用水量为4562万立方米左右,占可开采量的23%,还

14、有77%的地下水蕴藏量有等开采利用。四、地形地貌徐闻县三面环海,海岸线长达371.87公里,港湾较多。境内地势呈波伏状,北部及中部较高,分别向三面沿海倾斜,北部石板岭海拔245.4米,是全县最高点。境内中北部广布着起伏和缓的火山熔岩台地及火山丘陵;沿海则分布有海滩、海积砂堤砂坝、海积平原、海积阶地及海蚀阶地等。溪河短小,多发源于境内的中北部,分别向三面沿海辐射注入大海,全县地形按形态成因划分,可分下列三种类型。一是火山熔岩台地及火山丘陵地形,约占全县面积的60%;二是海成地形,主要有海滩、海积砂堤砂坝、海积平原、海积阶地、海蚀阶地等5种,约占全县面积的39%;三是零散分布的流水地形、湖成地形及

15、人为地形等,约占全县面积的1%。五、土地资源徐闻县有丰足的土地资源,土壤类型多样,有水稻土、砖红壤、滨海沙、堆叠土、菜园土、滨海盐渍沼泽土和滨海盐土等,其中以砖红壤土类、水稻土类和滨海土类为主,共231.76万亩,约占土地总面积的87%。土壤的成土母质主要是玄武岩,其次是浅海沉积物和滨海冲积物。砖红壤土层深厚,肥力较高,有机质含量平均2.79%,含氮0.13%。黄色砖红壤土层深厚疏松,耕性良好,肥力也不低。滨海沙土较为瘦瘠。全县地势自北向东、西、南三面倾斜,多数平坦连片,坡度较小,可利用率较高,土地结构多样,具有多宜性,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徐闻县沿海地区人多地少,内陆地区人少地多,2004年

16、全县土地总面积19.54万公顷(即293.16万亩),其中县区用地242.76万亩,占总面积的83%。国营农场用地50.39万亩,占17%。全县人均土地面积4.35亩,其中耕地876032亩,全县农业人口人均土地面积5.45亩,耕地1.63亩。面积最多的是龙塘镇,人均土地面积4.9亩,耕地1.8亩,最少的是徐城镇,人均土地面积0.68亩,耕地0.11亩。六、矿产资源经地质部门多次普查勘探,迄今发现全县境内有多种矿藏,主要有钛锆、硅藻土、褐铁矿和铝土矿,还有少量的石英砂、菱铁、磁铁矿、橄榄石、电汽石、伊利石及陶瓷土等。其中钛锆矿砂储量70多万吨,面积为36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东北至东南的和安、新

17、寮、锦和、前山、龙塘、下洋一带的沿海砂地,以下洋镇的储量最多;硅藻土储量达1亿吨,面积为9.26平方公里,有曲界田洋和大黄九亩2个矿区;褐铁矿储量194万吨,面积为74.5平方公里,分为麻城矿区和加洋矿区;铝土矿储量8.97吨,面积25.3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曲界、下桥一带。七、生物资源在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下,徐闻县热带生物一年四季生产,动物植物种类繁多,食用植物有80多种,林用植物有130多种,药用植物70多种,观赏植物40多种。全县常年种植水稻、番薯、玉米、高粱等粮食作物,也种植甘蔗、菠萝、芒果、香蕉和北运疏菜等经济作物,野生动物有黄鼠狼、果子狸、穿山甲、大田鼠、山龟、毛鸡、山鸡、猫头鹰、

18、斑鸠、青蛇、蟒蛇、眼镜蛇、黑花蛇、水蛇、蜗牛、蚯蚓、蟋蟀、蜈蚣等。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徐闻县辖海安经济开发试验区和15个乡镇,172个村民委员会,2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1261个自然村,县人民政府驻徐城镇。徐闻县辖乡镇名称:徐城镇、海安镇、下桥镇、龙塘镇、前山镇、曲界镇、下洋镇、锦和镇、和安镇、新寮镇、迈陈镇、西连镇、角尾乡、南山镇、城北乡。徐闻地处中国大陆最南端,三面环海,距离湛江市150多公里,距离海口市只有18海里,是大陆通往海南的咽喉之地。徐闻交通四通八达,207国道和粤海铁路贯穿南北,南部有中国最大的汽车轮渡港口(海安港)和亚洲第二大火车轮渡

19、码头(粤海铁路轮渡码头)。海安港是中国大陆通往东南亚各国航线最短的港口,是对越小额贸易试点口岸。海安新港码头也即将兴建。目前,海路可连通香港、澳门、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各国,乘快船40分钟过海到海口机场可以飞往国内外各地。徐闻的自然、地缘优势主要体现在拥有七个“中国之最”:中国大陆最南端;中国大陆架浅海域面积最大珊瑚礁群,面积达30多万亩;中国最大菠萝生产基地,面积达25万亩;一、综合发展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1367007万元,比上年增长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76601万元,下降1.0;第二产业增加值135064万元,下降14.3,其中工业增加值为110159万元,下降1

20、2.6 %;建筑业增加值24905万元,下降22.1%;第三产业增加值555342万元,增长9.0。人均生产总值(GDP)19075元,增长0.3 %。三次产业结构由2013年49.3:12.5:38.2调整为49.5:9.9:40.6。年末全社会从业人员367580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5308个,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796人,组织农村劳动力培训4233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为193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8%。二、农业发展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20975万元,比上年下降2.3%。其中,农业产值825778万元,下降0.1%;林业产值14336万元,增长6.7%;牧业产值50654万

21、元,下降5.0 %;渔业产值119975万元,下降14.8%。全年谷物播种面积35362亩,总产量111948吨。其中,稻谷播种面积186161亩,总产量67869吨;玉米播种面积167460亩,总产量44079吨。甘蔗播种面积306988亩,总产量1401556吨,其中糖蔗播种面积303192亩,总产量1390103吨。蔬菜播种面积489854亩,总产量694077吨。香蕉192689亩,总产量514102吨。菠萝种植面积246690亩,总产量555407吨。全年牛存栏量59390头。山羊存栏量50982只,生猪存栏量118855头。鸡存栏量1298440只。鸭存栏量169192只。肉类总量

22、17573吨。其中,猪肉产量12747吨;牛肉产量1067吨;羊肉产量862吨;家禽肉产量2823吨。水产品总产量67677吨;其中海水产品65067吨,淡水产品2610吨。三、工业和建筑业全年全县工业总产值383443万元,比上年下降15.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1995万元,同比下降25.3 %。全部工业增加值110159万元,比上年下降14.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8556万元,下降19.9%。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13260万元,下降12.9%;股份制企业增加值29641万元,下降25.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25655万元,下降16.0 %。

23、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53806万元,下降21.2%;重工业增加值14750万元,下降14.7%。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家,其中亏损企业有9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1412万元;利润总额负19048万元;应交增值税3807万元;应交税金及附加费6962万元;从业人员平均人数4201人。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食糖119257吨,原盐23451吨,人造板43952立方米,水果罐头5859 吨,酒精84471千升,水产加工品 8605吨,水泥89914 吨。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4905万元,比上年下降22.1%。全县具有资质等级以上建筑施工企业10家;本年新签合同额65074万元;房屋建

24、筑施工面积805957平方米,其中本年房屋建筑新开工面积538107平方米。四、国内贸易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4516万元,比上年增长10.3 %。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112904万元,增长8.3%;零售业零售额485092万元,增长10.6%;住宿业零售额5435万元,增长1.5 %;餐饮业零售额91085万元,增长11.7%。全县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1144678万元,比上年增长9.4;其中批发业销售总额452143万元,比上年增长 8.2 ; 零售业销售总额568412万元,比上年增长9.8;住宿业营业额16504万元,比上年增长4.0;餐饮业营业额107618万元,比上年增

25、长11.5。五、对外贸易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25万美元,增长20.7 %。全年全县进出口总额6770万美元,增长24.7 %。其中出口额5931万美元,增长17.2%;进口额839万美元,增长128.0%。六、交通、邮电和旅游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79060万元,增长9.7。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10634万吨,增长14.3。全年完成邮电通信业务总量3.93亿元,下降6.0%。全县年末固定电话用户4.2万户,其中:市话用户1.8万户,农话用户 2.4 万户。全县年未移动电话用户52.2万户;国际互联网用户 5.1万户。全年全县共接待过夜游客150多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旅

26、游业总收入3.78亿元,比上年增长11%。七、教育和科学技术2014年全县学校109所, 按办学性质分:公办学校87所,民办学校11所,农垦学校11所;按类型分:小学73所,初级中学28所,完全中学2所,高级中学2 所,职业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全县在校学生102527人,其中小学在校生50172人,初级中学在校生23815人,完全中学在校生10386人,高级中学在校生8903人,职业中学在校生7597人,九制一贯制学校在校生1654人。全县专任教师6478人,其中小学专任教师3263人,初级中学专任教师1862人,完全中学专任教师600人,高级中学专任教师501人,职业中学专任教师1

27、14人,九制一贯制学校专任教师138人。2014年全县实施国家、省、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立项共3项。申请专利65 项,授权专利52项。签订技术合同3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320万元。八、文化、卫生和体育年末全县有个乡镇(街道)文化15站;全县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1个;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量达7.2万册(件);全县影剧院11个,全年放映演出为3200场,观众达210万人次。全县广电视播出频道112 个,有线数字电视用户4.9 万户,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为100%。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卫生机构(门诊)262个,床位2378张,其中医院、卫生院27个;专科疾病防治所2个;卫生防疫站 1个;妇幼保健机构1 个。全县

28、卫生机构共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 2425人,其中执业医师621人,助理执业医师408人,注册护士 1403人。乡镇卫生院16个,床位数1015张,技术人员1057人。全县体育健儿在参加市级以上各类重大比赛中,共获得金牌3枚、银牌5枚、铜牌5枚。全县体育在校生125人,毕业生21人,向省市输送运动员7人。九、民生2014年全县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5648元,同比增长12.9%。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75元。全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30元。年末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75761人,其中干部职工54445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36656人,其中干部职工23711人。参加城镇基本

29、失业保险25203人。领取失业保险金4133人。参加工伤保险28506人。参加生育保险28360人。全县社会保险基金征缴费26946万元,比上年增长5.8%。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人数629500人,参保率达到96.0 %。参加农村养老保险277644人。年末全县享受低保救济的困难群众24225人。其中:城镇享受低保救济的困难群众4073 人;农村享受低保救济的困难群众20152人;全县五保户供养3700 人。全县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89 个,共有床位2358张,收养人员3813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29 处。十、文物保护为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徐闻县文体局向市文广新局申报的第八批

30、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已获得批准,共有4处不可移动文物获得了湛江市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那泗村康皇庙(古建筑)、竹山杨氏宗祠(古建筑)、徐城革命烈士陵园(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林飞雄故居(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属性:主要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4月24日修订通过,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起执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5年修订,2016年1月1日起施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2月28日修正);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3.

31、1;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号,2013.6.29;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7月1日起执行);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29日国务院令第253号);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1);10、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2008);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1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2009);1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1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

32、2016);15、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62020年);16、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17、广东省主体功能区产业发展指导目录(2014年本);18、关于印发的通知(粤环201114号);19、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2015年修订,2015年7月1日起施行);20、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保部2015年3月19日部令第33号;21、本项目委托书。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属性:表3 建设项目环境功能属性一览表编号项 目内 容1水环境功能区根据湛江市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图,纳污海域海安港执行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第四类标准2环境空气功能区属

33、二类区域,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3环境噪声功能区项目所在地属2类区域,项目北、东和西面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由于项目南面徐曲公路为二级公路,故项目南面执行4a标准4风景名胜保护区否5水库库区否6城市污水处理厂集水范围否7是否现场搅拌混凝土否8是否属于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否9是否环境敏感区否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本项目位于广东省徐闻县,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根据徐闻县环境保护监测站201

34、4年12月对徐闻县政府的数据见表4。表4 环境空气质量状况表 监测点监测项目24小时平均值范围(mg/m3)24小时标准值(ug/m3)徐闻县政府SO20.0030.025150NO20.0050.02680TSP0.1250.280300由监测资料可知,项目所在区域各监测因子能够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环境空气质量较好。2、水环境质量现状根据湛江市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图,项目纳污海域海安港执行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第四类标准,根据徐闻县环境保护监测站于2014年12月15日对纳污海域的监测,其监测结果如下:表5 水质监测结果 单位:mg/L,PH

35、除外监测点名称SSPH溶解氧石油类CODcrBOD5海水1008.17.30.0324.54.3第四类标准1506.88.830.5055根据上表,本项目纳污海域海安港各项污染指数因子均符合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第四类标准的要求。3、声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执行2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由于项目南面徐曲公路为二级公路,故项目北、东和西面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南面执行4a标准。为了解本项目附近声环境现状,评价单位特于2016年7月28日使用HT-825型噪声统计分析仪对项目四周环境昼夜噪声进行监测。噪声监测结果如下,单位:dB(A):表6 环境噪声质量现状

36、监测结果 单位:dB(A)监测项目监测点位监测结果标准值昼间夜间昼间夜间1#(项目东侧)53.345.260502#(项目南侧)63.850.670553#(项目西侧)53.843.360504#(项目北侧)54.545.56050从上表6可知,本项目北、东和西面噪声均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要求(即昼间60dB(A),夜间50dB(A)),南面噪声达到2类标准要求(即昼间70dB(A),夜间55dB(A)),故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较好。4、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经调查,项目所在地附近无重要草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调查中未发现野生珍稀动植物。由于项目区域内地形

37、平坦,自然植被没有明显的垂直分布。区内植被主要为农田,区内未发现重点保护的古树名木。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该项目的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是保护好项目所在地附近评价区域环境质量,要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使该项目的建设期和生产运行中保持项目所在地区域原有的环境空气质量、声环境质量。1、环境空气保护目标保护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能够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2、声环境保护目标声环境保护目标是确保该建设项目运营期间,项目北、东和西面评价范围内的声环境质量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声环境功能区的环境噪声限值,南面的声环境质量符合声环境质量

38、标准(GB3096-2008)4a类声环境功能区的环境噪声限值。3、水环境保护目标保护项目纳污海域海安港符合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第四类标准的要求,使海安港的水质不因本项目的建设而受影响。4、固体废物保护目标固体废物保护目标是妥善处理本项目产生的固废,使之不成为区域内危害环境的新污染源。5、环境保护目标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及保护级见表7。表7 具体位置与保护级别保护对象规模方位厂界边界到最近场界距离保护目标海安港/南面24.17km符合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第四类标准居民楼50人西北面270m所在区域环境噪声值符合(GB30962008)中2类标准;所在区域空气质量

39、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第四类标准;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3项目北、东和西面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即昼间60dB(A)、夜间50dB(A)),南面执行4a类标准(即昼间70dB(A)、夜间55dB(A))。污染物排放标准(1)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本项目废气排放执行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二级标准以及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09522007),即非甲烷总烃无组织排放浓度4.0mg/m3;S

40、O2最高允许排放浓度500mg/m3;NOX最高允许排放浓度120mg/m3;颗粒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120mg/m3。.(2)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生活污水排放执行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和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中有关旱作标准两者中最严值,即BOD5100 mg/L,CODcr200 mg/L,SS100 mg/L,氨氮30 mg/L。初期雨水和地面冲洗废水执行广东省水污染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二级排放标准,即CODcr110mg/m3,SS100mg/m3,石油类8.0mg/m3。(3)噪声控制标准项目北、东和西面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

41、标准(GB 123482008)2类标准(即昼间60dB(A)、夜间50dB(A)),南面执行4类标准(即昼间70dB(A)、夜间55dB(A))。(4)固体废物排放标准固体废物排放和管理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广东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护条例中的有关规定。总量控制指标水污染物排放建议控制指标:CODcr:0.23t/a。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1)加油站工艺流程说明项目建成后,主要经营销售柴油、汽油,其加油流程如下:产污环节 汽油、柴油、运输车罐加油站储油罐加油机机动车无组织废气汽车尾气噪 声汽车尾气工艺流程说明:项目加油工艺相对比较简单,所有工序均为物理过程

42、,本项目由油罐车拉运成品油至项目地下储罐(油罐车至储油罐再到加油机均经过管线转移),再经加油机为机动车加油。(注:项目加油机、储罐等均自带油气回收系统。)主要污染工序:一、施工期污染工序本项目施工期从2016年9月至2017年3月,共6个月。施工过程中将会产生扬尘、废气、噪声和固体废物等。其分析如下:(一)施工期大气污染源本项目不设混凝土搅拌场地,就近使用有资质的混凝土搅拌站的商品混凝土。项目大气污染源,主要是施工扬尘、燃油机械和运输汽车的废气。项目所有施工用料均外购,施工扬尘主要来自施工建筑材料装卸、运输等。(1)机械车辆尾气本项目施工期的燃料废气主要来自施工机械、运输车辆燃油产生的废气。施

43、工期各种燃油机械、车辆设备运转会产生含有少量烟尘、CO、 NOX、NO2等污染物的废气,此类污染物数量不大,且表现为间歇性排放特征,对环境影响较小并且是暂时的。因此,本项目仅定性分析。(2)施工扬尘施工区粉尘和扬尘主要由以下施工过程产生:主体工程土石方开挖及回填过程产生大量的粉尘和扬尘、工程开挖产生的粉尘和扬尘;建设材料(白灰、水泥、沙子、石子、砖等)的现场搬运于堆放扬尘;车辆运行时产生的扬尘。根据有关实测数据,参考对其他同类型工程现场的扬尘实地监测结果,TSP产生系数为0.010.05mg/m2s。考虑本工程区域的土质特点,取0.02mg/m2s。TSP的产生同时还与裸露的施工面积密切相关,

44、按夜间不施工来计算源强,每天施工按8h计算,施工场地占地面积估算为7200m2,则估算项目施工现场TSP的源强为4.15kg/d,0.75t/施工期。(二)施工期水污染源本项目在施工过程主要为雨水冲刷施工场地产生的废水、设备冲洗废水以及施工人员生活污水,雨水冲刷施工场地产生的废水主要污染物为含有大量泥沙、粉状建筑材料中的物料等形成的悬浮物污染。(1)施工冲洗废水雨水冲刷施工场地产生的废水,其用水量与地质情况及天气状况有关,其排放量均难以估算,由于污染物浓度较低,本项目不做具体分析。项目施工期拟设机械共5台,项目每天需在施工营地内对机械进行冲洗,冲洗废水主要含有泥沙和石油类等污染物,类比同类项目,每台机械每天冲洗用水约为2m3,SS产生浓度约为2000mg/L,石油类产生浓度约为20mg/L。则施工期项目机械设备冲洗废水产生量约1800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